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却意味着相同的幸福。
ffice
ffice" />
细节的幸福感
徐 昕 《北京青年报》
最近有两件小事,让我忽然开始注意起这座城市的垃圾桶来。
那天坐公共汽车,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看上去才四五岁的小男孩坐在我的前排。汽车正行驶着,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突然那小孩拉着妈妈的衣服大喊起来:“快看快看
!这条路上的垃圾桶全都换成新的了!”他的妈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看,也惊讶地说:“是啊,昨天还都是旧的呢!”
于是他们开始仔细地观察起这些崭新的垃圾桶来。随着汽车的前行,先是一只红色的,然后是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各种颜色出现的顺序好像有一定规律,又好像没有。我被他们的对话吸引,也开始观察起来———真是奇怪,我每天从这条路上班下班,怎么就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呢?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细心,让我对这条大街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的城市也是一个垃圾桶的博物馆呢!
另一件事发生在下第一场雪的那天。路过中关村的一个工地时,我看见有两个拾垃圾的妇女正痴痴地透过铁皮挡板的缝隙往工地里张望。好奇的我在经过时也不禁偷觑了一眼———原来,里面有一个垃圾桶。对于这两个靠收集可乐瓶为营生的人来说,垃圾桶就是希望。可惜铁皮挡板之间的缝隙只有那么一点点大,拾垃圾用的木夹子刚好能够伸进去,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那个垃圾桶。曾经有一个真实的垃圾桶立在她们面前,她们却没有好好利用,只得望垃圾桶兴叹,脸上还挂着一副极不甘心的表情。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虽然是一样的城市,但是不同的人,所见到的风景却是大不相同的。
时装设计师观察的是大街上人们的穿着,汽车发烧友注意的是形形色色的汽车牌子;买房者关注的是哪里出现了什么漂亮的楼盘,急着找工作的人最留心的是随处可见的招聘广告;儿童的视角可能停留在街边墙角一队正在搬家的蚂蚁,而拾荒者则专心致志于寻找城市里的垃圾桶……“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是美女,还是垃圾———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却意味着相同的幸福。
不信你也试试,在每天下班的途中寻找一样被你忽略的景物———这些细节会告诉你,在我们程式化的生活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