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新软件挑战中国网络审查? (德国之声中文网)

新软件挑战中国网络审查? (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國之聲中文網 http://www.dw.de/dw/article/0,,16058262,00.html

  新聞報道新軟件挑戰中國網絡審查?

  香港大學科研專家開發了一種可搜索和監控中國互聯網審查的數據系統。研究人員尤其將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和被刪除的微博納入了這一龐大的資料庫。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四(6月28日),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推出了新開發的名為“WeiboScope”(微博鏡)的軟件。這一軟件針對30萬個粉絲數超過1000的新浪微博用戶進行追蹤。此外,該軟件還能監測出被追蹤用戶發表的所有微博,並能找出那些被官方刪除的微博內容。

該項目的主要研究員新聞學教授傅景華對法新社介紹說,通過使用該軟件獲得的監測結果表明,過去幾個月來,中國當局刪除最多的是包含敏感人士名字的微博,如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尋求幫助的人權活動家陳光誠的名字等。

  經常受到“警告”的網民

  然而,究竟哪些話題被認為對“和諧社會”造成的威脅最大呢?一名曾任《美國商業周刊》的駐中國記者Chi-Chu Tschang試圖對香港研究人員搜集到的數據進行更深入比較。他將這個囊括龐大“被刪除”微博的資料庫用圖表的方式,按政治敏感事件、時間及被刪除微博的數量對這一問題進行回答。

  這位目前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Chi-Chu Tschang一直關注中國的媒體審查問題。他引用香港科學家的研究數據,製成的柱狀圖表顯示:

“從2月1日到5月20日,刪帖數量最多的出現在3月8日。這天開始網上流傳薄熙來下台。其次是3月15日,薄熙來於當天被解職。”?

  “薄熙來”被列入刪貼內容

  不過,中國政府對新浪微博的審查並非滴水不漏。許多涉及政治敏感內容的微博最快在發布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就被網站管理員刪除,但最慢也有歷時幾個月才被最終刪除。

  教授傅景華表示,這一軟件追蹤的用戶數量有限,新浪微博目前有約3億的注冊用戶,每天發表的微博數量近1億。他希望新軟件能擴大到更多的微博用戶中去。

  與此同時,中國當局6月初曾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對微博的監控。全面啟動微博用戶實名制注冊。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當局就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幾大城市實行了用真實身份注冊用戶的規定。

  甚至為加大審查,有地方省市的公安機關最近還在新浪微博上對微博用戶發出“警方要全力維穩的警告”,稱“對發布的謡言圖文情節嚴重者,應承擔法律責任...警方全體人員正在通宵達旦努力工作當中。”有網友評論說,這是警方的公開威脅和信息審查的體現。

  綜合報道:嚴嚴

  責編:李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