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BBC:被遗忘的六四

BBC:被遗忘的六四

http://news.bbc.co.uk/go/rss/-/chinese/simp/hi/newsid_8080000/newsid_8084800/8084842.stm


 


英国报章有关中港台的报道和评论:(2009年6月5日)
英国各大报"陆肆"20周年这一天都用了较大篇幅发表报道和评论。

被遗忘的"陆肆"

《独立报》在一篇题为《天安门广场上的静默长城》的报道里说,20年前的今天,对示威的残暴镇压让世界震惊。但是在今天的中国,事件已经被完全遗忘。

报道说,异议人士被软禁在家或者被强迫离京,手机被掐;Twitter和Frickr等社交网站或图像分享网站被关闭,工人在粉饰长安大街迎接中共掌权六十周年,但是"陆肆" 屠杀的事情都默然无声。

报道说,过去20年中国让人惊叹的经济发展让数以百万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点话语权。当年学生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反腐败。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但却缺少了媒体和言论自由。一些评论人士说,因此反腐运动注定要失败。

该报说,但是有一些情况还是没有改变,例如共产党仍然是大权独揽,独立政治活动被禁止,几乎所有中国活跃的异议人士都被放逐或者囚禁。

星期五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比较了"陆肆"当天北京和香港两地的情况。报道说,香港成千上万市民参加烛光晚会,纪念"陆肆"20周年。相比之下,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

抗议失败 恐怖占上风

星期四的《卫报》发表关于中国"陆肆"20周年的长篇特别报道。报道说"陆肆"20年过去了,但有关"陆肆"抗议的记忆仍然使中共领导人恐惧。文章说,在20年前失去17岁儿子的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多年来一直受到当局骚扰,使她无法在6月3日他儿子被共军打死这一天去悼念他。今年的"陆肆"中国的公安掐断了丁子霖的一切联系电话,她本人也在这一天不见踪影。而其他的异议人士在"陆肆"这一敏感时期,不是被拘留,就是被邀请"度假"。天安门广场更是布满了便衣警察,网站同时也遭到封锁,其中包括比较受欢迎的Twitter等。

文章接着说,在"陆肆"当时抗议的短暂时刻,似乎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但然后部队就开了进来,震惊了北京市民,恐怖生了效。文章还引用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秘书鲍彤的话说:"当抗议开始时,我感到很乐观。我认为学生提出的反腐和民主的要求,是取得进步的良机。" 但最后这一切都被中共的镇压所平息。

"陆肆"遗产:有繁荣但没自由

《泰晤士报》星期四也发表评论文章说,"陆肆"事件可能给中国带来了稳定和繁荣,但是却没有自由。文章说"陆肆"是中国历史上邪恶的一天,但它还远算不上是中国统治的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天,回顾中国历史,大跃进、文革都使数百万人丧生。然而,文章说"陆肆"这一天标志着集权国家利用谋杀和恐怖,是共产党一党专政的极点。

文章说,邓小平选择了武力镇压,他知道只有发展经济,让人民得到实惠才能够赢回人民的尊敬。于是,他大胆进行经济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繁荣,然而人们仍然缺少自由,而这从三个方面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第一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第二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它说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由,就不可能产生发明者,而只是抄袭和研发而已。第三是宗教自由以及少数民族的权益。

文章总结说,20年前是警察包围了学生,而20年后是人民包围了住在中南海大院的"隐居"起来的共产党领导人。

20年历史一笔带过

《泰晤士报》的另一篇分析文章说,"陆肆"20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只是用学生示威简单的一句话带过。而今天的年轻人从来没有人告知他们示威活动最后是以军队镇压而结束。文章说,许多中国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陆肆"的那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有些人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细节,而大多数人则对此兴趣不大,他们更关心的是事业进步以及商业成功,很多人在谈到当年学生的行为时,都认为学生是被误导的,并认为他们太天真了。文章还引用一位居民的话说:"陆肆就像一个敞开的伤口,人人都知道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得到认可吧。"

错定位

对于西方媒体认为八九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运动是争取民主的运动,《金融时报》的撰稿人詹姆斯·金奇提出了异议。

金奇在一篇题为《西方错为1989示威者定性》的文章中说,西方媒体为学生运动定调为争取民主,但是当时在广场上的学生对西方式民主的认识非常有限。学生们是对社会主义理想被出卖的愤怒多于渴求新的政治制度。

金奇说,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反腐败、反裙带关系、反通胀、反公安暴力、反官僚、反特权、反监控媒体、反违反人权、反学生宿舍拥挤、反压制民主诉求等等,光说他们"要求民主"是过分简单化了。

今日学生:"陆肆"不会再重演

《每日电讯报》一篇报道说,20年前4月17日的北京大学,三千名愤怒的学生游行到天安门广场开始抗议示威,触发了六周后的血腥镇压。

报道说,不过到了今天,在一个小组讨论会上,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的学生们说,对于"陆肆"事件,他们大部分都是通过互联网的录像看到的,他们说应该努力学习,使中国更加强大。

另外有学生认为," 陆肆"事件20年后,中共以巨大的物质好处以及一些基本自由来换取其存在的"合法性",而不是天安门的流血事件。该学生认为,事件已经过了很久,现在不会再发生了。

士兵独白

《国际先驱论坛报》在头版报道了一名当年被派往天安门广场进行清场行动的士兵的自白。

报道说,当年17岁的陈刚(音译)隶属北京军区的第65集团军,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令人震惊的命令:到天安门广场清场,无论手无寸铁的示威者流血与否。

报道援引陈刚说:"我们得到保证,即使我们开火,也不会有法律后果。" 他说,他只是希望学生不抵抗。

他又说,6月3日晚上第65集团军穿上便装,偷偷地开进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后来在学生的歌声中,这些士兵胸前挂着子弹面对学生,后来就听到枪声。

不过,他肯定地说,他没有开枪射击过任何人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再也不会有64了,但是越来越激化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剩下的只可能是更多的流血,中国2000年以来从来没有逃脱过这样的轮回。

TOP

我还以为是视频的下载呢...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