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5B%E5%85%88%E7%A7%A6%E5%B7%B4%E8%9C%80%E5%9F%8E%E5%B8%82%E5%8F%B2%E7%A0%94%E7%A9%B6%5D.%E6%AF%9B%E6%9B%A6.%E6%89%AB%E6%8F%8F%E7%89%88.pdf|8188798|f40123ca745bdfd0241d951bfeeee997|h=f5xiedknpmxweo46f4vj7yxt6wkvvrjp|/
中文名: 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
作者: 毛曦
图书分类: 文学理论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书号: 9787010069609
发行时间: 2008年9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大小:7.8MB
简介:
/thumb.jpg)
内容简介:
《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分12个章节,对先秦城市史研究的现状和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向。《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选题新颖,材料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理论性强,特点突出,富于创新,是一部以古代巴蜀城市为研究重点的有特色、有学术水平的研究专著,是中国城市史研究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成果。
内容截图:
目录:
第一章 先秦城市史研究略论
一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现状
1.城址考古发现及其研究
2.城市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先秦都城研究
4.先秦城市发展的宏观研究
5.国外先秦城市史研究
二 先秦城市史研究中的问题
1.资料问题
2.研究理论滞后
3.认知结构有待完善
4.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
三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趋向
1.区域城市史研究的开展
2.城市体系的综合研究
3.城市内涵的多层面研究
4.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与相关说明
一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
1.总体研究
2.蜀国与蜀地城市研究
3.巴国与巴地城市研究
二 选题说明
1.提出与意义
2.范围限定
3.研究思路
第三章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一 城市史研究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背景
1.社会发展的推动
2.“城市史学”的形成
3.城市史研究的传统
4.多学科发展的推动
二 城市史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方法
1.城市史与城市史学的学科属性
2.城市史学的学科特点
三 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深化
1.综合性的宏观系统研究
2.多学科跨学科研究
3.考古学资料的充分利用
4.城市发展规律的探寻
5.城市史学的理论建构
第四章 中国城市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理论探讨
一 中国城市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
1.城市的界定和标准
2.中国城市的起源
3.中国城市的形成
4.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
5.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特点
二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与国家、文明、民族演进的关系
1.国家的形成和早期发展
2.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3.民族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4.城市与国家、文明及民族演进的关系
第五章 古代巴蜀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
1.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2.温带亚热带的自然环境
3.邻近水源的平原台地
4.经济活动的发达地区
二 古代巴蜀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2.地形特点
3.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4.早期文化遗址的分布
第六章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与古蜀国城市的起源
一 史前城址概况
1.新津宝墩城址
2.郫县古城城址
3.温江鱼凫城址
4.都江堰芒城城址
5.崇州双河城址
6.崇州紫竹城址
7.大邑盐店城址和高山城址
8.小结
二 古蜀国城市的起源
1.蚕丛与柏灌时代
2.宝墩文化城址与城市起源
第七章 三星堆城址与鱼凫王朝的国都
一 三星堆遗址及其社会性质
1.遗址概况
2.鱼凫王朝与三星堆古城
3.三星堆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
二 鱼凫王朝时期的城市发展
1.鱼凫王朝的国都
2.鱼凫王朝城市的探寻
第八章 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
一 杜宇王朝的兴亡
二 杜宇时期的蜀国城市
1.郫邑与瞿上
2.金沙遗址与十二桥遗址群
3.杜宇时期的成都
第九章 开明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
第十章 巴国城市的发展
第十一章 巴蜀郡县城市的发展
第十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的特点与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