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
一)有关三峡的话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这里的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我们知道长江三峡因山岭连绵,峰峦竟秀,悬岩峭壁如削,怪石奇洞峥嵘,两岸还有充满神奇色彩的栈道、悬棺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几十年来,海内外人士无不慕名而来享受这三大峡谷美不胜收的景色,当你乘船畅游三峡时,宛如置身于长江画廊之中。
还记得很多年以前,我曾经看过一部描写三峡岸边年轻人爱情故事的电视剧,电视剧的情节已经记不起来了,但电视剧中那首《满山红叶似彩霞》的歌曲,以及那雄伟的三峡中满山的红叶却牢牢地印在了脑海里。可惜我虽然在四川距离三峡很近,可是阴差阳错的总是没有找到机会到三峡一览美丽的风光,一直十分遗憾。
今年深秋时节,我终于有机会赶上游览三峡,去园自己多年的三峡梦,自然是十分兴奋。匆匆从北京抵达宜昌时,已经是暮色时分,天正下着小雨,接站的会务直接将我从机场拉到了宜昌码头的平湖号游轮上。在和已经到达的朋友和接待方面聊过以后,我回到房间整理好物品,起身到这平湖号游轮四处参观,了解情况,毕竟我们将在这里度过三天四夜的时光。
平湖号是一座四层的普通游轮,外形已显得破旧,设施自然也比不上“维多利亚””世纪之星””长江探索”等著名的豪华游轮。它的一、二层是旅客房间,三层是餐厅和多功能厅,四层是酒吧、茶房等等活动娱乐设施,还有一个顶层平台用于游客观光拍照晒太阳等等。晚上11点,在一楼总台处才见到来自成都的朋友们,他们算是最晚到达的代表,我要不是从北京直接来宜昌,也应该是和他们一起到来的,寒暄之后回到房间和同屋的人又聊了好久,游轮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启航,我们也在这微微晃动的床上,枕着长江的波涛睡着了。
(二)三峡大坝
清晨7点,房间柔和的音乐叫早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的第一个清晨,三峡游的第一天来到了。洗漱完毕后,人们大都来到四楼平台欣赏展现在我们眼前美丽的西陵峡,长江三峡由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著名的三大险滩,可是自从水位提高以后,这里也不在又险滩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宽阔的江面和斑斓的云彩。
这是一幅晨曦中的动人画卷,在船方提供的教太极拳的活动中,我看就只有一对美国芝加哥的夫妇学的是津津有味,尽管动作生硬,但热情不减。我们其他人则大都在平台上观看着这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长江大桥和两岸景色。
8点自助早餐后,游船已经停靠在黄帝陵码头。上岸乘当地旅游公司的大巴,穿过三斗坪镇后就进入三峡大坝管理区。三峡大坝位于长江西陵峡中上段三斗坪处,于1994年12月14日动工,1997年11月中旬截流,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顶高为海拔185米,坝长2300多米,目前运行水位165米,最终运行水位175米(2009年)。
乘车直趋坛子岭,坛子岭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现已成为三峡工程永久性观景平台。这已是我第2次来到坛子岭,远远望去平地中有斜插入地的大四面体,这就是三峡大江截流的功臣。倒扣菜坛子似的观景台处于岭顶,整座山就像只坛子。在展览厅听完导游面对三峡电站模型的讲解后,人们就可以上到台顶一览双线五级船闸和大坝以及整个库后的水面。
我慢慢沿着公园的边缘观看下游平坦的江面,大坝之后的西江石壁,真的是截断了巫山云雨,桀骜不顺的长江再次在巍巍巨坝前臣服。长达近百年的高峡平湖梦想,几代人的治理长江洪水的夙愿终于得偿。由于以前已经爬过了坛子,所以这次我没上去,在四处转悠拍照。
下山后来到185米坝顶,记得04年夏天第一次来185的时候,这里还能看见三峡大坝蓄清排浑,冲沙闸排开浑浊的江水,看到那犹如万马奔腾的景象。但今天看到的是大坝在蓄清水时期,大坝拦水发电,虽然表面波平如镜,但江底仍然急流汹涌。
下午在我们开会的期间,平湖号静静地渡过了双线五级船闸。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介绍船闸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称世界之最,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现在通过需要花3小时左右。双向船闸通航以来超过了预计通航目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川江黄金水道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晚上的船长宴请和晚会今后在花絮中在发.
