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惊人:他的预言已全兑现 中国实在是在劫难逃?

惊人:他的预言已全兑现 中国实在是在劫难逃?

——郑义:三峡工程与长江流域近来发生极端气候的关系
2011-06-15   
郑义:三峡工程与长江流域近来发生极端气候的关系

最近一个时期,长江中下游出现了极端反常的气候。先是50年不遇的大旱,旱得长江成了一条水沟,航运中断;中国最大的两个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湖底裸露, 可以走汽车,长出了一人多高的荒草,还可以放牧牛羊。紧接着这两天暴雨、洪水成灾,许多地区直接从大旱转变成大涝,就跟按了个电钮一样。

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三峡大坝,认为正是这个庞然大物造成了这些生态灾难。面对舆论压力,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先生公开宣称:“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现在的民怨鼎沸,并不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怪罪,而是有具体内容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只有河患,而鲜有江患”,是说黄河历来灾害频 发,而长江则好得多。这是因为长江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一系列湖泊调节,洪水下来了,湖泊自然分洪,不使干流出现太大的洪峰;而进入湖泊的洪水又会慢慢地进入长江干流,使长江保持比较稳定的水位。这样生态是平衡的,无论是航行、还是灌溉,都有保证。

现在好了,拦腰建起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水坝,湖泊原有的吞吐规律就被废掉了。以鄱阳湖为例,每年十月是三峡大坝蓄水期,而那个时候呢,正是江西省的枯水季节, 鄱阳湖急需将水补充;三峡大坝截住了水,长江干流水位过低,鄱阳湖非但得不到补充,仅有的一点儿水反而要流入长江,最后就会形成湖泊干涸的严重灾难。

这种局面在建坝之前的争议中,早就有人提到。有人说洞庭湖自古就有吞吐长江洪水、调节洪峰的功能,现在建的三峡大坝无非就是把洞庭湖搬到上游去了。要真是这样,倒也就算了。现在的问题是把长江沿线的湖泊都毁了,连长江本身也变成了一条大水沟。

最早和黄万里先生一起反对三峡工程的著名水利专家金永堂先生,最近指出:“现在三峡出现的问题比我们那个时候估计的问题,还要严重。很快重庆就进不了轮船了,这是泥沙淤积的问题了,导致河床抬高了、水浅了,轮船进不去了。下游水浅、影响航运,比我们原来估计还要厉害。不但上游影响航运,下游也要影响,反正问题多得很。原来我们是认为防洪不起作用,现在干旱的问题它又解决不了,所以问题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还要严重一些。”

简而言之,专家们曾经预言的灾难后果,现在一一都出来了,都捂不住了。好处现在看来只剩下一个,就是发电。但是发电的收入全都被李鹏等权贵家族所垄断,而比这个发电效益巨大到无法比拟的灾难,却是都由无辜的百姓承担了。

著名水利专家、环境专家王维洛博士认为,现在不下决心拆除三峡大坝,将来想拆可能也不行了。他说目前三峡水库中的泥沙淤积量约为19亿吨,长江的水流量尚有能力将这些泥沙带入大海;随着时间的延长,三峡水库中泥沙淤积量将累积增加。他预言道,当三峡工程运行三十年后,在论证报告上签字的专家也不敢保证重庆港不被泥沙淤积。到那时再想拆除三峡大坝,泥沙淤积量超过40亿吨,长江水无法将那么多泥沙带入大海,而是堵塞中下游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想拆也不行了。

他是黄万里之后、反对三峡工程的第一人,他的预言已全部兑现。我来替他补充一句话,人不拆、天来拆。总会有一次大洪水将冲破下游堤防,造成无比惨烈的长江大改道。但愿我看不到那一天,中国实在是在劫难逃。

在所有的可能性中,当朝的共产权贵们所选择的,每一次一定是对中华民族最沉痛、最无可拯救的。

TOP

自2003年欧洲遭受酷暑袭击以来,全球天气异常现象有逐渐增多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尤为突出。继去年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东北出现高温干旱和巴基斯坦遭受强暴雨洪涝灾害、强台风“鲇鱼”横扫东南亚等之后,今年中国和欧洲又出现大面积持续干旱、美国和澳大利亚则分别承受高级别“龙卷风”和强暴雨的侵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袭扰人类社会。

