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共军35军104师312团占领南京总统府。

做场景之前最重要的是构思,我觉得一个场景的好与坏如果按十成来划分的话,构思创意构思应该占4成,模型制作占4成场景的装裱占2成,况且这个是在我看来是比较大型场景。构思场景的布局人物的安排道具的摆放,更加显的重要了。在制作之前如果不精心设计往往到制作后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最早,要做场景的想法是和几个朋友聊天说到的。后来正赶上毕业设计,正好想到做这个题材的场景,和导师说了下想法他竟然同意了。下面就是我具体实施这个计划了。

首先我确定了这个场景我要表达的是共军4月23日不废一枪一弹成功占领总统府的内容。由于手头和网上的资料有限,更头疼的是总统府建筑的尺寸,没办法只好通过熟人介绍与总统府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在此非常感谢刘晓宁部长和陈宁俊科长)。
在他们的详细介绍下我对模型历史考证和建筑尺寸有了详细的了解和精确的建筑数据,这个对我后面制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好了有了模型资料和场景的表现意图下面就可以设计场景的布局和人物了。

要表现解放时的那种气势和场景的视觉效果,经过我再三的推敲最终决定,里面的人物要多,表现的人物内容要丰富不能只有往里冲的人。建筑上的人物也不能没有,并且要和地面上的人物要有呼应才行。建筑方面要做到有场面感,决定把整个总统府大门建筑全做出来。确定了这个制作方案后下面就是我长达3~4个月的制作过程。
万事开头难这么大的场景,在我制作的模型当中从来没有接触过,更不要说什么经验了,没法子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首先要做的是模型外围尺寸的确定,再就是场景的体量感的确定,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把建筑做出来,我根据测量的建筑尺寸进行了1/35的缩小后绘制了手搞,再把手稿用电脑做了CAD矢量图。有了这些文件后再用激光雕刻机,把建筑模型大块拼接面板包括建筑上的砖纹精确的切割出来。

甚至是我最头疼的6扇雕花大铁门也精美的表现出来了。雕刻好的板件拿后家,进行拼接,打磨,补砖纹线。大的框架有了接下来就是很需要耐心的建筑局部制作了,这些都要根据我在总统府实地所拍摄的写真作为参照,国民建筑的魅力就要靠这些点点滴滴的修饰来展现。建筑的细节做好了可以给整个场景添色不少。我光在建筑的制作上就花了1个半月。

建筑是做好了场景的大概框架也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场景的灵魂,人物和道具了。根据制作前的草图和资料我心里已经对这些共军人物有了大概样子,于是我对人物和道具的制作进入了漫长而又急需要耐心的两个月。

人物是用了很多盒田宫和龙的兵人,取里面人物的肢体结构然后用ab补土,雕塑土从新进行动作姿态的塑造。整个场景4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动作都不一样,人物之间还要有联系,要做到这些必须处处都得耐心。我在人物的编排布置上花的精力是最大的。
场景里的道具和车辆是在做人物的时候一同进行制作的,人物需要什么样的道具环境就要做出什么样的。不能光做好了道具再做人物,这样会显的与场景不容恰。

下面我就简单说下场景里道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沙袋是君仕的石粉粘土用牙医雕刻刀做的;人物身上的枪械,背包,头盔等等小东西是树脂翻模的;铁丝网是铜线编制的;共军手上的红旗是铜皮退火上色的;场景里出现的三个车辆分别是田宫的M5A1,JEEP WILLYS MB和 AFV的M3A3。

车辆的制作我就不毕多说了,何况场景的表现重点不是这个,我甚至连表现手法都进行了弱化,不让他们在场景里面很强眼。在场景的表现中不是看你单件做的如何如何的好而是看整体的效果,就象画画一样看整体看色调。你只有把场景的整体感觉做出来后才是好场景,这样的场景才可以打动人。最后在地下很不起眼的洒落文件。是到总统府展览馆的展厅翻拍橱窗里的历史文件的,然后缩小打印,再用茶水泡至发黄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模型的上色了,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建筑上色然后再人物和道具,最后在同时调整建筑和人物的色彩关系。这个场景我主要表现的是暖色调,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胜利的主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