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尸体上的舞蹈

尸体上的舞蹈

《北京的鬼》关于唐山地震的一章:尸体上的舞蹈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这是杜斌著作《北京的鬼》关于唐山地震的一章。该书去年在香港出版,香港书店有销售。
   

尸体上的舞蹈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
     ——
    “如果饥荒、水灾、地震能促进革命胜利,那么让饥荒、水灾、地震来吧。”
    ——谢尔盖•涅恰耶夫 《革命者教义问答》(1869)
   

准确预报是这样被掌权者漠视的


1

    北京失明。唐山只剩下人的肉和骨头。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震级7.8。
    时年17岁的唐山人张庆洲在震中侥幸存活。1996年采访到跟唐山大地震预报相关的专家和官员。历经2年调查访问。2000年完成他的震撼人心的著作《唐山警世录》。在2006年侥幸出版。首印2万册。随后出版社被掌权者警告不得再版。
   
    张庆洲在书后附上一份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这是任何研究唐山大地震者都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录:
    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均属唐山地区)做些观测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1972年11月(距唐山地震3年半),北京市地震队耿庆国在全国地震中期预报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河北、山西、辽宁和内蒙古四省旱区范围内,将发生7.5级以上大地震。
    1975年12月(距唐山地震半年多),地震地质大队1976年地震趋势意见上报国家地震局:从河北省乐亭至辽宁省敖汉旗—锦州一带及其东南渤海海域,可能发生大于6级地震。
    1976年初(距唐山地震不到半年),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四十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作出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 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7级强震发生。
    1976年5月(距唐山地震三个月),杨友宸在国家地震局济南地震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地震22天),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作了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地震21天),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地震14天),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国家地震局查志远副局长主持在唐山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唐山二中田金武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赵各庄矿地震台姜义仓在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会商会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将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距唐山地震12天),乐亭红卫中学向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1976年7月22日(距唐山地震6天),汪成民在国家地震局局长门口糊了平生第一张大字报。一页是地震趋势预报:北京队、天津队和地球所的预报意见。另一页是地震短临预报:河北队、地震地质大队、海洋局情报所和地震测量队的预报意见。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3日(距唐山地震5天),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到乐亭红卫中学落实异常。侯世钧提出:这个大震最低为6.7级,最高可达7.7级!
    1976年7月24日(距唐山地震4天),通县西集地震台廖官成预报:1976年7月27日以前,北京附近200公里范围内要发生5级以上地震。
    1976年7月26日(距唐山地震两天),国家地震局汪成民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北京市地震队提出七大异常。
    1976年7月27日10时(距唐山地震17小时),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人听取了汪成民的汇报。副局长查志远决定,让汪成民明天去廊坊落实水氡。
    1976年7月27日16时(距唐山地震11小时),吕家坨矿地震办公室赵声和王守信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电告紧急震情:第二个峰还在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时(距唐山地震9小时),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和上级作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里氏7.8级特大地震,超过24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这份时间表。得到官方审查许可。无疑承认了唐山大地震曾得到准确预报。但却被官僚的傲慢无能而漠视。

2

    掌权者知道唐山地震迟早要来。所以每次跟地震相关的重要会议都在唐山召开。直到地震彻底覆灭了开会的场地。
    杨友宸是唐山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这个办公室组建在1968年。当年地震地质科学家把唐山划进了地震危险区。还组建了85个遍布城乡的地震监测网。
    1975年底。唐山市自来水公司的水氡出现了异常。赵各庄矿地震台和唐山二中观测站的地应力相继出现了异常。他请来天津地震局的专家。对地下抽水破坏性进行试秘密验。分析结果是:地震危险已经逼近唐山。
    1976年初。唐山市委召开防震工作会议。公布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在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至7级强震发生。
    1976年5月。国家地震局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华北水化学地震会商会议。杨友宸发出警告: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唐山各测震点昼夜监控。超过20个测震点相继传出最新震前征兆。他直接汇报给市委书记许家信。当晚市委召开紧急会议。唐山市所属各单位第一把手参加。会议要求:“不准记录不要传达。”
    掌权者要求参会官员“必须以临震姿态狠抓防震工作”。但杨友宸的工作却终结了。杨友宸被安排到104干校参加学习。实质上那是一所以劳动来改造犯错误的官员思想的学校。杨友宸后来称:“一直抓到快摸到它(地震)了。”

