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20121215】 高密农业局副局长强迫男子多次发生性关系

【20121215】 高密农业局副局长强迫男子多次发生性关系


【赵本山王立军雷政富徐明小沈阳〝蛇鼠一窝〞照疯传 】


王立军、徐明、雷政富、赵本山合照曝光。(网络图片)

12月14日22点35分,大陆微博传出一张大陆恶俗小品演员赵本山与原重庆市
副市长王立军、被卷入〝薄熙来案〞的〝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已下台的重
庆淫官雷政富、以及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最低俗的中国人〞的小沈阳等
一群人一起〝鉴赏〞王立军现场书法的照片,马上引起了网络疯狂围观。该照
片贴出仅仅8个小时,已有8721条转发,1100多条评论。众人恍然大悟似的称:
原来这些人都是蛇鼠一窝的!



选部分网友热评。

【@疏狂一崔】品评说:这张图信息量太大了,涵盖了近期许多热点人物

【匆匆过客常回头】表示愤怒:一群人渣凑在一起附庸风雅,真是糟蹋了书法艺术。

报社记者【胶东县令】调侃三人:是一箩筐里的!

【德财张晖】窃笑道:什么叫人以群分呢,呵呵!

【@申式关】故作惊奇地说:哇塞,特别荣幸的很,原来!

【@奋青张珑耀】含蓄地说:一张照片能折射出很多东西啊!

【杏林后学】提醒大伙儿:看清楚还有谁?

【BuoyWong】跟上说:这张照片里还有徐明

【靖宇阳光】大笑着补充:小沈阳那表情,老崇拜了。本山直接被震惊的呆若木鸡!!!!!

【红字做东】揶揄道:不淡定了

【嘉俊67】嘲笑道:本山叔,三缺一!!!这次要怎么忽悠。前面的几个都进去了。

【银货通俞江】预言:商政警娱界大联盟,下次聚会都要在秦城了。

【@shady_young】提示道:大忽悠和王打手在辽宁时就有一腿了,眉来眼去已经很久了//

【@止戈为吾】铁口直断:黑恶势力聚会。

【@貟建伟】解说照片:众人都在逢迎附和,王也在背手挺胸接受赞扬,只有
老赵貌似在说:整的啥玩意儿,不咋地啊。

【李晓霖导演】笑道:王这姿势好难拿啊!把本山看迷糊了。

【飓风老张】批评说:本山看字也太假打、太没文化、太露馅了!这个龙字写得
到底好不好,无论如何也不是倒着看能震惊成这付鸟样子的!好歹也跑过去和王
肩并肩看,古装戏里人家是如何表演的还没见过?

【里太白】说:文武衣冠皆似此,江山社稷岂能安?

【觉者自悟养正堂】感概道:不得不佩服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看
样子那几位要不就是一丘之貉,要不就是随波逐流,要不就是狼狈为奸,要不就
是潜伏细作???

【爱的麦芽糖】说:本山不简单啊,当初在公众面前消失的时候,打家都说他要
完蛋了,结果在他快出来之前楞是有人挺他:“我认为赵本山是个人物…”,说
完后没多久才闪亮登场。

【夏京春老师】评价道:赵本山、小沈阳、雷政富、徐明等围观王立军的现场书
法秀。有霸气高傲的,有谄媚逢迎的,有俯身崇拜的,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一种态
度。

【卡特罗布】骂道:一条狗当然要紧跟主人才有肉吃

【我要法网】讽刺说: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三个代表,一个不少!

【光耀文勇】评论道:相由心生,姿势都很到位!

【楚襄1984】即兴赋诗一首:英伦面首已销魂,西蜀夫人有泪痕。薄酒一杯哀往事,
王侯春梦总归尘。

【天创流】说:护士长(指王立军)进去了,这个国家的法制前进一点点,赵本山要
是进去了,这个国家的道德会不会进步一点点?

