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被禁止三部曲之——《被禁止的科学·摘抄版》

物理学家多贡人:这些神秘的非洲人的符号是否显示了理论物理学的知识呢?(2) 



    在每年一次的宗教仪式上,多贡人会在地上画一个图形用来代表阿玛神的266个种子或者符号。这个图形由一个大圈和大圈里面的一个小圈所构成。在这两个圈之间的空间里画满了一系列的曲线。但这个图形被画好的时候,多贡人就说种子已经得到了。这个完成的图形和现代科学所画的量子弦的一种典型的振动模式图非常相似。 



  对于多贡人来说,这266个基本的符号是舍那的工作的蜘蛛,它们吐出来的线——很像弦理论的弦——据说这些线用符号“编织了语言”。与弦理论的闭合弦不同的是,多贡人认为这些线都是一圈绕着一圈的,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星星。多贡人也同样认为这些线能够形成一个薄的皮肤或者说膜——多贡人自己比喻说就像大脑外面所覆盖的那层薄膜一样。这个线也同样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种子,这与粒子的四种不同的作用力类似,它们在多贡人的语言里的意思分别是:“拉拢到一起”(重力);“颠簸的”(电磁力);“强壮的”(强作用力)和“低头”(弱作用力)。 



  大体上,多贡人的宗教神话看上去准确地描述了物质真实的潜在结构;用了恰当的序列来组织它;正确的用图形来表达了它,而且还赋予了它的每个组成部分以正确的属性。因为这些符号都属于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古老的非洲部落的神话,所以过去也没有一个人类学家会去把一个简单的部落涂鸦和神秘的科学图表进行比较。但是当这样的比较一旦发生,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令人惊奇的相似。 



  讨论多贡人的符号和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比起那些对天狼星的研究要简单得多。只因为一点:我们可以将这些符号与一个已经确定的标准相比较——它们要么符合科学的物质结构,要么不符合。而且,这里也没有是否是植入知识的疑问,因为大部分能够理解多贡人图形的深度科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甚至还没有进入现代科学的意识当中,所以当然不可能是几十年之前由格里奥列和狄泰伦传播到这个部落里去的。 



  对多贡人神话的仔细研究,与马赛尔格里奥列和乔迈狄泰伦的人类学研究都提供了丰富的洞察力,可以洞察多贡人可能存在的潜在智慧,他们的表述大多数都具有完全的科学意义。当我们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这些表述以后,我们会发现多贡人的创世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和符号体系,它表现了宇宙的产生、生命的产生,以及文明的产生。我们不应该用假设的外星人接触的原因去理解它,也不应该用任何植入知识的想法去解释它。更进一步地说,正如多贡人符号和物质的构成之间的相似性是可能的一样,那么多贡人符号与遗传结构之间、与人类复制之间的相似性也同样可能。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多贡人的符号和故事里可能隐藏了许多的暗示,它们很好的暗示了一些最古老的原始宗教符号和原始神话故事的起源和意义,因为它们是如此的相似。比如这种平行线就可以划在许多多贡人最重要的概念和埃及宗教早期的形式之间。举个例子,“波”这个词——多贡人的原子——听起来非常像埃及的象形文字“波”(Pau,埃及的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神),也很接近埃及的另一个字“波提”(Pau-t),“波提”的意思是“事物或者物质”。所有的这些都支持了一种地观点:对多贡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板,供我们去理解现在品种繁多的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科学,以及宗教。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们——新的发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史前知识(1) 



马克·H·加夫尼 




  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说法,西方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最早开始的是伊拉克南部突然繁荣起来的苏美尔文明,和不久以后埃及的法老文明。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教我的老师都是这么说的。但是,逐渐的,这种观点开始遭到质疑。近来的一些发现推翻了我们以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1973年,一队考古学家在穿越埃及南部一个十分偏远的地区时,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他们当时正靠着指南针在一个名为纳布塔布那亚的人迹罕至的荒野里行驶,当他们停下来喝水休息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脚下发现了一些碎的陶器片。频繁出现的陶器碎片暗示着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考古对象,所以不久以后这个考古队就回来重新开始调查。在经过了几年的挖掘后,他们最终意识到纳布塔布那亚并非仅仅是另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场所。突破性的发现来自于他们看到了一个好像是露出地表的岩石,但是最终证明那其实是一个挺立的巨石建筑。 



  他们还发现了绕成一个圈的小一些的石头,在照片里这些石头看起来像是荒废的岩石。在这些岩石的不远处,就是庞大的巨石建筑群,它们挺立在一个非常开阔的平地上。这个被狂风吹袭的地方在今天已经是荒无人烟了,但是在几千年之前,这里水源充足,绿茵满地,四季分明,至少,应该有很多人曾生活在这里。 



  今天我们只知道纳布塔布那亚的巨石阵是一堆胡乱摆放的石头。很久以前,有些人把它们从我们仍然不知道的采石场里搬到这里来——但目的是什么呢?由弗莱德温多夫(FredWendorf)——纳布塔布那亚的发现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领导的考古小组后来发现了非常多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可以根据其中碳的放射情况来得知它们出产的年代。它们有的出产在公元前一万年,有的是公元前三千年,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公元前六千年,那时候的天气比现在要湿润很多。纳布塔布那亚是一个盆地,现在它布满了季节性的湖泊。通过对沉淀物以下八到十二英尺的地方进行挖掘表明,有些巨石可能是故意被掩埋的。考古队还发现在沉淀物之下的床岩上有一些奇怪的雕刻——这是伟大的古老历史的证据。 



