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20110712 ·奧尻回潮 (後編)

● 今天誕辰的兩位畫家恰巧都是我所特別喜歡的:
莫蒂裏安尼~的表現風格獨樹一幟,極具現代意識,
尤其是~裸女作品~在構圖創作方面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傳統繪畫理念中~本 既不符合構圖理論的 人體造型及畫面裁切
而在莫蒂裏安尼的處理后~卻有了極為豐富的完美形式...
從1991年開始,他的《珍肖像》印刷品~在我的床頭張貼了整整5年...

魏斯~典型的現代寫實現實主義畫家,1987年接觸其作品后就立刻被吸引,
其田園主題的繪畫作品,尤其是~蛋彩畫的獨有肌理畫面,令人入迷。
《克莉絲蒂娜的世界》是我一直認為~是魏斯最好的一幅...

● 1884年7月12日 :義大利畫家莫迪利阿尼誕辰

莫迪利阿尼,1884年7月12日出生。1903年入威尼斯國立藝術學校。1906年移居巴黎,結識前衛藝術家。
1917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莫迪利阿尼擅長肖像畫與女性裸體畫,以賦予表現力的輪廓線描和鮮麗色彩塑造風格的浮雕式人物,優美地拉長臉龐和胴體,造型雷同卻個性分明。代表作有《柴姆.蘇丁》(1917)、《玫瑰色的裸女》(1917)等。


莫蒂裏安尼(1884-1920),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早夭的天才,只活了三十五歲,人們還來不及認識他的藝術成就,他就病死了,他的太太珍(JeanneHébuterne)在他死後兩天也跳樓自殺,肚子裡懷著即將足月的胎兒。


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1884年7月12日-1920年1月24日),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莫蒂裏安尼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出生:1884年7月12日
出生地:義大利利佛諾
逝世:1920年1月24日
逝世地:法國巴黎




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莫蒂理安尼長期生活在窮困與疾病之中,留下的文字資料有限,因此關於他本人的軼事傳說十分多。其中,他與巴伯羅•畢卡索的友誼、未完成的雕塑夢想,以及與珍妮•耶布特奴傳奇性的戀情,仍是巴黎蒙馬特與繪畫界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話題。
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生於1901年義大利托斯卡尼區的利沃諾,雙親家族都是瑟法底猶太人,分別居住在羅馬與法國。莫蒂裏安尼出生前,父親弗拉米諾•莫蒂裏安尼是富有的企業家,但他出生之年事業失敗,宣告破產,全家由高級住宅搬到破舊的廉價公寓裏,家中財產則為了抵押債務,全部搬空,僅有母親生育莫蒂裏安尼時的床鋪因法律規定而未被搬走。
莫蒂理安尼長期生活在窮困與疾病之中,留下的文字資料有限,因此關於他本人的軼事傳說十分多。其中,他與巴伯羅•畢卡索的友誼、未完成的雕塑夢想,以及與珍妮•耶布特奴傳奇性的戀情,仍是巴黎蒙馬特與繪畫界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話題。
雖然家道中落,莫蒂裏安尼仍接受相當好的教育,尤其母親耶婕米耶•加爾辛出身法國加爾辛家族,精通英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對哲學和文學有高深的造詣,且據推測曾擔任為人捉刀,寫作英語小說。身為麼子,母親對他的教育最花心思,在義務教育外,又讓他接受四年的古典主義教育,培養出日後優雅的氣質。而加爾辛似乎也注意到兒子藝術上的性向,1895年莫特裏安尼十一歲時,她在日記裏寫道:
這孩子的特徵一值沒有定型,所以實在無法描述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舉止就像一個被寵愛的小孩,但他從未缺乏智慧,我們必須等待及觀察這繭裏是什麼:也許他會是一名藝術家。
《大裸婦》,1917年,當代美術館藏少年時期的莫蒂裏安尼自小便體弱多病,1898年罹患傷寒後更不得不休學回家修養。恢復健康後,母親送他到當地著名風景畫畫家古裏耶摩•米克裏的畫室學習。米克裏是斑痕畫派創始人喬凡尼•法托裏的學生,擅長以顫動的線條表達光線動感。在他指導下,莫蒂裏安尼雖未承襲其畫風與取材興趣(事實上,他畢生作品中只有四張是風景畫。)但顯露出繪畫上的才華,僅僅三、四個月便能畫出相當水準的素描。
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 - 相關內容
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所畫關於阿美迪歐•莫蒂裏安尼電影長度128分鐘,算是長片了-尤其是描寫一位短命畫家的故事,這部電影比較像是酗酒青年的戀愛故事,而不是一個貧病畫家的一生寫照。雖說它有意渲染成愛情悲劇,可是觀眾看到的只有悲劇的結果,而比較重要且深刻的過程卻很少交代。片尾字幕註明這部電影要獻給JeanneModigliani(1918-1984),也就是莫蒂裏安尼的女兒,所以片中許多地方顯得為長者諱。
片中把畢卡索和莫蒂裏安尼寫成關係緊張的敵人,可惜資料太少,發揮不了戲劇效果,畢卡索已經成名,莫蒂裏安尼畫還賣不出去,地位懸殊,說這兩個畫家會相互較勁,明爭暗鬥,依常理判斷,不太能成立。其中有一幕,畢卡索帶莫蒂裏安尼去看雷諾瓦,雷諾瓦住在豪宅,頻頻說著他的畫可以換來房子,值錢的東西,畢卡索的目的是鼓勵莫蒂裏安尼認真賣畫,改善生活,莫蒂裏安尼死前三年(33歲時)認識他的妻子珍,那年珍才十九歲,第二年她懷孕,兩人經由畫商Zboroskwi的安排前往尼斯,珍生下女兒,他們住了一年多,又回到巴黎,珍又懷孕了。還沒有到臨盆,莫蒂裏安尼病死,那是1920年1月24日,珍在26日從她娘家五樓窗口跳樓自殺。電影裡關於這一段做了許多時間的改變。
這部電影是2004年的作品,幾年來莫蒂裏安尼的畫在國際拍賣會上屢創新高價,2006年底紐約蘇富比的一場拍賣,莫蒂裏安尼一件作品以3109.6萬美元成交,另一場,一張裸女素描也拍到141.6萬美元。2007年2月6日,倫敦的佳士得也推出了專場拍賣活動,莫蒂裏安尼畫於1918年的《戴貝雷帽的女孩》以606.8萬英鎊高價成交,另一幅畫於1915年《戴帽的男孩》則以394萬英鎊成交。這種對莫蒂裏安尼畫作的熱潮很可能帶動電影受人矚目,所以片商願意在這個時候推出2004年的「舊片」上映吧?
不管畢卡索和莫蒂裏安尼彼此有沒有心結,1915年莫蒂裏安尼31歲時確實替畢卡索畫過像。他們的女兒十五個月大失去雙親,後來被莫蒂裏安尼的姐妹收養,日後她為她的父親寫了一本書,叫Modigliani:ManandMyth.
關於莫蒂裏安尼的電影有兩部:1958年JacquesBecker導演,2004年MichaelDavis導演。

