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有理有利有节”
南中国海最近处处狼烟。越南首先陈师海上,实弹演习,同时颁布征兵令,备战声中宣布我国南沙、西沙群岛都是他们畛域。菲律宾不甘后人,一面宣布南沙是他们领土,一面联合美国,浮海耀兵。越南其实早已占领几个岛屿,开采沿岸石油;菲律宾也公然登上三个小岛,拆去中国的标识。
中共的反应,是再三声明:“我们主张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这睦邻政策坚定不移。”而他们谈判的原则,见于二○○二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即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即允许外国染指中国河山。香港《明报》盛赞说:“这是诸葛亮‘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的传统智慧,有理有利有节。”赞词情文并茂,只是未免厚诬古人。
诸葛亮哪里肯受外族凭陵。蜀汉建兴元年,西南夷酋长雍闿袭杀益州太守正昂,诸葛亮统兵南下,“斩雍闿”,然后七擒七纵另一酋长孟获,布仁施义。孟获感德,从此臣服。这才真是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用兵之道(《资治通鉴》卷七十)。
唐朝贞观年间,高昌国王麴文泰犯边,太宗皇帝令侯君集兴师问罪,麴文泰惊骇病死,将士劝侯君集马上攻城,侯君集却拒绝乘人之危:“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恭行天诛。乃于墟墓间以袭其葬,不足称武,此非问罪之师也。”他待高昌国丧完毕,然后进军,高昌一举而平(《贞观政要》卷九)。
总之,无论强如盛唐还是弱如蜀汉,我国对外之道,讲理讲利讲节,都不是按兵不动,坐看江山遭外族“共同开发”。
六月二十五日,中共《人民日报》论亚洲局势,力言“和则多赢,斗则俱伤”。以和为贵,当然很好,但文革期间,毛泽东对国民用的是“武斗”;六四期间,邓小平对百姓实施的是杀杀杀;今天,胡锦涛对各地民变例行的是军警征剿。这未必又是“从古知兵非好战的传统智慧”。诸葛亮、唐太宗绝对不会以中华民族为 讐,以侵华外族为友。
当然,唐宫汉阙,已经化作衰草牛羊野。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六月二十五日,中共国务委员戴秉国宣布“越南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国人请勿叹息。这是中共的本性。所以当年日本侵我大陆,毛泽东、邓小平先后“感谢日本皇军”;所以今天日本占我钓鱼台,温家宝当众洒下爱日本的热泪,上月出访东京,哽咽着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来日本!”几个月前日本俘虏中国渔民事件,中共早就“搁置”脑后。他们只是不放过那渔民詹其雄:他干犯了好邻居日本,至今还被半囚禁,不得出海。这样的事,现代汉语原来称为“有理有利有节”。
古德明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