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編 )

●8月8日是陽曆年的第220天(閏年是22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45天。
今日立秋 末伏續至

今天(八日)是“立秋”節氣,意為炎熱暑天將過,天高氣爽秋季來臨。“立”是開始的意思。
今年末伏十三日始
“立秋”作為秋季開始之日,祇是我國的傳統概念。即使是廿四節氣起源之地黃河流域,此時依然被高溫所籠罩,遑論長江中下游的“四大火爐”燒得正旺、嶺南地區赤日炎炎了。最能說明氣溫高燒未退,莫過於“熱在三伏”的“末伏”(又稱“終伏”)明確固定在“立秋”節氣期間,即從“立秋”節氣日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期十天。據此,今年“立秋”節氣日後的首個庚日為本月十三日(農曆七月十四庚子日),“末伏”開始,至本月廿二日才結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民諺雲:“秋後一伏熱死人”。可見古人認識到“立秋”節氣仍有“末伏”大熱,遂將這段日子名之曰“秋老虎”,可謂絕頂聰明。
當今我國出版的《大氣科學詞典》,對此亦有專門的介紹:“秋老虎是我國民間對立秋之後重新出現短期炎熱天氣的俗稱”。該詞典進一步解釋“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悶熱天氣。”又據現代科學以氣溫劃分四季的指標,北半球下半年平均氣溫穩定在攝氏十到廿二度之間,是為秋季。即此一端,我國大部分地區在“立秋”節氣期間,基本上達不到這個秋涼降溫的指標。

注意飲食防過敏症
畢竟“立秋”的一個“秋”字,是一個信號,望文生義,令人們直切感到炎熱天氣再捱上半個月左右便到盡頭。下一個節氣“處暑”(今年為本月廿三日起),平均氣溫便開始下降。
際此“秋老虎”登臺唱主角之時,專家提醒人們注意防範“秋季氣象過敏症”,其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困倦乏力,失眠多夢,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容易激動焦慮,舊傷痛發作等,均由“秋燥”引致,宜及早預防。
專家指出,此時飲食尤要注意,寒涼食品宜減少;加強營養,適當增加肉類和海產品,以利提高身體質素,增強免疫功能。
◎ 節氣小農夫
我國以農立國,在大暑過後,秋天的開始是以「立秋」節氣為準。農夫們一定要趕在立秋前後完成插秧工作,否則再晚的話,就會影響稻作的生長。因為二期稻作最怕的是遇上低溫期,稻子會長不好,所以選對時機插秧播種是很重要的。
◎ 節氣小漁夫
在這個時節,台灣周圍海域的水溫仍然偏高,所以此時的漁獲還是多屬於暖水魚,例如東部的海域可以捕獲到鮮美的立翅旗魚,在高雄外海有小串、烏賊,澎湖附近則有鰆、蝦可以捕獲。
◎ 節氣小園丁
這個節氣是龍眼的盛產期,「龍眼」是一般家庭在喜慶時常選用的水果。在民間,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句俗諺是這麼說的:「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可見龍眼在民間流傳的說法中是種有「福氣」的水果喔!
◎ 節氣生活
在這個節氣裡,最重要的節日就是八月八日的父親節了。或許因為父親節不一定逢到星期日的關係,父親節在感覺上似乎沒有母親節來得熱絡。不過,父親為家庭付出的辛苦與努力可不亞於母親喔!小朋友應該趁著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對爸爸表達出心中的敬重與關愛,相信平日辛勞的爸爸知道你的心意後,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 節氣俗諺
1.「雷打秋,年冬高地半收,低地水漂流」這句俗諺的意思是:立秋這一天如果打雷,對二期水稻的收成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對農夫而言,立秋日是十分忌諱打雷的喔!
2.「六月秋,快溜溜;七月秋,秋後油」這句俗諺的意思是: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如果立秋這一天是在農曆六月,則漁民的作業期會比較早結束;如果「立秋日」在七月,則天氣會持續穩定,今年的捕魚季節就會比較長,而漁民們的收入也會相對提高呢!
●前685年8月8日:幹時戰役,齊國擊敗魯國,齊桓公的地位得到鞏固。

●1890年8月8日:大足教案。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四川省大足縣龍水鎮教堂重修竣工,適逢靈官會期將到,法國教士彭若瑟強迫大足知縣出示嚴禁迎神賽會,並請派兵守護教堂。
8月4日,是龍水鎮靈官會期,官兵打傷包圍教堂的群眾,教民玉懷之等又放火燒毀民房,激起了眾怒,群起搗毀教堂。事後,教士彭若瑟逼迫知縣懲辦為首人員,更加激起群憤。
以挑煤為業的餘棟臣組織了煤窯、紙廠工人和挑販等數百人於8月8日(六月二十三日)手持長矛大刀,攻人龍水鎮,殺死教民12人,打毀教民房屋200多家,並焚毀附近20裏的強家壩教堂,豎起義旗。大家推餘棟臣為首,發佈檄文,痛斥帝國主義侵華罪行和傳教士“無法無天”,揭露當地的封建官紳“助紂為虐”,號召廣大人民起來驅逐外國教士。大足、銅梁等縣數百里之內人民紛起響應。清朝派桂天培到大足“查辦”。桂天培一面糾集地主團練,一面分化起義隊伍,起義被鎮壓。余棟臣等退出龍水鎮,潛伏在大足縣邊境的西山中繼續堅持鬥爭。
四川總督劉秉璋以贈銀5萬兩與緝捕“兇手”結案。