  考古学家利用地图和全球位置测定系统(GPS)测定了一个包含了二十五个独立巨石的地区。其他的巨石阵还在继续的测定当中。幸运的是,这个地区的偏远性保护了它,使得它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虽然测绘的数据暗含了一定的天文学特征,但是温多夫小队还是在寻找可以解密这个区域的关键问题上一无所获。2001年的时候,他们在一本书里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本书是由温多夫编辑的,名为《埃及撒哈拉沙漠的全新世1沉降》(Holocene Settlement of the Egyptian Sahara)。这本书长达两卷的研究内容读起来都很有趣,但是它的作者却很少能给出答案。 



  然而,就在温多夫的书还在审稿的时候,一个前美国NASA的物理学家托马斯布罗菲(Thomas Brophy)就悄悄地开始了他自己对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研究。布罗菲已经查阅了1998年在《自然》1杂志上发表的比较贫乏的数据,等到温多夫更加翔实丰富的数据出版以后,他那还不太成熟的理论就开始成形了。2002 年,布罗菲将他的发现发表在了《原始地图》(The Origin Map)一书中。因为现有的天文学软件不理想,布罗菲还特意订制了一个他所需要的专门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追踪了纳布塔布那亚上千年的天体运行情况,而且成功地解密了巨石阵附近的那些石头圆圈。这个“日历圈”有一条内置的经线和一条可视线——二者都非常明显——这让布罗菲意识到这个圆圈是古人观察星象时使用的一个简陋的观测台。它的设计是如此的简单,甚至是一个新手也可以使用它。一个公元前6400年到公元前4900年的夜晚观察台屹立在子午线轴的北部尽头,使得他可以将他脚下的三块石头按头顶上猎户座的样子排列起来。地上和天上的呼应是一目了然的:这三块石头和它们外部的圈摆放的形式,反映了夏至前猎户星座那条著名的腰带上的星体的准确位置。一旦熟悉了这种对应模式,一切就都很明了了。


 

  在他的著作的另一个部分里,布罗菲认为罗伯特鲍瓦尔(Robert Bauval)和阿德里安吉尔伯特(Adrian Gilbert)在他们1992年的著作《猎户座之谜》(The Orion Mystery)里,至少有部分结论是正确的。这两位学者认为在吉萨有着类似的建筑设计。鲍瓦尔和吉尔伯特认为吉萨的金字塔群建筑就反映了天空,它们同样在地面上反映了猎户座腰带上的那三颗星星。 



  因此,在纳布塔布那亚这里,这些证据证明了一个常见的令我们吃惊的天文学问题,那就是天文学其实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先给你一些参考数据:现代天文学大约有五百年的历史,而吉萨和纳布塔布那亚都具有的天文学传统则至少有6000年到7000年的历史,也许还更长。它们二者之间相似的天文学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相似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温多夫的考古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纳布塔的新石器文明和很久以后当金字塔的建造达到顶峰时期的埃及古王国的法老文明有很多重叠之处。更有趣的是,一个多世纪之前,埃及古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弗林德斯皮德尔也得出了一个类似的结论。他发现谜一样的斯芬克斯根本就不是一个埃及的雕像,它更有可能起源于埃塞俄比亚。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们——新的发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史前知识(2) 




    布罗菲的发现也支持了地质学家罗伯特肖赫的研究工作,肖赫最近发现了一些非常惊人的证据——关于斯芬克斯神像上被水侵蚀的痕迹,他认为这些证据显示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塑像产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与纳布塔的工艺品产生时同样的早期湿润天气,或者还要更早。肖赫的分析直面了主流埃及学专家的观点,后者坚持认为斯芬克斯产生于一个晚得多的时期。吉萨和纳布塔布那亚之间确切的联系可以终止那些因为纳布塔的偏远而怀疑它与埃及文化的相关性的声音。实际上,纳布塔布那亚不仅不可能与埃及的文化传统割裂开来,甚至有可能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它就是整个埃及文化的中心。 



  虽然所有的这一切解释都是非凡的,但布罗菲对附近其他巨石分布的研究结论则更让人吃惊。布罗菲认为其他的巨石可能是一个天体地图,创造这个天体地图所需要的天文学知识与我们今天的天文学知识相比都不相上下,而且还有可能超过了我们。当然,布罗菲的这一观点是非常可疑的,但是他的研究工作仍然值得我们去密切关注,因为如果他是对的,那么意味着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的过去。 



  所以,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沉默之后,纳布塔布那亚的巨石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们的设计师把它们放在了一个接受同一个中心辐射的直线上。这个设计拥有一个简单的星体坐标系统,这个系统给每颗星星安排了两块石头。一个石头对应这颗星星本身,它标记了星星在春分时偕日1出现在地平线上(也即,在春天的第一天里和太阳一起升起)。另一块石头则对应了这颗星星的参考星,在这里是织女星,从而确定了前一颗星在历史上的一个具体日子里的升起状况。在考古天文学中,只用一个石头来标记星星被认为是很可疑的,因为这些星星在所给定的任意一个时间里出现在地平线上或者地平线前后几度的位置上,它都只能用一个单一的符号来标记。但是隔了一段时间以后,许多其他的星星也会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纳布塔布那亚的设计者利用织女星和春分时偕日出的特殊排除了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后一种情况通常一颗星在26000年里才会出现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就确定了星星的升起时间。织女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因为它在这个早期阶段里是天空中第五颗最亮的星,而且主宰着北方的天空。布罗菲还发现其中的六块巨石呼应了猎户星座的六颗主要的恒星(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参宿四、参宿五和觜宿一),这个发现也证实了他对附近的“日历圈”的猜测。这些石头的放置标记着这些恒星在春分时的偕日出,这发生在大约公元前6300年的二十年间。第二组的参考石头则标记了织女星偕日出,它们发生在秋分的时候。因此,在公元前7世纪,纳布塔平原是一个很繁忙的地方。 



