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關囗囗囗的消息(04/7 有更新,自行判斷真假)

汪洋“幸福非恩賜”論引起網民爭議


來源:BBC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講話提出“必須破除人民幸福是黨和政府恩賜的錯誤認識”,說政府權力來自人民,造福人民是黨和政府的責任,而不是對人民的恩賜。

汪洋在報告中指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體,也是建設和享有幸福廣東的主體。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權利;造福人民,是黨和政府的責任。

他還強調,建設幸福廣東必須強化制度保障,還要完善幸福廣東指標體系,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價幸福廣東建設的根本標准。

“幸福不是恩賜”的提法引起強烈輿論反應。有評論說,既然政府權力來自人民,那麼政府就有責任和義務造福人民,而不是對人民的恩賜。

新理論?

“幸福不是恩賜”似乎說明了權力和權利之間的平等,而“恩賜”說則表明一種居高臨下的權力關系。

新華網上發表的評論說,強調“幸福不是恩賜”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有“恩賜”觀念的官員往往會將成績歸功於個人,認為人民應該對他們感恩戴德,不能擺正官員作為人民公僕的定位。

還有評論認為汪洋“幸福不是恩賜”說同中共一直宣傳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說法相左,是有別於憲法對中共領導地位規定的另外一套政治合法性理論。

網友評論

有網友為此贊揚汪洋,說中共高官說這話是需要勇氣的。

還有人批評汪洋說,他跟胡溫一樣,整天不干實事,只知道喊一些空洞口號。說他此前搞的所謂“幸福廣東”,“騰籠換鳥”都成了笑話。

還有人例舉廣東的“血汗工廠” ,“外地奴工”和黑社會猖獗反駁汪洋的講話。有網友說,汪洋打著“共產黨”旗號干反共產黨反社會主義之實,並說蘇聯傾覆就是中國的前車之鑒。

TOP

蟹妹和大使


來源:DW

美國大使館有著保護人權的光榮傳統,駱家輝大使正在發揚這個傳統。一個9歲的上海小女孩用她的作文,告訴中國人要像駱家輝一樣有教養,她也是在光揚人類的文明。

周四晚8點25分,一個三年級小學生,9歲的上海小女孩楊芷湄,網名蟹妹,完成了她參加"魯迅青少年文學獎"比賽的作文,上傳到魯迅文學網上,題目是《爸爸,請您"跪"下來跟我說話》。文章的主題是批評她的爸爸,從來沒有耐心地聽她講過話。列舉了其父的種種行為表現。但是她引證了一個心中期望的正面例子,很不得了,乃是當前中國政治環境中最敏感的一個人物,美國大使駱家輝。

駱大使的影響無處不在

去年10月,楊芷湄參加"美國皮克斯動畫展",有幸被選中向"全場最大的人物",駱家輝大使提一個問題。小女孩楊芷湄仔細描繪了她提問的經過:"我怯怯地走到他身後,說:'大使先生,你小學時候功課怎麼樣?'大使驚訝地回過頭,用英語說:'為什麼問這個問題?'我回答道:"我這次英語考了82分,媽媽罵了我。" 駱大使和翻譯單膝"跪"在我面前。我驚呆了。他講了十幾分鐘,我被他的動作和周圍照相機的閃光嚇壞了。我沒有記住多少他的話。我的腦海只有他們跪下來的畫面。我清晰地看到他關愛的眼神,還有耳邊的白頭發。 "

楊芷湄和駱大使的照片被登在報紙上,和大使坐經濟艙,雙肩背一樣,引爆了一場輿論爭議,攻擊者稱為"作秀"。有幸小女孩楊芷湄又有機會作出自己的判斷:"我爸爸一個美國留學回來的朋友說:美國大人都這樣,這是教養。 "

駱大使的行為深深印在這個8歲女孩的心底。今年9歲了,她最大願望是:"爸爸,你說應該跟我平等對話,為什麼不能像駱家輝一樣跪下來跟我說話呢?" 這是從小仰視大人的鼻息長大的中國孩子的道德追問。

一封電郵促成一場救援

據朝日新聞5月9日對珍珠何培蓉直接采訪,實際是4月19日晚9點,盲人英雄陳光誠,孤身一人,奇跡般地逃出天羅地網的東師古村。

4月21日白天,何培蓉收到一封"鳥兒出�"的郵件,是由陳光誠的朋友發過來的,她正好在北京,便參與6人組成的營救行動。何培蓉被分配的任務是安排車輛並與陳光誠取得聯絡。22日白天,她驅車從北京出發前往山東省。完成了讓專制政權措手不及的人權救援。

營救陳光誠,充分說明互聯網在中國底層人民維權鬥爭中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維權工具。陳光誠4月27日,成功被接入美國使館之後,大使駱家輝成為和陳光誠並列的主角。9日,紐約時報發表《中國異議者事件中的幕後外交角力》。揭示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才是美國營救陳光誠的決策人,和設計者,包括兩次換車把陳接入大使館,駱大使只不過是個執行者。但是支持者和詆毀者都不想放松駱家輝。

27日開始的美國特使坎貝爾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的長達30個小時的秘密談判中,中國堅持要絕對保密,要求美方任何人都不得公開承認陳光誠在大使館,即使國會議員也不例外,說明中方確實有讓陳光誠在美國大使館呆上數年的打算。

但是希拉裡提前到北京的當天,就促成了陳光誠進醫院治療,使得這一重大事件曝光於世界。中方竟然作出"不出大使館,就把袁偉靜和二個孩子送回山東"的愚蠢威脅。逃亡後的陳光誠當時確實需要就醫,他翻牆跌斷腳骨,渾身傷痛,重要的是一直便血,坐在椅子上,椅墊上都沾滿血,被使館醫生懷疑是結腸癌晚期。

駱家輝正在網絡上破除極權的謊言

送陳光誠去醫院,陳光誠坐在輪椅上,左手拉著駱家輝的手,右手拉著國務院律師高洪柱的手,這張照片傳到全世界,使得這位人權活動家重新"羊落虎口"的命運轉折,不能不引發國際社會更加強烈地關注。

陳光誠到醫院的當天,聽到妻子的訴說,和滕彪等朋友的電話勸告,重新要求回使館,要求全家去美國,是正當的。中方立即遷怒美國外交政策和大使館。5月4日,北京四家報紙,加上門戶網站的轉載,對駱家輝本人進行文革式的批判和謾罵。

當天希拉裡會談中提出"陳光誠最終應該去美國"的最後要求。幾個小時後,中方發布聲明,說陳光誠可以像任何公民一樣出國留學,美國國務院也宣布會加快批准任何簽證申請。此後,陳光誠事件,暫時進入休止符。

但是駱家輝大使,並沒有停止被攻擊。前外長李肇星的內侄女--"醬缸外的秦楓V",作為在香港執行"大外宣"計劃的紅三代,不改醬缸本色,用微博對駱家輝大使進行無端攻擊,說什麼"駱家輝這個香蕉人,她的白心,還有疑問嗎?""一個外交官挑起駐在國內鬥,""有沒有外交規定,類似公開干涉內政的外交官可以驅逐?"網民讓她去問有"紅衛兵大使"之稱乎的姑父李肇星。迫使她刪去這條微博。中國網民為駱家輝大使制作了一張網絡照片,駱家輝"正經歷文革式批鬥",罪名是"美國政客的拙劣表演",內容有"坐經濟艙"、 "自己背背包","拿優惠卷買咖啡"。下邊是@邇東晨的微博:"正告駱家輝大使,你已陷入了中國人民貪污腐敗的汪洋大海,行賄受賄、吃喝嫖賭才是你唯一出路!請你認清形勢,不要再做傷害中國人民公僕的感情的事情!"

美國大使館有著保護人權的光榮傳統,六四保護了中國人權領袖方勵之夫婦13個月,今天又和中國網民一同創造了保護盲人人權鬥士陳光誠的精彩篇章,這確是華裔駱家輝大使的光榮。美國大使館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保護了納吉之下的二號人物,樞機主教明曾蒂,不顧匈牙利政府的嚴正抗議,一保護就長達15年。1971年明曾蒂才在匈方同意下離開美國使館,去了維也納。可謂長歌一曲,蕩氣回腸。

中共極權體制60多年一直以謊言治國,黨控制教育、新聞、出版,對全國人民都實行黨校模式的洗腦。但是人類發明的新技術網絡,從根本上顛覆了中共統治的物質技術基礎,使之防不勝防。駱家輝大使的作用,則是中國網民用他的行為規範,揭露極權體制的謊言。他是中國人能夠近距離接受文明教育的一位難得的正面教員。

蟹妹文章掀起波瀾

楊芷湄《爸爸,請您"跪"下來跟我說話》上傳魯迅文學網之後,被其父楊海鵬制成長微,發到新浪,一個小時,轉載上萬。其中有微博女王@姚晨,並寫了三字評語:好文章。

今天早晨,小姑娘早起半個小時,關注她的投票率,清晨已經有900多票。但是她看到@姚晨 轉發了她的作文,楞了半天,說了幾個字:我的天吶!

蟹妹上學後,老爸發了條微博:@蟹爸在上海 : 有朋友說,蟹妹的文章,很可能因為"政治不正確",得不到獎。"政治正確"那麼重要?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是迎合"政治正確"的結果。如此,我們的政治無法修明,醜陋不堪而自視為美女,其狀千萬倍甚於芙蓉姐姐。我手寫我心,放松地說真話,是一種基本的德性。韓寒這一代比我們進步了,蟹妹會更進一步。

中午蟹妹作文已經進入三甲,下午她背著書包回家,已經升為榜眼,距狀元只差1300張票。

一個9歲的女孩,以親眼見過的駱家輝大使,告訴父母,告訴爺爺奶奶什麼是有教養。隨著這篇作文的走紅,駱大使言傳身教的人類主流文明,會在千百萬中國兒童心靈中成長。

作者:高瑜

責編:達揚

作者簡介: 高瑜,中國獨立記者,專欄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後擔任《經濟學周報》副總編。因參加八九民主運動,兩次系獄。作品廣有影響。

TOP

越南改革 令盛世中國很渺茫


來源:鞏勝利

摘要:中國總理溫家寶不久前曾發出號召,我們“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3月14日,即將卸任總理溫家寶更是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慷慨陳詞說“為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奮鬥一天”,但對他任總理九年時間以來、胡溫執政的中國“改革開放”走進了改革開放30年的“死胡洞”,而溫家寶卻每每獨獨高喊、他這一口氣可以也無法吐出或吸進去,在他任上這九年,中國改革開放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下來人”,中國“改革開放”走進歷史最艱難時期低潮、最最嚴峻時期。溫家寶喊了多年來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呼吁,終於清清楚楚地落在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上,對13億中國人,如果有人真要再問,什麼是“政治體制改革”?那麼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正式答案 。

  不過,將中國總理溫家寶的中國政改藍圖付諸實施,人們至今仍未見到執政當局有任何的只言片語,至今行執政9年將過的胡溫政權幾乎沒有任何所謂的政治改革、甚至還有倒退的明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為全球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近年以來不斷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成功經驗,也有意無意地被中國國內輿論所有意忽略。“特色中國”,不可能是全球各國的方向和國家“游戲規則”的一種玩法。

  (Ⅰ)、

  事實上,1986年開始的越南“革新開放”,相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改革輩出。在政治領域,2002年,越南國會便可以直接質詢越共中央政治局等權力核心機構;2006年,越共在其十大上,就已經實現了總書記的差額選舉;同年,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國會議員也實現了直選,越南國會甚至可以否決其政府總理提出的關於高鐵投資的計劃;到2009年,越南又實現了地方黨委書記由黨員直選的制度;2010年,越南就已經建立了官員財產申報制度,黨政軍及社會組織、國有企業副科級以上的干部,都必須公開個人財產。然而在中國,這幾乎都是打不破的堅冰:中國唯一執政黨的壟斷獨裁卻不能全球所有法制國家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中國所謂的“人大”選舉制度比共產黨的壟斷更霸道,沒有獨立選舉人,沒有共產黨推舉之外的任何人士,沒有陽光下的選舉制度;所謂絕對領導中國國家一切的中共中央、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宣傳部、中國組織部等中共部委系,長期都沒有任何國家轄下的運行游戲規則,卻一直非法領導著中國這個國家的這一切。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後發展中國家,越南基本實現了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並且正式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行政權力基本不干涉法院的運作。在經濟領域,越南也是成績斐然。革新開放以來,越南每年的綜合經濟增長率,大約為7%左右,居東盟各國之首,在亞洲也是僅次於中國。尤為值得驕傲的是,2005年,越南更是被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高度評價為“一個同時達成發展與均衡的國家”,其反應富貧差距的基尼系數為亞洲國家最低,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藏富於民”、國民的希望與命運與這個國家緊系。越南是全球各國第13大人口國家,而中國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國家與人與人的貧富差距卻有天地之大,而中國是一個先立黨、再立國的一個黨治國家。

  在全球新格局生成的今天,打破舊世界與建設新世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能力。在那些傳統社會主義國家裡,如中國走向了共產黨獨裁的另一極端,由於革命領袖們的巨大貢獻,往往都享有崇高的威權、威望,但由於他們的威望,大都是由革命與反革命而派生的,根源無法與“法制國家”兼容。於是,繼續革命乃至終生革命,以致於無法完成自身角色轉換、“占山為王”的國家“合法性”以及革命領袖比比皆是,他們大多都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此往復循環。致使在這些國家,總是要等到那些傳統革命領袖們自然老去,第二代領導人才有力量啟動國家現代化的計劃,而類似的教訓,在前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裡屢見不鮮、反復無常、反復上演。

  “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運動”也都是類“占山為王”性質的行動,但是這些“暴力革命”成功後,卻將國家權力交給了人民“人權”的一人一票的“舉手”可否,使國家政權當然“合法化”,而當代的所謂社會主義國家則“占山為王”者,就永遠當自己就是這個“王”了,而不允許其它人染指,哪怕占全體國民大多數人參與的“六•四”事件也在所不惜。

  中國獨家黨,已經成全球獨一無二唯一的恐龍,8000多萬黨員(正好與越南國家總人口數相接近),堪比全球90%以上的國家總人口還要大;其獨裁黨的財富63年至今,僅黨費一項,就幾百萬億之巨,早已財富可抵全球80%以上的國家。一個國家這樣有這樣的政治環境、這樣的經濟環境、這樣的財富集團,還有什麼這個國家整體生態環境內的公平、公正、陽光化可言可比?還有什麼公民“舉手”來可以承載這個所謂的國家、而不是這個黨?