【@何兵】断言:另几位危险了。




【王立军13年前曾称要去美领馆申请避难 】



曾经威风八面、风光无限的重庆市〝打黑英雄〞王立军出人意外的外逃美国驻
成都领事馆,是中共一连串内斗浮出水面的直接源头。有知情人士向《中国新
闻周刊》记者透露,王立军在1999年接到〝三轮车夫案〞的法庭传票时,冲口
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去美国领事馆申请避难。一语成谶,13年后的王立
军竟然真的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警察生命。
王立军在今年2月〝闯馆事件〞发生后,这起当年被多家媒体报道过的〝三轮车
夫案〞,又被重新翻了出来。
《中国新闻周刊》描述道,1998年10月14日,三轮车夫张贵成由南向北骑行在
开原市文化路上,车上拉着一对母女,横过十字路口时,一辆车正从西向东行
驶,见到三轮车便刹车,但没能及时刹住,将张贵成连人带车撞倒在地。
一名黑衣男子从车里走出来,让张贵成上车。张贵成不肯说他看得很清楚,这
个男人是自己一人开车。由于张贵成不肯上车,黑衣男子便用手拉他,拉脱了,
就连打了张贵成三拳。张贵成正要还手之时,有一个过路人劝他不要动手,黑
衣男子是铁岭公安局的人。
后来当地派出所、交通队、公安局都来了人,给这个黑衣男子敬礼。张贵成这
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王立军。张贵成先是被交通队带到警局,随后去了看
守所。
《中国新闻周刊》获得了当时交通队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还有包
括当时坐在人力车内的女子任静秀于1998年10月14日当天在开原市公安交警
大队做的证实材料。任静秀当时表示〝没有看清是谁撞的我〞。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则显示:第一当事人王立军,因违反机动车行车
规定,应负该起事故的70%的主要责任。第二当事人张贵成,因违反非机动车
行车规定,应负该起事故30%的次要责任。
不过,当天开原市公安局开具的《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却显示,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7条,因交通肇事,对张贵成给予拘留15天
的处罚。张贵成后来在看守所呆了6天。
1999年3月10日,开原市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张贵成诉王立军民事伤害赔偿一案。
张贵成的代理律师杨英杰、解宏阁用约一个月时间搜集取证,找到近20位当时
在场证人做询问笔录,证实1998年10月14日是王立军一个人开车,撞倒了三轮
车夫张贵成,还有证人证实。王立军当时说:〝三轮车夫妨碍公务,把他拘起来。〞
立案后,在开原市中固法院进行了一次庭外调解,王立军、张贵成和解宏阁律
师在场。
10余年后,张贵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清楚地记得王立军当时对他说,
〝老张大哥我对不起你〞,但既不承认开车撞人,又不承认打人,张贵成因此十
分恼火,便没答应调解。虽是调解,也有对话录音,一位听过该录音的张贵成邻
居回忆,当时王立军确实向张贵成说了〝对不起〞。
1999年夏天,此案改在新城法院开庭。庭上,王立军原来的〝对不起〞变成了:
我代表我的司机向你表示道歉。任静秀也成了辩方证人,证明当时并非王立军开
车,而是司机任树辉开车,王立军及同事刘勇在车内后排。
然而,据另一位知情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王立军本人曾有过道歉的想法,
但因为此事很快搬上报端,王立军感到骑虎难下。
那时,王立军已经获得了几乎所有可能获得的荣誉:〝全国公安战线英雄模范〞
〝全国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十大杰出执法者〞,辽宁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贵成最终因证据不足败诉。13年过去了,张贵成已是59岁的老人,几年前患了
脑血栓,落下了半身不遂。官司败诉后,他再也没见过王立军。
一位知情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当王立军接到〝三轮车夫案〞的法庭传票
时,冲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去美国领事馆申请避难。
没想到的是王立军竟然一语成谶,13年后真的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警
察生命。





【网传上位后首次亲友聚会谈话内容】

近日,作者“郎遥远”发表博客“习总书记履新后首次亲友聚会说些啥”。博文
称,习近平在履新不久的一个周末,把兄弟姐妹、亲友和习仲勋生前老部下,请
到家里,围坐一起拉家常。习近平对亲友们郑重地说:“感谢各位亲友,安身守
分,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以自己的才能,有益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亲友们
清白做人,务实做事,没有给我添麻烦。希望今后,亲友们要更严以律己,一如
既往保持好作风。不管我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不能添麻烦。”博文中未提消息来
源,真实性待考。