  一颗星星的偕日出发生在它和早上的太阳一起升起在地平线上时。春分偕日出则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春分这一天里,因此后者要少见得多。通过采用一个保守的统计方式,布罗菲计算出纳布塔的巨石阵是随机形成的概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二。因此,他写道:“这比我们通常接受一个科学假说为确定事实时所采用的三个标准偏差值要高了一千倍。”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纳布塔布那亚的天体巨石阵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不是一个偶然。 




  但是先别忙着下结论,因为正是从这里开始,布罗菲的“冒险之旅”似乎已经走得太远了。他被纳布塔的巨石们与中心点的距离并不是统一的这一事实迷惑了,他写道:“如果这些不同的距离没有一个目的,大家可能会期望熟练的纳布塔布那亚设计师们使用了一个更加赏心悦目的安排……这些距离的安排肯定具有某些特殊的意义。”吉萨高原的学生们经常会说著名的金字塔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偶然。每一个角度、每一种关系、每一个朝向,都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布罗菲的观点无疑就是认为纳布塔布那亚也一样。那么,这些巨石和中心点的不同距离到底代表着什么呢?再考虑了许许多多的选择后,仅仅是出于一种乐趣,布罗菲得出结论:有没有可能地上的这些距离在比例上都符合那些星星与地球之间实际的距离?当他查看了目前最好的测量结果后——由依巴谷空间天文学卫星1测量——布罗菲大吃了一惊。他们每一组都在一个标准偏差值内相一致。二者之间的比例是在纳布塔地上的一米恰好等于799光年。这种吻合正如布罗菲所写到的“比惊奇更惊奇”,因为即使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还不太完善的事。目前最好的测量结果我们都只能看成是大约或者接近。布罗菲对此的结论重复了他之前的观点:“如果纳布塔布那亚地图上的那些距离的目的就是反映天体之间的距离,而且这并不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我们之前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史前人类文明就必须推翻,重新审视。” 



  布罗菲相信恒星的相对距离和它们的聚合情况等信息,都被纳布塔布那亚人编码在了巨石阵里。他还认为在某些巨石的基石旁边的那些小的石头代表了伴星,或者甚至是组成了行星系。不幸的是,在我们目前对宇宙的接触当中,现代的天文学还不能完全观察到像地球一样大小的行星。但是,这样的研究目前正在加速发展当中。很多像木星一样大小的巨星已经被发现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继续进步当中,也许很快我们就能知道布罗菲的推测是否正确了。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们——新的发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史前知识(3) 



  一个星系地图 



  纳布塔布那亚还有其他令我们吃惊的地方。最初吸引温多夫小组注意的是摆放在星系地图中央点上的一个结构复杂的巨石。一个巨大的石头刚好矗立在中央点上,周围环绕着其他的巨石。还有大量的其他石头堆也在附近。它们看上去就好像坟堆一样,考古队挖开了其中的两个,他们本来期望能在里面发现一些尸骨遗骸。然而,他们在全新世地层中挖了十二英尺,一直向下挖到了岩基,只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雕刻图像。他们从来没有对这个发现进行过解释。 



  后来,布罗菲根据他对星系地图的破译结果对这些图像进行了重新的检视,他又一次被震惊了。他意识到不管是谁创造了纳布塔布那亚,这些创造者一定都拥有关于银河星系的先进知识。这些岩基上的雕刻从外部看上去就像是一幅按比例绘制的银河地图,而且,是从北银极1的视角进行绘制的。这个地图正确的标记了方位、范围、太阳的方向、螺旋臂2的位置、银心,甚至是人马矮星系——它在1994年才被发现。尽管温多夫在挖掘地下雕像的过程中损害了地表上面的石头,但是布罗菲还是能够从温多夫精确的图表/地图中确定中央点正好在其上方——这当然代表了银河地图中我们的太阳的正确位置。 



  布罗菲接着得出了另一个关键的发现:其中一条巨石照准线代表了银心。它的直线标记了大约公元前17700年时银心在春季时的一次偕日升。令人惊奇的是,雕像里银道面的方向都与这个日期一致。因此,布罗菲得出结论,这个石头雕像是一幅以北银极为观察点的银河地图。接着,他把他的注意力转到了温多夫小组挖出的第二个石堆,同样的,在这个石堆里他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尸体。这个石堆里的尺寸和摆放位置显示了它是一幅仙女座星系地图——我们的姐妹星系。统计显示它的尺寸——是银河系的两倍——以及它的位置都与我们已知的仙女座星系的尺寸和位置相一致。 



  至于纳布塔布那亚的其他几个石头堆,它们还没有被挖掘…… 


  吉萨:一个岁差日历? 