  (Ⅱ)、

  在越南,胡志明是無可爭議的革命領袖,其數十年的革命生涯,為舉國上下所折服,以致於當胡志明於1969年去世之後,越南已經沒有了絕對權威。胡志明的繼任者黎筍,雖然也很強勢,卻仍然無法制衡黨內的各種勢力,這反而為越南政治改革的多樣性,預留了巨大的戰略空間。雖然黎筍奉行親蘇反華的政策,並直接引發了中越邊境戰爭,但即便如此,在黎筍當政的十年間,越共黨內的中間派和改革派,均有幸保留了相當的實力,並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被殘酷清洗一空。因此,當黎筍於1986年去世之後,繼任的溫和派領導人長征,很快便利用其體制內程序,解放了被稱為“越南的鄧小平”的改革派領袖阮文靈。正是阮文靈的上台執政,促成了越南全面走上“革新開放”之路,這一改就沒有了回頭路。

  雖然阮文靈後來因為改革觸動官僚階層利益而下台,但是掌管意識形態的所謂“北方派”卻始終沒有實現一派獨大,越南國內亦從未有過大規模的政治清洗 和殘酷內鬥。自胡志明始,越南總共經歷過八位總書記,其中黎筍和農德孟當政十年以上,其它人都是五年左右,代際更替多,新老元老健在者多,越南由此形成了更多的互相制衡的國家勢力。領袖的早死,無意中去掉了越南的歷史包袱,使其輕裝上陣,缺少強勢領袖,反而使越南幸運地加速開啟了現代化歷程。

  更重要的是,越南在1976年宣布南北統一,1986年即開始革新開放,在此十年間,越南的南北經濟模式之優劣,對比明顯。南北分治的時候,越南南方基本上由美國人經營,實行現代體制的更新發展,經濟相對發達,具有比較強的市場經濟基礎。其繁榮程度,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泰國,西貢更是被稱為“東方的巴黎”。而在越南全國統一之後,在南方采取了跟北方一致的政策,對所有的企業實行國有化,對農村實行集體化,把資本主義“掃地出門”。南方“北化”之後,越南人才發現,不僅北方不行了,原本繁榮的南方亦開始凋謝。整個越南的國家發展,就開始了反思和對比,在維持“政治正確”的前提下,南方搞經濟的那一套,還是贏得了相當多的越南高層和人民的認同。

  與此同時,大批在越南南方工作的干部,紛紛進入越南高層,他們相對而言更具有現代眼光。這樣在改革的“頂層”游戲規則的設計上,越南即與中國不同,他們的步伐更大,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富有闖蕩的勇氣。除越南改革的靈魂人物阮文靈外,前總理武文傑、前國家主席阮明哲、現總理阮晉勇等,都是越南黨內改革派的棋手。而現在風頭正勁的阮晉勇,正是典型的南方派,他的政治生涯,即從胡志明市發生飛躍。由此可見,越南的革新開放之後,對於現代文明的承接,要比中國成功得多。

  (Ⅲ)、

  雖然中國改革開放受到全球的矚目,但中國是一黨獨政、自己黨利益方面非常忌諱談論越南的政治改革,但事實上作為學生的越南確實已經將中國老師遠遠甩到了身後。越南政改的最大突破,莫過於越共總書記順利實現了差額竟選。而這一職位,在全球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至今仍然是諱莫如深(如朝鮮、古巴),無人敢於對其產生方式提出質疑。事實上,在實現總書記差額競選之前,越南就先期對其政治局的設置進行了改革,也是國家及其領袖優勝劣汰的大自然必然的抉擇。早在2001年,越共就取消了政治局常委,恢復設立了中央書記處,總書記是中央書記處成員,卻不能擔任國家元首之職; 總理實權較大,但卻無軍權和黨權;國家主席只具有名義上的軍權和政權;總書記也僅有實際軍權和有限的黨權,但卻無政權;國會主席職權雖虛,但近年來有一定充實。實施了現代國家基本上的黨政分離,這是全球法制國家的唯一未來。

  越南改革開放成功的全球性標志還在於:沒出現過王立軍薄熙、林彪、“四人幫”般以及十數次“路線鬥爭”,也沒有出現過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六•四”,更沒有出現過國家政權真空的“文化大革命”、大躍進等等。越南是國家、人民的越南,不是黨國;沒有富豪,也沒有大群的窮人;沒有利益集團壟斷,沒有腐敗眾生,沒有上訪,沒有抗議浪潮,沒有頭等維穩的國家大事,盡管這個國家還不算不上什麼富裕,但這個國家卻大家都站在同一條陽光燦爛、公平公正、正義的起跑線上。

  而中國的改動——政治改革、經濟改革都是只觸動了這個國家政治的零碎皮毛,黨的利益60多年來絲紋未動、反而異軍突起。從中共中央、到中共政治局常委、到中共政治局委員、到中共中央委員,再到省、區、直轄市的中共建制,縣、鄉、鎮的中共序列各級機構,要不再中國通過國家公開的規則管理之下、還要符合中國國家的什麼游戲規則?你這個黨領導、管理著這個國家的一切,卻不能這個國家的公民來“舉手”投一票來“是否”?

  當前全球的威權、社會主義國家,占全球各國的3%不到,所謂“特色社會主義”更是絕無僅有,社會主義的全部外衣就只剩下極個別的極權者,而國家依附在這個黨的身上,將國家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據為己有、獨黨獨有,中國中共中央系的宣傳部、組織部等就是這種紊亂國家機制的根源產物。這些囿國民黨革命初期一樣、蘇聯武裝奪取政權體制而來的執政方式,卻沒有駕馭全球唯一主流國家——“法制國家”的100年、1000年大計。

  越南政治經濟改個,正是有了義無反顧的前期鋪墊,使得總書記不再是一權獨大、獨攬,再推出總書記的差額競選,才不致引來巨大的根源反彈。由此可見,在越共高層,黨政軍權力相當分散,各司其職、專業具體明確,呈現出程度不同的國家相互制衡色彩,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越來越接近現代國家的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了。此外,在核心實權職位改革的同時,越南最大的突破,是國會代表這種相對虛職的普遍競選制度(人類大自然永恆的優勝劣汰機制)。2007年,在越南第十二屆國會選舉中,越南推行了國會代表差額競選制度,從875位候選人當中選出500位新任國會議員,使國會開始名副其實的體現國家意志而不是官方或黨的意志。而中國卻走向了與全球各國空白的更加尖端、背離所有國家的政黨壟斷之路。

  通觀全球今日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要不是一代絕對霸權獨裁、家族世襲(如朝鮮、古巴)、把國家辦成了一家一般,要不就是所謂的人大代表或者國會來代表、黨天下(如中國、越南),就不就是官天下,官代表的核集表現,這些所謂的社會主義基本是“花瓶”和門面而沒有形成國家的環境,人民是什麼?有什麼選擇權力?而越南的直選則是真刀真槍,越南共產黨中央推薦自己的代表,甚至都有兩位數的落選——這就是“法治國家”的今昔和未來。國會代表的競選,增強了整體政治活力,亦使國會更能真正代表多數國民的意志,立法不再唯一代表獨家黨的意志,國家意志高於任何黨派的利益才能夠立國於100年、1000年……至今的1000年以來,還沒有哪一個黨能取代國家而利於不敗之地,吐故納新永遠是人類的活力源泉。230多年從無到有、赫然崛起的美國、財富數百年的英法德等都是歷史之呃的不朽之作。           

(作者系《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TOP

習近平不是好惹的 從一次講話看他的強硬


來源:明鏡

在美國和西方媒體看來,習近平除了沒給西藏人“帶椅子”,他還在首次在西藏的講話中透露出執政後的強硬。

  7月19日,習近平在拉薩舉行的“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慶祝大會上說,要深入開展反對達賴集團分裂祖國活動的鬥爭,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徹底粉碎一切破壞西藏穩定、危害祖國統一的圖謀。

  美國之音指出,被外界廣泛認為即將於2013年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首次發表西藏問題的重要講話表明,他不會緩和北京在西藏問題上采取的強硬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習近平於西藏發表強硬講話的頭一天,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剛剛結束對美國為期11天的時輪金剛大法會活動。7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還在白宮的地圖室會見了達賴喇嘛。

  中國對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做出強烈反應,稱美方此舉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了中方的核心利益。中國還多次指責達賴喇嘛是分裂分子。不過,達賴喇嘛否認謀取西藏獨立。達賴喇嘛對奧巴馬表示,他不尋求西藏獨立,並希望他的代表與中國政府的對話能早日恢復。中國同達賴喇嘛的特使已經進行了9輪的會談,但是截止到 2010年1月最近一次的會談,雙方彌合分歧的努力,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美國之音稱,習近平在拉薩稱贊西藏60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他說,西藏60年的發展歷程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

  在美國的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常委,原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青海塔爾寺住持阿嘉仁波切說,派未來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拉薩的慶祝活動,表明中央政府對西藏問題的高度重視。他說,60年來,西藏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新建了鐵路,橋梁,公路,高樓大廈等設施。但是,阿嘉仁波切認為,西藏物質條件的提陞,並沒有讓藏人感到真正的幸福。

  他說:“物質的發展,會不會帶來內心的快樂,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現在西藏存在著語言,文化的保存問題,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

  2008年3月14日,一些藏人因不滿漢人對藏人欺壓,以及文化、傳統等方面的侵害,爆發了抗議活動。這次由抗議演變的騷亂,蔓延到周圍的藏人居住區,最後導致至少19人喪生,數十人受傷。

  香港《明報》說,習近平率領一個由59人組成的中央政府代表團到西藏參加這次慶祝活動,說明習近平將接手對西藏的政策。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政協主席賈慶林並沒有出席這次慶祝活動。

  此外,習近平以未來中共接班人的身份出席西藏慶祝活動,也引起藏人組織的密切關注,希望能揣測出中共對西藏政策可能的任何變化。路透社援引國際西藏網絡執行董事雷諾茲的話說,他們對“習近平在西藏問題上的看法,知之甚少。不過習近平的父親、前副總理習仲勛同第10世班禪喇嘛關系密切,而且也認識達賴喇嘛”。

  雷諾茲說,1980年代達賴喇嘛的特使訪問西藏時,並會見了習仲勛,看到了習仲勛一直保存著達賴喇嘛多年前送給他的一塊金錶。他說,習近平將來是否會走他父親的路線,對藏人表現出任何同情,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原青海塔爾寺住持阿嘉仁波切說,中國政府派習近平出席西藏的慶祝活動,除了要表明中央對西藏穩定和發展的重視以外,還有一層懷舊的因素。他說,50年代前後,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曾經在西藏工作過,同10世班禪喇嘛關系密切。阿嘉仁波切還特別講述了他1994年和班禪大師母親一起在深圳看望中風初愈後的習仲勛的情景。

  他說:“對我來說比較震撼的是,他雙手合十舉到頭腦的地方,說我對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心底有虔誠性,他們兩個保佑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所以我感到很驚訝,作為一個西北軍的黨政領導,到了得病的時候,求的還是菩薩”。

  盡管外界希望習仲勛當年同班禪喇嘛和達賴喇嘛的交往,能對習近平有個耳濡目染的作用,阿嘉仁波切認為,中央已確定西藏問題的政策,不會因為領導人的更迭而輕易改變。他不認為習近平將來扶正後會對西藏問題做出什麼大的變化。

 


習近平在拉薩

  美國為何推遲習近平訪美時間?

