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无商不奸,商人=伤人=暴利!!!】北京铁通业务员忽悠老人缴纳激活费

【无商不奸,商人=伤人=暴利!!!】北京铁通业务员忽悠老人缴纳激活费













北京铁通业务员忽悠老人缴纳激活费

2012-05-24 14:09:12 5250 人阅读 编辑:萧萧

[复制链接] [我要爆料]


5月3日,本报接到宋先生的来信,反映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自2003年起,宋先生成为了中国铁通公司长途电话业务的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就预交长途话费1000元。近两年,由于长途打的少了,账户内的余额还有近千元。铁通的业务员曾多次动员宋先生继续存钱,都被他拒绝了。


今年3月22日,铁通的一位业务员拿着宋先生的资料和他的工作证来访,进门就说:“现在铁通和联通合并了,您的话费从今年5月起,也可以挪作市内电话费使用了。”宋先生听了很高兴,以为今后可以免除每月交电话费的麻烦了。接着,这位业务员又说:“不过,您得先交一笔钱来激活这些费用。”宋先生以为这就像银行卡、医疗就诊卡,使用前先要激活,就毫不犹豫地又交了1000元。


事后,宋先生觉得不踏实,就向联通公司咨询,是否与铁通公司合并了。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时,宋先生觉得受骗上当了。为此,宋先生拨打铁通公司的投诉电话,接待员只解释说,宋先生存入1000元确实太多了,可以退还,但要等3个月以后,而且在此期间,每月话费不能连续超过60元。宋先生对此很不理解,并很气愤。


本报把宋先生的来信转到了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他们交由铁通北京分公司负责调查、处理。铁通北京分公司非常重视宋先生的投诉,立即指派相关部门解决。经调查,宋先生在2010年1月11日由铁通北京分公司代理公司北京前妍鲲鹏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开通了17996主叫业务,并于当日办理开通缴费1000元。2011年3月21日续费1000元。


2012年3月21日北京前妍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又上门推销业务,并让宋先生续交了1000元。根据这一调查结果,铁通北京分公司与宋先生取得联系,于5月8日上午到宋先生家中解决了问题。现已将宋先生的1000元续交现金退还。(文/北京日报

TOP

引用:
原帖由 bj88488848 于 2012-5-27 22:49 发表 北京铁通业务员忽悠老人缴纳激活费 2012-05-24 14:09:12 5250 人阅读 编辑:萧萧 document.writeln("[复制链接] [我要爆料]") [复制链接] [我要爆料] 5月3日,本报接到宋先生的来信, ...
士、农、工、商,排最后一位,这可是祖宗排的,是有根据的。所以,商人就是这个德性,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现在的共产党干部都变成了大商人,他们为了利益,必然在利益的诱惑下会无所不作,所以网络上有这样的联想:商人=伤人=暴利

TOP

回复 2# bj88488848 的帖子

兄弟,祖宗还说过“三纲五常”。。。。。。。。。
People who realize free will is a gift you'll never know how to use until you fight for it!

TOP

偶母亲也中了铁通的招,这些人真是人渣,专门忽悠老人,禽兽不如

TOP

三纲五常
  发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英文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fidelity)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wension 于 2012-5-27 23:15 发表 兄弟,祖宗还说过“三纲五常”。。。。。。。。。
祖宗有些好东西在商人的利用下,大部分都被曲解和歪曲了,成功学听上去不是很美吗?不是一样也是忽悠人的东西,传销也不是宣扬好的东西吗?其实质还是为了不劳而获,打个比方,就好比刀和枪,你拿在手上保卫自己和家园,那这个刀枪就是好东西,假如你拿着刀枪去抢劫杀人,那刀枪就是坏东西。 知识也是一样,它既可以为人类服务和造福,也可以为人类带来灾祸。就比如共产党的理念,哪一条不是为了全人类的溢美之词,可现在的实际情况呢?大家不言而喻,心知肚明!


所以说伪善都是包装在溢美之词之下的。铁通这个案例不就是在伪善的谎言下忽悠成功了吗?

TOP

商人没有核心利益,,,始终是要被宰的,,,,商人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搞明白了就知道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