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愿意把道德的事物说出来,中国这么大可偏偏就往旮旯里藏了,藏得住吗?你说该怎么说才好呢?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就地掩埋了什么?是国耻还是国体?掩埋道德你这个国家就一定完蛋定局。
事故现场是个最为痛心的地方,在人心的地方任何力量都无法掩饰过去。姑且不分他是怎样的事件,他是发生在什么地方,哪怕是一个电子元件的“体征”,都与我们人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道德根源。
说一个产品间接的道德是因为人类有爱;也是作为它是人的产物,人机与爱相互作用的更高生活范畴(上帝关联)结为一体,人与人之间在生命意义上不可分割正是道德的唯一性同心灵的每一部分、每一件的完美结合。
略过看图,不言语:
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温家宝向遇难者献花(图1)。
温家宝总理在事故现场向“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鞠躬(图2)
事故当晚拆碎车体,就地挖坑(图3)
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拆碎车体?你想逼死一头驴说不出口的话吗?你个郭家的。
为什么?为什么应当被看作一条时时警惕的“成因什么”的原理,当然这里不是谈原理,但是他就是来自为什么。永无目的为什么和无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回答称,事故现场有池塘,车头埋在里面是为了尽快填满池塘。“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说的是事故吗?都是些无知的话。那么“为什么”就要战斗到底。
“为什么”和“无知”都来自第一原因。坏事了!
一个国家如果走到了如此地步,就相当于泥石流中的精神花朵“结果是自身的原因”(1)的话,那么,就都将化为“个因”的材料被物化,诉求改革无望,因此人们如想以人为之力扭转这种物化的本质存在已经不可能了,没戏,而只有“历史”——换代,靠自生,别无选择。
“维稳”这一概念成为国家、政体、人民第一原因了,就足以了然“维稳”概念出自人们的社会意识,“他”不稳全面就不稳这一事实形态的性质,而且并不分出大小、轻重、国内或国外、党内党外、你和我、爱恨善恶、真假、机械或材料、动物和人等等。没有时间、地点或什么征兆,如贵州安顺的治安人员就可以随随便便当街打死小商贩。(2)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下去了,一栋楼的另一半垮塌,食品药品不敢吃,不知道为什么,总之是那些第一原因引起接着后一个原因以前面的原因为地方,反映社会意识、反映一个国家停留在第一原因上可能形成的不信任或不满情绪全面性爆发。
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正是这样的第一原因引起接着后一个原因以前面的原因为地方,仅仅反映一个则面:无知。事实上发言人他不可能清楚。但是偏偏装腔作势却说“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样可耻的笑话。
原因分析一下:
我原也是铁路职工,除调度之外我都干过。对调度也不外行。因为铁路各工种的日常运作有一套固定的和随机的组织规则,各自的规程都比较系统,时间一长都免不了要和调度接上头汇报工作的,所以,也知道一些调度知识。不过那是还没有高铁以前的记忆,都是手绘运行图。我认为可以做一个比喻,手绘运行图就好比笔算算式,好处是可靠,不会发生使用计算器那样的对数字的怀疑。就是说信息技术取代经验技术的同时,一定是两个因(人机)连带的一对,两者很难拆开。我认为,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全路局系统及其各工种在人机对因上失去了经验和清醒的意识而人为造成的,原因是人机关系当中,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机器普遍的意识混乱不清而造成的这起事故。铁路系统这就好比一个电子元件放大到露天这么大或缩小到一个电子元件,你如何区分出意识的还是机械的行为?如何排除人心的疑虑,不是短期内、也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永久性的问题。从高铁近期出现的一系列事故的现象来看,没有人提出意识问题是第一原因,这个原因的不清醒和混乱造成的事故出现,相反可靠的技术就不会出现同类型的设备原因。不是怪罪设备或某一个人的责任问题。事故的第一原因是D3115司机无奈脱离机车,但线路、通讯、动力系统意识清醒,根据网上资料来看是这样。从经验技术来看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问题就在这里。
1、人工意识独立闭塞区间操作规程,这个意识的独立依据我看一定不会有。
2、相关责任人只有一个:当值调度。调度意识是主因。
3、控制设备和设计问题。那么极有可能会把事故责任推到相关控制设备和设计问题上。
在事故责任认证问题上先就有了“怪责机器”的想法,因为人机关系的常识人依赖机器,意识是机械性的。纽约时报的一条微博很有才,说得好:“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3)
中国发展的同时把人的自己给遗忘了。难道还不清醒吗?
机器有机器的原理,那么,人也该有人的原理,应有意识原理。人机原理两者的标志用口号、权力、干部代表当标签来用?最为重要的是要证明“社会主义”人称和他的理论思想能够匹配一致,遇到危急时刻不哆嗦,闭塞区间能证明人的原理意识独立、能动,有法律、规章和规程作为每一名员工的通行证。你是这样的体制?
假定D3115列车遇到与此相同的情况,1、司机首先与本次列车长取得联系做出决断;2、全体乘客下车远离车体;3、所有乘务人员组织分工其中部分人使用“灯光信号语”防护,沿列车的尾部方向尽可能远地拉开前后间隔,使用“灯光信号语”通知后方驶来的列车司机;4、启动D3115列车慢行,目的是减轻后面的列车追尾时,两车在物理上和动态上引出一个“条件”。这四项中的1、2、3项规章上都有的,为什么D3115就体现不出来呢?由谁来组织和指挥?客运规章中有授权。
向在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的遇难者敬献一束鲜花,一份祈福。
2011年7月30日
注释:
(1)《“留言板”和他的中国史》梁福庆的博客[编辑]
http://blog.sina.com.cn/u/2130818984
(2)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07/29/c_121738517.htm
(3)《纽约时报今日头条》(2011-07-25 17:20:00)转载标签:杂谈
http://blog.sina.com.cn/u/1757598557
原文地址:纽约时报今日头条作者:品茗闻香
此文于2011年07月31日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