此前有报导称,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早在2008年底,以及2011年3月份,两次召集
所有家庭成员开家庭会议,严令家庭成员不能打着习近平的旗号在外从事任何生
意活动以及不法行为,在2011年的会议上,她甚至要求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停止所
有商业利益关联的活动。






【 老外总结的国人特点 】


1.在公共场合喜欢喧哗甚至起哄。

2.喜欢吃鸡脚、猪肝乃至猪大肠。

3.认为鱼头比鱼肉更好吃。

4.汽车里会吊有许多晃来晃去的摆设。

5.比日本人还喜欢唱卡拉OK。

6.房间里的家具比德国人多得多。

7.热衷于攀老乡。

8.亲友中还有一些小圈子。

9.习惯将遥控器放入塑料袋。

10.父母和孩子从不亲吻,也从不拥抱。

11.有点余钱就存银行。

12.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了。

13.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4.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争论不休。

15.喜欢用折价券或淘便宜货。

16.为了买到最廉价的汽油而不惜开着车子满城找。

17.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18.对宾馆里的非免费食品碰都不碰。

19.很可怜,中国男人的体毛简直比德国女性还少。

20.别人为你倒茶你就用手指轻敲一下桌子。

21.说的外语往往调门过多(可能是受汉语四声的影响)。

22.求人办事前往往送点小礼。

23.比大多数西方人都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24.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钞票,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

25.常常把吃下的鱼骨头直接吐在餐桌上。

26.电冰箱里常常存放有一个月的食物。

27.往往把洗碗机当碗橱。

28.喜欢舞刀弄棒(真冤枉:实际上是在健身哪)。

29.每家都有许多热水瓶。

30.经常就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剔牙,但会用手巧妙地遮着嘴。

32.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打几下乒乓球。

33.冰箱里常常留有一些剩饭菜。

34.把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上。

35.喜欢带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大孩子外出旅游。

36.中国女人喜欢随时都带着零食:话梅、坚果或烤鱿鱼干。

37.喜欢把大米洗得太干净。

38.家里没有一般德国家庭都拥有的量杯,但秤倒是一定有的。

39.用筷子,而不是搅蛋器打鸡蛋。

40.家里茶杯大多有盖子。

41.回国后常常带回许多盗版碟片。

42.喜欢看中国功夫片。

43.看比赛时总希望中国队赢,而且赢得越多越高兴。

44.送客喜欢送出家门很远。

45.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46.上班时喜欢悄悄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

47.即便身在异国,中国的南方人(如上海人)和北方人(如北京人)仍然会相互见不惯。

48.厨房里的瓶瓶罐罐特多。

49.常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德国人或美国人解释堂哥和表哥,或叔叔和舅舅的区别。

