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六四”已是历史 社会管理滞后急需解

“六四”已是历史 社会管理滞后急需解

这是转的,别说我是五毛。我觉得应该多看看不同观点的文章还是应该的。



据称,“六四事件”中,中共当局派军队和坦克对天安门民主学生运动进行血腥镇压,可能造成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丧生。但是,中共一直以来坚称共军并没有在1989年6月4日天安门广场屠杀示威的学生。而从最新维基解密公布的三份美国外交电文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这类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实的。


就在6月4日当天,据悉,世界多地举行了六四纪念活动,要求平反“六四”并释放所有异议人士。在香港,6月3日晚,香港支联会就已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广场日与夜”学生营,4日当天,维园继续按例举行了烛光集会,但到场人数据警方说,高峰期时维园内约有7.7万人,而去年公布的参加人数还有11.3万人;在台北,昨晚也有5所大学的学生,齐聚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举办悼念晚会,约有3-400人聚集参加。其他,英国、日本、欧洲各大城市也纷纷举办纪念“六四”活动。


多维新闻记者从北京获悉,6月4日,当局严控天安门,但广场未有异动。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鲜有人提起“六四”,反倒是对日前内蒙古持续一周的抗议事件,和江西抚州发生的恐怖连环爆炸更为关心。可见,今天“社会问题”的处理,才是大家所关注的,也是中共执政的头号课题。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也承认,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滞后于现实,有关工作在当前更为艰巨繁重,凸显当局在社会管理方面遇到的压力。


世界在淡忘“六四”

早在2010年12月就曾“预告”,维基解密将会披露更多有关中国的外交电报,当中有5份跟“六四”事件有关,之后再无下文,但就在6月4日前一日,就在美国国务院敦促中共公开“六四”死亡名单并释放“六四”服役人员同日,维基解密公布,分别在1989年5月21日、5月22日、6月3日和7月7日,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向美国务院发去的密电。密电显示,1989年6月4日当天并未发生“天安门屠杀”事件,真正发生流血事件地点,是在距离天安门广场以西的西部城区。


事实上,“六四”已经走过了22年,是血腥屠杀也好,是中共镇压也罢,22年前的那场运动不仅已经在很多中国人的记忆中淡去(其实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在中国之外,“六四”在今天似乎也已经变得遥远、模糊。就连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去年访华时,谈的都不是她惯常提及的人权,而是气候变化。


国际上,22年后的今天唯一还带着"六四"印记的,恐怕只有欧盟(当年的欧共体)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这一当年欧洲对华七条制裁措施中仅存的一条其实也已经名存实亡,除了出现在少数国际关系学者的论文里,连“象征意义”都几乎不存在了。


综合媒体报导,6月4日当天,世界多地举行了“六四”纪念活动。伦敦从下午2点开始在特拉法加广场前举行活动,然后3点左右在伦敦中国城,晚间7点半到10点在中共使馆前有悼念活动,包括民运人士、英国议员和人权组织将参与纪念活动;在德国以及欧洲的很多大城市,人权组织,异议人士团体都将举办各类纪念活动;日本东京的文京区政府大楼也举行了纪念,在日的流亡民运人士、藏人、维吾尔人、内蒙古人及日本各界支持者100多人参加了纪念集会;在香港维园继续按例举行了烛光集会,在台北,也有5所大学的学生,齐聚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举办悼念晚会……但较为明显的是,参加悼念活动的人数呈递减趋势。


天安门广场未现异动

一般认为,每逢“六四”纪念日,北京政府都要草木皆兵,兴师动众的加以戒备,包括对持不同政见者和民主运动人士加以拘留或软禁,派便衣或军装警察游弋于天安门广场随时逮捕前来拜祭的异议人士。


有报道甚至称,今天是1989年“六四”事件22周年,北京气氛空前肃杀,除禁止放风筝,还出动数百警员、武警、便衣安全人员与警犬等在天安门广场四周、火车站、地铁站附近巡逻。 
6月3日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大小街道出现约百辆警车、防暴车、救护车等,当局为便于随时清空广场,在广场50米处周围,设有多个伸缩门,各出口至少有3名穿制服的公安或武警把守。


多维新闻记者当日来到天安门一探究竟。天安门广场并未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而戒严,但偌大的广场已经全部被横栏围住,周围的大小街道,在记者视线内至少有几十辆警车和上百名警员。广场周边已经设置了几个入口,所有要进入的游人必须经过安检,如同机场安检一样严格,身份证、背包、金属物品乃至饮料都被一一查验,直到全部确认安全后方能进入广场。

进入广场,发现在广场50米处周围,设有多个伸缩门,各出口至少有3名穿制服的公安或武警把守,据传这是当局为便于随时清空广场而临时设立的。记者也发现广场外围是保安检验,广场中大多是便衣和巡警,像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纪念堂这类敏感建筑物前则是部队军人把守。此外,广场内,除了约二十辆执勤警车外,还有很多便衣,虽然未穿警服,但记者才接近这些人时发现他们的衣服中明显藏有对讲机,且不时传出声音。


