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是谦虚的典范,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论语》)孔子提出外行礼教内体仁义以谦虚为怀,在他的教化下,出了一大批贤人,如“吾日三省乎己”的曾参,贫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大孝子子路……老子说:“道冲,而用之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四章》)就是说要无执无住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证道。佛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家认为无论凡圣其自性都是一样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谓“千佛万佛共一体”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众生是平等的,没有必要以分别去看待,这不仅仅是谦虚了,而是一种超越谦虚的高境界。由此看来,儒道释三家都是提倡谦虚,谦虚无疑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美德。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老子也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这些大智大慧者都是谦虚的榜样。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恩师,他曾开示佛陀:“万物皆佛,万物皆我师。”真正开悟的人往往都处柔守弱,也就是说要谦虚要低位进入,以感恩之心对待自己的老师——天地万物,这就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那些自命不凡,横行霸道,天天叫嚷崛起了要当世界领袖的白痴是政府呀,你搞搞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