  盡管習近平在西藏的強硬講話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但很快就被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這一熱點新聞取代了。而《外參月刊》的獨家新聞“美方為何推遲習訪美”,率先披露了更多內幕消息。

  2011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期間,中美確定拜登在年內訪華,美方歡迎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此後訪美。不過,華盛頓的外交人士向《外參月刊》透露,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將在明年上半年訪問美國。

  外交界人士說,中共原希望安排習近平今年訪問美國,但美國方面卻盡量推遲習訪美的時間,其原因是,越近中共十八大召開的時間,越能確定習近平接掌權力的可靠性,也更能對習近平施展影響。

  其實,美國方面早在數年前就基本認定習近平將成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外交界人士指出,習近平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後曾兩次出訪美國,當時美國方面派出的保安人數,遠遠超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保安標准。外交界人士還透露,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訪問美國時,也受到同樣的待遇,保安規格極高。

  外交界人士指出,美國方面當時對習近平和李源潮的到訪給予如此之高保安待遇,主要是華盛頓基本認定兩人有望成為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其實,美國政府和商界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畢竟無論是習近平還是李源潮,當時率領的都是地方政府采購團,是來給美國送錢送禮的。

  比如說,2005年5月,習近平率領浙江代表團訪問美國,舉辦浙江周。僅在開幕式當天,就獲得了中方和美國企業簽署的63個經貿項目合同,合同總金額24.9億美元。

  也就是此次訪美時,習近平結交了時任高盛集團首席執行長的保爾森。2006年9月,保爾森出任布什政府財長後首次訪華時,就把他的第一站放在杭州,專程拜訪了習近平。

  2006年5月,習近平再次率領浙江代表團訪美,並與紐約僑界的各位僑領、僑胞歡聚一堂。後來,紐約《世界日報》報料稱,習近平此次訪美,在出席僑界的歡迎晚宴時,特別安排了四名保鏢,不讓試圖與他單獨合影的僑領近身。

  有意思的是,同樣是2006年5月,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訪美。在訪問洛杉磯時,李源潮還用英語主講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在訪問紐約時,李源潮在下榻的紐約廣場酒店與美國江蘇友好協會舉行了座談。他贊揚江蘇僑胞為促進江蘇與美國的經貿往來及學術交流作出的貢獻,歡迎江蘇僑胞常回家看看。據一位參加座談的僑界領袖回憶,當時李源潮身邊有數位白人保鏢,但李源潮逐一與參加座談會者單獨合影。

  熟悉中美關系的外交界人士對《外參月刊》說,現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過去的幾次訪美活動,都很難說是令人滿意的,除了中美之間有很多利益衝突,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胡錦濤個人毫無魅力可言,言行舉止呆板僵化,連同他的幕僚人員也是很保守。

  此外,胡錦濤夫人對美方安排的一些柔性的外交活動居然毫無興趣,甚至在胡錦濤最後一次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時都沒有隨行。

  外交界人士告訴《外參月刊》,美國希望習近平能表現出不同的作風。美國的官方也在到處搜集習近平各方面的資料,希望對習有更多的瞭解。明鏡出版社出版的有關著作及明鏡月刊刊登的有關文章,不少被美方翻譯成英文,作為瞭解習近平的重要資料。

  但是熟悉中國政情的人士對《外參月刊》指出,對習近平正式上台前訪美就有大的作為是不切實際的期望。雖然他的夫人很在行公開性活動,她的明星背景會帶來很多鎂光燈,但明年彭麗媛能否隨行還很有疑問,因為在上台之前,習近平還是要保持低調。

TOP

和王立軍陳光誠學會了 河南七旬老人闖美領館(圖)


來源:VOA



在去美使館前合影,由左依次是;聶木妮、黃妙玉、聶麗娜

  中國河南兩位老年訪民因“私闖美國駐華使館”被關押在拘留所多天,而據中國相關法規,70歲以上的人即便違法,也不在拘留所執行拘留。

  聶木妮夫婦闖館遭拘押

  河南省襄城縣村民聶木妮和黃妙雲5月9日被當地國保關進襄城縣拘留所,到現在沒有釋放。期間,當地國保不准許他們的子女去看望。此前聶木妮夫婦於5月8日下午,前往美國駐北京使館“闖館”,遭到守門警察攔截,被送往北京久敬莊關押。聶木妮夫婦的女兒聶麗娜5月10日對美國之音說,她父母頭天上午被押回老家,直接關進拘留所。

  聶麗娜說: “昨天上午到的家,上午就進了拘留所。他們先去久敬莊,然後河南官員用在北京雇佣的黑社會,把他們拉回家之後,直接關進拘留所。還雇佣黑社會在裡面看著,還有政府的人。”

  聶木妮夫婦為了女兒聶麗娜的冤情上訪多年。而聶麗娜當初因為離婚案和宅基地問題上訪,十年期間,她在上訪過程中又遭遇新的冤情。由於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他們一家星期三打算到美國駐華使館“擊鼓鳴冤”,卻被“拿下”。

  闖館受陳光誠經歷啟發

  談到聶木妮夫婦到美國駐北京大使館“闖館”的事,聶麗娜說,他們是受到陳光誠最近這段經歷的啟發。“美國大使館能給人一種信任和人權尊嚴。因為山東盲人陳光誠跑到美國大使館之後呢,政府現在不是對他好一點了,還給他看病。對當地政府關他做調查,如果屬實還要處理有關人員。我們從網上看到這些東西,我們也決定去大使館。”

  2011年3月,在北京上訪的聶麗娜被當地官員帶回老家,關進襄城縣拘留所10天,當時她已經懷孕。去年11月,人在北京的聶麗娜被警察送進久敬莊拘押,此前她正帶著不滿10個月的女兒在中南海喊冤。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對哺乳期的婦女不適用拘留。

  聶麗娜父母這次被關進老家拘留所,當地司法部門沒有出具任何法律文件。5月9日上午,聶麗娜的哥哥和妹妹來到襄城縣拘留所。在拘留所隔著鐵門鐵窗遠遠的見到父母。信訪局一名官員對聶麗娜的哥哥和妹妹說:這是訓戒,不寫悔過書,不承認錯誤,保證今後不再上訪,不再犯錯誤,就永遠別想出來。

  聶麗紅等家人去縣政府為父母討公道,遭到縣刑警大隊強行阻擋。

  聶麗娜的妹妹聶麗紅5月9日趁看守出去買飯的空兒,在拘留所門前喊,聶木妮在裡面應聲,這才知道父母被關在拘留所。

  關押七旬人涉違法

  聶木妮今年74歲,黃妙雲69歲。根據中國治安處罰條例規定,70周歲以上的人違法治安管理,即使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也不送拘留所執行。而聶木妮夫婦被拘押近三天,而且不許子女看望。

  聶麗紅說:他們去看過父母,但是“他們不讓見。見他們的門開著,我就過去了。一喊,他們就把我拖出來了。我父親聽見我喊了,就出來了。我在門縫裡看到他們了。”

  美國之音記者分別打電話給河南襄城縣縣委書記蘇建濤、縣信訪局常局長,他們的手機要麼線路正忙要麼無人接聽。撥打茨溝鄉黨委書記盛亞濤電話,接聽電話的人回到說,打錯了。到記者截稿時間,聶木妮夫婦仍被拘押在拘留所。

TOP

薄熙來軟禁中接受專訪 後悔為孩子沒跟谷離婚


來源:中國時報

       日本《富士晚報》獨家報導,日本國會新聞社次長宇田川敬介四月廿六日在北京獨家專訪到被軟禁中的薄熙來。薄熙來對於他的妻子谷開來涉嫌殺人事件表示,兩人離婚調停成立後已分居十多年,為了小孩的問題,也為了不想阻礙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一直沒離婚,現在後悔莫及。

  報導指出,宇田川過去曾在「MYCAL」大型超市集團上班,在MYCAL進軍大陸市場時負責法務工作,因而認識當時的大連市長薄熙來,MYCAL後來還與具律師身分的谷開來簽顧問契約,從那之後兩家便互有往來。

  中國國家安全部今年三月為了調查薄熙來的家族關系而請宇田川協助,宇田川便提出要與薄希來會面作為交換條件,中方最後准許他與薄熙來吃飯,但不准拍照和錄音。

  宇田川廿六日在中國國家安全部的監視下,到位於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北京飯店」與軟禁中的薄熙來一起用餐,同席有二名翻譯,其中一名是國家安全部的人,餐廳門外還有穿制服的二名警官負責警備工作。

  宇田川指出,薄熙來看起來有點疲憊,但表情還算溫和平靜。他在交談中否認有關自己的大多數醜聞,也否認他的失勢是因為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

  薄熙來說:「那不是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我以前在當重慶市黨書記時曾徹底掃黑,也除去與黑道有往來的市政府干部,因而被一些人痛恨。他們的殘存勢力找到妻子出事的時機來整我,我是被他們設計陷害的。」

  由於兩人用餐當天正好是民主黨前黨魁小澤一郎被法庭判無罪的日子,因此薄熙來還說:「我會(像小澤一樣)復活的」。薄熙來談到谷開來時,並沒有否認她殺人之事,但很後悔地說:「要是當時離婚就好了。」

TOP

5·12汶川地震四周年 遇難孩童家長上訪被捕(圖)


來源:明報



    4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近9萬名同胞喪生,600萬間房屋倒塌,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歷經生離死別。昔日國殤之地,如今華麗建築林立,川震之痛,似在公眾記憶中逐漸淡去。內地媒體今年寂靜無聲,連慘烈的震央映秀鎮,也被包裝成旅游景點。
   
     根據在囚維權作家譚作人的調查報告,川震遇難師生多達5781人,其中過半被豆腐渣校舍埋葬,延伸的劣質建築責任問題,至今未有寸進。死難學生家長不斷上訪,不斷被捕。上訪之路,難於上青天,他們哭訴﹕「我們是最可憐的人了,請不要忘記我們……」
   
     今日是5.12四周年,本報早前再度走訪被消音的災區,讓這群快被遺忘的家長,訴說被圍堵了4年的故事。
   
     四川什邡市洛水鎮在川震中的總死亡人數約800,其中死於豆腐渣校舍的學生達180人,西南設計院總工程師陳正祥2008年現場勘察時,曾當場向記者感嘆:「又是一個沒有構架柱的教學樓!」
   
     「我女兒鄧秋月,17歲,高二九班,成績好得很,被活埋了。」秋月的母親衡安英記得,該校共有7幢建築物,唯獨教學樓倒塌,造成505名師生受傷,108人死亡。衡安英說,秋月在學校年年名列前茅,從來沒有跌出三甲,她怕父母生下女孩子會失望,所以好勝心特別強,「她說我是女的,一定要勝過男的。我們每個月給她20塊錢零用,她不肯用,不買吃的、穿的,都存錢買上大學的書和字典。她知道家裡沒錢,放學就替人家干活,農活,掙工錢,放假、星期天都去掙錢,晚上就讀書讀到2、3點才睡」。

  父打煤礦工 為女存學費
   
      有一天,老師來家訪,向衡安英和丈夫鄧元書說:「你女兒非常聰明,無論如何也要撫育她成才!」鄧元書聽完,決定投身中國最高死亡率的行業,「我聽到這話就不管了,跑去山西干煤礦,每天在780米地底工作12小時,我只想:一定要存錢讓月兒上大學!」鄧元書離鄉背井,每年只回家一次,後來發現有出版社經常寄信給女兒,「她喜歡寫文章,寫得太好了,許多都在《山西文學》、巴蜀的文學刊物上發表了!」

  鋼筋不合格 學校照驗收
   
      「她就是很想讀書,她老說要讀哈佛大學,我還在想我該存多少錢?她說,不要父母的錢,自己靠獎學金。」秋月在一封英文作文寫到,夢想去哈佛讀醫。鄧元書說,「我們看不懂,你不說,我們都不知道」。
   
     5.12當日,洛水中學整幢豆腐渣教學樓塌成廢墟,校舍建築商後來向傳媒承認,修建至2樓已經發現質量有問題,鋼筋和主力柱都不合格,但後來建至4層後,校方驗樓收貨。衡安英憤怒,「建校費付了,家長交了1500元到6000元,他們蓋豆腐渣!錢哪去了?」

