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景生1913年7月出生於山西臨猗縣羅村,1929年參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和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4年11月28日,共和國的開國將軍谷景生猝然與世長辭。這是我們應當永遠紀念的人!

谷景生
谷景生生平小考 谷景生將軍從中學時期開始便積極投身學生愛國運動,“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正在太原一中讀書的谷景生便和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高喊著“團結起來,抗日救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游行示威,引起了國民黨太原當局的極大恐慌。1932年,中學畢業後的谷景生來到了北平繼續革命鬥爭,並於當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僅19歲。
谷景生1929年參加革命。很多人印像中他是一位文化人。他懂得世界語,會講英文。在平大高中讀書時,就通常出入北京大學圖書館。
上個世紀30年代,谷景生歷任多家報刊的編輯和主編,他是《民眾日報》編輯兼記者、《反帝新聞》主編、左聯旭社社長。他創立了北平泡沬社和《泡沬月刊》,是1935提時的北平左聯書記、文化總同盟書記。谷景生通讀《資本論》,通讀《二十四史》,中外文學名著有卷必讀;在他讀過的許多魯迅的文章上,寫滿了批注。
而谷景生是一位軍人,是位在前線的戰士。1933年,他就參加了馮玉祥領導的抗日同盟軍,在抗日將軍共產黨員吉鴻昌麾下任張韜團團政委。在著名的小湯山戰役中,張韜團全軍覆沒,戰鬥中,他和全體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敵人的子彈打傷了他,致使左臂終身殘疾。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瘋狂入侵華北,而蔣介石卻推行不抵抗政策。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由谷景生任書記的中共北平市臨時工作委員會,順應愛國抗日的歷史潮流,於12月9日組織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九”運動,掀起了全國各地抗日救亡的巨流。
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一二·九”運動,說同“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備一樣,“一二·九”運動准備了抗戰的思想,准備了抗戰的人心,准備了抗戰的干部,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的准備。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一二·九”運動是由中國共產黨策劃、指揮、領導的這一歷史真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湮沒塵封,為了還歷史以真實,上世紀90年代中葉,在人們的一再勸說下,沉默了幾十年的谷老才決定說出當時的情況。
抗戰中,他先後任山西青年抗戰決死隊一縱隊民運部長、決死隊九團政委、太行七分區政委等職。解放戰爭中,他是劉鄧大軍九縱隊政治部主任、十五軍政委,與軍長秦基偉搭檔,從中原打到西南;解放洛陽、鄭州和昆明時,他又先後擔任這幾個市的警備區政委。抗美援朝,他任志願軍十五軍政委。上甘嶺戰役,十五軍威名遠播,被稱為常勝軍。
在朝鮮戰場,他親自樹立了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等赫赫有名的英雄典型,讓歷史和我們,記住這一個個光輝的名字。回國後,國內組建新軍種——中國人民共军防空軍,他任第一副政委,第二書記,是開創防空軍的重要成員。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也出任廣州軍區副政委,赴越南前線,成為許世友司令員的左膀右臂,直到取得最後勝利。從越南前線返回廣州後,許世友說,谷景生有膽有識,能文能武,讓我非常省心。
谷景生的聰明才智 谷景生是軍地皆能的領導干部。1935年,他是北平市委書記,北平團市委書記;在抗戰中又做過縣委書記、地委書記;在進軍西南中,他向地方輸送很多優秀干部,支持地方政權建設。軍隊干部想不通,他教育這些人不要目光短淺。
谷景生與鄧小平
鄧小平回顧往事時,對谷景生這段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解放初期,他先後被任命為第一任的洛陽市委書記、鄭州市委書記和昆明市委書記。1957年,在周恩來、聶榮臻親自主持下,中國組建了研發火箭技術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歸國不久的錢學森任院長。谷景生任政委和黨委書記,參與了我國兩彈一星和國防現代化的奠基工作。五院從一紙方案到實際雛形,從尋找院址到實地勘察施工,從技術人員的調備,到制定機構的框架,他都親歷親為。聶臻元帥曾用“生是五院的人,死是五院的鬼”來向他托付重任。谷景生的最後一個實際職務,也是軍地雙兼的。由於文革遺患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情況,新疆局勢在八十年代初期一度不穩。中央決定調整和加強新疆最高領導,任命谷景生為中共新疆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烏魯木齊軍區政委、兼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書記、第一政委,主持新疆的全面工作。
谷景生是能夠裕如應對復雜局面,從紛復的歷史潮流中把握前進方向的人。早在1935年,面對日寇進逼,在沒有得到上級指示的情況下,谷景生與另兩位北平市委領導成員彭濤、周小舟,根據外文報刊的報道,了解到中央的精神,及時調整了鬥爭策略,利用他們已在北平大中學校建立的聯系,有步驟、有策略、漸進地推動抗日救亡運動。在侵華日軍操縱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即將成立之際,北平臨時市委(谷景生任書記)立即發動了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一二九運動。
毛澤東對些評論說,這場運動“同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備一樣”。“它准備了抗戰的思想,准備了抗戰的人心,准備了抗戰的干部”。在主持新疆工作期間,他迅速解決了民族糾紛和支邊青年返城等錯綜復雜的遺留問題,並果斷施手,穩妥處理了民族分裂分子挑起的事件,使新疆的政局迅速穩定下來,經濟建設開始走上了正軌。1982年鄧小平到新疆的視察時,對他的給予了充分肯定。
伉儷情深患難與共 1957年“反右”時,將軍妻子範承秀同志在北京市委黨校為一些青年知識分子說話,被打成“右派”和“反黨集團”。而此時的谷景生將軍正在國防部五院受到重用,全軍被授予將軍軍銜的高級干部,妻子被打成“右派”的惟谷將軍一人。有關方面要他和妻子離婚,妻子怕連累他,也提出要離婚。但將軍卻斷然拒絕。他對妻子說:“你這個範仲淹的後代,14歲就參加革命,當過八路軍、游擊隊長,進了4年馬列學院,可以說是篤信馬列,怎麼會說幾句公道話就變成反黨反社會主義了呢?”簡單質樸的幾句話,道出了這對革命戰友和情侶之間患難與共的真情。

谷景生和範承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