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环球时报社评:给香港人“洗脑”,什么课这么神奇

环球时报社评:给香港人“洗脑”,什么课这么神奇




部分香港民众7月29日对香港新学期将试行的“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举行抗议,称这门课程的

目的是对香港人“洗脑”。反对者还威胁,如果港府不做调整,将组织“罢齤课”进行施压。

世界很多国家中小学都开设有国民教育课程,香港部分人的反对,从世界角度看非常个别,也

有些偏激。实事求是说,反对者们更像是被英国殖民时代和西方意识形态“洗脑”了,才会对这门课

程如此警惕、抵触,他们对内地的看法完全是西方式的。

“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及公民身份教育,回答“我是谁”、“香港是谁”、

“中国是谁”等问题,它不是向香港人灌输向中央政府的效忠,这门课所涉的爱国主义是超越现实政

我们认为,香港回归祖国不久,开设这门课是必须

的,争论“开不开”毫无意义,但这门课的组织者是香港

教育机构,而非内地教育机构。这门课不可能开成内地

的“政治课”,它应符合香港的社会现实,追求的目标应

是开拓香港人视野,帮助香港人更好适应香港回归后的

大环境。

香港一些人对这门课的抵触,在一定程度上是香港

维持原有制度的自然表现,对它的解决也会在基本法以

及香港法律的框架内落实。特区政府大概会朝着消除一

些人的具体担心而努力,最终开课的实际内容和方式也

会让内地反过来开眼界。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好,对内地和香港都可能形成示范效应。

在香港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人反对,内地现在也开始有这样的迹象。但相信香港特区政府不会在

搞不搞国民教育这一原则性问题上向反对者让步,而它具体怎么做,如何反复打磨,也值得内地社

会观察和揣摩。

香港回归后,它和内地在文化层面面临不少相互影响的竞争点。香港虽小,但借助了西方的影

响力,很多时候它在话语权方面并非处于劣势。

比如,开设国民教育课更像是中国主体影响香港的过程,但现在看来做到它并不太容易。香港

反对派用“洗脑”定义这门课,很有煽动性。其实莫说在香港,现在在内地要对人们“洗脑”大概也做

不到了。全球化已经到来,中国正统文化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它现在更多只能依靠“摆事

实,讲道理”。

成功收回香港主齤权是中国的骄傲,但对中国的现实政治,它同时意味着很多“麻烦”。真正落

实、处理好“一国两制”,实际就是深刻触动中国体制和中国社会的过程,内地影响香港,同时不可

能不接受一些反过来的影响,整个中国的改革理由和动力都会越来越多。

香港国民教育争议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中国的胜利”,那些抗议者们如果只追求他们自己的胜

利,大概是不现实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