● 1917年7月12日——安德魯•魏斯,美國當代寫實主義畫家誕辰

安德魯•奈維爾•維斯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 1917年7月12日-)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以貼近平民生活的主題畫聞名,作品已被相當多的博物館、藝廊重視與收藏,包括了美國國家畫廊。他的全名是Andrew Nowell Wyeth。又譯作安德魯•奈維爾•維斯。

魏斯出生于美國賓州的Chadds Ford,排行第五,是最小的孩子。由於他幼時體弱多病,所以他的父母親選擇讓他在家中學習,於是魏斯的藝術教育和繪畫啟蒙都來于他知名的插畫家父親,N.C.魏斯Newell Convers Wyeth,他的一生沒有上過學校。

他最著名的畫作(曾被讀者文摘報導),是「克莉斯汀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於1948年完成。此圖畫出的是獨居的Christina Olson在美國緬因州麥田中爬行的背影,因此圖所呈現的孤寂與堅強而讓世人倍受感動。圖中的房子Olson House今日已變成緬因州的旅遊景點之一。此畫有三乘四呎。當時畫中的克莉斯汀娜已有55歲。(克莉斯汀娜患有小兒麻痺,死於1969年) 此畫已成為美國的經典代表畫作之一,現由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收藏。


目前以收藏魏斯作品為主的博物館是範士沃斯博物館Farnsworth Museum。位於緬因州的Rockland。他的另一幅名作為「海邊的風」Wind from the Sea。


魏斯與黑爾嘉Helga http://i.imgur.com/zNiV3.jpg
1986年的8月18日,美國時代雜誌以「秘密的模特兒」為封面標題,登出了魏斯以Helga(暫譯為黑爾嘉)為模特兒的畫作,並引起關於魏斯的一些評論,原因是黑爾嘉是魏斯隔壁鄰居的看護(已婚),而這一批240幅的畫作是魏斯瞞著妻子Betsy Wyeth所繪畫,繪畫時間在1971年到1986年,長達有15年的時間,都藏在魏斯一個朋友家的閣樓上。畫作中有相當多Helga的裸體畫與肖像畫,畫面蒼白而且孤寂,深入人心,是魏斯在1969年克莉斯汀娜死後畫風的轉捩點。


據魏斯的說法,當時他瞞著妻子開始以黑爾嘉為模特兒繪畫的原因,是妻子相當不滿他上一個模特兒Siri, Meryman與他的關係,而妻子本人又不願意作他的模特兒,在1986年魏斯願意公開畫作則是因為他覺得他已經夠老了,而黑爾嘉這一系列的畫作是他晚年的重要系列作品,此系列畫賣出總價,約有6百萬美元。





【 每 日 一 英 語 】
Yes, the past can hurt.
But I think you can either run from it or learn from it.
对,过去是痛楚的,但我认为你要么可以逃避,要么可以从中学习。
【 每 日 一 宋 詞 】

【 每 日 一 文 物 】

【 每 日 一 元 曲 】

【 每 日 一 古 文 】

【 每 日 一 笑 談 】

【 每 日 一 專 輯 】

1992年收藏,第一次欣賞~就列入了珍愛專輯系列(個人的習慣~就是在自動翻轉的功能下~反復播放~百聽不厭~...),整個盒帶所收十首歌曲~精挑細選,雖然在麥潔文~嫺熟的演繹下~呈現出了不同的旋律意境,但前後配合毫無生硬之嫌,麥潔文嗓音/唱功~堪稱一絕,每句歌詞的把握/婉轉/發音方法的處理~都彰顯了行家裡手的專業本色。開始以為是新人推出,直到互聯網出現後~才知道也是樂壇元老,成名很早~卻未逢好時候,標准的實力派風格~只保留在當年的懷舊歌迷心中~...] [首首旋律經典~詞曲考究,詞文編排尚有頗高的文學性...可惜的是~現在網上收錄的歌曲很有限,但也能代表麥潔文~風格,除了磁盤專輯中編輯的兩個以外,把網上能找到的另外幾首歌也搜羅出來,奉為知音同賞...]

【 每 日 一 截 圖 】

【 每 日 一 桌 面 】
⊙ PLAYBOY 精品

[
本帖最后由 资深色狼 于 2011-7-12 17: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