50.大多对日本人敬而远之。

51.往往将牙膏挤到不剩一点点。

52.喜欢送月饼、吃月饼。

53.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学习都很用心。

54.常常在吃饱后还坚持“消灭”餐桌上的剩菜。

55.同胞之间发生争吵时一律用汉语。

56.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

57.在餐馆用餐后互相抢着埋单。

58.在大学喜欢攻读实用型的学科,如工程学、机械学或法学。

59.上了些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喜欢听收音机。

60.喜欢跟父母住在隔壁或同个小区,甚至三代同堂。

61.驾车时不喜欢礼让行人。

62.常常给亲友“介绍”男友或女友。

63.吃面条时喜欢用嘴吸,喝汤时不避发出声响。

64.朋友之间喜欢互相借钱。

65.不太喜欢去洗牙,但每日数次的刷牙却很认真。

66.重视室内卫生远远甚于室外卫生。

67.下班回家总喜欢忙个不停。

68.年纪轻轻就热衷吃各种补品





【 ——“托克维尔热”折射的中国政治困境 】
                              作者:何清涟                      




中国至今仍然是由高层决定走向的政治,因此,政治高层的喜好,包括他们最近
爱读什么书,都会成为人们猜测政治动向的风向标。王歧山推荐人们读19世纪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就引发了一阵托克维尔热。
王歧山为何要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
王歧山荐读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并非始自现在,早在几
年前就已风闻他向官员们推荐这本书。
那么,托克维尔这本书究竟说了些什么?只有先弄清楚这一点,才能知道王歧山
推荐此书的真意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于1856年出版,其时距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只有67年。托克维尔1805年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在其55年的人生历程中
共经历了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
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这段时期正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托克维尔
曾热衷于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并在政府中任职,直到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
帝国之后,托克维尔开始对政治日益失望,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
动”,开始安心写作。在他的几本著作当中,《论美国的民主》远比这本闻名。
如果不是中国政治上层与中产阶层近几年普遍陷于对“暴力革命”的恐惧当中,
这本书可能还不会为人关注。
托克维尔在这本书中探讨法国大革命的成因及后果,指出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
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
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通过本书的分析,托克维尔最早提出
了一个观点(被称为“托克维尔命题”):在经济发展和民主推进过程中,经济发
展越是快速的社会,出现的社会矛盾反而越多。
通过比较研究,托克维尔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吊诡现象:“有件事看起来使人
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
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
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有人在读过《旧制度与大革命》之
后,精当地总结出“托克维尔定律”:一个坏的政权最危险的时刻并非其最邪恶
时,而在其开始改革之际。
王歧山多年来力荐此书,有双重用意。对知识界那些要求民主化的人士,其意在
提醒:历史进程未必如他们所愿。中共垮台之后,未必会带来民主与秩序,更可能
出现的局面就像当年法国大革命一样,陷入民粹主义的泥潭,清算富人、践踏精英
将成为常态,大家千呼万唤才出来的民主化,有可能只是断头台政治重演。对统治
集团则是警告:托克维尔定律告诉我们,别以为改革那么好玩,“一个坏的政权最
危险的时刻并非其最邪恶时,而在其开始改革之际”,所谓“改革”就是找死。至
于那些什么特赦贪官赎买民主的说法,是哄三岁小孩的玩意,咱们决不上当。
在新晋七常委当中,王歧山是好读书且善思之人,连他都专注于这条托克维尔定律,
可以推测,坚持不走“邪路”、不退回“老路”,维持现状,小修小补,大概就是
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中国的政治方向了。
中国现状与法国大革命前夕确有相似性
王歧山是不是危言耸听,拿法国大革命在吓唬人呢?那倒也不是。
先说经济状况。法国大革命前夕,人口持续增长,财富快速增加,国家呈现出一派