●1900年8月8日:俄國全面入侵中國東北。

●1913年8月8日:討袁軍與北軍在南京血戰。


●1918年8月8日:一戰:亞眠戰役。
1918年8月8~13日的亞眠戰役中,英法聯軍發動大規模的坦克突擊,共投入670輛坦克,是一戰中使用坦克最多的戰役。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坦克和步兵利用夜暗進入陣地,並採取嚴密的偽裝措施。大多數坦克以營為單位配屬步兵作戰,並以部分坦克配屬騎兵編成發展勝利的梯隊。發起進攻當日,聯軍坦克攻勢淩厲,所向披靡,突破德軍縱深11千米,殲敵2.7萬人。9日以後,聯軍坦克數量由於損壞嚴重而劇減。至11日,只有60輛坦克參加戰鬥。英法雖然在戰役中損失坦克480輛,但實現了戰役企圖,在戰場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德國自此開始在軍事上全面崩潰,直至11月11日被迫投降。戰役中強大的坦克突擊,在德軍中起到了巨大的震懾作用,德國總參謀長魯登道夫非常沮喪地說:8月8日是德國在這次戰爭中的“黑日”,是“開戰以來最大的失敗。




●1925年08月08日 (星期日) 白頭巾,燃燒十字架的三K黨,進行大遊行。 —— [臺灣官方報導]
美國的秘密結社三K黨,在華盛頓舉行第一次全國大會。自南北戰爭後,三K黨打著「反黑人、反猶太人、反布爾什維克、反天主教、反進化論」的旗幟,不斷擴充勢力。主要象徵性標幟是他們全部頭戴白頭巾,並且燃燒十字架。
三K黨的創始者是一位住在喬冶亞州的軍人,後來三K黨為擴大組織,吸入更多成員,於是規定每一位團員若能拉一名人員入會,便可得到入會金的十分之四,於是三K黨組織迅速擴大。三K黨對黑人的暴行與迫害,在「由白人來支配」的口號下,獲得相富的響應與迴響;其次,三K黨常侵襲他人的房屋、貧民窟並放火燒燬,及用粉筆在牆上寫下KKK標幟。
他們這種行為,使人們對三K黨產生長懼及恐慌的心態。這一天,在華盛頓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參加大會者除集結特別的火車四十班之外,尚有數千輛汽車。據估計約有20萬人參加這次大會。

●1944年8月8日:日軍攻陷衡陽,在衡陽燒殺淫掠。



●1945年8月8日 蘇聯對日本宣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托夫接見日本大使佐藤,向日本政府遞交《蘇聯對日本宣佈進入戰爭狀態宣言》。宣言指出,美、英、中7月26日要求日本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已遭日本拒絕。由此可見,日本政府向蘇聯提出的關於調停遠東戰爭的建議失去了一切根據。蘇聯政府忠於對自己盟邦的義務,參加7月26日同盟國的公告,從8月9日起,蘇聯將認為自身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1945年8月8日:美國簽署聯合國憲章,成為聯合國第一個成員國。


●1946年8月8日: 中共土改政策向富農讓步。


●1952年8月8日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實施綱要規定:各民族自治機關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並受上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各民族自治區依自治許可權,制定本自治區單行法規。自治區在國家統一的經濟制度和經濟建設計劃之下,自由發展本自治區的地方經濟事業。在國家統一的財政制度下,依據財政許可權的劃分,管理本自治區的財政,採取必要的和適當的辦法,發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藝術和衛生事業。會議還批准了《關於地方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實施辦法的決定》和《關於保障一切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成員享有民族平等權利的決定》。

●1961年8月8日 梅蘭芳病逝。



●1963年8月8日:英國發生郵車大劫案,主犯越獄逃亡巴西近三十年後於2001年向英國警方自首。

●1966年8月8日 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文革”十六條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主持的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關於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這是繼“五一六通知”後,從全局指導“文化大革命”的又一個綱領性文件。
決定共分十六條,闡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質、目的、鬥爭對象,及採取的方式和有關政治規定。決定説:“當前開展的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觸及人們靈魂的大革命,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發展的一個更深入、更廣闊的新階段。”“在當前,我們的目的是鬥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産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産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決定説,黨的領導敢不敢放手發動群眾,將決定這場文化大革命的命運。決定申明:“黨中央對各級黨委的要求,就是要堅持正確領導‘敢’字當頭,放手發動群眾,改變那種處於軟弱的無能的狀態。”決定強調:“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只能是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不能採取任何包辦代替的辦法。”“要充分運用大字報、大辯論這些形式,進行大鳴大放,以便群眾闡明正確的觀點,批判錯誤的意見,揭露一切牛鬼蛇神。”。決定説,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必須嚴格區別各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要用文鬥,不用武鬥。警惕有人把革命群眾打成“反革命”。決定最後指出,毛澤東思想是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行動指南。