极端天气事件肆意频发,不仅给各国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也给受灾国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引起了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和各国民众的极大关注。

那么当今世界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何在?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在日内瓦第16届世界气象大会的现场,采访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主任嘎森·阿斯若博士和世界气象组织观测与信息系统司司长张文建博士、
。。。。。都是三峡的错

TOP

景德镇已被大水淹了,俺们那现在还好。

[ 本帖最后由 kankaneryi 于 2011-6-16 22:26 编辑 ]

TOP

南方今日起迎接新一轮强降雨 三峡加大下泄流量

长江防总发出首个防汛调度令 加大三峡下泄流量
2011年06月16日 22: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1497人参与11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新社武汉6月16日电(徐金波李真朱俊君)遭受50年至60年一遇旱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6月旱涝急转,防汛形势严峻。长江防总16日发出了今年的首个防汛调度令,要求三峡工程加大下泄流量,迎接流域内的新一轮强降雨,并尽量减小日内流量变幅。

据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介绍,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雨频繁,先后出现3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9日以来,乌江、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两湖水系北部降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部分河流和地区出现超历史、超保证洪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为此,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受降雨影响,陆水水库14日18时25分出现今年第二高库水位54.06米,16日14时库区水位降至53.54米。根据预报,17日~18日陆水流域将出现新一轮强降雨,长江防总要求陆水水库在17日12时前后,将库水位降至53米,为迎战更大洪水做好准备。

三峡水库受区间强降雨影响,14日8时入库流量达17000立方米每秒,目前已转退,三峡15日8时库区水位涨至今年最高的146.62米。鉴于长江流域即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长江防总16日紧急发出今年的首个防汛调度令,要求三峡公司加大三峡工程下泄流量,16日、17日分别按14000立方米每秒和16000立方米每秒控泄,并尽量减小日内流量变幅。(完)

相关专题: 暴雨袭南方多省市   






6天12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或将无水可放

--------------------------------------------------------------------------------

京华时报    2011-05-26 16:27:00

近日,舆论焦点开始从质疑「三峡工程诱发大旱」转移到「三峡工程抗旱能力」上来。三峡能否解长江中下游干旱之渴?记者为此从三峡大坝沿江而下对宜昌、荆州等地的旱情进行了调查。

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按国家防总调度,自本月20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为中下游实施抗旱补水以来,水库水位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三峡水库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按此计算,当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为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

记者连日来在宜昌、荆州等地采访时注意到,三峡加大放水力度增大下泄流量后,两地抗旱局面得以有效缓解。当前水位较干旱最严重时上升明显。

面对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水库5月7日启动了今年首次紧急抗旱调度,之后连续多次提高日均下泄流量。

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介绍说,抗旱功能是三峡水利枢纽新增的一个功能。他说:「三峡工程设计时只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功能。补水功能是考虑到下游两岸的居民和生产用水,但现在看来还要满足抗旱用水。这部分水量需求比较大。」

当前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52米附近,水库调节库容已消耗了约4/5,剩余的1/5库容也即将在6月10日前消耗完毕。

据介绍,如果6月10日长江上游来水还未见涨,而中下游地区又没有大范围强降雨的话,到时三峡水库将极有可能面临「无水可补」的局面。





看不懂,大旱时无水可放;大涝时加大力度,开闸放水。

TOP

都让你看懂了怎么赚钱?怎么折腾?

TOP

“只有河患,而鲜有江患”。没有考证,但是隐约感觉当时人没有这么多的说!

TOP

“在所有的可能性中,当朝的共产权贵们所选择的,每一次一定是对中华民族最沉痛、最无可拯救的”——跟这个混账政权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是多么令人悲愤无奈的事情啊
我坚信,后世史书必会得出如下结论:落入共产党的魔爪,是神州大地亘古未遇的大劫难;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同时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苦难史;中共让中华民族赖以屹立世界数千年而不倒的民族精神、民族精气、民族精华、民族精英悉数遭受灭顶之灾,使得国人道德全面沦丧、全面败坏,其祸害之烈、伤害之深,虽千载亦难痊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