繁荣景象。令人惊讶的是,法国那时就有“地产热”。有一位法国评论家写过这么
一段话:“土地总是以超出其价值的价格出售,原因在于所有人都热衷于成为地产
主。在法国,下层百姓的所有积蓄,不论是放贷给别人还是投入公积金,都是为了
购置土地”——大家想想中国经济,就知道何其相似。
当时的法兰西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但不影响国家的繁荣富裕。托克维尔认为,有两
种极简单、极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繁荣:一个是依旧强大有力但却不再实行专
制、到处维持秩序的政府;一个是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发财致富。与此同时,人们
的精神却更不稳定,更惶惑不安;公众不满在加剧,对一切旧规章的仇恨在增长。国
王表面上仍然以主子的身份讲话,但实际上却接受公众舆论的启发带动,不断地向舆
论咨询——这种现象,现阶段中国都存在,例如“微博问政”。与法国不同的是:中
共政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试图驾驭舆论这匹越来越不听使唤的烈马。
托克维尔发现,在缺乏自由政治制度的国度里,普通人身受旧制度种种弊端之苦,但
看不到医治具体社会病的药方,因此很容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要么全盘忍受,
要么全盘摧毁国家政体。”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因为启蒙思想渗透着“抽象的文
学政治”。法国缺乏政治自由,研究治国之道的作家与统治国家的人形成两个明确分
割的群体:作家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却擅长高谈阔论。热衷普遍性的理论,对于文
人来说可能是美德,但对于政治家来说则很危险——这种状况与中国也很类似。知识
分子论政,无论是右还是左,谈到未来的政治蓝图,都很少想到具体的路径依赖。中
国此时的民众更是不同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民众,经过中共几十年“革命”教育的熏
陶,中国底层熟知剥削有罪、造反有理,认为结果平等是天然权利。
王歧山推荐这本书,可谓用心良苦。
不愿分期偿还债务,该来的迟早要来
但中共政府(含官僚集团)欠民众的债务实在太多太重,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要偿还,连分
期偿还的诚意都没有,民怨四起,中共政府有如坐在火山口上,每年天量维稳经费的支
出就是一个衡量尺度。习近平上台后确定的三个努力方向,反腐不到一个月,已经从最
初要刮风暴之势变成了“润物细无声”;中华复兴的目标如我在《中国复兴的“软肋”
》一文里所说的,一缺民意支持,二缺物质资源支撑,基本是个口号。经济振兴的主要
方法据目前放风仍然是“城市化”,即继续圈地,这表明发展经济面临黔驴技穷之局。
尽管中国的上层与中层普遍都不希望发生暴力革命,但他们对这点已经没有自信。从社
会发生学的意义来看,中国频发的刑事犯罪案件与暴力革命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杀富
人(平民也难幸免)、抢夺财产与侵犯女人。中国各地近年来泄愤型的群体事件增多,其
中部分参与者既容易参与犯罪,在外部条件具备时,几乎就是“暴力革命”的必然参加
者。依靠“暴力革命”起家的中共政府,目前拥有的“国家能力”还可以成功堵塞任何
反抗力量的集结管道,还能够有效地保护政治上中层不受各类犯罪者滋扰;中产阶层也能
通过社区防卫(比如一些社区实行24小时全天候保安)实施自我保护。但在所谓“仇官、
仇富、仇警”的社会对立情绪中,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彼岸的路在哪里?中共当局决意维持目前的政治格局,新左老左想回归毛时代。但在自由
派知识分子当中,实行宪政民主这点应该没有太多分歧,有分歧的只是如何寻找到达彼
岸的路,即如何才能实行宪政民主。朱学勤曾写过一篇文章《法国大革命:献给攻破和
没有攻破巴士底狱的人们》,他的看法其实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普遍
看法:即不革命不行,大革命(法国、中共式革命)不好,小革命(英美式)最好。因为小革
命是有限革命,是在尊重现有财富分配格局下的革命,社会不需要付出惨重代价。
但如何才能实施“小革命”而避免“大革命”,以现实而论,只能寄望于固守城池的中共
政府放下进入城门的吊桥,让国人有一条狭窄的通往彼岸的通道。在中共当局拒绝开放吊
桥之时,人们已经为赞成或者反对“暴力革命”吵成一锅粥,仿佛中国底层已经具有武昌
新军那种推翻清王朝的军事力量似的。一些知识精英苦心劝说统治集团实施政改无效之后
,只得转头劝谕民众,重复革命是如何可怕且有巨大破坏力。
目前,中国政改已成僵局。政治精英看到“改革是找死”并加以夸大,自由派知识精英看
到“不改革是等死”并继续劝说。中共政府有无可能在最坏的局面到来之前做点事情呢?
我认为目前还有一点空间。从20世纪初东方的历史看,改革成为革命催化剂的国家有土耳
其与中国,而改革成为革命替代物的国家有印度。当时印度实行了比较成功的宪政改革,
1908年通过《关于印度各级立法议会的法案》(即《1909
年印度政府组织法》),实施参事会改革;1919年印度建立责任政府和自治机构;1935年印度
政府引入了联邦制和省自治等。
中共政府应该效法印度,逐步实行政改,这比目前坚持“就是不改”的颟顸要明智得多。那
些每天夸大印度民主制坏处的“学者”也不要再持续发表那类不负责任的言论,因为印度民
主制纵有诸般不完善,也比中共这种让各阶层一起堕落、社会底层谋生都极为困难的恶政要
好得多。