  夢想讀哈佛 干農活買書
   
    鄧元書說,當時剛從煤礦出來,「接到妻子電話,我一下子就軟倒地上了!當天叫老闆拿工資,然後去火車站,沒有火車,就坐政府安排的大巴,跟很多四川民工一起走。但回來已經15號了,死了100多個學生,挖一個很大的坑,一個人一個紅磚頭編號,一層一層的埋了……」兩夫婦說,走進女兒昔日的睡房,房間的陳設大致沒有改變,只多了兩張盛載青春笑臉的遺照,「你看這麼多書、英語字典、錄音帶,都是她自己干農活掙錢買的,准備考大學的」。
   
    此後,這兩夫婦跟無數的豆腐渣家長一樣,開始了漫長的上訪,追究豆腐渣責任,「我們不斷去北京,不斷被抓回來。有次從鄭州過去,坐大巴,轉小車,轉火車,再乘的士,也都抓了」。衡安英說,譚作人、艾未未的人過來調查豆腐渣死難名單,「政府發現了,也抓家長,這個看守所關幾天,那個看守所關幾天」,「家長成玉建給維權人士黃琦打電話、發短訊,政府說,他們監控,全部都曉得,又抓了他們去派出所,成玉建的老婆就跳樓了」。

  電話受監控 上訪屢被抓
   
    采訪期間,許多家長都不能現身接受訪問,衡安英說:「我們做什了?壞事嗎?害人嗎?你當官的該做點好事情,都是貪官污吏,強行壓迫我們。我們只是要求公平公正!」

TOP

陳光誠現身海外電視直播 評中國態度克制冷靜


離開美國駐華大使館的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目前依舊在北京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等待中國官方為其發放出國簽證。據稱其遠在山東老家的親人卻因為陳光誠出逃而受到地方政府的打擊報復,與之相對5月11日陳光誠首次現身海外媒體直播節目,亦評價中國政府在處理此案時表現得克制冷靜。

陳光誠11日晚間接受了美國之音大約5分鐘的直播電視采訪,這是他首次在海外電視直播節目中接受訪談。陳光誠首次肯定中國政府在與美方協調事件處理時的表現,稱中國政府態度“克制和冷靜”。

事實上,自出逃行蹤由中國官方公布後,陳光誠的處境便大為改觀,一言一行幾乎全在中國境外媒體的視線中。5月2日陳光誠在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的陪同下離開美領館赴朝陽醫院當晚,即廣泛地與境外媒體進行了接觸,中國官方可謂未加阻攔地為其提供與向媒體“哭訴”的渠道。

也正是在此時,陳光誠一夜之間推翻中美此前達成的留在中國的協議,聲稱遭到美國遺棄,自己是在遭遇脅迫下才答應離開美國大使館,希望舉家離開中國,令美國遭到各方責問一時頗為尷尬,同時也讓人們見識到身處中美以及維權人士三方勢力撕扯下焦慮、恐懼、遲疑、搖擺不定的脆弱神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5月4日隨即表示,如果陳光誠想出國留學,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可以像其他中國公民一樣,依法通過正常途徑到有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美國國務卿希拉裡(Hillary Clinton)也表示,中方的表態讓她倍受鼓舞。隨即美國紐約大學宣布邀請陳光誠到該校做訪問學者。近日,華盛頓大學也加入了“爭搶”陳光誠的隊伍。目前陳光誠正在等待中國政府簽發護照,有消息稱陳光誠可能在月底成行。

另據香港《亞洲周刊》披露,陳光誠可以赴美的決定是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拍板敲定,發生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的此次事件曾令中方最終決定在兩天時間內迅速平息事件,決不讓破壞此次會談的氣氛。因此中方做出讓步,允諾為陳光誠提供7個高校供其選擇接受教育,並承諾就其遭遇山東地方政府的非法拘押虐待“遵循法律程序展開公開調查”。

不過5月10、11日陳光誠接連在境外媒體爆料,山東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對付其家人,以報復他4月22日在監視人員眼前逃脫並且避入美國大使館,令一波三折的陳光誠案再掀波瀾。陳光誠家人的遭遇成為現時最為迫切的也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關鍵,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10日表達了對事件的關注,稱已向中國查詢陳光誠家人遭報復的消息。

陳光誠11日表示他的侄兒陳克貴因為攻擊闖入家中的地方干部,雖然沒有發生命案,卻仍遭到“蓄意殺人”的指控。“多達10個人破門而入要找我,但找不到,他們開始打人,陳克貴頭上挨了棒子,只好抓起菜刀自衛。”而陳克貴的律師亦稱,在4月27日凌晨的這起打鬥事件中,有一名地方官員受到重傷,另有2人受到輕傷,沒有人死亡。路透社的報道稱,當局不允許律師出面為陳克貴辯護。

此前多維報道稱地方政府意圖瞞天過海、肆意踐踏法治是釀成陳光誠事件的主因。BBC報道稱山東地方政府正在等待中央的處理指示,假如已然是“待罪之身”的山東當局在此時間節點采取進一步激化矛盾的措施,為外界落下摧殘其家屬和言而無信的口實,則必然會令中央高層更為震怒。

TOP

東師古恐怖擴散 打壓陳光誠勢力不限山東


來源:華盛頓郵報

  在通往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家鄉 – 東師古村的岔道,一些身材魁梧的男子在那把守。他們戴著墨鏡、寬沿草帽,並把汗衫舉到鼻子那麼高,來遮擋他們的臉。他們阻止任何人進村,並對放慢車速或靠近的車輛又喊又踢。

  便衣保安人員等侯在附近一些沒有標記的黑色車輛旁,准備尾隨外來人員,對他們進行近距離監視。

  在鄰村西師古村,驚恐的村民偷偷告訴記者,自四月下旬陳光誠奇跡般逃脫後,有更多的男子和安全人員開進了該地區。

  一位婦女說指著連接兩村的一座橋說“我不敢到那邊去”。“他們沒有槍,他們是用棍棒。如果你看上去像是外面來的,看你不是那個村的,他們就打你。”

  當地村民們說,自從陳光誠逃到北京後,這種恐懼已經擴散開,至少有三個鄰村目前也受到嚴密控制。

  陳光誠的侄子(陳克貴)已被逮捕,並被控故意謀殺。試圖代表他的律師們已遭到威脅和騷擾。

  陳光誠周五在北京朝陽醫院通過電話表示,“現在,他們正在對我的家人進行瘋狂報復。”

  他說,“(臨沂)地方政府那種濫用權力犯下的罪惡還沒有得到控制”,“我擔心他們這種報復、侵犯人民權利的違法行為會更加惡化。”

  東師古村及其周圍的村莊就在臨沂市主要道路旁邊,都是小的、半城市化街區,一排排混凝土的農舍間隔著窄窄的小巷。在這裡,農民們以種植玉米、花生和養雞、養豬為生。

  《華盛頓郵報》記者此次的東師古之行,似乎證實了陳光誠的恐懼。當其中一名記者的車輛減速,要轉入通往東師古的道路時,就有一些男子衝過來,大喊大叫,用腳踹車子側面。

  之後,該記者的車子被跟蹤了幾英裡,在抵達高速公路時,曾出現多達三輛黑車,在高速追趕。其中一輛黑車,前後都沒有車牌。另一輛是山東萊蕪市的車牌,第三輛是濰坊市的車牌。調動來自不同城市的車輛,這說明此安全監視是全省性的行動,不只局限在臨沂。

  “我們都很害怕”

  記者在東師古村附近的村莊-西師古村進行采訪,發現了一種恐懼的氣氛。一位三十多歲有一個小女兒的男性農民說,“我們都很害怕”,“他們可能會來抓我們。”

  一位56歲的王姓男子說,陳光誠在該地區的很多親戚都受到了嚴密監控,包括那些沒有被軟禁的。 “即使他們讓他的家人出去,都會有一幫打手跟著”。

  陳光誠的哥哥和嫂子目前被軟禁在東師古村,那些把守村子的男子禁止他們離開。據律師劉衛國說,他們31歲的兒子陳克貴,目前被關押在山東省沂南縣看守所,他被控“故意殺人罪”。

  劉衛國說,4月26日夜晚,也就是當局發現陳光誠逃脫的當晚,一伙人闖入陳家。陳克貴傷了其中三人。事後發現,這三人為政府官員。

  劉衛國向《華盛頓郵報》出示了當局對陳克貴的一份拘捕令說,“指控陳克貴謀殺不合情理”,“他是出於自衛。”

  劉衛國周四在其山東濟南的辦公室接受采訪時說,他起初應陳克貴妻子的請求,在事發後第二天同意作陳克貴的辯護律師。然而,警方已經警告他不要介入,並不能接受采訪。

  劉衛國回憶當時他接到安全警察的威脅電話,“他們說,他們將去見我的母親”, “現在我的壓力非常巨大。”

  劉衛國說,他安排了一位來自廣州的律師,來接手陳克貴的案件。但他表示,這名叫陳武全(Chen Wuquan音譯)的律師突然被廣州市律師協會沒收了牌照。

  “我已經被禁止接手這個案子,陳武全律師也被禁止,還有更多的律師會被禁止。但請告訴外界,我們這些律師不會退縮,”劉衛國說,“這不是為了陳光誠的家人或為了任何個人,這是為了所有中國人的尊嚴。”

  強硬政策還在繼續

  在臨沂,一些村民知道陳光誠這位盲人鄰居幫助他們反抗當局野蠻實施“計劃生育政策”。

  2005年,陳光誠代表受害婦女提出了群體訴訟。他不久就被逮捕,並被判入獄四年零三個月,罪名是聚眾鬧事“阻礙交通”。

  這裡的村民說,盡管陳光誠的努力,臨沂當局仍然在嚴厲執行“計劃生育政策”。

  一位30多歲的農民說,“陳光誠是個好人,他為人民說話。”該名男子說,每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在當地還是可以的,但“如果人們想要第三個孩子,他們就會找到你,肯定會把你帶到醫院墮胎。”

  該名男子說,如果一對夫婦准備生第三個孩子,並為此設法逃離當局的追查,他們所有的親屬都會被抓走。他形容很多夫婦在生了兩個孩子後,被強迫進行結扎,當局要他們自己決定,要麼是男方,要麼是女方去接受結扎手術。

  他說,“其他國家都沒有這樣做。為什麼要我們這麼做?”

  濟南律師劉衛國稱臨沂市的計劃生育政策“不人道”。

  他說,“在其他國家,家庭生育計劃是一個人權問題。在這裡,它是政府的政策,人們沒有說‘不’的權利。”

  陳光誠周五在接受采訪時說,強制墮胎和強制絕育政策還在繼續執行,因為沒有地方官員曾因此受到過處分,或被告知要停止這麼做。

  他說,“那些負責的官員沒有受到懲罰,反而獲得了晉升。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在臨沂,計劃生育控制依然是那麼緊張。”

  陳光誠說,他依然在等待北京的(中央)官員依照他們的承諾,對臨沂官員展開調查。

  陳光誠說,“我擔心,為什麼中央政府還沒有展開調查?” “我會繼續要求他們盡快開始調查。”

TOP

遭軟禁外媒還能專訪? 保薄反薄政治角力


來源:中國時報

  正被「軟禁」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居然獲准和一個日本人吃飯、談桉情,實在不可思議,但這就像近期眾多關於薄熙來的新聞一樣,新聞的背後還有新聞,中共高層不同勢力分別透過境內、境外媒體放話,意圖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除非是胡亂猜測,關於中共高層的新聞,極少是「跑」出來的,而是被「放」出來,或是被「喂」出來。

  從本月關於薄熙來的新聞來看,最先是傳出谷開來疑似精神狀態出現問題、早前穿著軍裝闖入公安會議一事。這新聞是《路透》的獨家,但一些大陸媒體人在網上唉嘆,他們早知此事,只是受限內部紀律不能發表。可見這則新聞被「放」到新聞市場上已經有一段時間。

  這則新聞顯然是在為谷開來開脫,讓她以精神狀態為由,獲得從輕的處罰。事實上,此前即有英國、美國媒體分別從不同管道獲取許多關於谷開來的八卦消息,其中,除了谷開來與英國商人海伍德的曖昧關系之外,主要就指涉谷開來的精神狀態問題。

  先救谷開來,下一步就是將谷開來和薄熙來區分開來。日本《富士晚報》關於薄熙來早與谷開來分居十多年的消息,就有這樣的效果。只是,為達成這種效果,嚴重違反中共黨內紀律,放任薄與一個日本人會面,背後必然有極粗壯的臂膀支撐著。

  和《富士晚報》這則新聞同樣具有深厚「背景」者,是大陸《時代周報》在本月十日報導谷開來大姐谷望江的資本系譜。此前,中共高層有心者都是透過境外媒體放話,這次可不同了,直接放到了大陸媒體上,其意義,顯示中共高層保薄、反薄勢力已經鬧開,不再遮遮掩掩了。

