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渎职,追责,不要高估公仆的承受能力——转发一篇影评
兰璺 发布于: 2011-02-04 14:48
(一)
人是一多么脆弱的动物啊!
看你眼睑下半掩的忧伤,
我的眼眶中泪水已经溢出,
慢慢我发现
我的心柔弱到不能承住你眸中的倦意。
徐辛的长篇纪录片《克拉玛依》看完后顿然感觉很荒诞。
这是一场荒诞的闹剧,这场闹剧任在不停的上演。
影片开头只能听见很粗的喘气声好像是抗摄像机的大哥的声音,小西湖128事故中遇难孩子的一片墓区。墓碑的遗照上一张张鲜活的生命仿佛他们就在昨天,圆圆的稚气未脱的脸蛋,翘起的小辫子,有的故作神往的小眼睛,让人不禁想起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一群可爱的小正太,小萝莉。黑白的色调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从2007年的孩子们的祭日那天,家长给来扫墓开始。镜头始终在跟着这群满是辛酸的家长,听他们倾诉。镜头对准了失去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人听他们的诉苦了,有一位天真的家长说,“也是希望全国人民能看到。”岂不知全国人民也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之下。万事须审批呢。状也许是说的多了,领导们也都不是太愿意听了,所以有一个家长的习语令人印象很深“真的,真的······这是真的。”我想起了祥林嫂,祥林嫂的孩子被狼吃了后,每天不就对着村里爱唠嗑的一群村妇说“我真傻,如果······”当一群家长满心委屈没人倾吐的时候,他也只能对着陌生的记者说“真的”。生怕别人以为这是他一面之词罢。
刚开始我以为这回是一次煽情的记录,遇难亲属的集体吐槽,渐渐到了后面才感觉,这个悲愤的人群并没有只停留在个人情感的自我宣泄上,他们很多人都在事后对此事进行了反省。很多家长在想为什么人民的公仆在当场居然会喊出一句“都坐下,让领导先走”。为此事入狱20多年的最后那位先生,从事发到善后的处理工作都想的很清楚,人们只想给死去的子女一个名分而已,一个因公殉职证件。不要说事后的安抚金什么的,连个证儿都没给发。这也是很多家长至今耿耿于怀的一件心事。
爸爸妈妈不明白早上临走时还是一个活泼漂亮的小孩儿,下午等到的就是生离死别的噩耗。世间对父母来说最痛苦之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追悼会,举行当天的那位收举孩子照片的母亲,不再听什么广播里的维稳问候,一个劲的死命喊着,“我要儿子,我要儿子,我什么都不要。”从闪现不定的镜头上看见母亲前边的一位维持现场秩序的年轻士兵,脸上露出的不忍之色。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什么广播上说的一套,现实中又是另外一套?我们不是都要现实么,为什么现在不要求官员现实,尽要求草民现实?
依照遇难孩子父母的看法,很多人都认为是渎职。演出2点开始,孩子们早早的就来了,一直等到下午四点,等到的是一批喝大了的摇摇晃晃的官员。所以引起后面的灯光柱过热引起了火点。友谊关的工作人员不工作,怕费事,留着唯一一个只卷了半截的安全门,现场发生火灾时,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说是让领导先走,老师听校长的,校长听教育局的,教育局的听领导。消防队来了,半车水,油井上的消防队居然设备不齐全。丧失了最佳抢救时机。赶来的医生清理现场时,不仔细,还有没死的,没有发现,最后被送到太平间被活活吓死的。追究下来,一大批人。
可以说善后工作相当好,封闭式管理,威胁家人,党几乎什么手段都用上了,“稳定压倒一切”。时候第二天就召开会议,调动一切大型设备(这个时候有大型设备了)连夜挖坟,销赃。埋人埋不了心。这些活着的爸爸妈妈就是最好的证据。有个家长说的好“法律在制定时就已经不平等了”。时候的责任人不是安然去上海养老了么,单位的房。处理他们这些事的人员不时候都升迁了么。这就是党什么就是一个形势,对内讲责任,出现事情责任可以就是免职,不影响你生命财产。对外讲责任,你最好做好坐牢的准备。
这部片子其实看到后面很诡异,因为已近凌晨4点多,本来已经看似要结束了,突然间采访的最后一个128事故中的女孩,露出整容,话说刚开始一直是一片黑只能听见声音,什么也看不见,女孩很排斥镜头,拍腿的时候都显得不愿意。最后居然愿意在人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前提下露出脸来。本来以前见过烧伤的女孩子,差不多就是一个样子。女孩子在倾诉自己的大学梦,突然间好像死机,女孩子看着镜头的表情瞬间定格。拖动了几次一直是那一个画面,感觉有点不对劲,她好像一直在看我,被窝里的身体猛然出了一身冷汗。那种感觉很是诡异······最后实在不忍自己被她盯着,就关了。
这本是一场荒诞的导演的闹剧,最后草草收场,只是那么几个家长,每年祭日都在会想着“如果自己的孩子也活着,应该······”满是辛酸的泪水与对孩子深深的忏悔.
幽冷的半夜画面就定格在这瞬间。。。
(二)
如果你认为自己问心无愧
那你自享你的安乐窝
如果你此刻满心歉意
那你就向主忏悔你的罪过
人心是多么的脆弱啊!
脆弱到得依靠别人待见才能找回自己的价值。
我原谅你
因为我感觉到你眼里无尽倦意,
浸着古铜色的忧伤。
渎职,问责。如果你有朋友是成为了public servant,你应该明白。不要跟他们讨论官僚系统的任何问题。
体制内的人员是不是拿着优厚的福利待遇,每天被请客吃饭,享受权贵带来的乐趣,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会心安理得。不用奢望你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求你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份自己的职责而已,都是难如登天。
每一个小小的岗位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公务员也不都只是开会视察。所有的程序有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点实际的操作,事情发生后才知道追责。就像我爷爷说过的,“贼走了关门,有什么用”。我只是一个学生,没有什么发言权,没有身在那个职位完全是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是我作为一个公民还有点言论自由的权利,还是社会的一份子,还有吐槽的权利。我不知道有几个进入体制内分得一杯羹的人,会有彻头彻尾的改变,从一网络草根到统治阶级,身份的差距,阶级的差距,家族中地位的差距都是经受不了的诱惑,你无意抬高自己,可是你想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不受损害,不可避免的事事开始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价值观也是随着自己的利益作出调整。这就是我对正在考公务员的朋友的不信任,人的心是多么脆弱啊!因为身边已经看到这样的例子。
我们没有人抱着“正是因为这个党存在太多问题,我才要入党”是决心进入这个体制的。我们抱着一份求的一个铁饭碗的心情进去,然后诱因越来越强大,不仅是金钱上,社会地位的转变,一系列的人上人的优越感,让我们来自于草根阶层的一员开始渐渐失掉根,最后直接沦为统治者的文人官僚系统的一份子,共享和谐盛世。我对这个社会不抱任何希望,渺小的个体总会被伟大的盛世和谐掉,这就是现状。当有一个人劝你不要只看到黑暗面,还要看到好的一面时,我只知道我这个未出校门的学生,是永远也不会以接受现实为借口像某些人那样虚伪的。
后来我才知道一句话“不要跟统治阶级讲人性,对内人情对外可是实打实的手段,人性也是在同一个阶层上的人才互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