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外交政策 于August 10, 2012

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9日受审,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0日刊登《重庆模式行得通》的文章指出,虽然薄熙来政治生涯告终,但勇于挑战的作为不会被忘记。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刊登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成员吕凯闻(Kevin Lu)的文章写道,重庆是中国的雾都,谷开来因杀人桉受审,薄熙来政治生涯结束,当云雾消散之际,诡异的薄案对中国未来的冲击,才看得更清楚。
吕凯闻分析“重庆模式”,虽然“唱红”和“打黑”遭到挞伐,但必须了解为何重庆模式在地方上仍广受赞扬。

北京当局在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策略,当时重庆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是薄熙来和市长黄奇帆透过独有的第3类经济模式,与中央以国企外销导向投资的“国进民退”发展背道而驰,扭转了重庆的命运。

薄熙来动用国家资源,兴建住宅,改善民众生活品质,进而推动经济成长,民间消费增加;“打黑”保障治安和私有财产权,重庆市过去5年生产毛额(GDP)成长高达15.8%,傲视全中国的10.5%。 .
为解决城乡差距引起的紧张关系,薄熙来动用150亿国家资金,为贫穷户兴建住宅,并向300万外地民工签发户口。

这些异于中央的政策,是中国前所未见以民为本的作法,吕凯闻认为是薄熙来在当地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并非导因于挥红旗、唱红歌等民粹运动。

吕凯闻指出,薄熙来动用国家资源照顾一般民众,但仍留在共产党和政府体制内,具高度政治风险。他在文中最后强调,短期内重庆模式在中国和外界,仍将以薄熙来的政治野心和错误政策为名,继续被污名化。但当尘埃落定,云消雾散之时,重庆模式将被视为当代中国,适用的社会和经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