3

    马希融在开滦马家沟矿地测科、地震台工作。他曾经2次准确预报。
    1976年5月28日。马希融发现地电阻率下降。预示着近期要发生强烈地震。他与其它测震台站进行交流。还对地下水和动物变化的进行观察。他确信是准确的。
    1976年7月6日。马希融正式致信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国家地震局派2名地震专家赶来核实。但“专家却认为地电阻率下降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他继续严密监测地电阻率的异常。1976年7月27日18点。相对平稳的北西道和北东道地电阻率值突然出现了同步急剧下降。他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左继年作出了强震临震预报。

4

    1976年4月17日。唐山市地震会商会。教师田金武代表唐山二中科研小组提出:“京津唐地区今年7月底、8月初将发生大地震(后来唐山二中科研小组将预报的京津唐地区缩小为唐山地区)。”
    1976年7月14日。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在唐山主持召开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近百名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和工作者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工作。这个小组成立于1973年。田金武发出地震警报:“大地震就在脚下。”
    但地震局根本瞧不起这些群测点和土专家。“(但)田金武们按照地震预报三要素曾经成功地预报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特大地震最精确的短临预报。”

5

    开滦矿开滦矿务局短临预报意见报给谁了?1975年1月。开滦矿务局下设11个地震办公室。地震办公室主任是王建功。他后来称:地震半年前各矿厂都开始出现异常。根据各矿厂地震办报上来的意见认为:在7月底8月初。唐山将发生5级以上的强震。
    1976年7月24日左右。他写了地震预报正式报告。见不到矿务局局长。连秘书都很少见。只能由局办转给局长。
    到石家庄开会。他把地震预报正式报告交给河北省地震局。不知道领导是如何对待的。但结果很快就知道了:石家庄正开着会。唐山就地震了。

6

    吕兴亚是山海关一中教师。也是测震点工作人员。他曾准确预报过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
    1976年7月7日和22日。他先后2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提出的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他后来称:计算地震是8.4级。但只报了6级左右。
    1976年7月26日。唐山地区地震队来了2个专家。核实。认为异常确实存在。要继续观察。

7

    红卫中学地震测报小组负责人是侯世钧。他在首届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6年6月。河北省乐亭县地震办公室召开地震会商会。他正式提出:7月中下旬。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他面临强烈的思想斗争。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必须慎重:国家最高领导人华国锋有指示。要求京津地区5级以上地震要在24小时内作出预报。
    他决定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在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1976年7月23日。唐山地区地震队2名专家来核实。他把相关资料展示给专家看。2名专家说回去会详细汇报。
    1976年7月24日。下着雨。测震的4道地电。“有3道把微安表烧毁。”
    但他说:专家一走就“再无消息了”。

8

    北京市地震队专家耿庆国。是唐山大地震的中期预报者。1972年7月25日。时年31岁的耿庆国听1名瓜农抱怨天旱。职业的敏感。驱使他系统查阅整理全国各地震区降水量资料。由此列出了近百年来中国6.0级以上大地震的旱震震例229例。他分析认为:华北及渤海北部旱区在大旱后一至三年半时间(即1973至1976年)。在河北、山西、辽宁和内蒙古四省旱区范围内。而且首当其冲的是京津唐这个地区。将发生7.5级以上大地震。
    1974年5月31日。耿庆国写出地震预报意见:《关于对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1972年特大干旱提出的旱震关系中期预报意见的基础依据和分析结论》。他在报告中写道:“几百天之内强震就有到来的可能。”
   
    还好。耿庆国的意见从北京科技局、国家地震局直达国务院。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发生7.3级大地震。证实耿庆国中期预报的准确性。
    1976年7月5日到1976年7月23日。北京地区日降水量、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压的最低值短期临震气象要素5项指标全部出现;地形变、水氡、地电、地磁、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方面也出现重要异变;天津市地震局和地震地质大队也相继提出了震情报告和预报意见。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华北震情主管副主任梅世蓉称:“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

9

    1976年7月27日上午10点。国家地震局京津震情分析组长汪成民冒险了。他拦住刘英勇局长。要求回报震情。但刘局长必须去医院看鼻炎。由其他人听取汇报。参加回报的还有梅世蓉(始终保持沉默)等人。
    此时距地震发生只有15小时。副局长查志远认为现在还有比地震更忙的事要做。称:“下星期开1次会研究一下。”
   