TOP

權鬥激烈 傳胡錦濤有意縮編政治局常委


來源:旺報

  預計今秋舉行的中共十八大牽動大陸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根據路透報導,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打算將中央政治局常委的9人組織架構縮小,恢復成十六大以前的7人。路透更預測,如果7席的組織中,胡錦濤派系能拿到3席,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就可以確保他的發言權,更進一步延續他的改革路線。

  香港浸信會大學的中國專家Jean-Pierre Cabestan表示,「胡錦濤是希望能在十八大交棒後繼續在幕後保持他的影響力。」路透認為,在較小的組織運作中,胡錦濤人馬可以發揮空間更大,因為政治局常委會做任何決定都需要達成共識,較小組織方便他們保持影響力,也可讓下一代接班人習近平較能協調,進行改革。

  十八大可能延後召開

  習近平想法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但是路透推測,雖然胡、習兩人個性、政治養成過程都不一樣,但在政治決策方向上應該不至於差異太大,習想要的也應該是精簡的組織,即使這樣會使胡錦濤派系擁有很大影響力。

  「小團隊決策容易,不像大團體意見分歧,也不容易有共識。」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機構學者薄智躍說。他分析如果反胡錦濤的人馬主張將常委人數擴展到11人,不但成為1966年以來最龐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組織,也會讓習近平更難推動改革。

  路透說,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爭議,讓北京當局考慮將十八大延期,原本預定在今年9月、10月舉行,現在有可能延到11月至明年1月。

  中共十八大將決定包括中央總書記、政治局委員和常委,以及軍委主席、副主席和委員等的人事問題,由於中共政治繼承已經邁向制度化,外界預期胡錦濤會在任滿兩屆領導人後,於十八大後交棒下台,習近平目前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被視為是胡錦濤未來的接班人選。

  三方角力 情勢詭譎

  有學者認為,政治局常委人選涉及高層權力布局,必須經過政治派系或政治集團的相互協調,以確保各派系勢力均衡,十七大便是由胡錦濤的團派和江澤民的上海幫共同進行協調,完成高層政治的權力分配。但現今歷經胡、溫整肅上海幫陳良宇,以及習近平和薄熙來等太子黨崛起之情勢,使得中共高層政治從穩定的兩方派系平衡,轉為較不穩定的三方集團角力,是胡溫團派勢力、上海幫和太子黨之間政治派系集團的三方博弈。同時也因為薄熙來事件打亂了中共的權力交接,使得情勢更加詭譎。

  根據路透報導,學者都認為習近平必須要加速胡的改革路線,就算胡的壓力仍然存在,習仍有足夠的時間建立自己的威信。

  江澤民角色 令人玩味

  路透還分析,江澤民的角色令人玩味,他現在偶而的現身,意圖展現他仍有影響力。他上月17日藉接見來訪的美國星巴克咖啡連鎖集團的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茲之機會亮相,有分析人士認為,江澤民露面的時機是經過精心策畫的,並向胡錦濤一派表示,他對中共18大仍有發言權。

  路透分析,江澤民卸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時,仍繼續擔任一段時間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有可能循此模式。

TOP

“薄熙來軟禁中接受專訪”疑是假消息


來源:博訊

日本《富士晚報》報導稱,日本國會新聞社次長宇田川敬介四月廿六日在北京獨家專訪到被軟禁中的薄熙來。這則新聞被廣泛轉載。博訊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此消息疑是挺薄勢力的造假,完全是錯誤的。例如,負責調查薄熙來案的是中紀委,而不是國安。該報道不止一次提到國安的出現和聯系。

TOP

《北京日報》炮轟人肉搜索疑為社長護短


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5月4日開腔評論陳光誠事件將槍口對准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引起轟動效應並廣受指責後,該報社長梅寧華也遭網友人肉搜索。一周後的11日,該報再刊文炮轟人肉搜索,被指為社長護短。

5月4日,《北京日報》在三版“長安觀察”欄目刊發署名“甄文”題為《從陳光誠事件看美國政客的拙劣表演》評論文章,點名批評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稱其在陳光誠事件中扮演與身份不稱的雞鳴狗盜角色,結果該文不但未引起中國民眾共鳴反遭致炮轟。而《北京日報》社長梅寧華及其女兒亦遭人肉搜索,有眾多網友聲稱梅寧華底子不干淨。

5月11日,該報仍在三版“長安觀察”欄目刊發題為《“人肉搜索”的韁繩該勒住了》(詳件附文)的署名評論文章,稱人肉搜索對個人、社會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愈發明顯,“對此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對人肉搜索的“戰鬥檄文”離該報刊發奇文批駱家輝引起轟動後社長梅寧華遭人肉搜索不到一周時間。這被外界解讀為該報在為社長梅寧華“打抱不平”。

據公開資料,梅寧華1954年1月生,遼寧大連人,北京市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曾長期在北京市委宣傳部任職,先後出任宣傳處干部、副調研員、副處長、處長等職。隨後,梅寧華升任北京市豐台區宣傳部部長,區委副書記。1997年10月起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2006年3月任北京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

來自互聯網的消息稱,梅寧華任職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期間,或在建設高達16億元人民幣的首都博物館新館期間有貪腐行為,不過對此並沒有官方正式消息。這座在2008年奧運會前不久才投入使用的昂貴建築,從使用第一天就開始出現因為施工、設備安裝質量等問題漏洞,招致麻煩一直沒有間斷。

還有網友聲稱,文革期間(1973年6月)入黨的梅寧華是極左派代表,稱其在1974年批林批孔時,因批判揭發有功,曾受到江青召見。後曾因極力反對胡耀邦,被鄧力群相中,推薦給陳雲當秘書,但陳雲覺得此人與四人幫有牽連,沒有任用。

薄熙來被“雙停”之前,《北京日報》3月31日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發文公開聲稱“總書記不能凌駕共產黨之上”,引起輿論轟動。外界懷疑該報是否“挺薄”。網友人肉搜索的結果顯示,梅寧華據稱是接受薄熙來資助的200余位公共人物之一。《求是》雜志的資深媒體人士曾稱,在薄被免重慶市委書記後,在北京昆侖飯店曾秘密召集一個挺薄會議,司馬南及梅寧華均有出席。

附:《“人肉搜索”的韁繩該勒住了》全文

不知從何時起,“人肉搜索”成了一些網民宣泄情緒的工具,動輒以此來對他人進行攻擊似乎成了他們上網的一大樂趣。近來,遭“人肉”的有兩位不能不提。一個是人民日報甘肅分社社長林治波,另一個是香港衛視采訪總監秦楓,他們都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被某些網民一通窮追猛打。

其實長久以來,“人肉搜索”並沒有太好的聲譽,一來是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覺“不入流”,二來是其操作手法實難說是正人君子之所為,多是一些理屈詞窮之人躲在暗地裡打黑槍、放空炮。

一起起“人肉”事件背後,我們看到鮮有理性的觀點交鋒,更多是一些網民的怒氣、戾氣和霸氣,群體性的網絡起哄甚至網絡暴力。“人肉搜索”對個人、社會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愈發明顯。

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應當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表達,因觀點不和就發動“人肉”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社會應有之生態。但在時下的網絡空間裡,卻總有一些人喜歡按照自己的預設立場給人貼標簽、扣帽子,只要跟自己不是一個觀點,不管對方說什麼上來就是一通冷嘲熱諷。一段時間以來,網絡輿論場中不斷上演著“五毛”與“美分”、“左憤”與“小右”的衝突和對立。在標簽的裹挾下,發動“人肉”而迫使對方閉嘴,竟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勝利”。這些人動不動就指責他人是“文革余孽”,其實他們這種所謂“人肉”的做法,才是典型的“文革”手法。毫無根據地捏造罪名,用最不堪的語言進行攻擊,這與當年遭人唾棄的“文革造反派”何異。

不難發現,那些喜歡“人肉”別人的人還常喜歡拿“言論自由”來說事,好像自己不管怎麼說、說什麼就都是正義的。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來壓制別人的言論表達是這些人的一貫做派。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這種霸道的自由觀所折射出的,恰恰是這些人的惡劣心態,貌似什麼都是自己對,所有人都得圍著自己轉,而這正是對“言論自由”最大的吊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人肉搜索”已越來越多地與網絡謠言混在了一起,網絡空間的空氣質量正直線下降。多年來,“人肉搜索”培養出了一批熱衷於挖人隱私、造謠生事的無事生非者。他們慣常於將個人恩怨摻雜到“網絡爆料”中,抹黑誣賴、無中生有,盡混淆視聽之所能。網絡上各種信息真假難辨,正所謂“‘人肉’之風愈甚,背離真相愈遠”,網上鬧得一片喧囂,到頭來卻是大家啥都不信,最後受害的只有那些無辜的“被人肉者”。近年,“人肉”揪錯對像,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時有發生,“人肉搜索”的社會危害力正在逐步顯現,對此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

網絡從來就不是超拔於現實的“虛擬社會”,現實社會中對每個成員應有的約束,在網絡社會也沒有理由豁免。揭人隱私、人身攻擊、造謠惑眾在任何社會都是不能容忍的,“人肉搜索”應當受到約束,否則它將變成頭腦發熱者手中的棍棒,我們的社會不能容忍這樣的胡敲亂打。

TOP

“中國模式”失去其吸引力


來源:國際先驅論壇報

《國際先驅論壇報》星期五(11日)發表文章稱,所謂的“中國模式”已經失去了它的部分吸引力。

文章說,自從2008年西方經歷金融危機,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以來,中國領導人就開始炫耀“中國模式”的好處。

這種所謂的“中國模式”就是集權政治加上政府導向的資本主義。

然而,隨著今年初中國發生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解職以及最近剛剛發生的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事件所引發的中美外交危機使得中國模式的至高無上性受到懷疑。

文章指出,尤其今年中國面臨10年一次的領導人換屆,引發中國政治圈動蕩的薄熙來醜聞,經濟放緩以及社會群體事件的頻發都使得宣揚“中國模式”顯得為時過早。

文章引述人民大學的一位學者的話說,其實中國現在所面臨的許多經濟問題實際上是掩蓋了的政治問題,其中包括中國的經濟性質以及所有權的體制問題等。

文章說,中國雖然是一黨專制,但卻派系嚴重,內部存在多種聲音。

有人說薄熙來撤職是中國政治體系的一種矯正,但也有人爭論說,由於高層政治領導人內部的分歧,更多的高官采納向薄熙來那樣的民粹方法也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引用《炎黃春秋》雜志主編吳思的話說,中國沒有明確的、不可動搖的路線。

弊端

文章同時說,“中國模式”的另外一個弊端是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以國有企業的投資項目所帶動的,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框架。

雖然中國的一些決策人希望推動另外一種經濟增長的模式,例如依賴國內的消費需求,鼓勵私營企業以及放松銀行借貸等,但問題是中國的新老領導人都與國有企業關系密切,並且並不願意改變現狀。

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放緩,中國總理溫家寶預計今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為7.5%,而本周四(10日)所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外貿出口下跌。

但如果中國經濟進一步冷卻,中國政府只好再回到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性的經濟增長。

文章說,“中國模式”的另一個問題是貧富差距擴大,從而導致社會不穩,抗議事件不斷,例如像廣東的烏坎抗議等。

而中國目前維穩的主要手段是依靠軍隊和警察。但中國公安的暴力又會迫使被壓迫者的反抗,中國盲人律師陳光誠的出逃就證明了這一點。

TOP

薄案現轉機,學者稱胡溫采取非常之舉


來源:VOA

薄熙來接受日本媒體采訪的消息給人們最初的感覺是匪夷所思。中國政治觀察家們也感到其中十分“詭異”。不過,熟悉中共政治的專家似乎從中嗅到了某種味道,認為薄熙來可保性命無憂,牽連人員也有望解脫。
   
    日本《富士晚報》刊登的4月26日專訪正在接受調查的薄熙來的獨家報道對公眾帶來了一次新的震撼。讀到這條消息的人無不感到意外。

*寇建文:薄、谷切割,薄性命無憂*
   
    寇建文,這位長期從事中共政治和中共黨史研究的台灣學者,在跟記者談到日本記者的這則報道時,連聲表示:
   
    “這事非常詭異,這確實非常詭異了。”

    寇建文認為,詭異之處在於,薄熙來的舉動不合常規。至少從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還從來沒有哪一個正在接受審查的國家領導人能夠有機會和外界接觸,更不用說接受外國媒體的采訪。
   
    不過,寇建文認為,從這個采訪方式和內容上看,媒體盛傳的薄熙來可能被判死罪的說法是不太可能的。從薄熙來在這次采訪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看,中共是准備對薄熙來的錯誤或者罪行做切割處理,把薄熙來跟他的太太谷開來分開,從而減輕薄熙來的責任。
   
