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b168前言:中国的文化、道德、传承、文明在经过数千年步履蹒跚的旅行,终于在黎明的入口处倒下了。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许多地方像是结了厚厚疮疤的巨大伤口,稍一触动就流出脓液。辛亥革命后,中国曾有多么好的发展机会,然而许多事件就像是记忆上的恶疮,狠狠地打断美好的幻想。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上海抗战、南京大屠杀、长沙大火、74师的覆灭、东北军团的覆灭、徐蚌会战的溃败等等等等,无数怀着纯洁愿望的士兵、平民,无可奈何地倒下了,死的像个蚂蚁都不如,到死也不明白,是无人性的共匪特务造的罪孽。
张治中,这个直接挑起中日战争、火烧长沙的共匪最大匪谍,却还深深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中。
(注:淞沪抗战,张治中任集团军司令,建议抽调正规军化装为保安队进驻上海,蒋介石同意了,于是军委会命令驻扎在苏州的装备优良的第2师补充旅第二团换上保安队服装秘密进驻虹桥机场,以充实上海兵力,当时上海的中国驻军受限于1932年的《淞沪停战协定》,无正规陆军,深感责任重大的副旅长杨文瑔为此事专程到南京面见军政部长何应钦,请示具体做法,何认为这一做法冒险,担心与日军发生冲突。何应钦还曾拍着张治中的肩膀说:“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啊!”。而战争的起因就是张治中把死人换上中国卫兵的服装,放在虹桥机场门口,借机打死日本海军中尉,直接引发战争,这与希特勒挑起与某国战争如出一辙!!而德国是强国侵略,共匪是引火烧国!!!!!)今天这里再补充一点,在“日本海军中尉单打独斗进攻机场事件”发生后,日本并未开战,直到张治中命令国军战机主动攻击停在黄埔江上的日本战舰,战争才最终爆发。
49年,这个手上沾满了千万中国人民鲜血的共匪最大特务,借国民政府与共匪谈判之机,作为谈判小组成员直接投奔了主子。
“爱国、反日”,是个人张口就能说,包括一些由日本人提供武器地方军阀,也以“抗日”的名义对抗中央政府,叫得最响的当然就是当时处境岌岌可危的共匪了,共匪的唯一目的就是引火烧国,趁机壮大,这连日本人都看得很清楚,而把当时没有与日本全面对抗实力的中国,抛弃原本用谈判可以达成协议、整备军备,最终用实力夺回领土,实现和平的道路,(实现和平是今天本人特意加的,因为无论欧洲也好、亚洲也好,国家的终极目标是在自身强大的前提下坚持平等、维护领土和主权、利益的上与邻国共同发展繁荣,就像今天的法德。而不是永久与别人为敌)被逼过早全面进入与军事强国日本的战争状态,作为民族主义者的蒋介石、甚至汪精卫的理想、抱负化为泡影是小事,而千万无辜中国平民牺牲,中国以后丧失作为一个欣欣向荣国家的发展权,这就是天大的罪孽!!