在记者看来,天安门的安保措施的确比平日要严格,然而,其中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六四”22周年之际,同时也是端午节假期的档口,所以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迎来的是成千上万端午节长假的旅游者。如此的安保等级,在各个节假日均可见,也即表示,是否因“六四”提高安保,恐难定论。



历史的一页

22年过去了,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六四”作为历史的一页,已经不可避免地翻了过去。如今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要么不知道“六四”,要么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谈论“六四”。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指出,“现在在大陆是白色恐怖,没有自由,是个专制的统治,六四的事情给压下去,不给民间去讨论,不给受害者的家属去悼念他们失去的亲人”。诚然,中共应该正视历史,在适当的时候亦需要为“六四”平反,但如何做?做到什么度上?30年前,当时的中共因为否定文革而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今天的中共却已经不需要通过平反22年前的“六四”来强化自己执政的合法性了。要知道,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共、今天的世界已经与“六四”不直接相关。


事实上,中共也开始有所动作。就在6月4日前夕,“天安门母亲”丁子霖等127名六四事件死难者亲属发表公开信,透露北京市公安部门曾在今年2月、4月和5月,先后三次找个别“六四”事件死难者家属,讨论赔偿问题。公开信说,过去16年来,“天安门母亲”群体曾多次致函中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就六四事件死难者与政府展开对话,但当局始终不予理睬。


中国当局年初终于打破沉默,愿意作出赔偿和抚恤,此举值得欢迎。


北京的一位观察人士亦指出,看看1989年“六四”。“六四”事件的“吊诡”在于,“六四”之后,经过短暂的停顿,中国经济迅速资本市场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就此加速滚滚而来。长假、旅游,广泛普及的手机、数码相机,中国人生活总体上的改善有目共睹。虽然仍还有那些被剥夺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拆迁户,但更多的中国人由衷地为自己的生活而高兴,虽然他们也随时有可能被剥夺。


“六四”已经22周年了,有人提出“和解”,固然本意是好的,但谁跟谁和解呢?谁都无法重新走回历史,解决当年的问题,但历史仍然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启示。与其如此,还不如从“六四”运动中吸取教训,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各方关系,以谋求稳定。


区分“政治的”和“社会的”

上述人士指出,不可否认,22年来,中国的腐败现象并没有被遏制住,百姓对于官员腐败的痛恨比80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22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大步向前,但是社会矛盾犹在,甚至比早几年更为集中地爆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就如日前,内蒙古持续一周的抗议事件,加上江西抚州发生的恐怖连环爆炸,撩拨了中共执政最高层的神经,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认目前中国社会管理模式滞后于现实。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0日由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承认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滞后于现实,有关工作在当前“更为艰巨繁重”,凸显当局在社会管理方面遇到的压力。


从中共举措来看,但这些矛盾均定性为“社会管理”问题,观察人士指出,将其定性为“社会管理问题”就表示当局已经开始在解决问题了。“社会管理”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是在以往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而现在暴露出来。将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明确区分,才能逐一将他们“分散”、“瓦解”。


近几个月来,诸多迹象显示,社会管理已成中共执政的头号课题。有分析指出,如果想长治久安,执政者仍需致力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利益关系,打击官商勾结,纾解社会矛盾等。而这些,恐怕不是当地官员所能决断和实现的。不过分析人士对此充满信心,认为中共有能力,也有智慧解决其中的矛盾,一旦执政者下定决心打击其中的弊端,尤其是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等,势必能解决引发矛盾冲突的根源,而这一切都和本身的政治体制无关。



TOP

不管你想说什么,代表不了我,我没有忘却,一直不会忘却

TOP

它连官方都代表不了。
六四如果被遗忘了,首先官方得遗忘。这个词要没意义了,这个日子也没意义了。你写点关于六四的文章什么的,就如同写点风花雪月,或者敲一段乱码一样,不在被任何人注意或过滤。
只有如此,才能说六四被遗忘了。

如果每次涉及六四,就如临大敌,搜索也搜不出来,很多网站连敲都敲不出来。这就是风头浪尖上,何谈遗忘?

TOP

忘了64就会模糊共匪的本质!
People who realize free will is a gift you'll never know how to use until you fight for it!

TOP

引用:
原帖由 wension 于 2011-6-5 22:22 发表
忘了64就会模糊共匪的本质!
就是!

展播:用疫苗灭掉10后,用奶粉灭掉00后,用考试灭掉90后,用房价灭掉80后,用失业灭掉70后,用城管灭掉60后,用下岗灭掉50后,用拆迁灭掉40后,用医改灭掉30后,……最后,活着且活得很好的人都去开两会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