  布罗菲同时也对吉萨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在这里他也发现了证据,证明吉萨的设计者们也知道银心。布罗菲那个强大的软件使他可以提炼罗伯特鲍瓦尔估算的大金字塔的相关日期。他同意著名的星光通道作为标记,可以通过一个狭小的窗口来确定日期。当布罗菲对吉萨的天空进行研究后,他发现这里出现过的最好的轴对齐大约是在公元前2360年——比鲍瓦尔确定的日期大约晚了半个世纪。鲍瓦尔认为金字塔在修建的时候,国王殡室南面墙上的通道对准的是猎户星座。但是布罗菲发现猎户座腰带上的最后一颗恒星参宿一(猎户座ζ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准了南通道。在金字塔建造时南面星光通道对准的是银心,也支持了他在纳布塔布那亚的发现。 



  假设吉萨高地上的建筑是猎户座星系的一面镜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鲍瓦尔推测的日期是公元前10500年,这时猎户座三星在26000年的岁差周期里到达了正南方,这比金字塔实际建造的时间要早得多。当布罗菲测试这个观点时,他发现了这个复杂问题的另一个层面。他发现吉萨地面反映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的天空:公元前11772年和公元前9420年。布罗菲认为金字塔的建造并不是如鲍瓦尔推测的那样反映的是猎户座三星正南的时候,而是包含了这一现象形成的整个过程。这两个日期同时也囊括了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大约公元前11000年时银心正北。换句话说,吉萨被建造成了一个黄道带的时钟,在石头和地面中反映了岁差周期。这支持了那种认为这个地点的天文学远比金字塔的实际建造时间要早的观点。 



  布罗菲完全清楚他的观点所具有的革命性,因此他很明智地没有在书里作最后的结论。他仅仅只是把自己的发现看做是一种假设,然后建议其他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幸运的是,他的大多数观点是可测试的。到目前为止,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只有二十五个纳布塔布那亚巨石被确定了,而且在至少三十个石头堆中,只有两个被挖掘过。无疑时间会告诉我们更多……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特斯拉,三个世纪的传奇:我们亏欠这位伟大的克罗地亚发明家的债务还在不断地增长(1



尤金·马洛威博士 




  在克罗地亚临近波塞尼亚的地方,185669日到10日的夜里,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出生在了一个塞尔维亚家庭里。这个地方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混乱当中。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困的地方诞生了一个“被埋没的天才”——这个称呼名副其实,它是玛格丽特切尼(Margaret Cheney)在1981年时为特斯拉所写的传记的标题。从这个婴儿成长成的男人,将会是引导十九世纪电力学和磁力学发生科学革命的先锋。他在电力方面的创造完全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面貌——他对电力学的贡献主宰了我们充满“以太波”1联系的社会,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广播、电视等。特斯拉的传奇还没有完全为我们所知,但是21世纪的今天它一定可以不一样,因为(我们期望)21世纪会和20世纪完全不同,就正如二十世纪和十九世纪完全不同一样。 



  特斯拉在1884年时带着一封查尔斯巴切勒(Charles Batchelor)写给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推荐信来到美国——查尔斯巴切勒是英国人,当时主管着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其后,特斯拉和爱迪生这两位伟大的人在美国共同工作了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很快他们不同的礼节、个性,以及他们生产和传送商业化电流的不同方法导致了他们戏剧性的分裂。爱迪生仍然坚持他有问题的直流电传输模式,而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在他对交流电进行了深入研究后,他认为交流电比直流电更有前途。当然,最后特斯拉赢了,然后他却在1943年时死于纽约的一个小旅馆,身无分文,负载累累。他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科学天才,而不是一个会算计的、阴险的商人。直到今天,特斯拉仍然没有得到他应有的荣誉。他是无线电交流技术的真正发明者(在特斯拉死后,这项荣誉才由美国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给他),而在这之前,这项荣誉属于马可尼(Marconi),后者盗用了特斯拉的发明。特斯拉在当时就知道了这件事,但他只是笑了笑,他完全被他的其他的能源和交流的研究计划占据了所有的注意力。 



  我们现在距离特斯拉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已经很遥远了,那时实验和基于实验的具体高科技设备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式。而我们当前的科学则完全是以假设为根本的。在现今的世界上,即便已经有确凿的实验证据,但是很多理论仍然可以被扔进一个所谓的“失败科学”的废物篮子里,举个例来说,尽管数以百计的实验已经显示了低能核反应(LENR/冷核融合)存在的无可反驳的证据,但是它们仍然呆在废物篮子里。在特斯拉工作的时代,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是:宇宙的另一种非同小可的组成部分——以太(乙醚)。这个假设的微小物质结构必须存在,要不然我们就没法解释为什么光波会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绝对虚空的空间里传播。 



  传统科学认为宇宙仅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质(具体化为基本粒子,比如电子、质子、中子和其他各种反物质粒子),电磁辐射(可见光、无线电波、紫外线、红外线、X光线、伽马射线等)。所有的这些“事物”都处于一个时空空间中,它们大约是在150亿年(《纽约时报》200312月的一期报告了一个确定的时间:137亿年前后的两亿年)前的宇宙时1的一瞬间从之前的不存在到存在。出于某些原因,宇宙时是可以谈论的,它有别于我们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知的我们受困的这个时空空间。我们被告知,我们不能将时间和空间分开;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时间也与那些相对于我们运动的其他人不同。 



  在传统科学中,宇宙的所有“事物”都是处于一个宇宙真空当中,这个真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个量子真空,在这个量子真空里电磁力会在一个非常小的亚原子的幅度里上下波动——就会产生所谓的“零点能”(Zero-point energy)。同时虚粒子不时的、随机的、无序的产生或者消失——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质能守恒。近来,传统科学对这个宇宙图像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看起来,很需要用还没有被认可的“暗物质”、“暗能量”、“第五元素”等概念来扩大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就像广义相对论制造的那个看似永无休止的寓言圈一样,这个人类假想的寓言圈用宇宙的基本结构、时空弯曲来帮助解释大爆炸。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本来应该可以“解释”万有引力,但是实际上它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最近,权威科学机构非常喜爱“暗物质”这个概念,它据说能够加速我们假设的宇宙膨胀。他们认为宇宙膨胀主要依赖于宇宙中天体光谱的红移2,这是近来非常重大的科学发现——这个发现不是观察测定了一个星系或者一个类星体的位置可与之比拟的(意思是说红移是目前最重要的、最新的物理学发现)。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特斯拉,三个世纪的传奇:我们亏欠这位伟大的克罗地亚发明家的债务还在不断地增长(2) 




