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yao_917 于 2008-9-8 08:39 PM 发表 
伐罪吊民可不是什么封建糟粕。这可是咱老祖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来滴。
咱在那个时候就明确的表示了咱的态度,人权高于主权。要说玩普世价值,咱可是祖宗。
在我看来这个词可比那些修身治国平天下滴思想高明 ...
呵呵,什么叫“人权高于主权”?周朝的政治体制都没搞清楚,就敢乱说话!刚才还问别人什么是“封建”,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封建制度下的“国”与“国”之间是什么主权?你还是“百度”一下的好!
汪精卫的历史迷雾重重,这个时代是看不清楚的。即使楼文全部属实,汪精卫也不过是一个冯道,没什么好称道的。
关于中国的底线和人权主权孰高的问题,可参见顾炎武的话:
“有亡国, 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 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於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於晋文王, 至武帝革命之时, 而山涛荐之入仕, 绍时屏居私门, 欲辞不就.涛谓之曰: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 而况於人乎一时."传诵以为明言, 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於率天下而无父者也.夫绍之於晋, 非其君也, 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 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 而汤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 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 而可树其忠名以盖於晚也.
自正始以来, 而大义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 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 不容两立, 使谓绍为忠, 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刘聪、石勒, 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
如果你看不懂我可以告诉你,人权无疑是高于主权的,但人权之上还有一个“仁义”,仁义是什么?是儒家神圣的道德,是华夏先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