(三) 神秘的神农溪
一夜的航行之后,第二天一早游船抵达了湖北最西面的巴东,从这里再上行,就进入重庆了。远远地就看见巴东新城,一大片漂亮的建筑伫立在长江北岸,导游介绍说,长江水位上涨以后,整个巴东城区已经全部撤除,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巴东的新城区。
在巴东的码头靠岸以后,在这里我们换乘神农溪旅游的专用船,这是一种一仓一顶的小型机动船,仓里有一排排的座位供游客休息,顶上是观景的平台。神龙溪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由南向北穿行于深山峡谷中,于巫峡口东2000米处汇入长江,全长60公里。
机动船一路行驶在幽静的山谷中,人们大都聚集在楼顶上,船的前后平台成了人们拍照的地方,船玄两边也站满了人,船上的广播不断传来导游对风景的介绍。看见这大江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嶂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整个神龙溪由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绵竹峡四个雄、秀、奇、险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组成,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土家风情、石笋溶洞无不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留连忘返。
一路听着船上广播里导游的介绍,一边观看不断变化的景色,龙昌峡以“雄”著称,葱严深靛,两岸绝壁夹峙,似斧劈刀削。深若幽巷重门,崖壁间有数处岩棺,赫然可见。在鹦鹉峡中见到燕子阡溶洞,长方形巨大的洞口,春暖花开时节,燕子多聚如此,导游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燕子窝了,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随着导游的手指方向,我们看见了顽皮的猴子在山间活蹦乱跳。
原来神农溪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原来水位较浅的时候,这里有长滩有浅滩,有险滩更有弯滩,这就给拉纤漂流赋予了妙不可言的情致。绵竹峡是神农溪支流中最险峻的峡谷之一,4公里河道落差达24米,险滩30多处,两岸峰岩峥嵘,溶洞多达20多处。
在绵竹峡码头我们再次换乘由人工划浆的大木船,这种两头翘起,中部扁平的“豌豆角”是当地的特色,每只船坐16人,我们的团队分别乘坐上不同的木船,每个人都穿上梢工递来的桔黄色的救生衣,人们又开始船与船之间的拍照和呼唤。每只船上配备一位当地的土家族姑娘作导游,她们也是穿着当地的民族服饰,手里拿着小喇叭,为船上的人们讲述这神龙溪的种种故事,唱着当地风俗的山歌。
这种窄小的“豌豆角”跟大名鼎鼎的乌蓬船一样,自古就是这大山中土家人外出的交通工具,已经是饱经风霜了。一路上山区湾道特多,要不是水涨起来了,就是湾湾也许就见滩了,导游介绍说以前枯水的时候,浅滩还得要纤夫在岸上拉船,才能越过一个个浅滩,可见这大山里人出门有多难。
我们乘小船一路经过百米长潭,石笋、石幔似从天而降,鲲鹏展翅、蟒蛇出山等玲珑小景更是栩栩如生,别有情趣。为了展现当年纤夫在浅滩拉钎的回忆,在这折返点的岸边,新修建了一段土路,当我们逆流而上到达这里时,艄公们不能划桨摇橹了,船上六名船工除站在船尾掌舵的船老大和船首把握方向的船老二,其余几名划浆的汉子就上岸奋力拉起竹制的纤绳,船被拉动缓缓上行。赢来了不少拍照者,可惜现在已经不能看见当初这里的纤夫们裸体拉钎的风范了,可这神龙溪门票上、DVD上,各种介绍中无不展现这古老的风情习俗的。
返程途中,船上的女导游不断以嘹亮质朴的山歌为大家做伴,并现场教我们唱了一段用当地话唱的山歌,后来才拿出当地山歌的DVD让大家购买,虽然38元/盘的价格实在太高,但大家还是照顾她的热心,不少人买了碟片,导游热心地在碟片介绍她的照片位置上给大家签字留念,我看了她给大家使用土家文字的拼音,写下了“我爱你”三个字。看着已经被淹于水下的于文华、尹相杰《纤夫的爱》MTV拍摄场地让人不胜唏嘘。
一路平静观望着大山深处的奇峰清流、岩窟石穴,不时还能看见一重重飞瀑涌泉的美景,大自然带给我们美丽的景观真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偶尔在溪谷远处会出现一间别具风情的土家吊脚楼,这时候耳畔再听到这样婉约缠绵的情歌俚调,真有一些飘然的感觉了。
(四)巫峡
回到平湖号游轮,我们继续上行,这就进入了长江三峡中幽深秀丽的巫峡。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山色如黛,飞瀑泫泉悬泻于峭壁。峡中九曲回肠,船行其间颇有“曲水通幽”之感。
下午游轮一直穿梭在巫山风景点之间,一座座陡峭的石峰,其外型轮廓,有的酷似慈祥端庄的观音在为过往行人默默祈福。有的像肥面大耳的猪八戒,作虔诚状,向观音呐呐稽首。山峰虚无缥缈,变幻不定的薄雾弥漫在我们的前方,舞动着乳白色的轻纱,把此处山水遮掩得朦胧多姿。