    近代提出第一个电磁学理论方程式的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韦尔(James Clerk Maxwell),他就相信以太的存在——他认为以太是静止的,导光的,可以传播光。他在第九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出版于1875年左右)里写道:“以太这个概念延续下来的唯一渠道,是惠更斯3通过它来解释了光的传播。伴随着我们不断发现光和其他各种射线,作为附加现象,传播光的以太的存在证据也越来越多。通过这种方式,从光当中推导出来的以太,我们后来被发现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电磁现象。”到了大英百科全书的第十一版(1910年),以太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重要——整整用了五页非常小的字体,以及各种数字符号详细的讨论了以太的概念,以及与以太相关的实验问题,甚至包括了在19世纪80年代由AA。迈克尔森(AAMichelson)得出的静态以太的零干扰数据。在第十一版的前面还对动态(运动)的以太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开放性的思考。这篇文章最后保证对以太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当中。“这些结果给现代的或者电力学的以太理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它的发展,虽然我们现在还很难预测这个发展究竟会走到哪一步。”是的,即使是电流——原来未知的“以太流”——也是随着近来对电子的新发现才渐渐地被认可。我们对原子转换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起步。 



  到了2003年,权威科学机构已经很久不谈以太,并且也不再进行关于以太的实验了。但是以太的“幽灵”却又回来了。尼古拉特斯拉的精神还活着,对于物理学来说,还有太多太多未完成的事业。一个不断发展的、完美的所谓的现代物理学可能正准备建立一个真正健全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宇宙观。就此而言,特斯拉又是怎么考虑“电流”的呢?我们必须记住,在特斯拉工作的19世纪,以太除了被看作是传播光的媒介,以及另一种赫兹电磁波以外,它还无法摆脱与电流这个概念的联系。关于“带电的粒子”——后来发现的,并被命名为“电子”的东西——当时还没有流行起来。那时的电流被看作是某种神秘的像液体一样流动的东西——也就是“以太”字面上的意思。在美国电力工程师协会(AIEE)还叫做哥伦比亚学院时,18915月的纽约,特斯拉在这个地方发表了讲话,他说道:“在自然界的所有永远存在的、持续变化的、众多普遍的能量当中,电流和磁性也许是最最让人惊叹的,就像一个灵魂在驱动着我们固有的宇宙一样……我们都知道电流就像一个永远不间断的河流在流动着,因此自然界当中一定有大量的、持续的电流存在,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电流和以太的现象其实就是一回事。”特斯拉就此认为到处都存在着动态的、变化的以太,对以太的使用可能会拯救人类,他说道:“……从以太当中获得力量,就像不花费力气就得到各种各样的能量一样,就像从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商店里拿东西一样,人类一定会飞速向前发展。”“人类成功地利用自然力成为’自动机器‘,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在特斯拉的时代,以太还没有被人类利用起来。后来以太,无论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都成了不时髦的话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里将以太从物理学词典中一笔勾销了。1931610日,为了庆祝特斯拉75岁的生日,《时代》周刊用特斯拉的肖像做了封面,杂志描述的特斯拉的工作是“开发一种全新的、难以想象的资源”,这是在指以太吗?也许吧。 



  特斯拉一直期望能够将良性的和无限的资源,比如通过水力所生产的电力提供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这种电力能够通过地球自身的共振空腔传播给每一个人,供亿万人使用。这种能量不会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通过电磁辐射来传播(电子振荡和电磁波的横向传播),而是以一种与空气中纵向的压强更相似的纵向波传播,就像声波的传播一样。特斯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似乎证明了这种非电磁辐射的能量传播方式是可能的。确实,特斯拉在很远的距离里点亮了灯泡。但是这真的就是能量传播的新形式吗?当然,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特斯拉,三个世纪的传奇:我们亏欠这位伟大的克罗地亚发明家的债务还在不断地增长(3 




    让我们再来看看特斯拉的特殊的发电线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特斯拉线圈”。假设在线圈中流通的,或者环绕着线圈的都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或者说希望是的——构成电流的电子,这些电子存在于线圈的金属线里,然后通过这些线圈产生电磁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电磁波是一种横向的波(从一端到另一端,垂直于电的纵向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真空”的时空当中,对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来,许多优秀的实验者都想要能找出特斯拉线圈工作的原理。的确,特斯拉的线圈看起来制造力惊人,似乎暗示了动态以太的自身结构。近来的一些实验涉足了以太的深度领域,以及它和电流的两个基本形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形式是被普遍认可的——电流的极大弹性(massbound),但是另一个还没有被传统科学所接受:极低密度(massfree),后一种电流形式也可以进入,并环绕着线圈,特斯拉的实验通过气体媒介和真空,使得电流的产生穿过了极大弹性和极低密度的介质(详情请登陆www.aetherometry.com,查看里面的相关科学著作)。电流的低密度形式可以被称之为:“冷电”(cold electricity)。 



  这又回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那就是一些非标准的生物能源的本质——这在今天仍然是被嘲笑的话题之一,而且一般都假设这样的生物能源根本不存在。但我认为如果我们要讨论以太的本质的话,这些生物物理学的能源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把有机体看做单纯的生物化学系统,把一个非化学的、远程的信号穿过一个有机体解释为神经元的通电去极化,如果我们追溯这种思想的起源,会发现它来自于18世纪晚期因为L·伽伐尼1LGalvani)和A·伏打2AVolta)的争论所引起的关于“生机论”3和“动物电”的论战。在伏打根据伽伐尼的“动物电”的理念进行的电池实验当中,其实大多数伽伐尼的重要观点已经被抛弃了,这也导致了后来对伽伐尼的边缘化,并主宰了我们今天对电的理解。