地震来了


1

    对不起。地震不会等掌权者去开会研究了。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灾难发生了。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唐山被地震夷为平地。“如有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然爆炸。”作家钱钢在他的纪实著作《唐山大地震》中写道。“全球的地震台都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力。”美国、瑞典、日本、香港迅速发布地震台的记录结果:中国发生里氏8~8.2级地震。
   
    地震传遍了整个地球。掌权者先报地震里氏7.5级。后又报是里氏7.8级。这次是传到党的手里了。

2

    空留遗恨。唐山二中教师田金武在震中罹难。
    58岁的田金武躺在废墟上。儿子想给他合拢双眼。但怎么都合不上。“田金武的双眼。在临终前。始终都大大地睁开着。”
   
    2008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天南地北丰南人》。由政协唐山市丰南区委员会编著。在“劳模功臣殊荣篇”里。专门介绍有唐山市二中教师田金武的事迹。称赞他给中国留下一份精确的临震预测预报资料。“田金武是地震三大要素:时间、地点、震级相对应,预报最准确的人。”书中写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精确的临震短期预报者。”

3

    世界撼动。美国、苏联、英国、日本等国家和联合国第一时间声明:“愿意提供中国人所希望提供的任何援助。”
    中国拒绝。“不用别人管闲事。”《人民日报》说。“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官方称:14万共军1周救出1.64万人。263名共军牺牲。
    但香港政论杂志《争鸣》则引用1份仍被党列为机密的文件称:第1批赶到地震现场救灾的是海军航空兵。驻唐海、昌黎、乐亭3个基地3200多名官兵。距唐山30到50公里。由于没有施救方案、没有救援大型专用设备。只能徒手和使用铁铲、撬棒等原始工具救人。在连续的余震中仍拼命救人。造成2955名官兵死亡。海军第一政委苏振华得知:3个基地官兵几乎全军覆没的噩耗。“这究竟是天灾?”他嚎啕大哭道。“还是人祸?”
   

官员这样解释地震瞒报


1

    唐山在废墟中哀号。党不责怪。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召开震情会商会。地震科学家黄相宁向与会者汇报了曾经上报国家地震局的文字预报意见。申明震情预报被怠慢。
    7月28日夜。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召见黄相宁。黄到场。发现国家地震局局长刘英勇和负责华北震情的梅世蓉正在汇报。
    梅世蓉汇报说:“唐山地震十分出人意料……震前什么宏观微观前兆都没有……是1次突发性地震……不可预测……不可能预报预防。”
   
    黄相宁不敢欺骗华国锋总理。据实汇报:唐山大震前有预报。“但报的震级太低……我们这些地震预报工作者心里十分内疚。”
    华国锋要这些资深的地震专家继续抓捕预报地震:“党中央、国务院不怪你们……要……对付地下之敌……保卫毛主席。”

2

    没错。要保卫毛泽东主席。83岁的毛已朽了。在中南海禁地。毛躺在一张能睡几个人的大床上。几近人事不知了。
    党的地震比唐山地震来得还要早。毛的信徒们要瓜分权势。整个国家对毛忠心的不多了。似乎只剩下起居室内摄氏23度的恒温。
    唐山地震那刻。毛在安眠药中睡得正香。4个女护理员敬业。怕落下的灰尘把毛震醒。抻着一条被单遮在毛的上方。毛醒。护理员告诉毛发生地震了。毛称:“没有感觉。” 护理员后来回忆称:“(毛)便又像往常……拿起床头的一本书看起来。”
    毛说:“这是老天爷的事。”
    党哀求毛搬家。毛“反对”。1976年7月31日下午。毛在余震中同意搬家。“人间有什么大变动。”毛说。“大自然就会有所表示。”

3

    毛搬进新房子。继续人事不知。
    在北京。地震的恐怖像“世界末日”。很多人都误认为:是美国和苏联丢来了原子弹。整个北京。被搭起的白色塑料布抗震棚。吞没。民众胆战心惊。震情谣言四起。可供了解国家大事的物件也不多。只有报纸、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机。但看到的、听到的只是莺歌燕舞、血腥的阶级斗争和伟大的毛主席思想放光芒。根本看不到唐山的灾情。
     