1938年11月13日凌晨, 一场人为的纵火将长沙城烧毁了百分之四十,30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包括4000余伤患官兵。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大火造成经济损失10多亿元,约占长沙总值的43%。政府机关被烧毁的有省政府、民政厅、建设厅、警察局、警备司令部、省市党部、保安处、地方法院、高等法院、电报局、电话局、邮政局、市商会、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和在长沙各家报馆等大部或全部建筑;被烧毁或大部烧毁的学校有湖南大学、明德中学、岳云农工,楚怡工业学校、兑泽中学、第一师范、南华女中、明宪女校、妙高峰中学、省立长沙高中、民众教育馆等31所;被毁的银行有湖南省银行、江西裕民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十余家;被烧毁工厂的有40多家,其中损失最大的有湖南第一纺织厂,其厂房损失达27万余元,原料损失达96万余元,机器设备损失达60多万元。长沙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90多家碾米厂和粮栈仅幸存12家半。绸布业损失约200余万元,约占全行业资产的80%。湘绣业40家全部毁灭。除湘雅医院外的所有医院均被烧毁。
(诡异的是,这样一场大灾难,共匪的历史教科书里却并未提到,本人看过相关的书,记得去年某家地方电视台也做过节目,各个片段合起来后,事情的脉络渐渐显现出来)
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对全国抗日将士发出训示:「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武汉失守后,蒋介石又于几天前发出告同胞书,表示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抗战初起,李宗仁发表《焦土抗战论》喊出焦土抗战的口号。李宗仁说一些人认为, 一个老大落后的中国与工业十分先进、军力十分强大的日本相对抗,中国必败无疑。 他说这是一种失败主义的悲观论者。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信心,发扬民族决战精神, 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把我国辽阔的疆土都变成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实行坚壁清野, 实行焦土抗战,陷敌于民族战争的泥沼之中,则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武汉失守后,蒋介石认为长江中游平原上的长沙城,已为日军必夺之目标,若敌人 夺取该城,将变成进攻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基地。他通过侍从室向湖南省主席张治 中指示,若日军进攻长沙,在长沙无法守住之时,将其重要设施烧掉,以免资敌。
张治中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保安处长徐权纵秘密布置放火烧城的事宜,还亲自 审阅了酆悌拟订的焚城计划。
张治中对酆、徐等人指示:「在敌人逼近长沙时,须先放紧急警报,待群众离开市 区后就开始行动。」规走:「见市内火起便是放火烧城的信号」。还对酆悌说: 「你指挥的长沙警备队第二团和长沙保安大队大多是长沙人,必不忍心放火,你去 对他们讲讲焦土抗战的道理。」
1938年11月12日,张治中突然下令,让安排放火任务的保安队,“带齐所有引火物,各自进入计划中分派的防火区域,13日凌晨张要亲自检阅”而原来引火物是统一保管的,张下令分发到小队中。
当时长沙城的情况,已是草木皆兵,一片惊慌。日军逞其馀威,从武汉沿江西窜, 已占领岳阳。日军飞机对长沙及附近城镇大肆轰炸。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的说日 军已渡过了汨罗河,都快到长沙城了。
就这样带着引火物的民团士兵,在凌晨高度紧张中进入了4个预定地点。
当天深夜,市内天心阁附近失火。
自卫团的丁森等士兵,马上带头把自家房子放火烧起来。
士兵们都以为是放火信号,狂呼乱叫著「放火了!」便一齐动手放火烧城。各条街 巷,高压水龙头喷射出一条条油龙。霎时间,城内火光冲天,风助火势,滔天大火 在夜空中狰狞狡笑,烈火烧红了半边天际。
「放火」是放火者在惊慌失措时所为,当然就没想到还要拉警报,更不可能去组织 疏散民众。
大火从13日深夜,一直燃烧了5天才被扑灭。五万多栋房屋变成焦土,几十万人无家
可归。
为了平息全国各界的愤怒,蒋介石当即命令航空委员会主任钱大钧和第74军军长俞 济时,将这次火灾的直接责任者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团长徐昆、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逮捕,并给俞济时密电:「长沙放火罪人酆悌等三人,立即执行枪决──」
在去刑场上的路上,酆悌低头不语,而徐昆、文重孚则高声谩骂,“张治中不是人!”“张治中是湖南人的魔王!”
主要罪人省主席张治中仅仅收到撤职查办的处分.根据台湾现在解密的材料显示, 张系走宋美龄的路子才免于一死.事後有人做了一幅對聯和匾額來諷刺他,流傳得很廣。匾額是‘張皇失措’,對聯是‘治湘有方,五大政策一把火;中心何忍,三個人頭十萬元’。
中共官方网站这么说: “1924年,张治中在黄埔军校工作任教育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张、周两人相处坦诚,对军校工作、国内外大事和中国的前途命运,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之间的感情、私交日深。1925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黄埔军校结婚时,其喜宴即是由张治中解囊操办的。这一年,张治中还曾向周恩来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双十协定”在张治中家里签订.
70年代,尽管张治中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好转,已不存在什么困难,可周恩来却仍想尽办法帮助张治中一家。就是在1975年末周恩来已病危的情况下,他还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稿费和平时省下来的办公费共计5万余元,送到张治中家里,力求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摘自《人民政协报》孙敏/文)”
[
本帖最后由 wusb168 于 2010-5-6 19: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