    在特斯拉的第三个世纪里,我们接受特斯拉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向伽伐尼回溯的过程。就像其他的以太理论家一样,比如开尔文爵士1,特斯拉对生命能源的电子构成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亏欠特斯拉很多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他发明了今天主宰我们世界的电力技术,还包括在未来将要终结碳氢化合物燃料时代的新的能源,以及融合西医和中医的未来生物医学。然而当前神经质的权威科学机构总是忽略以上所有的这些新发现,幸而最终我们总是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实验得到证明。权威科学机构的这种做法,是否定了自己的历史,亵渎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贡献者。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声聚变:太阳的能量可以被装进一个瓶子里吗(1) 



(就像古时的神话一样——然后提供给我们一个拥有无尽能源的未来? )



  约翰·凯特勒 



  你的洗甲水和你的超声波牙刷在一个可能的核聚变突破上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点呢?你想都不会想到!实际上,这两样东西,丙酮和超声波,都可能成为产生核聚变的新方式,这会使得核聚变不再需要造价昂贵、耗资几百万美元的托卡马克(Tokamak)磁控制容器,以及一个有多条手臂的以印度神“湿婆”命名的高能激光1。潜在的核聚变——与太阳的燃烧相同的反应过程——将可以在一个桌面上完成。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如果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能被其他科学家成功地重复实验,那么这项新技术一定会得到核研究界的支持——它不像冷核融合,冷核融合因为是化学家们搞出来的,它一直不为物理学界接受——而声聚变则完全属于物理学热核聚变的范畴,它可能会真正地繁荣起来。的确,发表在200238号《科学》杂志上的第一篇声聚变论文——《声波气泡中的核聚变证据》(Evidence for Nuclear Emissions During Acoustic Cavitation)——它的两位作者RP。 塔利亚克汉(RP。 Taleyarkhan)和CD。韦斯特(CD。 West)都和田纳西州的橡树林有关,橡树林是美国最重要的核研究中心。塔利亚克汉在橡树林国家实验室工作,而韦斯特则在橡树林联合大学工作。这看起来好像是权威科学界的一种认可和赞赏,刚好和1989年他们对冷核聚变的攻击相反,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这篇文章差一点就没能发表出来,我们后面还会详细叙述这件事。 



  声聚变的定义 



  声聚变(Sonofusion)是一个新产生的词,它的意思是“从声音中产生的核聚变”。当然,这个词只是部分地概括了事情的真相。声聚变是一个新出现的化学领域——声化学(Sonochemistry)的直接产物,主要来自于一个特殊的现象——声致发光(Sonoluminescence)。是的,我们现在又多了两个新名词,但是我们离主题已经越来越近了。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用超声波轰击一种适当的液体,比如丙酮,就会产生声致发光的现象。声波会导致无数小的气泡产生,就像我们刷牙时,由牙刷产生的那些气泡,不同的是这些气泡含有巨大的能量。当这些气泡破裂时,它们的部分能量会释放成为光——这就是这一现象的名称的由来,声致发光。 



  声聚变的理念来自于在声致发光的过程中,这些气泡的内部会形成非常高的温度和气压,如果再往这个媒介里加入可以发生热核反应的氘元素——一种氢的同位素,接着再用中子脉冲冲击这个已经具有非常强的压力的混合物,这足以引起核聚变反应。总的来说,这就是塔利亚克汉和他的同伴们声称的他们实验的声聚变。不过,这项工作不管是在发表之前,还是在发表之后都充满了争议。 



  科学:理论对抗现实 



  科学喜欢把自己描述成对事物本质、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和随心所欲的探索,从无限小的事物到无穷大的事物,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科学只受到诚实、实验、同行审查,以及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的限制。这就是“尊贵的科学家们”所描述的科学工作的标准。 



  不幸的是,科学的世界却更加像是一间超级监狱和一所精神病院的结合物。 



  不管在什么时候,科学都是根据一些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定义的,为了使这个定义确信无疑,那些教条的执行者们进一步地说道:教条无处不在。学校只会用规定的方法来教授真理,我们在这里只列举历史当中的三个例子:地球是平的、托勒密的天文学,或者达尔文主义。天堂会帮助那些威胁了标准模式的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权威科学机构的自尊心在起作用,过去则常常是外部安全和宗教法庭在做主,有时还会产生致命的后果,比如乔达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科学是国家和经济的女仆,它依赖于这两者提供的资金,以及其他类型的支持。他们主宰一切,而科学只能合着他们的旋律跳舞,因为科学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本,有时会包括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昂贵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大量昂贵的实验设备和供给。 



  到目前为止,国家都是科学最大的投资者,国家不仅在无数个机构和实验室里雇佣了一大批的科学家,而且国家不仅资助商业化的和工业化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时也资助基础理论研究。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一大批温顺驯服的科学家,而不是具有自由精神的独立自主的探险者。这些科学家的工作是不犯错、让老板高兴、使他们的组织不受其他非法的势力的损害、发展他们的事业,以及扩大他们的组织。在这许多的职责当中,今天他们还着重了另外一个,那就是从那些纳税者支持的研究那里保护他们的专利权。这样的氛围很显然不利于培养开放的调查精神和知识的共享。诸如安全分级、商业机密、保护专利权等不断加入进来的新的规则无疑把这种氛围变得更糟糕了。 



