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解开了老谜题:尽管传统学界对此嗤之以鼻,但有关肖赫论文的证据仍然在增加中(2)
根据已知的在古埃及建筑中使用的石头,里德暂时将斯芬克斯古迹、斯芬克斯神庙建筑、原墓寺和哈夫拉堤道存在的时间鉴定为早王朝时期后半期,也就是公元前2800到2600年间。我认为里德鉴定的时间段显然要比证据显示的要晚。以下是我的主要观点:
1、我认为,如果斯芬克斯像是公元前2800年甚至3000年才雕刻出来,那么它上面侵蚀风化的程度和特征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的。另外,塞加拉高原(Saqqara 
lateau)上石室坟墓的泥砖经鉴定是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并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曾经在雨季放置过,相反,从这些泥砖上可以看出,最近5000年间气候有多么干燥。我相信,斯芬克斯像及其周围建筑上的侵蚀痕迹都说明它们存在的时期要早于公元前3000或2800年。
如果真有人认为斯芬克斯像及周围建筑上降雨造成的侵蚀发生在几百年前,那我就觉得他们也太容易被糊弄了。就如我之前做过的那样,里德指出,甚至连埃及古物学者扎希•哈瓦斯(Zahi Hawass)--当我重新鉴定斯芬克斯像的年代时,他是我的一个最坚定的反对者--都声称,斯芬克斯像主体上的侵蚀风化痕迹在老王朝时代被修整掩盖过。那么我们可以假设斯芬克斯像最初的部分雕刻的时间要早一些。
2、里德没有提到过地震的作用,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我在粗粗判断了斯芬克斯最古老建筑的年代之后,以此地震分析为基础将这个年代加以校正和精确。我认为,我们研究了地震效果之后估计的年代,和我们研究了斯芬克斯建筑上的侵蚀痕迹之后估计的年代是一致的。而且这和已知的吉萨高原气候历史也能合得上。一些批评者曾经建议,我们与其研究风化本身,还不如就观察记录地震对地下层岩石产生的效果。
在这里,我不得不指出,我们记录到了不同的风化方式,它们阻断了地下岩层的倾角,同样的情况也相应地发生在斯芬克斯建筑的地面上。此外,斯芬克斯遗迹后面低速层1的深度如此之浅,这也和地震数据中记载的石灰岩的原始岩层不符合。
3、我发现以“已知的古埃及建筑中对石块的使用”为基础来推断斯芬克斯的年代很难让人信服。我曾指出,地中海其他地方的巨石建筑完成的时间肯定要比公元前2800年早上千年。甚至在埃及,学界现在也承认纳卜塔(Nabta)的巨石建筑和前王朝时代的利比亚调色板都显示,很早很早之前,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西边曾经有一个很强盛的城市存在。
在我看来,这一切可以概括为:里德赞同我的基本观察和结论--斯芬克斯像最古老的部分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
自从《石头的声音:一位科学家看灾难和古代文化的关系》初次出版之后,学界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突破。1999年6月,我受邀参加了一次激动人心的会议。这次会议是由贝加莫大学的埃米罗•斯皮蒂卡托(Emili• Spedicat•)组织,名字叫做“太阳系进化与地球人类历史新说”。在会议上,我做了关于斯芬克斯像年代鉴定的发言。
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带着许多“旁门左道”的观点。其中亚历山大•托尔曼(Alexander T•llmann)尤其显眼。托尔曼是维也纳大学的地质学教授,他在会议上谈论了他与第二任妻子伊迪丝•托尔曼(Edith T•llmann)合写的著作。这对夫妇在著作中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在后冰河期末期(大约公元前11000年到7500年)彗星撞击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一个参与会议的重要研究者是麦克•贝利(Mike Baillie),他来自贝尔法斯特的女王大学,专门研究树木的年轮。贝利首先表示对我的观点十分赞同,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爱尔兰橡树年轮的年代表中的“狭窄年轮年”,据记录是在以下年份:公元前3195年、公元前2345年、公元前1628年、公元前1159年、公元前207年和公元540年。
正如贝利指出的,这些记录显示了重要的环境变化和重大的灾难时期,展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变化。贝利还暗示,这些记录可能部分或者全部都和彗星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确实,我相信这些记录和斯皮蒂卡托教授提到的公元1178年灾难,可能都表现了彗星对地球或强或弱的影响。当然,贝利还指出了这些时段大致上以500到100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根据这些记录,我们可以进行以下随机观察和推测:
公元前3195年:这可能标志着“斯芬克斯文化”的终了。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崩溃,导致了随之而来的文化空缺期,为埃及王朝文化和其他地中海文化的发展等等铺平了道路。
公元前2345年:《石头的声音》中谈到,这是早期铜器时代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1628年:埃及中王朝时期结束,中国朝代更替。
公元前1159年:《石头的声音》中谈到,这时铜器时代结束了。
公元前207年:中国和远东社会崩溃,地中海周圈的希腊帝国衰落,罗马帝国崛起。
公元540年:古罗马帝国土崩瓦解,这意味着古代的结束和欧洲中世纪的开始。
公元1178年:太平洋和亚洲地区社会动荡混乱(包括在成吉思汗领导下蒙古人的兴起)。
基于以上模式,如果说我们的星球将在21世纪或者22世纪早期遭遇到另一次彗星撞击,那我并不会感到奇怪。1908年西伯利亚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我相信是因为彗星撞击)可能就是这种未来的某种预兆。
最近,科学界已经承认,太空灾难事件在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2000年5月3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经过鉴定,在中国南部发掘的一些石质工具来自80万年以前。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工具中含有玻陨石。这种石头是由于陨石撞击作用产生的熔融岩石的光滑碎片。看上去这次撞击烧焦了大地,改变了当地环境。它产生的这种岩石最后被加工成工具,这为早期人类发展铺平了道路。在这次撞击造成的灾难之后,文明发展的新机遇也出现了。
很显然,不断有证据显示,太空灾难,尤其是彗星撞击直接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的观点在《石头的声音》中表达得很清楚。我相信如果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的话,那么就要从过去中学习。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