随着小何的介绍,我们看见一堵黄色绝壁上有一石窟残存一段棺木,那就是著名的巴人悬棺,导游说古代巴人相信葬得越高,就离天堂越近,在上不着天,下远离地,猿猴愁攀的石窟中保存先人遗体,不受鸟兽侵扰,这样留下了千古悬棺之谜。
巫山十二峰分别座落在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六峰,它们峰型秀丽多姿,变幻莫测、来去无影的巫山云雨大大地增添了它们的神秘色彩。峡谷地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谷冉冉上升,有时候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候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候变作茫茫白雾,使得巫山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
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耸立江边,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有唐代诗人元稹之诗为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老远老远,导游小何就呼唤我们遥看右侧的山峰,只见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这就是让人心动的神女峰。
相传三峡里有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危害人民,仙宫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带领众姐妹下凡,斩了十二条恶龙,并向大禹授天书,帮大禹疏通了三峡清楚了水患。以后众仙女再也不愿意回到天宫,变化成十二座山峰守护在巫峡两岸,其中神女峰就是瑶姬的化身。
我站在甲板上,久久地注视着那美妙的神女在霞光中一点点地退向天边的山后,我心中的浮躁、忧思、此刻仿佛也随着遁入了天边,变为了无踪影。仰望神女感叹自然界的伟力,不仅在于它对这片土地的鬼斧神工,更是在于面对它的作品,人自觉得渺小。神女是永恒的,我却是短暂的,匆匆数十载,也是弹指一挥间的微茫。面向美丽的神女,那困扰我的情思忧伤,于这千古的自然又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五) 瞿塘峡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瞿塘夔门的险已经定格了数千年,现在虽然由于水位上升,雄姿略减,但依然傲岸。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瞿塘峡山势雄峻,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古代四川人要想有大作为,一般经过三道门:家门,夔门和国门。出夔门是出四川省的象征了。
在瞿塘峡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那些风箱状的东西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题咏石刻,篆隶楷行,造诣各殊,刻艺精湛。
千百年来人们对悬棺和栈道都是带有神奇色彩,来三峡旅游的人大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栈道之迷”作出解释。人们还普遍担心的是,三峡水位越来越高,三峡的雄奇秀美是否将不复存在。我这次乘船游览时发现,尽管三峡蓄水水位已到165米,但瞿塘峡看上去依然雄奇险峻,巫峡看上去依然幽深秀丽,两地的峡谷感丝毫没有减弱,我们仍须仰视才能一睹神女峰的风采。
(六)白帝城
下午5点,在一路饱揽了瞿塘峡雄姿后,平湖号到了白帝城码头。下船跟着当地的导游一路向白帝城走去,如今的白帝城已经由三面环水变成了四面环水,靠一条在水面新修建的廊桥连通白帝城与城区的交通,使我们感到了一些“沧海桑田”的味道。
走过这条长长的走廊,我们开始拾级而上,从山脚到山顶100多米的高差,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走完了山石铺就的的山路。远眺白帝城,山顶上掩映着白帝城的植被和各种建筑的轮廓。
白帝指西汉末年公孙术。王莽手下大将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在城中一白鹤井看到白气冉冉升起,宛若游龙,故借此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伐蜀,公孙述战死成都,当地老百姓便在白帝山上建白帝庙祭祀公孙述。
