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三峡大坝又添新罪名:气象台续发暴雨预警 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7 22:49 发表

毛泽东式的奇灾大祸,前有斯大林,后有波尔波特,都是儒家传统?那明明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要说出问题,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问题。现代的独裁体系、思想罪,都是中世纪教皇发明的。但是,岂能就此推翻传统?埃及的 ...

我给大泽乡和茉莉花捣乱?

可以这么说吧。我也就认了。
这2种革命在中国都不会把民众带到成功的彼岸,而是地狱。所以我也就要捣乱。当然茉莉花本身也不能称为革命,本身就是闹剧。

TOP

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因强降雨造成180多万人受灾,40人死亡。

据新华社报道,星期四(6月9日)晚的暴雨造成湖北省8个县市44.57万人受灾,22人死亡,5人失踪。
相关内容

    中国南方出现洪灾贵州14人死亡
    长江中下游出现旱情洪灾并存局面
    中国南方旱情恶化 数千万人受灾

更多相关的故事

湖北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5.78公顷。目前,湖北已转移安置紧急避险群众11.1万人。

在湖南,有143.5万人受灾,其中岳阳市几个县市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已造成18人死亡,28人失踪。

其中,一些受灾乡镇被洪水围困,公路中断,通讯、供电中断。

据统计,湖南全省5市19个县市区209个乡镇受灾,倒塌房屋1377间。

从星期五(6月10日)起,湖南、湖北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

TOP

回复 65# zanyzh 的帖子

所以,刁民之地再当50-100年殖民地才能把脑壳里的宿便清除掉,

清除掉脑壳里的宿便才能享受民主和自由的文明社会生活。

TOP

回复 57# nkpoper 的帖子

世界就是由人民的闹剧推动的。

-------------------------------------------------

哈哈,辩论了这么久,你这句话最中我意。

你一定要牢记这一句。

TOP

今天发改委又说了,放开浙江和江苏的火电项目。

核电项目暂缓之后,电能又不够用的了,只能再上火电,前一阵子下马的火电电源点,这一下又都活了。

能源之困,始终是中国人头上的利剑。

TOP

回复 2# figotang 的帖子

斯人何在?

何不自扇?

TOP

回复 70# nkpoper 的帖子

马英九要是来当大陆的发改委官员就不这样讲话了。
没有发改委的批准,火电项目就不能上马,银行就不会给贷款。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1 11:58 发表
你这个话说的。马英九要来大陆当总统,就没发改委了。

马英九来大陆当官员说不定也会有18个情妇,家产过亿的。

这片地就是腐败地,这个制度就是腐败制度。谁来也不好使。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1 13:47 发表
我一直在说大陆的制度不好吧。
能源不是利剑,制度才是利剑。

能源和制度,不在一个层面。

无论什么制度,都要解决能源问题,都要解决做饭的柴火。

TOP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你怒其不争,却又懒得告诉他们为什么要争,怎么争,争什么,只是骂这群不争气的东西!
他们再怎么愚昧,受罪的都是自己,也害不到您什么,又何必骂人家?
你既然看不起刁民,愚民,觉得他们活鸡巴该,那您又何必和他们怄气呢,无视他们就是了!
-----------------------------------------------------------------------------------------------------------------------
1.意义十分大。从技术和政治层面劝告能有缘分看到本帖或者我的微博的人,了解三峡大坝也成为TG派系斗争的砝码。

2.你怒其不争,却又懒得告诉他们为什么要争,怎么争,争什么,只是骂这群不争气的东西!--------------我还是很勤奋的打字的,最近的帖子都是原创,没有转贴。虽然不被本地管理层理解,但是我还是不吝时间和精力,写帖子的字数也很多了。

3.他们再怎么愚昧,受罪的都是自己,也害不到您什么,又何必骂人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是他们的群组,也受着权贵的欺凌和剥削,我爱自己的群族,我当然要管。

4.你既然看不起刁民,愚民,觉得他们活鸡巴该,那您又何必和他们怄气呢,无视他们就是了--------------------
我不是权贵,不是精英,我不能无视他们,我有良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2 18:20 发表
不同的制度,办事的结果可是大不一样。
同样是做爱、同居。
秉礼如仪,结婚,那个叫“百年好合”;
强奸、胁迫,那个叫“伤天害理”。
到你这里,貌似就都一样了。

我的意思是无论什么制度,多么礼貌,多么礼仪。。。只要想繁衍,活塞运动都要有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2 18:54 发表

眼下就是强奸案,你非要强调这个,不是很不合时宜吗?


哈哈,身处受电地区的我,不认可是强奸案。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2 19:33 发表
汗。你这个逻辑不就等于说:只要不是强奸你,那就不是强奸案?