【新浪微博改变新闻检查策略 防火墙出现裂缝?】


最近媒体的报道显示,中国针对因特网的新闻审查有所放松,中国最大的微博看来
允许更加公开地讨论中共最高领导人了。但是也有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动向并
不意味着臭名昭著的长城防火墙出现“裂缝”。

新浪微博是中国类似推特的社交媒体,上个月新浪微博出人意外地对搜索新上任的
中共总书记习进平和他的前任胡锦涛等领导人的词条解除了封锁。在此之前,网民
要搜索这些领导人和其他数以千计的词条都得不到结果,而会跳出一条信息说,
“根据相关法规,此搜索不与显示。”

监测中国因特网的一个(叫GreatFire.org的)网站的创始人约翰逊说,一些中国网民
把这种变化看成是中国新领导人致力于更多网络自由的一种信号。

约翰逊说:“我认为网民们都渴望出现形势好转的迹象,因此这类小事都让网民特
别关注。”

不过约翰逊还说,这个变化意义不大,虽然一些领导人的名字不再受到封锁,目前
搜索结果也不过仅有有限的事先过滤的内容,其中主要是枯燥的官方消息。







【  网曝山东高密农业局副局长强迫男子多次发生性关系 】



大众网济南12月14日讯(记者赫洋)12月14日,大众网友“飞在心上T”在大众论坛发表了
一则名为“实名举报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诱骗男生强迫发生性关系”的帖子。贴文中,
一名叫王显的25岁男子实名举报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聂玉杰多次诱骗他与其发生性关系。
大众网记者根据帖子中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举报人“王显”,他在电话中向大众网
记者说,今年10月份以来,聂玉杰强迫他与其发生性关系多达5次,同时聂玉杰威胁他
如果“走漏风声”,就把他的照片在网上曝光。



网络实名举报: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强迫男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12月14日,大众网友“飞在心上T”在大众论坛发帖:“实名举报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诱
骗男生强迫发生性关系”。帖文中称:举报人王显,男,实名举报现年47岁的现任山东
省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聂玉杰强迫他去其发生性关系。

在帖文中叙述说:“2012年7月,山东省高密市农业局聂玉杰副局长,加了我的qq号(我
的昵称叫爱,他的昵称叫知心爱人)。之后我们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在网上聊天,他非常健
谈,也很会说话,因我从小没有父亲,他在聊天中让我感觉到父亲般的温暖,所以对他也
非常信任。直到2012年10月17日,他提出约我到见面,出于对他的尊敬和崇拜,我当时
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到了以后,他直接用他的身份证在潍坊田思瑞国际大酒店开了房间,
之后竟然强迫我和他发生性关系。之后,分别于2012年10月23号在青岛海鼎假日酒店,
2012年11月2号在青岛亨伯大酒店强迫我与其发生性关系,由于身在外地,他又是政府
官员,我不敢声张,也没有报警。他多威胁我不让我把这是说出去。”

连线举报人:不到两个月时间其被迫发生性关系多达5次

随后,大众网记者根据帖文中所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举报人王显。王显在电话中向
大众网记者表示,他今年25岁,在青岛居住,暂时没有固定工作。今年7月份,他在网上
认识了高密市农业局副局长王显。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聊天,聂玉杰在10月17日约他见面。

见面之后,聂玉杰便带他从到一家酒店开了房间,还要求他与聂玉杰“睡在同一张床上”,
之后,他便被强迫与聂玉杰发生了性关系。这次之后,聂玉杰又数次约他见面,他本想不
去,但聂玉杰威胁他:“要是不来见面,或者把事情说出去,那么就要在网上公布你的照
片。”因此,王显与聂玉杰之间又见了几次面,两人之间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发生5次
性关系。

王显告诉记者,每次被强迫与聂玉杰发生性关系,聂玉杰都没有对他有任何的补偿,甚至
连每次在酒店开房间的钱都是王显付的。前不久,他曾经多次找到聂玉杰,希望“要个说
法”,但聂玉杰对他并不理睬,还继续威胁他“要把照片挂到网上去”。

高密农业局办公室:确有聂姓副局长,但此事“不可能”

今天,高密市农业局一副局长诱骗男生强迫发生性关系一事引爆网络,此事是否属实,大
众网记者采访了高密市农业局及高密市纪委。高密市农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没听到
此事,领导都开会了,而高密市纪委工作人员亦表示尚不清楚此事。

10:11,大众网记者拨打高密市农业局办公室电话,高密市农业局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表示,
该局确实有网帖中曝光的聂姓副局长。不过,对于网帖中所提及该副局长诱骗男生发生性关
系一事,该工作人员直言“不可能。”据其介绍,该局员工并不知道此事。而当记者要求采
访该局局长时,这名工作人员却表示,办公室没有局长的电话,所有人都开会去了。

10:16,大众网记者电话采访了高密市纪委,一名工作人员让记者稍等后,说“不是很清
楚此事”,然后表示会过问。

TOP

但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TOP

:lol 不是很清
楚此事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