  那些反对这个系统的,或者真正提出问题的科学家都要受到这些力量的控制。他们会被取消参加专业会议的权利,或者禁止他们自己举办会议;他们会被否认他们的进步;他们的著作不会被出版,被非正式的封杀,被从科学组织里除名,遭到非难,或者被解雇,甚至更糟。那些最为激进的科学家,总是遭到威胁和恐吓,他们的实验室被非法入侵或者遭到破坏,他们甚至会被暗杀。他们中的一些被关进了监狱,其他人的著作和实验设备则被没收和销毁。 



  科学发现越是基础,越是具有突破性,它们的威胁就越大,所遭到的轰炸也就越激烈。在这样的攻击当中,媒体、科学团体和大众的力量是最重要的。他们通常都主宰了科学战争到底谁胜谁负,同时也主宰了胜负双方的声誉。这就是为什么控制出版业是如此的重要。这也是关于《声波气泡中的核聚变证据》的真相。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声聚变:太阳的能量可以被装进一个瓶子里吗(2) 



科学论文出版过程概述 


  如果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一个科学家或者一个科学组织,决定要验证一个特定的科学假设。他们就会小心谨慎地用可操纵的实验来证实这个假设,或者推翻这个假设这个实验的所有数据都会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新的发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也都会呈现在正式的科学论文中。当然,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实验得以完成的前提都要经受各种各样的政府机构的内部调查。 



  然后,这份论文就会被提交给与这个新发现相关的领域的科学杂志的编辑手中。这个编辑接着将论文发给一组相关的科学家,这组科学家对公众来说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匿名的。这组科学家将对论文进行审查,他们会检查它是否是符合科学的扎实的工作,是否具有正确的结构和实验数据,论文的可识别的倾向和错误是否都经过了说明等等。这组科学家的评论最后会反馈给编辑,然后编辑决定是完全拒绝出版,还是让作者部分进行修改,或者全文发表,最后这个一般只会经过一些标准论文格式的编排。一旦一篇论文得到了发表许可,那么它最后就会发表出来。这就是科学论文发表的整个过程。 



  发表论文的不同命运 


  但是以上的这种出版过程很明显不是声聚变的论文所遭遇的。尽管声聚变的论文已经得到了科学家小组的许可,甚至已经安排好了出版时间。但是它仍然遭到了许多其他势力的干扰,这些势力很明显的是想要阻止它的出版,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它的出版会对社会造成的冲击。 



  因为情况很糟糕,所以《科学》杂志在发表这篇论文的同时,还不同寻常地发表了编辑唐纳德肯尼迪(Donald Kennedy)所写的《出版,还是不出版》,在这篇文章里,肯尼迪描述了他所遇到的阴谋和压力。一开始,橡树林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科学经理就丧失了信心,他表达了他们对这项发现、以及它的实验方法的保留意见,同时还不断地要求论文发表延期。这引起了另外一组科学家,D夏皮拉(DShapira)和M索尔特玛什(M。。Saltmarsh),他们都在橡树林工作,加入到了对这个发现的讨论和争执当中,他们都发表了意见。然后,这篇论文的作者修改了他们的原始文章,他们引述了第二组科学家的评论,并在修改后的文章里回应了他们提出的批评——这是多么不正常的程序啊! 



  唐纳德肯尼迪当然也不会为这样的事高兴。在《科学》杂志的同一期上,还发表了第三篇相关的文章,它是查尔斯塞菲(Charles Seife)的《气泡核聚变:烧杯里产生的暴风雨》,这篇文章引述了肯尼迪的一段话,他说:“橡树林一直在给我施加压力,要么不发表,要么延期。”他还说道:“我烦透了这样的干涉,这样的干涉让我们知道某种讨人厌的事实——没有作者有权利告诉我们,我们能不能发表这篇论文。” 



  除了上述情况外,《科学》杂志很快收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威廉哈珀(William Happer)和IBM的托马斯J沃森(Thomas J。 Watson)实验室的理查德加尔文(Richard Garwin)的来信。编辑在文章里并没有点明这两位绅士的名字,他含蓄的称呼他们为“该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这两位科学家在信里提出了反对意见,并要求《科学》杂志重新考虑到底要不要发表这篇论文。在《气泡核聚变》的那篇文章里,作者指出哈珀曾经在90年代早期担任了两年的美国能源科学部办公室主任。文章里提到,哈珀的担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阻止《科学》杂志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整个科学界遭到又一次的公开羞辱——“上次冷核融合的时候,我就见过这样的情形了。如果我们不够幸运,那么丹拉瑟(Dan Rather1会在晚间新闻节目里大肆嘲笑我们,他会做首诗来讽刺说:靠天保佑,我们终于解决了能源问题!我们整个科学界都会被公众当做傻子看待。” 



  这就是典型的将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科学的真实状况截然分开的做法,是压制先进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政府机构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 



  不过理查德加尔文在他的信里至少还是提到一个真实的问题,他认为为了保持恰当的实验条件而不断地调整实验设备,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中的无意识的错误。综合以上观点,塞菲先生引述了他的话:“……如果《科学》杂志要为这个实验的准确性承担风险,那就太不幸了。” 



  额外的压力还来自于外部,美国物理协会的罗伯特帕克(Robert ark),在这篇论文还没有发表的时候,他就积极的表达了他的反对意见。 



  唐纳德肯尼迪并不确定这篇论文地结果是否是能够重复实验的,这也不是他的工作。在编辑的过程中他说道:“……我们的工作是将有趣的、有潜力的重要科学成果介绍给公众,在我们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确保了它们的质量之后……重复的实验和重新的审视都可以在其后再进行。科学的世界就是这样的,科学不是存在于一个匿名作者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当中,在这个世界里谣言迟早会消失,真相一直在里面。” 