    薄熙來對日本記者宇田川說,他和谷開來分居十幾年了,只是為了孩子才沒有離婚。他後悔地表示,要是當時離婚就好了。薄熙來在采訪中還表示,這“不是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而是他在打黑的過程中得罪了不少人,他們抓住谷開來“出事的時機來整我,我是被他們設計陷害的。”薄熙來還特別強調:“我會復活”。

*林中斌:讓薄見外媒是胡溫改革之舉*
   
    台灣淡江大學教授,著名的中共政治研究專家林中斌對“切割”的解讀表示贊同。他說,毫無疑問,薄熙來這次接受采訪是上面安排的,而薄熙來要說什麼,主要內容也是得到上面同意的。因此,薄熙來通過這次采訪傳遞的信息非常明確,就是他的案子跟他妻子谷開來的案子將會切割處理。
   
    但是,林中斌對VOA表示,他並不認為中央高層安排薄熙來這次露面是胡溫屈服於擁薄勢力的壓力。林中斌的解讀是,這一大膽的安排是胡溫推動政治改革的一個新的動作。它顯示胡溫對處理薄熙來案子有信心、有把握。

    林中斌說,中國國內輿論一直在批評溫家寶光說不做,政治改革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任何實際措施。但注意觀察中國政府行為的人都會發現,胡溫的改革努力一直沒有間斷。
   
    在對外方面,林中斌說,無論是對伊朗問題,敘利亞問題,還是朝鮮問題,中國都在放棄過去的僵硬做法,而變得更加靈活,和西方有更多的合作。在國內,對廣東烏坎事件的處理得到輿論的贊同,這次陳光誠事件也比較開明和靈活。薄熙來接受日本媒體的訪問更是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寇建文是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他認為,自從薄熙來案子發生以來,中共的處理手法就十分怪異,公開消息很少,間接消息不斷,各種傳言令人難辨真偽。
   
    截至目前,寇建文教授認為,只有早期公布的關於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和黃奇帆市長率人去美國總領館的消息比較准確外,後來,特別是最近傳出的關於薄熙來卷入的人命案、民航客機空難案、轉移資金案等等都是無法證實的。這種混亂現像,寇建文認為,是中共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翁明賢: 中共處理薄案思路已變*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得知薄熙來接受日本記者采訪的消息時第一反應是要查證。如果查證屬實,翁明賢說,這個事件意義“非比尋常”,可能意味著中共最高層對處理薄熙來問題上的思路已經發生變化,從原來准備嚴辦薄熙來轉變為留有余地。
   
    翁明賢對VOA說:“中共黨中央在這個過程當中希望這個事情盡快落幕,讓它變成專案,一個是谷開來的案子,一個是薄熙來的案子。如果薄熙來沒有涉及到所謂的殺人教唆等刑事案子的話,從黨紀角度說,(處理起來)應當會相對簡單。”
   
    翁明賢指出,目前中共面臨太多的棘手問題需要處理,如陳光誠案子,南中國海局勢,18大的人事布局還有經濟放緩等等。薄熙來案子久拖不決影響很廣,可能會衝擊到其它問題的處理。
   
    翁明賢也同意寇建文的分析,認為中共不會對薄熙來處以極刑。其主要原因是,中共高層現在已經意識到,薄熙來跟陳希同和陳良宇不同,薄熙來牽涉的利益太多,處理過重,後果難以控制。

*薄案乃中共建政後最復雜的案子*
   
    在翁明賢看來,薄熙來案件是中共建政後遇到的最復雜的案子。它不光是牽涉到黨內派系爭鬥,也涉及經濟發展後出現的民主化的壓力,還有媒體開放。各種媒體管道發出不同聲音,超出了中共控制的能力。此外還有美國的介入,讓整個事件變得非常復雜。
   
    翁明賢說,如果把薄熙來殺了,薄熙來在中央的勢力,在地方的利益團體,以及社會上的各種力量都可能會受到衝擊,高層對這個後果恐怕是極為擔心。因此,翁明賢認為,維穩的思路在中央占據了上風。他估計,薄熙來的案子可能會在8月份之前得到解決。

*寇建文:高層角力,挺薄派見成效*
   
    關於中共高層安排薄熙來會見外媒的原因,研究中共政治的學者寇建文的看法跟林中斌有明顯不同。寇建文不排除有胡溫改革意識的作用,但他認為,中共高層角力可能是導致處理薄熙來方式變化的主要因素。
   
    寇建文說,竭力倒薄的主要是胡錦濤、溫家寶。由於薄熙來原來要爭取的是總理的位置,而不是總書記的位置,所以跟李克強發生利益衝突,李克強也跟胡、溫站在一起。
   
    但是,寇建文說,常委裡面其他人中並不都是堅定的倒薄派。雖然有傳言說,習近平已經與胡、溫結盟。但實際上,習近平跟薄熙來之間的關系要割舍起來並不容易。他們從小是玩伴,薄熙來是他們的老大。這種關系很不一般。再說,薄熙來只爭總理而不爭總書記,跟習近平沒有利益衝突,相信習近平不會要把他的“二哥”逼入死路。
   
    在中共高層中,寇建文說,周永康對胡、溫的不滿也非一時之衝動。在其它層面上,薄熙來有著很廣泛的影響。寇建文教授認為,應該說,這次讓薄熙來會見日本記者主要是中共高層處理薄案思路發生變化後采取的一個措施。

*林中斌:薄死不了,但政治上難“復活”*
   
    林中斌教授還指出,中央這次不僅是表明要把薄熙來和谷開來的案子切割開來,而且還要把薄熙來跟其他相關的利益群體切割開來。不會因為薄熙來問題而誅連其他很多人。
   
    但是,林中斌說,薄熙來自己所說的“我會復活”可能是自信過滿的表現。他最終的結局,雖然不會殺頭,但最好的前景也和前中共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和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差不多。要想重入官場,可能不大現實。

TOP

緬甸總統呼吁流亡“海歸”返鄉


來源:DW

    緬甸總統吳登盛呼吁在軍政府統治時期逃亡在國外的緬甸人回歸故國。據法新社報道,這位總統在周六一期的官方報紙《緬甸新光報》撰文表示,政治改革將會持續推行下去。與此同時他還許諾,這些"海歸"人士將得到政府的支持,已更好地重新融入社會。吳登盛尤其呼吁"技術人員、業務工作者和商業人士"回來參與國家經濟建設。
   
    在緬甸軍政府統治的數十年間,許多人由於擔心受到打壓,紛紛前往國外定居。而由於緬甸自己的教育系統限制很嚴,因此該國急缺受過專業教育培訓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TOP

BBC:日本人“與薄熙來飯局”似幻似真


  日本一份非主流傳媒的小報《富士晚報》周五刊登了一篇題為“獨家專訪中國‘落馬大人物’薄熙來首次明白真相”的報道。

  報道說,“國會新聞社”的副社長宇田川敬介4月26日在北京作為日本人記者首次成功接觸到3月下台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軟禁中的薄熙來。

  兩人與一名翻譯和一名監視的中國安全部人員在天安門附近的北京飯店三樓一個單間裡共同經過了3小時飯局,單間門外還有兩名看守。

  非主流的傳媒

  《富士晚報》隸屬日本右派報紙《產經新聞》,是綜合性小報,內容包括體育新聞、娛樂界新聞、賭博訊息、色情頁面,加上少量迎合右派口味的政治性消息,即使在日本非主流的眾多小報中也算不出色。所以周五有關薄熙來的報道,周六才開始在日本網絡上和部分海外中文網上流傳,但直至周六晚間日本主流媒體,甚至《產經新聞》本身都沒引用該報道。

  BBC中文網記者致電《產經新聞》前駐北京記者福島香織查詢,她說,第一可能因沒法確認消息,第二可能也有日本新聞界裡,無視“國會新聞社”和宇田川這種右派言論的習慣。

  但她覺得報道內容有可信之處,並在隨後向有關編輯查問真實性,得到的回答是,宇田川是中國國安部指名傳喚去出席飯局的,見面主要另有目的。

  主要報道內容

  據報道,4月26日宇田川見薄熙來時,薄熙來略顯憔悴,開始只敘舊,後來薄熙來主動說起妻子谷開來壞話,並解釋10年前沒離婚是因“孩子的問題和妨礙前途”。

  薄熙來沒否定谷開來涉嫌殺人案,他說“當時離婚就好了”。

  宇田川是90年代作為日本在大連開的超市“麥凱樂”負責法律事務的人,與當時的大連市長薄熙來認識並深交,期間還聘用谷開來做超市法律顧問。

  2000年薄熙來和谷開來鬧離婚,據說宇田川也做過調停人。薄熙來案發後,今年3月宇田川協助中國國安部調查案件,被報道形容為國安部作為反饋,以“不得拍照和錄音”的條件容許宇田川與薄熙來吃飯。

  非常空間人物

  BBC中文網記者也向其他日本新聞界人士打聽“國會新聞社”和宇田川敬介,得到的答案是“國會新聞社”原來叫“大和新聞社”,成員約只有一兩人,都是右派。“國會新聞社”雖沒加入日本新聞協會,算不上新聞界傳媒,但卻在日本國會內設有辦公室。

  宇田川敬介當然也是右派,不時在“櫻電視”等一些極右傳媒上露面,但他為人圓滑,據認識他的人說,他人面很廣,因為辦公室在國會內,也熟悉很多政客。

  43歲的宇田川受過一流教育,出身名門高校,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學系,“麥凱樂”是他首個就職公司,後來還參與過不少經濟名案談判等。

  “我要復活”

  據報道,薄熙來對宇田川說:“共產黨內部沒權力鬥爭,我作為重慶市委書記徹底取締黑社會、排除了與黑社會有關的市政府官員而遭人記恨。在分居中的妻子發生事件時,我遭到他們殘存的勢力陷害”。

  報道最後說,飯局快結束時,日本執政民主黨小澤一郎當天初審判決無罪的消息傳來。

  薄熙來雖不認識小澤,但面帶同情地說:“在日本他該能復活吧……”。

  報道說薄熙來表示“我要(像小澤那樣)復活”。

TOP

北京要出大問題:反薄與挺薄勢力公開對抗


來源:旺報

  正被「軟禁」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居然獲准和一個日本人吃飯、談案情,實在不可思議,但這就像近期眾多關於薄熙來的新聞一樣,新聞的背後還有新聞,中共高層不同勢力分別透過境內、境外媒體放話,意圖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除非是胡亂猜測,關於中共高層的新聞,極少是「跑」出來的,而是被「放」出來,或是被「餵」出來。

  從本月關於薄熙來的新聞來看,最先是傳出谷開來疑似精神狀態出現問題、早前穿著軍裝闖入公安會議一事。這新聞是《路透》的獨家,但一些大陸媒體人在網上唉嘆,他們早知此事,只是受限內部紀律不能發表。可見這則新聞被「放」到新聞市場上已經有一段時間。

  這則新聞顯然是在為谷開來開脫,讓她以精神狀態為由,獲得從輕的處罰。事實上,此前即有英國、美國媒體分別從不同管道獲取許多關於谷開來的八卦消息,其中,除了谷開來與英國商人海伍德的曖昧關系之外,主要就指涉谷開來的精神狀態問題。

  先救谷開來,下一步就是將谷開來和薄熙來區分開來。日本《富士晚報》關於薄熙來早與谷開來分居十多年的消息,就有這樣的效果。只是,為達成這種效果,嚴重違反中共黨內紀律,放任薄與一個日本人會面,背後必然有極粗壯的臂膀支撐著。

  和《富士晚報》這則新聞同樣具有深厚「背景」者,是大陸《時代周報》在本月十日報導谷開來大姐谷望江的資本系譜。此前,中共高層有心者都是透過境外媒體放話,這次可不同了,直接放到了大陸媒體上,其意義,顯示中共高層保薄、反薄勢力已經鬧開,不再遮遮掩掩了。

TOP

汪洋動了誰的蛋糕?有官員到中央告狀


來源:金羊網

  20多年前他是“娃娃市長”,後來人稱“少帥”,再後來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他最新的履歷是從重慶到廣東,始終站在改革的前沿。他敢想、敢說、敢干,在眾多官員中,他說的話常常能讓人耳目一新。

  5月最初幾天裡的燥熱,讓北京提前進入了夏天,千裡之外的廣東感同身受,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一席話讓溫度驟然升高。

  “我們必須破除人民幸福是黨和政府恩賜的錯誤認識,切實維護並發揮好人民群眾建設幸福廣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5月9日,在廣東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汪洋稱。

  第二天,在深圳組的討論會上,談及改革,汪洋說:“現在的環境至少沒有讓人覺得我們比1992年前後、改革開放初期更好吧?”他甚至直言:“燃燒歲月的激情越來越淡漠。”

  同是在這次會上,汪洋還說,將在廣東進行干部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試點,鼓勵記者暗訪,一個好的制度比一個好的領導更重要,改革要從黨和政府頭上開刀……

  聽話聽音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

  本次5月初召開的廣東省代表大會上,汪洋傳達出的聲音非常豐富。

  汪洋在報告中說,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決打破背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而在談到為官執政時其稱,長期執政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這與他在今年2月末的表述一脈相承,他說:廣東正進入矛盾的凸顯期和高發期,社會矛盾的熱點多、燃點低,現在各種利益主體之間有矛盾都習慣找政府,導致矛盾不斷激化。

  而汪洋的改革已經在一些細節上開始了。他此次作的報告中,回顧廣東5年發展成績的篇幅很短,通篇沒有一組數字。汪洋解釋稱,這是為了避免冗長。

  其實,在早春3月,今年全國“兩會”前後,汪洋作為改革者就亮出了鮮明的風格。

  領導一出席有人帶頭鼓掌。汪洋說:我看了也覺得別扭,開會時這樣那樣的“潛規則很要命”。

  與鐘南山對話“放權”時,汪洋說:這需要有些部門能夠跳出部門利益。

  他不避諱敏感話題,有記者問“小悅悅事件”,他說:學雷鋒活動對於解決當前存在的“小悅悅事件”問題有很重要的意義。

  3月5日下午,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有記者問道“烏坎事件”。汪洋作答:我實事求是地說一句話,烏坎的民主選舉沒有任何創新。

  他不怕外界的曲解和放大,一面半開玩笑地說,有些記者曲解了他的意思,不夠朋友啊!一面公開談論改革。

  在廣東代表團3月6日討論會上,汪洋對記者說:“我贊成改革。”他隨後給出的改革方向是“政經分離”。

  他直言不諱:我們現在政府管得太多,是大政府。改革不下去怎麼辦?汪洋說:如放權碰到法律障礙,我們一塊去上訪吧!

