2012-11-19
中共十八大闭幕之后的第三天,一批中共党内自由派人士聚集北京大谈政治体制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专家分析说,习近平出任中共总书记,使一些支持改革的党内人士有了新的希望,但中国社会普通民众却并不看好所谓的政改。
数十位中国改革派退休官员和知名学者,十一月十八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改革共识论坛”讨论会,除了批评过去十多年中国改革倒退之外,也提出了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希望。
香
港媒体报道说,现年九十五岁的前中共组织部副部长李锐,在讨论会上直言应该废除政法委,并再次提出军队国家化的建议。政法大学前校长江平则指出中国过去五
年司法改革出现了倒退。中国著名法学家陈光中除了支持废除政法委之外,也认为胡锦涛这次“裸退”是一个进步。胡耀邦、赵紫阳时期主持农村改革的杜润生托人
在会上传话,表示对未来的改革持乐观态度。《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原中国新闻出版署负责人杜导正则请人代为发言,指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宪政民主”。
据报道,中国有关当局在中共十八大期间对异议声音的禁令到本月20日止,众多自由派人士聚集开会大发议论,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媒体的疑惑,参加了会议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不知道为什么”会议得以顺利举行。
不过,美国哥伦比亚政治学者王军涛博士说,类似的会议十年前也曾有过,外界不应过度解读。
“十年前胡温刚上台的时候,也有一个法制会议,曹思源出面搞的,江平也去了。当时就是朱厚泽做了一个讲话,主要是在新三民主义上加了一条,就是老百姓应该选择政府和领导人。据说胡锦涛非常生气,后来这个会议还被追查。”
他分析说,十八大刚结束在北京出现自由派的声音,有可能是中共最高权力交接之际,有关部门吃不准如何应对。
“虽然孟建柱过去一直在这个领域工作,但现在有一个权力交接的空档。有关方面可能吃不准,因为上面还没有新的精神。”
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说,十八大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两种反应,即体制内自由派人士的审慎乐观和民间人士的失望甚至绝望。他认为,体制内的自由派人士,可能对习近平仍有很大期望。
“体制内的人对习近平比较乐观,大概因为他们离习近平比较近。习近平这个人做的多说得少,所以虽然他没有提政改,只说反腐败,但很多政改的具体措施,都是可以在反腐败这个帽子下进行的。”
王军涛博士则认为,中共体制内部的人士,可能充分了解中共目前面对的危机,以及中共必须改变的现实,而普通民众则主要从十八大政治报告中看不到任何新意而失望。
“中低层的老百姓感到中国的问题更多了,受到的灾难更多,解决问题的渠道更少了。本来对这次会议有些希望,但实际上好像更保守了,所以他们感到绝望。”
中国的刘先生则表示,专制体制依靠强人政治和个人权威,缺乏强人的专制体制,任何领导人都只是维持会长的角色,在面对中共党内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时,未来领导人难有很大作为。
“悲
观是正常的,因为过去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胡锦涛时代老百姓都有希望,都是一次一次从希望到失望。现在中共统治已经没有政治强人,都是各个利益集团相
互纠缠和妥协,都被捆绑在一起,谁的蛋糕都不能动,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谁在台上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王军涛博士认同这一分析,他认为,中共十八大领导人换届之前,中共各级地方官员及军方的换届已经在胡温主导之下完成,这批官员是十八大中央委员的主体。即使习近平和李克强有改革的愿望,这种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短期内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