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雕龙描凤,风格典雅华丽。它建于清代,继承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白帝庙”由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的当代著名书画家刘孟伉1957年题写,已写入《中华名匾》。
托孤堂前看到1984年新建的刘备托孤群塑,众人悲不自胜的表情栩栩如生。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兴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败退守白帝城,临终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给诸葛亮,写下了三国史上悲壮的一幕―――白帝城托孤。一代枭雄,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不料因兄弟情谊故,起兵伐吴,遭战败而中道崩殂,令人扼腕。不由联想到杜甫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
然后来到后院的明良殿观看塑像,明良殿祀奉诸葛亮和关羽张飞三人。殿上高悬着“汉代明良”的大匾,此匾是白帝城写入《中华名匾》的第二块匾。白帝城一共有三块“中华名匾”,第三块就是郭沫若先生书写的“白帝城”。行到观星亭,相传是诸葛亮夜观天象的地方,亭子八角,柱子上刻着杜甫《登高》诗中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深有感触。
在碑林,看到唐宋明清等朝代的石碑,诗画碑中凤凰碑,竹叶碑堪称精品。凤凰碑碑中凤凰栖梧,两情相依,神采奕奕,两鸟占了整个画面的2/3面积,依然布局和谐。竹叶碑画中三茎竹子,粗看繁茂竹叶,细看却组成了一句箴言,不禁叫人称奇。接下来参观悬棺陈列馆,见到悬馆实物,展览馆里还介绍了古人悬馆下葬的三种方法,还真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在白帝城看瞿塘峡,南岸白盐山为石灰岩构造呈白色;北岸赤甲山岩体含铁,铁经氧化呈褐色,直插云霄,两岸山峰形似巨闸,拦住了全川之水。这里的观景台是拍摄夔门的最佳地点,上下两层都被在此摄影留念的人占满,因为这里的景象就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我发张图片,你用十元钱对着看看照片,看是吗?
(七)丰都鬼城
第三日一早,平湖号停靠到丰都港口,此时天上下着雨,大家拿出雨衣,陆续前往三峡风景名胜区“丰都鬼城”参观。丰都鬼城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神奇秀美的“中国神曲之乡”鬼城丰都,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
名山,耸立于丰都旧县城东北隅一公里处,古称“平都山”系道家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因苏东坡畅游丰都所题“丰都天下古名山”而改称名山。南临浩浩长江,北负沉沉五鱼,东竭苍苍青牛,西望巍巍双桂,山上古树参天,林茂竹修,独有的峻秀和奇绝的神秘使名山宛如亭立于长江边的天外来客。
相传汉代王方平、阴长生在名山修道成仙,后人讹传此地为“阴王”,即阴间之王居所,以讹传讹,丰都名山便成为传说中人死后的归宿之地,“鬼城”由此得名。唐代诗仙李白在丰都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诗句,更使丰都鬼城声名远扬。《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喻世明言》等众多名著,极尽生花之笔,尽情渲染,使名山越发神奇怪诞,“鬼国幽都”“阴朝地府”,盛名相沿,誉载环宇。
我们乘坐的电瓶车穿过旧城狭窄的街道,很快走到了风景区的牌坊前,牌坊山门是唐朝的建筑风格,三重檐上面竖写“鬼城”,横写“天下名山”,牌匾是由著名书法家李所书,两侧有李白的诗句:“下笑天下士,沉魂北丰都”。
雨越下越大,进入牌坊后我们直接坐缆车进入景区。奈何桥是游鬼城第一关,奈何桥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历经了600余年沧桑,桥横跨在宽2.5米,深3米的血河池之上。仔细打量这一座普普通通的古朴石拱桥,就因为刘三姐所唱:“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之后,使的这奈何桥闻名遐迩。“心里有鬼不能走过‘奈何桥’”、“左边桥是金桥,右边桥是银桥,过‘金桥’的能升官,走‘银桥’的会发财。”“夫妻牵手走过黄泉路,下辈子将不会和鬼结婚”“男左女右,过桥一定要单数” ......我知道这里的导游已经是充分掌握了游客的心理,为什么鬼城的故事会几百年来经久不衰。
“奈何”一词,引自“梵火”,意即“地狱”,人们常说:“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何桥”。传说人死后鬼魂都要过奈何桥,它是通往地府的第一道关卡。凡行善的鬼魂顺利通过,作恶的鬼魂就要被恶鬼打入血河池中,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这也就是鬼城文化的精髓:惩恶扬善。