你愿意这样想是你的自由。

有140万人被强奸,可是有5000万人直接享受了,又有1亿人简介享受了。

这样的强奸案在世界上随处可见。

TOP

还有一个问题,我见过很多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原住居民,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落后,孩子教育无法解决,持续的一穷二白。医疗条件没有,听天由命。

这样的人群,即使不建大坝,国家也应该把他们迁出到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居住。

[ 本帖最后由 开车要稳 于 2011-6-12 19:50 编辑 ]

TOP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是三峡水库“诱发”的吗?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缩水”了?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崩岸等河势稳定问题如何解 决?……近段时间以来,三峡工程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热点。记者就此十问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详解广大读者疑问。
  三峡工程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2003年6月进入围堰发电期,2010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设计的正 常蓄水位175米。其间,长江流域发生了强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热议,有人甚至质疑这些灾害是“三峡工程惹的祸”。为此,记 者日前专访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
  蔡其华说,长江委承担着长江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职能,是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也是运行调度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及时研究解决三峡工程的有关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回应社会关切。

TOP

  十问三峡工程
  ——独家专访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
  【核心阅读】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是三峡水库“诱发”的吗?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缩水”了?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崩岸等河势稳定问题如何解 决?……近段时间以来,三峡工程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热点。记者就此十问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详解广大读者疑问。
  三峡工程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2003年6月进入围堰发电期,2010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设计的正 常蓄水位175米。其间,长江流域发生了强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热议,有人甚至质疑这些灾害是“三峡工程惹的祸”。为此,记 者日前专访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
  蔡其华说,长江委承担着长江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职能,是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也是运行调度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及时研究解决三峡工程的有关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回应社会关切。
  罕见少雨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的主因
  一问: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严重干旱是三峡水库“诱发”的吗?
   蔡其华:罕见少雨是造成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的根本原因。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降水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近四成,其中中下游偏少近五成,是50多年来最少的。 在三峡水库加大下泄对中下游持续补水的情况下,中下游河段来水仍偏少二至五成,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3至5米。1到5月,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约190多亿立 方米,汉江丹江口水库补水约57亿立方米,抬高中下游干流水位1米左右。尽管如此,5月初,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仍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或接近同期最低。造成今 年长江流域降雨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大气环流系统异常,冷空气活动势力强大,水汽输送条件不足等天气因素。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 不争的事实,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2006年川渝出现罕见大旱,2007年重庆市遭遇特大暴雨,今年长江中下游大旱,均属极端天气事件。从天气成因来 看,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主因是从地面到约5500米之间高空天气形势的变化。三峡大坝坝高仅185米,相对于5500米来说是一个微量,不至于对长江上游 高空天气形势产生影响。部分地区大旱属降雨特枯年份发生的自然现象,与三峡水库无关。大型蓄水工程由于水面蒸发可能使得水库周边地区湿度有所增加,这对干 旱而言属正面效应。
 汶川地震与三峡水库蓄水无关。战时可减少溃坝损失
  二问:国内一些地震活动与三峡蓄水有关吗?
   蔡其华:根据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的地震监测分析:蓄水初期突发密集型小震群,震级小于3级的占地震总数的99.4%,蓄水后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为4.1 级;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前期预测的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区内及周缘,主要集中在库区两岸10公里以内;经实地调查,多数地震都是库水淹没废弃矿山和岩溶发 育地区引发的矿山型和岩溶型地震。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龙门山地震带,属地下深层次板块碰撞的结果。三峡大坝所在的黄陵背斜属于扬子准地台中 部的上扬子台褶带,区域构造条件截然不同;三峡库区有厚度大的隔水层环绕,不存在水库渗漏问题,与龙门山构造带不存在水力上的关系。汶川地震与三峡水库蓄 水无关。
  三问:三峡大坝人防安全如何保证?
  蔡其华:现代战争有征兆可察,重大水利设施作为一般非战争的首批攻击对 象,有可能预警放水,这是有效的人防措施。在三峡工程枢纽建筑物设计中,已考虑战时与平时运用相结合。大坝有大泄量的底孔,降低水库水位所需时间较短,由 正常蓄水位175米降至135米最多只需7天。三峡水库下游有20公里长的峡谷河段,对溃坝洪水将发挥缓冲和削减作用。溃坝模型试验表明,在大坝遭突袭 时,由于狭长峡谷所引起的约束作用,下游荆江河段不致发生毁灭性灾害。战时水库运用水位控制在145米,必要时短时降到135米甚至更低,是可以减少溃坝 损失的。