  他感悟GDP不再代表幸福,改革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氣,如果大家都不願意承擔轉型升級期間的陣痛,那就可能帶來長痛,甚至可能導致衰落、消亡”。

  再往前,汪洋2月初講話時稱,目前有的村支部“5個人只有8顆牙”,村裡都是老人家在“主持大局”;1月5日,他警醒官員,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為“人官”,而不會被老百姓罵為“狗官”。

  改革“少帥”

  曾經的過往為如今的敢說埋下了伏筆。

  汪洋1955年3月出生於安徽省宿州,1972年參加工作,1988年11月出任安徽省銅陵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時年33歲的汪洋被當地人稱為“娃娃市長”。但就是這個娃娃市長在貧窮的皖北山區的改革震動了中國政壇。

  汪洋當時在電視講話中說:要改變觀念!有人“養魚怕偷”,“做生意怕騙”,就是不怕窮?汪洋還對當地舊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把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機構設置等都列入改革計劃,還將多家國有企業列入了改革範圍。

  “銅陵改革”讓汪洋獲得了鄧小平的賞識。

  1993年,汪洋出任安徽省副省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汪洋的超前意識很強,在任常務副省長分管財稅工作時力推改革,連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都說他“年紀不大、膽子不小”。

  2005年底,汪洋空降重慶,出任市委書記。在重慶期間,汪洋最廣為人知的事情是以開明、冷靜、務實的態度解決了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當時,“釘子戶”戶主楊武爬上孤島般的樓頂大喊:我要見汪洋!

  有媒體還報道過汪洋在重慶的一個細節,在重慶2006年遭遇特大旱災時,汪洋到農貿市場視察,菜農坐在地上回答他的問題,隨行人員兩次叫菜農站起來回話。汪洋突然做出了一個意外的舉動,他從菜農籮筐裡抓起一個大青椒,轉身砸向該工作人員。他事後表示:“今天我對有些工作人員不客氣,干什麼要群眾站起來說話?我們是人民的公僕,站著的當然應該是我們!”

  2007年,汪洋主政廣東。在就任廣東省委書記後召開的第一次省委全會上,汪洋就給各級官員以“當頭棒喝”,一口氣說了22個“解放思想”,並號召發揚當年“殺開一條血路”的精神。

  在經濟戰略方面,汪洋力推進行全省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並主張企業“該倒的就讓它倒”。

  改革就有阻力。廣東省國土資源廳一名官員私下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改革就要涉及到傷害某些群體的既得利益,因此有的官員陽奉陰違,甚至還“跑到中央去告狀”。

  如今,這位兩鬢斑白卻堅持不染發的“少帥”讓廣東正在進行和即將進行的改革備受矚目。

TOP

王榮公開駁斥汪洋暴露江胡矛盾升級


來源:參與
作者:洪深

     前日(2012年5月11日)兩條新聞,讓人們看到王榮公開駁斥汪洋,暴露出江胡兩派矛盾升級。
   
     當日《第一財經日報》有消息《汪洋批深圳改革:燃燒歲月的激情越來越淡漠》,披露正在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廣東省委書記汪洋10日參加深圳組的討論會,他在會上指出,如果深圳不堅持市場經濟改革,優勢將不能保持。汪洋說:現在深圳的部門越來越多,法規越來越健全,但是“燃燒歲月的激情越來越淡漠”。
   
     但同日的《南方都市報》,卻以《深圳探索公立醫院交社會管理》為題,報道了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對汪洋批評的尖銳反駁——
   
    昨日上午,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記者招待會,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被問及“深圳改革銳氣是否不敵當年”時說:深圳作為一個經濟特區,始終充滿改革的銳氣,“我們不認同近年來改革的銳氣下降這種說法,……如果說當年的改革僅僅需要勇氣,今天的改革還需要智慧”。
   
     網民紛紛指出,王榮反駁深圳近年來改革的銳氣下降的說法,顯然是對汪洋剛剛批評深圳 “燃燒歲月的激情越來越淡漠”的尖銳反擊。王榮以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的下級身份,公開反抗上級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可謂吃了豹子膽,這在廣東官場還從未出現過。而汪洋在公開場合尖銳批評深圳不改革,不給深圳市委面子 ,也是歷屆省委書記沒有過的“直率”。為何兩個文質彬彬的官場老手,卻在眼下做出了既違反官場潛規則,又違反其書生個性的越軌言行?看來,多半是因兩人派系不同——汪洋當然是團派胡派,而從蘇州來深圳的王榮,顯然有江系背景。也許,雙方各在奉旨代表派系而互相貶損?
   
     2012年5月13日

TOP

重慶調查打黑 涉刑警察都想遭殃


來源:紐約時報

         外媒報導,中共重慶市政法委書記劉光磊4月下旬曾宣布,任何在重慶「打黑」行動中虐待過嫌犯的警察都要「主動交代」,否則一旦被發現,將受到嚴厲懲罰。

  「打黑」是薄熙來任職中共重慶市委書記期間,沾沾自喜的政績之一,但也傳出重慶「打黑」行動出現不少冤獄、刑求、未審先判等非法行為;在薄熙來被拔除重慶市委書記、進而在中共黨內垮台後,他的「打黑」政策即遭質疑,受害者且公開指出自己受到酷刑虐待。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調查在4月25日正式開始。當時,劉光磊在一場由重慶市中、高階警官出席的會議上宣布,任何在「打黑」行動中虐待過嫌犯的警察,都要「主動交代」。如果有人不主動交代,又被發現刑訊逼供行為,將受到嚴厲懲罰。

  報導說,消息來源與重慶警方關系密切,但不願意透露姓名,因為涉及薄熙來事件的消息,目前「都很敏感」。此外,對薄熙來被撤職前的任何行為進行調查,「都是極為敏感的」。

  但這篇報導也指出,時至今日,「打黑」仍不乏贊揚之聲。一位重慶市民說,「黑幫欺壓百姓,商家又保護黑幫欺負窮人」;而重慶大學法學教授陳忠林宣稱,重慶打黑不是沒有問題,但「問題被誇張了」,重慶執法人員當時從全大陸各地請來律師,「以確保被告得到合適的代理」。

  報導提到,人們注意到,中共一些最高層官員曾在薄熙來主政期間前往重慶,公開贊揚其政績。其中,內定接任大陸國家主席的現任副主席習近平,在2010年12月訪問重慶時,即曾贊揚「打黑」,還參觀一個宣傳「打黑」的展覽。

TOP

日媒涉嫌杜撰薄熙來專訪十分詭異 遭狂批


來源:VOA

  日本發行量較大的《富士晚報》(Yukan Fuji)5月11日獨家報道,日本一位媒體人3月26日在北京專訪到被軟禁中的薄熙來,薄熙來否認大多數醜聞,還說後悔沒和谷開來早離婚。此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軒然大波,在大多數人以為匪夷所思之時,亦有媒體引述觀點解讀這可能意味著薄案出現所謂“轉機”。不過,該報報道時機頗令人費解,而且內容漏洞百出,遭到眾多質疑者批判。

  《富士晚報》的報道稱,日本國會新聞社編集次長宇田川敬介曾就職於大型超市集團Mycal(後來被永旺集團合並),在這個集團進軍大陸市場時負責法務工作,因而認識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及其妻子谷開來律師,此後兩家有來往。

  中國安全部2012年3月26日請宇田川協助調查薄熙來,宇田川以會見薄熙來為條件,中方准許他在監視下與薄熙來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北京飯店吃飯,但不准拍照和錄音。同席有二名翻譯,其中一名是國家安全部的人,餐廳門外還有穿制服的二名警官負責警備工作。

  宇田川表示,薄熙來神態還算溫和平靜,他否認有關他的大多數醜聞,也否認他的失勢是因為權力鬥爭,而說是因為他打黑得罪了一些市政府官員。薄熙來說:“他們的殘存勢力找到妻子出事的時機來整我,我是被他們設計陷害的。”薄熙來說他會復活。薄熙來還表示,他和谷開來分居十多年,為了小孩,也為了不想阻礙自己的仕途而沒離婚,現在後悔莫及。

  《富士晚報》這篇文章將薄熙來稱作“中國“失腳大物”薄熙來氏”。該新聞發布稍晚些時候,《中國時報》發布署名朱建陵的新聞分析文章《專訪潛藏保薄反薄政治角力》稱,正被“軟禁”的中共政治局委員薄熙來,居然獲准和一個日本人吃飯、談案情,實在不可思議,但這就像近期眾多關於薄熙來的新聞一樣,新聞的背後還有新聞,中共高層不同勢力分別透過境內、境外媒體放話,意圖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日本《富士晚報》關於薄熙來早與谷開來分居十多年的消息,就是為了達到“先救谷開來,下一步就是將谷開來和薄熙來區分開來”的效果。只是,為達成這種效果,嚴重違反中共黨內紀律,放任薄與一個日本人會面,背後必然有極粗壯的臂膀支撐著。不過有分析認為單就報道內容看,薄熙來否認涉及內部權鬥,自稱掃黑得罪了很多人,並招致了他們的抹黑,應該不無原因。

  美國之音引述中國政治觀察家們的話說,該報道亦令其中十分“詭異”。不過,報道稱熟悉中共政治的專家似乎從中嗅到了某種味道,認為薄熙來可保性命無憂,牽連人員也有望解脫。不過台灣學者寇建文也對其內容真實性提出批駁,認為從這個采訪方式和內容上看,媒體盛傳的薄熙來可能被判死罪的說法是不太可能的。從薄熙來在這次采訪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看,中共是准備對薄熙來的錯誤或者罪行做切割處理,把薄熙來跟他的太太谷開來分開,從而減輕薄熙來的責任。

  另外《富士晚報》的報道時機也令人懷疑,3月26日的會面,為什麼要等到5月11日才報道?為什麼是現在?時機選擇有什麼深意?實際上,薄熙來事件延燒至今再無新料可爆,於是各個媒體在官方消息的空窗期盡力挖掘甚至不惜惡意炒作薄熙來事件的報道早已屢見不鮮,《富士晚報》選擇在這一時段散播一個多月前的專訪,豈能不令人懷疑?