    党把喇叭吹得巨响。唐山人的日子糟。全人类的日子也不好:“干旱使英、法两国森林大火蔓延;洪涝让西班牙、葡萄牙成灾;新西兰民众抗议美国核潜艇靠岸;孟加拉把与印度的河水之争提交了联合国;苏联一中尉驾米格25……投奔美国避难……一些国家谴责美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等等……”
   
    在北京市郊。1个年近80岁老婆婆。不怕地震。她安慰家人要镇定。“要改朝换代了。”她说。“老天爷要收人了。”

4

    没错。老天爷果然收人了: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被收走了。
    毛死了。纷传仍要地震的谣言也死了。因为数亿国民有大事要忙了:哀悼毛。
   
    毛国葬。党给毛修了纪念堂。还把毛的尸体制成标本供人瞻仰。全国下半旗致哀。成千上万人哭得昏死过去。
    侥幸存活的唐山人显然将更忙了:边哭罹难的亲人。边哭死的不是时候的伟大领袖。

5

    地震扯得全国人心疼。是国家机密。
    各省市派遣医疗救助队。去唐山救援。谁能去?党要政审。还要保证做到:不和家人透露此去的任务;到唐山不准拍照;返回后不可乱说。
   
    距离唐山最近的驻军。参与了救援。1名军人回忆道:“到唐山……上级就传达指示……关于唐山的……要作为军事机密……不能外传……哪怕春节回家探亲也不准提起。”
    广东省1家报社的1个摄影记者。奉命前往唐山。“不准拍照。”铁道部、公安部、卫生部警告他道。“只能看。”
    这名摄影记者。只能拍救灾人员抢救伤员的照片。但采访回来的文字和照片都没有见报。他后来回忆说: “(唐山人)很刚强……眼泪已经没有了。”

6

    没有了的还包括新鲜空气。整个唐山都是尸臭。最忙的是大铲车。成堆的尸体需要它的热情帮助:铲起来投放到挖好的巨大深坑里。“撒上一层石灰后再陆续投放另一车尸体。”
   
    救援人员要斗志。好。派遣文艺宣传队鼓下劲。一个编剧在唐山看到的是揪心的悲痛。他写道:“未见城市先见坟;废墟上的制高点……是一尊尊大大小小的毛主席瓷像;(慰问演出的舞台是)踩在尸体上的舞蹈;(地震幸存者)表情木讷……没有笑容;与苍蝇共餐。”

7

    党不怪罪地震。也不怪罪国家地震局。但主抓地震的地震局还是自觉进行检讨。1977年1月20日。国家地震局总结唐山地震经验。出台一份向党认罪的报告《唐山地震漏报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报告印刷450份。主要报送党中央领导。国民和唐山人不需要知道。所以报告分析了地震漏报的原因:“对异常和地震的关系认识不清;对临震异常的标志认识不清;对京津唐渤张地区地质构造标志认识不清。”
   
    “唐山地震前相当地平静。”地震科学家、国家地震局负责华北震情的梅世蓉说。她没有收到唐山各测震点的书面地震预报意见。“我没看出是大地震。凭什么说是个大地震呢?”
   
    河北省地震局综合预报组成员胡长和说:“有些事记不清楚了。”
    胡长和的丈夫侯立臣时任河北省地震局业务处处长。主管台站、管预报、管科研、管监测、管计划和群测群防。他说:“无话可说。”
   
    主抓地震的官员升官进爵。
    但唐山所有地震群测点被撤销。理由简单:地震结束了。群防群测点(群众参与的对地震的监测和预防)被认为“科学性不足”的使命也结束了。 (钱钢南方周末)
    准确预报地震的耿庆国。日子不好过了。他被排挤出北京地震大队。党不喜欢爱出风头的人。

8

    地震中有多少人死亡?
    党辛苦。足足统计了3年。
    1979年11月22日。新华社称: 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死亡原因:“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人们沉睡……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
    但当年前往唐山救灾的一名记者说:唐山当时人口106万。当地人说至少70万人死亡。
    而救援的共军则说:可能有80万人死亡。
   
