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5B%E7%B2%BE%E7%A5%9E%E5%88%86%E6%9E%90%E7%BB%8F%E5%85%B8%E8%AF%91%E4%B8%9B%E4%B9%8B%E6%80%A7%E6%AC%B2%E4%B8%89%E8%AE%BA%5D.%5B%E5%A5%A5%5DSIGMUND.FREUD.%E8%B5%B5%E8%95%BE.%E5%AE%8B%E6%99%AF%E5%A0%82.%E4%B8%AD%E8%AF%91%E6%9C%AC%E6%89%AB%E6%8F%8F%E7%89%88.pdf|5120480|1027fdb09bb9e78e084556fd4a6e6a2b|h=huccr53lppnn6zsaced3wwawopfymfu5|/
中文名: 精神分析经典译丛之性欲三论
原名: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图书分类: 心理学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中译本扫描版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书号: ISBN 7-80105-733-3/B-12
发行时间: 2000年10月
简介:
/thumb.jpg)
作者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1939年)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弗莱堡(Příbor,Czech Republic)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弗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为人所知,因为他至少两次销毁他的个人纪录,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弗洛伊德几乎终生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死于口腔癌。著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原欲(Libido)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参见伊底帕斯(Oedipus)),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伊赖克缀情结(Electre complex)),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Everything you and I do is out of sex urge or the desire to be great. ----Frend Sigmund 翻译: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动机都来自性欲和虚荣心。
内容简介:
《性欲三论》主要研究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这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最富创见和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弗洛伊德透过精神分析的技巧,运用治疗病人的实际资料,对性的问题作了一番有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阐明了他的性学学说。他把性的问题分为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法等几个方向来探讨,大胆开辟了性研究的新领域,并且强调在学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提出了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的精辟见解。
内容截图:
/thumb.jpg)
资料来自互联网,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目录:
第一章 性变态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第二节 性目标方面的变异
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
第四节 神经症患者的性本能
第五节 各构成本能和快感区
第六节 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第七节 关于性欲的幼儿期特征
第二章 幼儿性欲
第一节 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第二节 幼儿期性欲的表现
第三节 幼儿期性欲的性目标
第四节 手淫的性表现
第五节 幼儿期的性欲研究
第六节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 幼儿期性欲的来源
第三章 青春期的转变
第一节 生殖区的主导地位以及前期快感
第二节 性兴奋的问题
第三节 原欲理论
第四节 男女之间的分化
第五节 对象的发现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