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校园民歌在台湾风行,他写了《捉泥鳅》、《归去来兮》等作品,1983年写下《酒矸倘卖无》流行一时的电影《搭错车》主题歌。他的代表作《龙的传人》(1978年)甚至变成中华民族的别称。
1983年,为寻找音乐创作的源泉,侯德健无视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只身前往大陆。随着《龙的传人》在大陆流行,他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并且推出《新鞋子旧鞋子》(1984年)和《三十岁以后才明白》(1988年)等专辑。
1989年5月,他在天安门广场为声援民主运动与另外三人发起绝食(另三人为刘晓波、高新、周舵,合称“四君子”)并于6月2日发起〈age=&
IZHU=0&DISPL=0"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51, 102, 187); background-image: url(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oAAAAKCAYAAACNMs+9AAAAGXRFWHRTb2Z0d2FyZQBBZG9iZSBJbWFnZVJlYWR5ccllPAAAAFZJREFUeF59z4EJADEIQ1F36k7u5E7ZKXeUQPACJ3wK7UNokVxVk9kHnQH7bY9hbDyDhNXgjpRLqFlo4M2GgfyJHhjq8V4agfrgPQX3JtJQGbofmCHgA/nAKks+JAjFAAAAAElFTkSuQmCC);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color: initial; padding-right: 13px; background-position: 100% 50%;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六二绝食宣言〉声言绝食72小时(6月2日16时 —6月5日16时)。六四后接受访问时说过:
很多人说广场上曾经有两千人被打死或者是几百人被打死,在广场上有坦克辗压学生、撒退的人群等等,
那么我必须强调这些事情我没有看见,那么我不知道别人在哪里看见,我是六点半还在广场上,我一点都没有看见,我一直在想,说:
我们是不是需要用谎言去打击那些说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那么,如果我们真的需要用谎言去打击说谎的敌人,那只不过是满足了我们一时泄恨、发泄的需要而矣,那么,这个事情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也许你的谎言会先被揭穿,那么之后的话你再也没有力气去打击你的敌人了。
[1]
六四后,于1990年被大陆驱逐出境,由福州经公海转渔船回返台湾;他在苏澳上岸后向中华民国政府自首,被以非法入境罪名判刑三个月,得易科罚金,没有坐牢。回台后,将自己在大陆的创作结集出书《祸头子正传》,另外还出一张同名的歌曲专辑。
1992年,据传在杭州湖心亭得异人传授《易经》。移民新西兰后,他开始《易经》研究。1994年出版《2001大终结》,指出1995年两岸不会出现大问题,但之后就会越来越紧张;到了2001年,分立在海峡两岸的两面旗帜(国民党和共产党)会有一面倒下(坊间意会为国民党在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与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的挫败,成为在野党)。该书也提到台湾在1999年会发生无可避免的天灾(坊间意会为“九二一大地震”)。
他成立春秋影业公司,在2004年宣布与新西兰两家电影公司签约,计划募资四千万元美金(约十三亿元台币),于二○○六年在新西兰开拍电影《白蛇传》。
龙的传人
作于1978年12月16日,此为侯之成名作;当时由于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消息传来后侯奋笔填此歌词,后首先经台湾名歌手李建复演唱,及当时台湾报纸在官方授意下一再宣传,最终传遍所有华人社区成为言简意赅的爱国歌曲。往后在香港张明敏的演译较普遍,2000年后还有王力宏的版本。
1989年5月27日的《民主歌声献中华》上,侯把此曲作了两处修改:
- 因龙的传人广义包含不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少数民族(如学运领袖吾尔开希为维吾尔族人),故改此句为“不管你自己愿不愿意”
- 把“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改为“四面楚歌是独裁的剑”
2011年5月1日,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上,在北京鸟巢登台演唱其经典作品《龙的传人》,这也是他21 年来首次在大陆公开演唱。全场共有9 万名观众。消息称,演出主办方在最后一刻拿到文化部的批文,允许侯德健上台演唱。之后有网民在新浪微博留言称, “想起了那个夜晚,侯德健抱着吉他,在帐篷之下,戴着那副标志性眼镜,和波波(指刘晓波)在一起,和广场上学生一起唱着那首歌。”新浪微博随后删走部分涉及“六四”的留言。
[编辑]离开台湾的非议
1983年,侯德健离开了台湾,为了寻找音乐创作的灵感,而奔赴中国大陆。这无疑是给戒严体制下的国民党政权难堪。侯德健的成名作《龙的传人》,在当时中港台三地均火热非常,形成流行乐界的国歌,甚至成为中影公司的电影配乐。而随着侯德健“叛逃”,《龙的传人》也被打入冷宫,被政府列入禁歌名单。关于侯德健出走大陆,这是大众普遍所认知的情况,然而也有人抱持不一样的看法。
1983年侯德健出走中国大陆,9月其友罗大佑发行专辑《未来的主人翁》。其中一首歌〈现象七十二变〉有句歌词为:“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当时一般认为这句歌词是向被枪杀的John Lennon致哀,或可能是揭露当时黑道恐吓歌手如高凌风等。杨祖珺亦在侯德健出走当月,于其所创办的《前进周刊》上,发表了〈不要枪杀歌手〉与〈官员官员你擦亮眼〉两篇文章,另有一篇未注明日期的〈巨龙巨龙你瞎了眼〉,同是对当时歌曲审查制度,及政府过度干涉音乐创作,做出强力的抨击。文章中,杨祖珺认为侯德健并非因《龙的传人续篇》销路不佳、为求创作灵感而离开台湾,而是不满歌曲审查制度,与过度干预文艺创作的政府,才出走大陆。因此,在时过境迁的二十一世纪,有人把罗大佑“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看作是对当权者的批判。罗大佑于1982年发行专辑《之乎者也》时,曾自解其标题,乃是“歌曲审查之,通不通过乎;歌曲通过者,翻版盗印也”,明显可见一个音乐创作者的无奈--歌曲上市前,有能否通过审查的压力;上市后又要面对猖獗一时的盗版挑战。从杨祖珺在当时发表所发表的文章里,也可以看见当时歌曲审查制度与政府在背后操弄的影子。[2]政府散播出来,侯德健“叛逃”的形象,在解严后被后人重新解读。由侯德健好友--罗大佑与杨祖珺--的文章与作品中,歌曲审查制度的蛮横显露无遗,而这是不是侯德健离开台湾的真正主因,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E%AF%E5%BE%B7%E5%81%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