  三峡工程防洪能力从没改变过。“保武汉就要淹重庆”是错误观点
  四问:有一种说法,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缩水”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蔡其华:这是一种误解。2010年汛期,社会高度关注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戏说“缩水”或“折旧太快”。事实上,三峡工程防洪能力从没改变过。误读的根 源在于,一些人没有把三峡大坝自身的防洪能力与其对大坝下游保护区的保护作用区分开来。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即设计标准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并按照“防 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10%”进行校核。这是针对三峡工程本身安全的抵御洪水能力而言的。即当发生千年一遇的洪水时,大坝的各种运行指标都不受影响;当遭 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影响,不会产生溃坝,但其附属工程可能会受一些影响。“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是针对三峡水库对下游河段的保护 作用而言的,反映的是三峡水库对其下游的防洪保障作用。通过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百年一遇洪水,可控 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米,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 运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00米,从而保证荆江河段的安全。
  五问:“保武汉就要淹重庆”的说法科学吗?
  蔡其 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010年7月19日,重庆寸滩水位达到184.53米,当时三峡坝前水位只有147.5米,说明三峡水库回水并没有到达重庆。因 为重庆下游铜锣峡十分狭窄,大水时刻壅高20—30米。所以,三峡水库拦洪时,坝前水位虽有升高,对重庆水位的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当时三峡入库洪峰 70000立方米每秒,汉江又发生了建库以来的第二大入库洪峰,武汉江段一度汛情紧张,所以用三峡水库拦洪,控制下泄40000立方米每秒,减轻武汉江段 的防洪压力。到了当年8月,三峡拦洪后水位升至160米时,重庆水位却只有170米。可见,重庆水位升高主要是金沙江、岷江及嘉陵江来水及铜锣峡峡口壅水 所致。
在相当长时期里,三峡水库将保留大部分防洪库容
  六问:泥沙淤积对三峡水库防洪库容有什么影响?
   蔡其华:近年来,上游水利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如考虑上游建库拦蓄泥沙后,三峡水库运行100年的淤积量,仅相当于上游不建库拦沙方案40年左右的淤积 量,可见上游建库拦沙作用十分显著。近10年上游的来沙量已由论证阶段的年均5.3亿吨,减少到2亿吨左右。三峡库区的年均淤积量约1亿吨,仅为论证阶段 预计值的1/3。可以预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三峡水库的大部分防洪库容将得到保留,与上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运用,三峡水库的调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七问:有人说,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最终将影响重庆防洪,这种说法对吗?
   蔡其华:重庆河段回水变动区受库区泥沙淤积影响,遇不同频率洪水时,沿城洪水位抬高明显。初步分析,由于入库泥沙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水沙系列条件 下,水库运行30年后,10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设阶段低0.2米,2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设阶段低0.92米,5年一遇洪水比初设阶段低1.15米。长 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建成后,三峡入库泥沙将更加减少,库尾段的泥沙淤积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对降低变动回水区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洪水位的作用非常明显。依计 算,60年代水沙系列条件下,水库运行30年后,库区总淤积量为29.32亿立方米,与上游不建库方案相比较,同期淤积量比减少24.1亿立方米,相对减 少45%,洪水位也有所降低。总之,由于上游水库拦截泥沙和水土保持等作用引起入库泥沙锐减,初步估计,未来100年一遇洪水位大约相当于原来50年一遇 的洪水位,不会加重上游重庆市的防洪问题,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重庆市关键部位的防洪安排是否达到防洪要求。
  八问: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发生的崩岸等河势稳定问题如何解决?
   蔡其华:三峡工程运用后,出库泥沙含量降低,发生清水下泄,水流挟沙能力增大,影响护岸工程。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大坝下游河道冲刷主要发生 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全程冲刷已发展到湖口以下,冲刷的速度和范围大于论证阶段的预计,但河势总体上尚未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近岸河床明显冲深,“崩岸”现 象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大部分仍发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险工段。1998年大洪水以后,护岸工程不断加固,故三峡蓄水以来,长江的中下游堤防未发生重大 险情。
 三峡水库几乎不影响三峡风光。高峡依旧,新增平湖,景色更为壮美
  九问:三峡水库运用后,是否加剧了长江口盐水入侵问题?
   蔡其华:三峡水库的调节库容只占坝址断面年径流量的3.7%,为季节性调节水库,其调蓄作用不影响长江口的入海水量,但年内分配有所改变。在每年汛后的 9月中旬至10月期间蓄水,其间水库下泄流量将较天然情况减少,但长江口的盐水入侵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其间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较天然情况增 加,会减轻盐水入侵。近几年来,盐水入侵的频度和强度增加,主要原因是长江口北支因淤积萎缩导致盐水倒灌南支,也与长江上游来水偏枯、大通以下江段抽引水 量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有关。
  十问:三峡水库运用是否破坏了天然景观?
  蔡其华:三峡水库水位抬高到145至 175米高程,必然淹没一些景点,总体来说,对三峡风光的影响是有限的。每年4、5月至10月,由于要防洪,坝前水位将降至145米,几乎不影响三峡风 光。三峡的两岸山峰高程多在1000至1500米,即使水位升高30米至80米,峡谷感不会被减弱。由于水位的升高,还产生许多极具吸引力的人工景观。高 峡依旧,新增平湖,景色更为壮美。

(顾兆农 张志峰)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1-6-12 20:32 发表
没那回事。
谁住在哪里,完全是一个自愿的事。强行迁居,根本就是强奸。
更何况,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例子比比皆是。

看到那些无助而蒙昧的原住居民,只要是有点良心的都会同情他们,都会产生要求他们迁移的想法。

当然,打工的农民其实就是一种迁移。

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个别例子没有意义。

TOP

 4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