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金门风狮爷 [7p]

金门风狮爷 [7p]

金门风狮爷











2009-11-24 13:19:30        华夏经纬网

   宣传金门的各种观光资料上,可曾注意到最常曝光的代言人是谁?
   
  为金门赚进大把银子的金门高粱酒?闻名于世的炮弹钢刀?可以停放上百艘小艇的翟山坑道?早年邮票上都会印的莒光楼?特产之一的一条根?还是顶着帅气冠羽的戴胜?羽色鲜艳多采的栗喉蜂虎?
   
  都不是!最醒目最常曝光的是~风狮爷!其中琼林保护庙后方的风狮爷为“第一代代言人”,近期最常见的“第二代代言人”则是琼林蔡氏家庙后方的那尊镶壁风狮爷。
   
  风狮爷绝对是金门最具常民文化的代表象征,其中又可简单区分为村落风狮爷、镶壁风狮爷(或有人称墙垣石狮爷),喜欢寻找风狮爷的朋友,还会把屋瓦上的瓦将军一并归纳入这种饶富人文风情且趣味十足的特色旅程中。
   
  先民初抵金门之际,全岛还是森林密布的绿意盎然,但自从被郑成功选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后,岛上大树都逃不过被砍伐做为船舰的厄运,树木没了,只剩黄土遍地、童山濯濯,东北季风肆虐的季节,尘土飞扬、冷透筋骨,居民于是请来了可以镇风辟邪驱煞的风狮爷,守在面向东北方的村落出入口,成为金门独一无二的常民信仰表征。
   
  村落风狮爷分布在金门各乡镇村落间,以东北端的金沙镇数量最多、密度最高,东南端的金城镇相对较少,多数村落立有1尊风狮爷,有些村落多达4座风狮爷;令人玩味的是,只有一水之隔的烈屿(小金门)却以风鸡镇风,风狮爷相当少见。
   
  琼林保护庙后方的这尊风狮爷,高大挺拔,身批红色披风,面容略带微笑,双眼炯炯有神又不失威武,人们经常在它嘴边摆根棒棒糖或饼干,也成了它的特殊标志之一。可能是因为所在位置就在环岛北路旁,往来行旅非常容易看到,让它成为“第一代金门风狮爷代表”。    

金门风狮爷

  琼林村北风狮爷,高大挺拔,就在环岛北路旁,曝光度高。(记者谢礼仲摄影)    

金门风狮爷

  大风扬起红披风之际,琼林村北风狮爷将更形威武。(记者谢礼仲摄影)
   
  琼林的村落风狮爷有两座,另一尊位于前尾位置恩主公宫右前方,右手持令旗、左手持帅印,造型古朴庄严,与村北那尊风狮爷都是以石雕而成。琼林前尾位处聚落边郊,看似偏僻,却是琼林聚落早期发展的中心,这尊风狮爷也是琼林最早设立的村落风狮爷。    

金门风狮爷

  琼林前尾风狮爷,造型古朴,为琼林村最老的风狮爷。(记者谢礼仲摄影)
   
  近期折页、宣传书籍上“的金门第二代代言人”也在琼林,它是蔡氏家庙后方墙内的琼林镶壁风狮爷,高约90公分,也是全金门最大的镶壁风狮爷。这尊风狮爷笑口常开、圆凸的双眼、大大的嘴巴、浑圆的身形,造型古朴可爱,登上代言人位置,实至名归。    

金门风狮爷

  琼林蔡氏家庙后方的镶壁风狮爷为全金门最大的镶壁风师爷。(记者谢礼仲摄影)   

金门风狮爷

  琼林镶壁风狮爷总是笑口常开,每次见到它都心情超好。(记者谢礼仲摄影)
   
  这尊镶壁风狮爷据说是一种「塞虎口」的习俗,只有用在祖厝宗祠的建筑后壁,不同于爱吃糖的村口风狮爷,这尊风狮爷要用金钱(金纸)擦狮口,村民祭祀它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家中小儿收涎之用。另有一种看法是,它用于挡巷冲、壁刀,或如古时的埋石镇宅。
   
  无论蔡氏家庙这尊镶壁风狮爷(有人称石狮爷,因为不是镇风的作用)是何作用,每次看到它笑口常开的样子,就跟着开心起来。
   
  除了这尊之外,琼林村内还有一尊身高约莫20公分的小镶壁风狮爷,位于民宅后方墙上,右下方还有一块石敢当一起镶嵌(类似的摆设,在金沙镇官澳也有一处),体积很小、所在位置不明显,有人觉得很难找,其实只要从老人会右转,经过六世宗祠,仔细留意民宅水泥墙,就可以发现它。    

金门风狮爷

  琼林村的小镶壁风狮爷与石敢当并置,超可爱。(记者谢礼仲摄影)
   
  琼林村内这4尊风狮爷算是相当容易找到的了,村内还有屋脊上的瓦将军喔!在哪里?就像寻访全金门至少80尊的村落风狮爷一般,要自己多做功课、放慢脚步、左顾右盼、问东问西,相信就能找到它,那也才有机会好好认识体会金门村落之美。    

金门风狮爷

  琼林村的瓦将军在哪里?就靠读者自己去找找喽。(记者谢礼仲摄影)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