  综上所述,读者们应该已经清楚了,在这篇文章发表的整个过程当中,只有两个方面是公正的:文章的作者和《科学》杂志的编辑——唐纳德肯尼迪,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正直的、有勇气的人。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声聚变:太阳的能量可以被装进一个瓶子里吗(3)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看看这个被我过于简单化的描述了的实验,让它丰富一点。 



  声聚变:对实验的具体补充 



  想象两间一模一样的小房间,每一间里面都非常小心地放置了脱气洗甲油(丙酮),我们往其中的一间加入氘原子,用它取代丙酮里面原来就有的氢原子。两间房都处于完全的真空状态,温度控制在摄氏0°(华氏32°),然后从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向这两间房同时发射超强声波,同时再用1400万电子伏特的中子波来轰击它,这样就会产生无数个纳米尺寸大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迅速膨胀到一个相对巨大的比例,我们肉眼都能看见(大约1毫米左右)。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与墙壁相接触的麦克风来检测这些气泡的爆炸,而在这个阶段所发生的所有声致发光现象都可以通过一个光电倍增管收集起来,光电倍增管是一个特殊的仪器,它能够将少量轻微的光放大到人的肉眼就能察觉的程度,并且将探测到的反应现象全部展示出来。这两个房间的另外一个主要的设备部件是闪烁检测器,它用来检测有没有核反应发生。 



  塔利亚克汉和他的同事们在论文里宣称有非常奇妙的现象发生。对于我们和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至少在用声波和中子波来轰击含氘的丙酮时确实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探测到氚的形成和245兆电子伏特的中子。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无疑就证明了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伴随着气泡的聚爆和声致发光,同时会产生氘-氘核聚变。 



  有趣的是,实验观察报告同时包含了氘-氘聚变反应中的两个同样可能的结果。其中一个产生出了氦-3245兆电子伏特的中子,另一个则产生了氚和被丙酮所吸收了的302兆电子伏特的质子。但是另外一间放置普通丙酮的房间则任何一个结果都没有发生,同样的,当温度改变时含氘丙酮会溶解,也不会发生任何核聚变,或者在关闭超声波发生器时也不会。 



  接下来会是什么呢? 



  虽然经历了丑陋的干涉和多次封杀,现在,这篇论文还是发表出来了,它等待着科学界的其他科学家们开始他们自己的实验。有的人希望科学家们能考虑开展他们自己的实验;有的人则认为在上述条件中核聚变是可能会发生的,但是证据还不足;有的人仍然还在质疑这个或那个因素并不算数,比如氚里有污染物,或者中原子的存在有问题。这样的讨论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只有在经历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突破性实验之后,再用其他独立的实验去确认前一个,或者否定前一个,我们最后才能得到真相。当然,这必须假设所有的人都是在规规矩矩的工作。可悲的是,我们并非没有听闻过欺骗的存在,比如实验设备被有意地配置错误,或者实验条件被改变,或者完全篡改实验结果。诽谤诬陷也经常会发生。如果想要独立地重复实验,以上的这些丑陋现象都是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去避免的。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当科学家们所做的后续工作是从属于一个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的经济实体时,它必须面临一系列的投资巨大的竞争。 



  有组织的行为告诉我们,对一个组织来说,第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组织生存下去。再者,人的本性就是拒绝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同时保护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坚持热核聚变的科学团体吸国家的血已经很多年了,他们获得了数不清的金钱支援,同时他们还有势力强大的、与政治挂钩的供应商提供给他们重要的实验设备。所以,试想一下,如果声聚变真的成功了,如果核聚变真的可以在一个桌面上完成的话,那么政府和商界的众多大企业、总裁、组织都会面临危机。 



  声聚变能源的时代是否已经临近了呢?我们是否马上就能从大海里提取出无限量的热核燃料呢?看起来很难。正如R·P塔利亚克汉在今日物理网站上发表的文章《对气泡核聚变的怀疑主义宣言》里所说的一样:“我们离发电还很遥远。”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被禁止的科学·摘抄版》至此分享完毕。

本文除了提供第一楼的word文档下载外,还外链了度娘的文档。

如果读完上述的内容感觉有兴趣的,可以在以下外链观看该文更多未摘抄的内容:

最后,感谢各位对本站的支持






[ 本帖最后由 saltfish 于 2011-12-4 16:07 编辑 ]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做个记号以后慢慢看。

TOP

回复 37# lkblade 的帖子

谢谢支持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鹹魚,你知道得太多了!

勃起是阴茎不屈的抗争,月经是子宫寂寞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及捍卫彼此说话的权利!
跪久了,出来遛遛

TOP

回复 39# 心碎不后悔 的帖子

知道的太多,要交税嘛??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lz辛苦了
已下载
慢慢看

TOP

最近这是要隆重迎接2012么?

TOP

回复 41# gcqknight 的帖子

谢谢支持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回复 42# 托马斯杰斐逊 的帖子

不是,是个人对非常规知识的兴趣所发布的。

PS:你的签名真是够坦白的 = =
     
Another Year,Lots of New Dreams.
在主要的信条上保持一致,在次要的信条里用爱包容。
I miss you

TOP

你的知识面太广博了啊

TOP

致谢并致敬!

TOP

TOP

感谢分享!楼主总法我喜欢看的东西!哈!

TOP

谢谢东家,正在阅读

TOP

好长啊,不知道讲些啥东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