    政府没有责任了。但死伤很严重:死亡24.2419万人;重伤16.4581人;轻伤70万人;绝户7218户;1.5886万户家庭解体;鳏寡孤独3675名;2.5061万人肢体残废;孤儿4204人;外地来唐遇难12100多人。党的干部化悲痛为力量:“一次地震就是共产主义教育。”

三十周年庆功日


1

    2006年7月28日上午。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执法者全天警戒。河北省大小官僚与政审合格的地震罹难者的亲属。上千人参加这场庆功纪念日。
    无人敢否定这不是一场“庆功会”:纪念碑的名字叫“抗震纪念碑”。意思是为纪念抗击地震胜利、而不是为24万亡灵立碑;1986年修成的“唐山抗震纪念馆”有9个展厅。其中仅有1个介绍地震损失和救灾成就。另1个介绍唐山地理状况。其它7个展示的都市震后唐山建设的辉煌成就;成千上万赶来悼念的国民。被警察拦截在庆功会视线之外。
    唐山市委书记张和。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写道:“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感谢党。”
    唐山的经济确实膨胀了。钱的气息无孔不入。拿“大地震纪念墙”来说吧。它就是证明:地震罹难者的亲属要想在墙上刻1个逝者的名字。必须要付费1000元。

2

    “没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河北省党委书记白克明在庆功纪念会上说。“就没有唐山抗震的胜利。”

3

    不好。“庆功会”似乎没让1人参加:这人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胡锦涛。
    当天胡就在唐山拜访企业、农民和地震截瘫伤者(新华社称:许多截瘫伤员眼含热泪对总书记说: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第2次生命……感谢党和政府)。
    此前有消息称:胡锦涛28日将亲率中央各部委及共军近千官员代表出席。
    唐山掌权者。要亮出最美的脸蛋给党看:1个空调维修员。奉命从北京赶到唐山。对胡锦涛参加地震纪念日下榻休息饭店的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市政府把主要道路上的公共汽车更换成空调车;出租汽车公司提前更新换代。
    政治观察家认为:地震瞒报。导致国民重大伤亡。胡锦涛和他的高级官员。才降调处理、刻意回避纪念日。党是让国民逐渐遗忘这段耻辱的历史。
   
    但胡锦涛和地震还是不能遗忘。7月28日下午。胡锦涛悄悄来到抗震纪念碑广场。向纪念碑敬献花篮。
    新华社在地震30年纪念日称:7月28日15时40分。在距唐山2000公里外的台湾花莲以东海域发生里氏6级地震。


瞎猫和死老鼠


1

1976年7月14日。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召开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近百名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和工作者参会。这天离唐山大地震还有14天。
与会人员。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教师田金武。根据自己观察和分析。郑重发出地震警报:在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而且大地震就在脚下。
地震界的官员、专家和工作者。拒绝相信。

人命关天。唐山市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相信。
青龙县距离唐山市115公里。王春青连夜返回青龙县。汇报。
县长冉广岐闻讯。冒着被丢官和杀头的风险。要求各政府部门:“在7月26日前将震情通知到每1个人。”

2

地震。青龙县47万人。无一伤亡。
冉广岐组织人员。带着粮食和饮用水。赶去唐山救灾。创造了世界防震减灾的奇迹。
冉还好。党没罢他的官。没砍他的头。也没批评他。更没褒奖他重视临震预报、完好保全了百姓。
而处于极震区的开滦煤矿。临阵采取应对措施。地震时。全矿上万人。在井下作业。仅死亡7人。后被誉为世界地震防范的典范。

3

党只褒奖了开滦煤矿。青龙县似乎被忘记了。
但风言风语还是有的。冉广岐称:有官员说他是侥幸碰巧了。还讽刺道:“青龙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


冤死


1

地震了。杨友宸的“学习”也结束了。
第一件事。他就是跑到唐山市地震办公室。房倒了。扒出地震数据图纸资料。 还扒出“地震记录本”。
他发现:在1976年7月26日和27日空白;地电、水氡、地下水……所有的动态曲线图。一律截止到1976年7月25日;26、27日是大震前出现异常最多的2天。而这最关键的2天都是空白。

2

后来。这些扒出的资料。莫名地失踪了。永远下落不明了。
再后来。杨友宸死了。

3

“我们本来抓住了唐山地震的。”杨友宸说。他痛哭失声。“24万人都是被冤死的。”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Modified on 2011/3/20) .

TOP

全文发啊。。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