●1967年8月8日: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

●1968年8月8日:日本心臟移植手術引起震驚。

●1973年8月8日:金大中綁架事件。
金大中,1925年12月3日生於全羅道務安郡。1963年當選為民主黨中央黨務委員,1965年任民眾党宣傳局長,1967年任新民党宣傳委員會委員長,1971年4月,當選為新民党總統候選人,提出南鮮社會民主化、南北交流以及和平統一的政治綱領,反對樸正熙獨裁統治,為此受到監視和迫害,被迫流亡美國、日本。為了阻止金大中在日本進行反對樸正熙政權的活動,1973年8月8日,幾個自稱為救國同盟行動的南朝鮮中央情報部特務在日本東京綁架金大中,並將他押回南朝鮮。事件發生後,南朝鮮當局迫於內外輿論壓力,釋放金大中,宣佈只要金大中不再有“反國家”的言行,就不予追究。南朝鮮駐日大使館一等秘書金東之受牽連被免職,南朝鮮國務總理赴日就該事件向日本政府道歉。

●1981年8月8日:黃植誠駕機叛逃大陸。



●1988年8月8日:聯合國宣佈兩伊戰爭結束。



●1995年8月8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1990年8月8日:我國與印尼恢復外交關係。

●1998年8月8日:旅美華人抗議迫害印尼華人暴行。
3000多名美國華人、華僑在印尼駐紐約總領事館前舉行示威集會“立即停止排華暴行”、“嚴懲兇犯”、“我們要正義”.....8月8日上午,在華盛頓的印尼駐美使館門前,憤怒的口號聲此聲彼伏,近千名華夏子孫聚集在這裏,抗議印尼暴徒今年5月在騷亂中對華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10時30分,抗議活動的組織者之一、“聲援印尼華人權”召集人王楚以沉痛的心情宣佈,為印尼暴亂中的受害同胞默哀一分鐘。霎時,印尼使館周圍一片沉寂,只有淒涼而悲憤的小號聲,像是為死難同胞送行的安魂曲,在空中迴響。
中午12時,示威者的代表將一封由數百人簽署的抗議信遞交給印尼使館的工作人員。抗議信在列舉了今年5月印尼暴亂分子對華人施暴的大量事實後說,歷史正在進入21世紀,但印尼卻發生了類似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屠殺的殘暴行為。抗議信向印尼政府發出呼籲:嚴懲犯罪分子;徹底公正地調查所有犯罪活動;教育所有印尼人要與各個少數民族和諧平等相處。
來往車輛中的司機有的鳴笛,表示支持示威活動,一些美國人也加入了示威者的行列。一位叫敦·斯泰龍的高個子美國人舉著“懲辦殺人犯”的標語牌,也隨著人群高呼口號。他對記者說:“印尼暴徒對華人的蹂躪無異於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實在是難以容忍,應該設立國際法庭審判犯罪分子”。
印尼婦女救援組織發言人法爾哈·芝芝埃克8日在這裏表示,雅加達和其他城市在5月騷亂期間發生的強暴案件給受害婦女造成很深的心理創傷,她們難於啟齒揭發暴行。她舉例說,在日本佔領期間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印尼婦女過了40年後才敢站出來講話,而波黑婦女也是在受辱4年後才敢講出她們在戰亂中的遭遇。 據悉,印尼受害婦女除難於啟齒外,還擔心遭受報復。


●2001年8月8日:美摧毀最大兒童色情網站。
2001年8月8日,美國司法部宣佈,經過兩年的秘密調查,美司法當局最近摧毀了一個被認為是全國最大的兒童色情商業網站,並逮捕了100多名涉案人員。
這家網站由位於得克薩斯州的“山崩生産有限公司”經營,通過因特網銷售兒童色情圖片,擁有25萬名訂戶,每月收入高達140萬美元。該網站在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有5名網站管理員,這些管理員已經受到美司法當局的指控,但尚未逮捕歸案。
據介紹,經營這家公司的一對美國夫婦已於6日被美國聯邦法院分別判處終生監禁和14年有期徒刑。美國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在宣佈調查結果時對因特網成為兒童色情的傳播管道表示擔憂,並表示要加大對兒童色情犯罪的打擊力度。。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


當年這幅《2008-北京》油畫,不知大家是否還記的,一致稱為‘詭異畫作’,各自解讀不同~···
●2009年8月8日:全國第一個“全民健身日”。


[
本帖最后由 资深色狼 于 2011-8-8 14: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