在寥阳殿西侧有一星辰墩,传说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操练兵马所用,分阴阳二墩。阴墩盘入地,阳墩是半球状的一个大铁块,重365斤。导游说能否把阳墩搬到阴墩之上,可以检验丈夫对妻子的忠诚,一般凭蛮力很难办到,要用巧劲仿佛走盘山公路似的绕阴墩边缘转上去。旁边一位专门在此作表演的人,替我们演示了一番,赢得阵阵喝彩。
前面就是成仙路,有三十三步石梯,完整的磨得光光的方石,对应道教的三十三重天,在导游的带动下,我也一口气登完石梯,一举成仙:)过完成仙路,便见到南天门,上书“灵宵宝殿”,难道真的要见玉帝了,心中一片忙然!百子殿给人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印象,殿中塑有语忘、敬遗、送子观音等像。传说都能保佑妇女顺利生育和小儿健康成长,故百子殿因此得名。
已经到了名山之巅,进入地狱之门,没见着阴森恐怖的景象,反倒是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眺望江对岸的高楼林立的新县城。天子殿最早建于西晋,叫乾竺殿,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天子殿是阴曹地府统治者阎罗王所居之处,是鬼城的最高首脑机关,也是名山最大的古建筑群,属于佛教道教庙宇。天子殿结构雄伟,工艺精细,采用传统的飞檐斗拱,镂空雕花,圆木承重,两大椽加脊逗合而成。
正门牌坊为木石结构,正面横书“天子殿”三字,背面书“幽都”二字。入大门两旁有四尊塑像,手拿白蒲扇,面带微笑,挺着白白胖胖大肚子,头戴高帽的白无常,帽子写着“你也来了”四个字,他是负责接待行善积德的亡魂的。而拿作恶亡魂的勾魂鬼。另处三尊塑像鸡脚鬼、鹰将、蛇将狰狞恐怖,专司提拿坏人。
殿堂正中塑阴天子六米高坐像,头戴金冠,身着蟒袍,腰围玉带,秉圭端坐,双目圆睁,庄重威严。阴天子两侧塑六值功曹站像,下面塑四大判官,即日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还有十大阴帅,即日游、夜游、黄蜂、豹尾、鸟嘴、鱼鳃、无常、牛头、马面鬼王。一个个身高丈二,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象似随时准备执行阴天子发布的命令。他们能各尽其长,各带其兵,各惩其恶,各报其功,无论造孽作恶的鬼魂有多大本领。即使能上天,能入地,都难逃过他们的手掌。阴天子后龛中塑头戴凤冠,身着赶快霞披,文静美貌的天子娘娘坐像,由于塑像是用棉花和胶泥塑成,富弹性,被传为肉身像。
天子殿左右廊房设东西地狱,又名十八层地狱,上塑执法诸王,下塑各种刑罚。东地狱塑磨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车裂等地狱和“活捉三郎”、“活捉子都、“唐王游地府”、“刘全献瓜”等组像;西地狱塑碓舂、锯解、下油锅、拔舌、补经、转轮等地狱和“活捉王魁”、“活捉秦桧”、“杀狗警妻”、“目连救母”等组像。真是人类酷刑多聚于此,教人不敢作恶,否则死后受苦不堪。
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名山鬼城中所有关于阴曹地府的传说,其终权主题是劝人弃恶从善,看一看黄泉路入口处的楹联十分有趣:红尘生涯原是梦,幽冥黄泉亦非真。
我感叹丰都古城的消失,当年这里商贾云集,景区林木苍翠,花香鸟语,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雕塑绘画民风质朴。在这里暮鼓晨钟,朝霞夕照,风光醉人。鬼城丰都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神奇的传说,秀美的风光和难以替代的观赏价值,不可多得的鬼文化研究载体和独特源泉,向中外游客展现出神秘的东方神韶。
(八)三峡梦
第四天一早,平湖号轮船抵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我们的三峡游也顺利结束了。
回味三峡,圆梦三峡,我无法写出三峡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也无法描绘出长江水那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三峡那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
长江三峡无限风光,这里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三峡一游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可惜的是我这次没有机会上岸去欣赏那满山红色似彩霞的景色,留一点遗憾吧,也许,我还会再次来到三峡,再次来欣赏三峡那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