  觀察人士稱,從報道的內容看,很難想像薄熙來在監視下,還能說出“復活”、“後悔沒和谷開來離婚”之類的話,這是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再者,虎死不倒威,薄熙來以上的話語近乎在求饒,以薄以往的強勢執政姿態,求饒可能性很小。並“懷疑這是某些人在抹黑薄熙來”。

  據公開資料顯示,《富士晚報》是日本東京發行的面向右翼的小報,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包括當地新聞、體育、經濟、工作等新聞。2012年4月曾制造中國欲從日本人手中購買釣魚島的謊言而頗受詬病。

  附:《富士晚報》報道《中國“失腳大物”薄熙來氏》日語原文

  中國“失腳大物”薄煕來氏を獨占インタビュー!初めて明かされる真実2012.05.11

  薄煕來氏(AP)【拡大】

  中國共産黨の次期最高指導部入りが確実視されながら、3月に失腳した薄煕來(ハクキライ)前重慶市黨書記に、國會新聞社の宇田川敬介次長が先月末、北京で、日本人ジャーナリストとして初めて接觸に成功した。宇田川氏は以前、総合スーパー「マイカル」に勤務し、中國進出時の法務交渉擔當を務めており、薄氏とは大連市長時代から深い交流があった。中國の情報機関「國家安全部」の監視のもと、軟禁狀態にある薄氏と3時間にわたって會食し、一連のスキャンダルなどについて聞き出したという。

  「薄氏は少しやつれていたが、穏やかな表情だった。共産黨內の権力闘爭や、自らのスキャンダルの多くを否定していた。會食したのが、民主黨の小沢一郎元代表に無罪判決が出た當日(4月26日)だったので、『私は(小沢氏のように)復活する』と語っていた」

  宇田川氏はこう語る。會食は天安門広場近くにある高級ホテル「北京飯店」で行われた。

  薄煕來解任事件は、薄氏の妻、谷開來(コンカイライ)容疑者に英國人殺害容疑がかかっているほか、共産黨內部の権力闘爭説やクーデター説が流れたり、不正蓄財の疑いで親族が調査を受けるなど、大規模なスキャンダルに発展している。

  宇田川氏は、薄氏と1997年、マイカル大連店の出店准備時に知り合った。薄氏は當時、大連市長。同年末、マイカルと弁護士である妻の谷容疑者と顧問契約したこともあり、家族ぐるみの付き合いをしてきた。

  2000年ごろ、薄氏と谷容疑者に離婚問題が浮上した。宇田川氏は外國人仲介人として離婚調停に関わった(調停成立も、離婚はせず)。

  國家安全部側は今年3月、薄氏の家族関系について確かめるため、宇田川氏に捜査協力を求めてきた。この協力の見返りとして「寫真と録音はNG」という條件で、宇田川氏は薄氏との會食を許可されたという。

  北京飯店3階の個室では、宇田川氏と薄氏、通訳2人(うち1人は國家安全部の人間)がテーブルを囲み、鳥の塩がま焼きやフカヒレの姿煮、北京ダック、鮑のステーキなどを堪能した。外では制服警官2人が警備していた。

  宇田川氏は「最初は昔話で盛り上がり、途中から、薄氏は谷容疑者の悪口を言い始めた。調停は成立して10年以上も別居していたが、『子供の問題や出世の妨げになる』として離婚はしていなかった。薄氏は、妻の殺人を否定せず、『離婚しておけばよかった…』と後悔していた」と語る。

  日本では、薄氏失腳に絡み、さまざまな報道・情報が飛び交っている。

  宇田川氏は當然、真偽を問いただした。薄氏はこう語ったという。

  「共産黨內部の権力闘爭ではない。私は重慶市黨書記として、マフィア組織(?會)の取り締まりを徹底的にやった。マフィアと癒著している市干部も排除した。これが恨まれた。別居している妻の事件が起きたタイミングで、彼らの殘存勢力にハメられたのだ」

  宇田川氏は北京滯在中、別の中國共産黨干部にも面會し、薄氏の事件について説明を求めた。

  干部は「もし、野田佳彥首相の妻が英國人を殺し、側近が米國大使館に逃げ込んだら、野田首相は現在のポストにとどまれますか? 権力闘爭…という記事は信用に値しない」と語ったという。

  薄氏との會食終盤、ホテルのフロントに頼んでいた小沢氏の判決結果がメモで入った。薄氏は小沢氏のことをあまり知らなかったが、置かれた立場からシンパシーを感じたようで、「日本では復活できるんだな…」と満足そうな表情を見せたという。そして、會食が終わると、「アイ・シャル・リターン」といい、部屋を出ていったという。

  ■薄煕來(はく・きらい) 1949年、山西省定襄県出身。父は革命歴戦の將で、副総理まで務めた薄一波氏。80年に中國共産黨入黨。大連市長や遼寧省長、商務部長(商務相)などを経て、2007年に中央政治局員となり重慶市黨委書記に就任する。大規模汚職事件の摘発に仱瓿訾貳ⅲ保擔埃叭艘隕悉蛘kした。大連市長時代から、日本企業の誘致などで手腕を発揮し、日本の政財界とは深い関系を持つ。12年3月、重慶市黨委書記を解任される。

TOP

陳光誠:申請出國至今未有進展


來源:BBC

    中國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說,當局答應他的可以申請出國一事至今沒有任何進展。
   
    外國媒體報道說,中美雙方正就陳光誠的出國申請進行磋商,最快有可能於本月底去美國。
   
    但仍然在北京朝陽醫院留醫的陳光誠表示,媒體、朋友和許多人對此有許多猜測,但他本人無法估計到底何日可以成行。
   
    陳光誠說,在中國答應他可以申請赴美之後,最近一個多星期以來沒有任何後續消息。
   
    他說,之前曾有中國官員前往探視,但並沒有讓他填寫任何表格,也沒有給他拍照。他不知道中國官員是否會信守承諾,真的給他提供援助。
   
    朝陽醫院目前仍然處於中國警方的嚴密看守,外人不得入內探視陳光誠。
   
    陳光誠感覺自己被軟禁在醫院,並極為擔心親友的安全,害怕他們會遭到中國當局的報復。
   
    據香港媒體報道,陳光誠的侄兒陳克貴被山東當局以傷害官員罪起訴。據媒體引述陳光誠說,陳克貴的律師被當局警告不可以為其辯護,該案將被閉門審理。

TOP

傅禮門:薄熙來的指控會有所限制


來源:外參

       王立軍與薄熙來案發生至今,即使外界傳聞不斷,但中共高層始終口徑一致。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政治科學系教授傅禮門(Edward Friedman)在接受《外參》采訪時表示,中共當局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擔心自己在中國的合法性,也比大多數的旁觀者更認為中國可能不穩定,薄熙來事件讓中共領導層更加小心維持一致性,同時更謹慎評估是否讓每個利益團體都感到滿意。

  對薄熙來的指控有限

  《外參》報導,王立軍掌握了周永康與薄熙來的材料,復制成8份分別保存,聲稱如果周永康不保護自己,這些材料讓自己足夠與周永康同歸於盡。報導說,為了降低重慶政變對中共統治的傷害,防止薄熙來和他的支持者進行政治反撲,中共中央4月10日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將薄熙來和谷開來確定為刑事犯罪,對外顯示出改革和反腐敗的決心。

  傅禮門認為,薄熙來案爆發後,政治局常委裡的薄熙來主要支持者會立刻被孤立,但其他人也都同意,隨著真相一一被揭發,他們必須立刻行動,且討論的重點應該放在維持統治階層的穩定與一致。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定罪名。傅禮門對《外參》表示,拉下薄熙來後,政治局常委必須考慮的是,該如何給薄熙來定罪的問題,以及審議薄熙來的所作所為時,勢必要回到毛澤東身上,此時也需要對毛澤東重新評估,此外,由於薄熙來案所涉及的復雜利益關系,拉下薄熙來對仍掌握權力的人有什麼影響,也會是權衡重點。

  傅禮門預估,當薄熙來案的調查越來越深入時,擔心薄熙來案將影響自己的人,為了自保,將會發出不同聲音,“所以到了該如何定罪薄熙來的階段,相信政治局常委中會有更分歧的意見。”

  “對於薄熙來案,當局應該還在全面蒐集資訊,但也已經掌握了一些不願公開的訊息,不願公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高層不願讓薄熙來與某些事有連結,而這些事可能將所有高層的領導都捲入案件中,所以我猜測高層傾向侷限這個事件的發展,對薄熙來的指控也會有所限制。”傅禮門對《外參》說。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異議人士王軍濤先前接受《外參》采訪時表示,目前終止的只是共產黨體制內支持薄熙來的聲音,但當體制外三項條件具備時,薄熙來還可東山再起。這三個條件為:第一,薄熙來願意東山再起,第二,在薄熙來仍身強體健、有能力時,中國發生政治轉型,第三,中共當局不把薄熙來做掉。

  傅禮門對《外參》表示,依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薄熙來將完全退出政治舞台,但對於未來,沒人能說得准,因此當然也不能排除中國的房產泡破崩破、經濟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南中國海發生戰爭等等因素,也有人批評中國領導人並未與時俱進,當這些不穩定因素產生時,薄熙來是否有機會還很難說。

  為了維持穩定,當局大力發展經濟,但當經濟情況無法讓滿足人民時,動亂可能產生。美國加州柏克利大學經濟學家巴丹〈Pranab Bardhan〉先前接受《明鏡》采訪時指出,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需要集權主義,特別是當有權有勢的政治家族扭曲了國家的金融配置,以及不負責任的地方官員和地方企業伙同攫取收益時,集權主義實際上扭曲了中國的發展。巴丹認為,如果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化,可能使得經濟繁榮的都會區更容易爆發抗議事件,產業產能過剩、公營行庫財政體質不佳、中產階級的互通有無再加上來自外地的移民工,都使得都會區的動盪更難以控制。

  對於中國的未來,傅禮門曾撰文道,在一個逐漸依照高壓、集權中國的喜好而型塑的世界裡,受經濟問題困擾的民主國家不再有能力強行推動人權與民主,但從其他國家的興起與衰落可看出,當專制的中國大幅度重新塑造世界政治時,中國共產黨政府某程度上可能變得傲慢、過份擴張,進而傷害了自己,因為中國那種以鄰為壑的重商主義無論在何處都無法持續。

  傅禮門指出,中國世代無論維持多久,不論從價值或目標來評估,對工業化民主國家都不是好事。不過,傅禮門認為21世紀不會是中國的世紀,超級強權不容易維持或取得,中國若要成為世界的超級強權,必須先有個不尋常的觸發事件,如歐美金融體制的崩塌。

  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傅禮門認為,中國的統治階層將致力打造一個對共產政權的價值和雄心友善的世界,一個對不負責任的統治階層的目標和利益友善的世界。即使北京最終無法達到此目標,認真對待中國政權的這一目標仍相當重要。

TOP

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應設中華母親節


來源:新華網

引用:
核心提示:近日有媒體稱中國已將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為“母親節”,據悉,此報道不實。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專家學者們認為,中華民族有重視人倫親情的優秀傳統,呼吁確立“中華母親節”,而不能把美國母親節視作世界的母親節,最終被“西化”。


新華網長治5月13日電  近日有媒體大量報道中國已將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為我國的“母親節”,據記者了解,此報道不實。

正在這裡召開研討會的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們認為,中華民族有著重視人倫親情的優秀傳統。他們對這種“無中生有”的有關母親節報道深表憂慮和關切,呼吁盡快確立自己的“中華母親節”。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巴忠倓會長說:節日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關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歷史身份認同,國家信仰與民族凝聚力的大問題。國家應當重視建設健康的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文化,在振奮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糜振玉說:有的媒體說我們已將每年五月第二周的禮拜天定為我國的母親節。這顯然是一種誤導。把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定的母親節,而且也不是國際上公認的母親節,作為我國的母親節,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妥的。中國是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我們應有能體現中華文化傳統的母親節。希望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一下,千萬不要把我們的節日都“西化”了!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顧問俞源教授說:讓中國人民過自己的傳統節日,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大問題。只有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真正的振興。中國人不要過西方人的傳統節日。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百善孝為先”。中央應委托有關職能部門邀集專家集思廣益,通盤研討一下中華民族的父親節、母親節的日期等相關問題。

戰略問題專家彭光謙說:我們應加快建立自己的中華母親節的立法進程。

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李漢秋教授說:不能把美國母親節視作世界母親節。例如:法國在美國之後十四年才選定自己的母親節日子,定在五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泰國1976年選定自己的母親節日子是8月12日,阿拉伯地區國家的母親節多在春分(3月21日)。我們中國的一百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一百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建議把孟母生孟子成為母親的農歷四月初二作為中華母親節,得到廣泛的支持,2011年的民調支持率已達80.9%。中央電視台從5月9日起就糾正了原來的宣傳美國母親節的做法,這值得傳媒界同仁學習。我們應當維護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共同建設咱們自己的中華母親節。

中國安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峰說:中國是有尊孝優良傳統的民族。美國人民有母親節,我們中國中華民族也應當有自己的母親節。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當設立母親節。弘揚中國民族的優良傳統,使我們的社會風氣更加良好,民族精神更加淳樸。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蘭說:中國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勤勞、堅強、善良、包容的母親,但長久以來,中國沒有自己的母親節,現在的青少年追隨西方,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給母親過節。這不單純是一個節日的問題,而是涉及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以及中國青年一代性情養成的問題。設立中國的母親節,這不僅有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孝”德,培養良好社會風氣,也有助於提升青年一代熱愛祖國和民族文化的美德。應在其內涵和外延上有新豐富和創新。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