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今年伦敦残奥会又第一了!!!
自2000年前后起,天朝突然关心起残疾运动员和残奥会了,其间并没有增加对全国残疾人群体的关怀与投入。为什么呢?天朝在投机取巧,天朝
在利用残奥会对肢体残疾运动员不检测“麻醉止痛剂”的规则来钻空子,昧
据我所知,在2008年残奥会及以前,残奥会对“后天造成”肢体残疾运动员不检测“麻醉止痛剂”类兴奋剂!因为“后天截肢”造成的肢体残疾
今年伦敦残奥估计也不会增加检测。
附:
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为七大类(2012年)。
虽然在分类时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按照这些物质的药理作用来分类
的。
一、刺激剂
这类药物按药理学特点和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
1、精神刺激药:包括苯丙胺和它的相关衍生物及其盐类。
2、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这是一类仿内源性儿茶酚胺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作用的物质,以麻黄碱和它们的衍生物及其盐类为代表。
3、咖啡因类:此类又称为黄嘌呤类,因其带有黄嘌呤基团。
4、杂类中枢神经刺激物质:如胺苯唑、戌四唑、尼可刹米和士的宁等。
刺激剂是最早使用,也是最早禁用的一批兴奋剂,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
剂,因为只有这一类兴奋剂对神经肌肉的药理作用才是真正的“兴奋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动员所使用的兴奋剂主要都属于这一类。1960年
罗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所查出来的使用兴奋剂有苯丙胺、麻
黄素、去甲伪麻黄碱和尼可刹米。
二、麻醉止痛剂
这类药物按药理学特点和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哌替啶类:杜冷丁、安诺丁、二苯哌己酮和美散痛,以及它们的盐类和 2、阿片生物碱类:包括吗啡、可待因,狄奥宁(乙基吗啡)、海洛因、羟甲左吗南和镇痛新,以及他们的盐类和衍生物,化学核心基团是从阿片中提
三、合成类固醇类
作为兴奋剂使用的合成类固醇,其衍生物和商品剂型品种特别繁多,多数为
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这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兴奋剂,
也是药检中的重要对象。国际奥委会只是禁用了一些主要品种,但其禁用谱
一直在不断扩大。
四、利尿剂
此类药物的临床效应是通过影响肾脏的尿液生成过程,来增加尿量排出,从
而缓解或消除水肿等症状。
1、通过快速排除体内水分,减轻体重。
2、增加尿量,来尽快减少体液和排泄物中其他兴奋剂代谢产物,以此来造
成药检的假阴性结果。
3、加速其他兴奋剂及其他代谢产物的排泄过程,从而缓解某些副作用。
五、β-阻断剂
以抑制性为主,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比较少,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与心律失
常等,有心得安、心得平、心得宁、心得舒和心得静等。这类药物是1988
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新增加的禁用兴奋剂。
六、内源性肽类激素
大多以激素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包括:
1、人体生长激素(hGH)
2、胰岛素
3、红细胞生成素(EPO)
4、促性腺素
七、血液兴奋剂
又称为血液红细胞回输技术。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原来是用异体同型
输血,来达到短期内增加血红细胞数量,从而达到增强血液载氧能力。进入
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血液回输术。有报道说,血液回输引起的红细胞数
量等血液指标的升高可延续3个月。1988年汉城奥运会正式被国际奥委会列 残奥会运动员分级标准
根据所参赛项目参赛的最低残疾规定,对参赛者的残疾情况进行评价,
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最低参赛残疾标准。
参加残奥会比赛的残疾人类别
视力残疾。
肢体残疾(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脑瘫、脊髓损伤、截肢及其它肢体残疾
者。
残疾人基本分级(体育比赛)
视力残疾(IBSA):分为3个级别,B1、B2、B3级。
脑性麻痹(CP-ISRA):分为8个级别,1-4级(坐椅子参赛)、5-8级(不坐
椅子参赛)。
脊髓损伤(ISMWSF-IWAS):分为8个级别,1A、1B、1C(四肢瘫)、2
、3 、4、5、6(截瘫)级。
截肢和其它肢体残疾(ISOD-IWAS):截肢分为9个级别,A1-A9级。其
它肢体残疾分为6个级别,L1-L6级。
分级内容
运动项目级别:根据运动员参赛的运动项目, 按标准对其进行运动分级
参赛最低残疾:确定运动员是否符合最低参赛 残疾标准。
运动项目级别状况分类
为保障分级的准确、真实,还要对其运动项目级别状况位置进行分类,
运动项目级别状况有以下几类:
1.未被国际分级组分过级的新运动员需在比赛前分级,有的需要在赛时
再复查(N)
2.虽以往由国际分级组分过级,但有待赛前或比赛时复查 (R)
3.以往由国际分级组分过级并被确认(p)
[
本帖最后由 cst590 于 2012-8-7 14: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