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央视主持人称半岛记者是泼妇广受批评

央视主持人称半岛记者是泼妇广受批评


作者 VOA 美国之音          

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保护记者委员会5月21日在其官方博客上刊登文章,批评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杨锐在网上对半岛电视台记者陈嘉韵人身攻击。        

保护记者委员会:杨锐言论让人不安

保护记者协会亚洲问题高级研究员玛德琳•厄普说:“这个名为“对话”的节目的当家主持人竟然对一名外国同事发起个人攻击,这已经足够让人不安。更让人关切的是,作为一名国家媒体的雇员,他的言论肯定是受到监督的。”

中国外交部本月初拒绝延长该电视台唯一的驻京记者陈嘉韵的签证期限,并拒绝该电视台派人替换陈嘉韵的工作,半岛电视台因此被迫停止在中国的英语新闻业务,但是阿拉伯语部门仍在继续运行。

中央电视台英文国际频道《对话》节目主持人杨锐5月15号在微博上说:“赶走洋泼妇,关闭半岛电视台驻京办,让妖魔化中国的闭嘴滚蛋”。

这篇微博还对中国公安部近期对非法在京工作居住的外国人的打击行动拍案叫好:“公安部要清扫洋垃圾:抓洋流氓,保护无知少女,五道口和三里屯是重灾区;斩首洋蛇头,美欧失业者来中国圈钱,贩卖人口,妖言惑众鼓励移民……”

反外言论引发外国人不满

杨锐的《对话》节目经常邀请中外学者讨论时事。节目全部是用英语进行,他在中国有一定的外国观众群。杨锐的“泼妇”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一些外国人的强烈反应。到记者发稿时,这篇微博已经有评论一千多条,转发三千多次。

“国家的形象代言人”

杨锐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过:“我已经不仅仅代表我自己, 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 我的思想境界必须要与自己的屏幕形象匹配……”

中国独立记者昝爱宗对美国之音说,央视的新闻记者一定要经常接受官方宣传部门灌输的思想,是要被洗脑的。

昝爱宗说:“央视的记者做不到披露真相,别人的记者披露真相他就打击人家。其实他的这种作风就是一种党官的作风,他的脑子想的就跟宣传部长、宣传部这些官员是一样的思维。”

记者:中国新闻自由倒退

中国当局这次驱逐陈嘉韵,是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中国有关部门在书面上做出允许外国记者在中国自由采访的保证。但是奥运会一过,不少外国记者抱怨说,当局的管控比以前更加严格了。

昝爱宗说,中国的新闻自由是在倒退。他说:“其实它谈不上开放,现在是倒退的。《纽约时报》也好,《时代周刊》也好,如果他们的记者老是在西藏采访,偷偷地去,官方肯定也会把他们驱逐出去的。如果这些记者不配合宣传部门的规定,他们会把他们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那好多外国记者为了在中国工作,就做了一些妥协和让步,就为了在中国能正常采访。现在比以前管得确实严格了。”


TOP

杨锐是谁啊????

TOP

一条狗而已

TOP

你代你妈逼代表,老子最烦代表别人,杂碎。

TOP

回复 4# 温柔的慈悲1 的帖子

楼上,应该在前面加一句,“杨锐这厮
披一帘烟雨,撑一叶扁舟,我轻轻地走進你。水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叩響千年不老的夢

TOP

杂种!  活不长的奴才

TOP

在这种事上,GD一贯有其“优良”的传统

       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悲劇。在氣候正常的年景,沒有戰爭,沒有瘟疫,卻有幾千萬人死於饑餓,卻有大範圍的“人相食”,這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異數。  
       在當時及以後的幾十年中,中國的一切書刊、報紙,一切官方檔,都極力回避和掩蓋這一大規模的人類悲劇。各級幹部對餓死人的事也是三緘其口。對餓死人數的統計,各級幹部弄虛作假,千方百計縮小死亡數字。為了永遠掩蓋這一事實,當局還下令銷毀各省報上來的人口減少數千萬的資料。
       逃往香港的難民和海外僑民的國內親屬傳出了一些消息,一些西方媒體據此陸續發出了一些有關中國大陸發生饑荒的報導。這些報導是零星的,極不全面的,但中國政府一概斥為“惡毒攻擊”、“造謠誣衊”。為了扭轉世界輿論,中國政府邀請了一些“友好人士”來華訪問,希望借他們的筆“澄清事實真相”。對這些來華訪問的人士,中國政府作了極其周密的準備,精心安排了各種行程,包括訪問地點、接觸人員以及接待外賓的臺詞等等。外賓訪問時,與老百姓高度隔離,有的地方有意佈置豐衣足食的假像。當時任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的方實,曾經承擔過陪外賓到安徽考察的任務。在他85歲的時候,曾向我談起安徽省委如何欺騙外賓的情況(見本書第四章)。受騙的外賓,回國之後,發表文章,以他們的“親身經歷”,讚揚中國的“偉大成就”,說中國不但沒有饑餓,而且人民豐衣足食。英國記者格林(Felix Greene)在他1965年那本談中國的名著《無知的帷幕》(A Curtain of Ignorance)中說,1960年他走遍嚴格實施糧食配給的中國,卻沒看見大量挨餓的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美國記者愛德格.斯諾就是受騙後再騙別人的外賓之一。這些外賓的文章又被新華社翻譯過來,成為“出口轉內銷售”的產品,在《參考消息》和《參考資料》上發表,作為統一思想,壓制國內的不同看法的工具。


 


 


下面是简体版: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悲剧。在气候正常的年景,没有战争,没有瘟疫,却有几千万人死于饥饿,却有大范围的“人相食”,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数。 
       在当时及以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一切书刊、报纸,一切官方档,都极力回避和掩盖这一大规模的人类悲剧。各级干部对饿死人的事也是三缄其口。对饿死人数的统计,各级干部弄虚作假,千方百计缩小死亡数字。为了永远掩盖这一事实,当局还下令销毁各省报上来的人口减少数千万的资料。
       逃往香港的难民和海外侨民的国内亲属传出了一些消息,一些西方媒体据此陆续发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大陆发生饥荒的报导。这些报导是零星的,极不全面的,但中国政府一概斥为“恶毒攻击”、“造谣诬衊”。为了扭转世界舆论,中国政府邀请了一些“友好人士”来华访问,希望借他们的笔“澄清事实真相”。对这些来华访问的人士,中国政府作了极其周密的准备,精心安排了各种行程,包括访问地点、接触人员以及接待外宾的台词等等。外宾访问时,与老百姓高度隔离,有的地方有意佈置丰衣足食的假像。当时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的方实,曾经承担过陪外宾到安徽考察的任务。在他85岁的时候,曾向我谈起安徽省委如何欺骗外宾的情况(见本书第四章)。受骗的外宾,回国之后,发表文章,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讚扬中国的“伟大成就”,说中国不但没有饥饿,而且人民丰衣足食。英国记者格林(Felix Greene)在他1965年那本谈中国的名着《无知的帷幕》(A Curtain of Ignorance)中说,1960年他走遍严格实施粮食配给的中国,却没看见大量挨饿的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美国记者爱德格.斯诺就是受骗后再骗别人的外宾之一。这些外宾的文章又被新华社翻译过来,成为“出口转内销售”的产品,在《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上发表,作为统一思想,压制国内的不同看法的工具。


 


                                                         —————摘自 楊繼繩 著 《墓碑:中國六十年代饑荒紀實》2007年8月 出版

披一帘烟雨,撑一叶扁舟,我轻轻地走進你。水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叩響千年不老的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