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3月21日周三報道,自從薄熙來上周下台後,中國社交網站一直允許進行討論,不過現在封殺了薄熙來的名字,因為他的下台讓政治內訌的傳言塵囂日上。
周一晚,網民們被未經證實的消息嚇了一跳,在微博網站上流傳著在北京市中心聽到了槍聲。長安街上出現了比平常更多的警力,這更加牽動了人們的神經。
社交媒體上,熱傳中南海高聳的城牆內正在進行著政治內鬥。
一個被廣泛探討的說法是:據信力挺薄熙來的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和胡錦濤、溫家寶之間內鬥正酣,根據分析家們,胡溫和其他領導人可能促成了薄熙來的下台。周永康是9名政治局常委之一。
共產黨對權力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維持一個團結的門面,因此網上盛傳的謠言顯然讓中共的宣傳官員們及其領導下的封網大軍感到不安。尤其今年又是換屆年。
薄熙來下台後 幾天之內,網上放開,八卦和推測自由流傳。不過本周開始新浪微博恢復了對薄熙來名字進行封鎖,此外也封殺了很多網友圍繞他的名字自創的暗語,包括“不厚”。
薄熙來的名字,“不厚”和其他相關詞彙在騰訊微博上也被封殺。
在目前緊張的氣氛下,任何意外的消息都被解讀為政治涵義。例如,對周日早晨發生的法拉利撞橋事件中死亡男子身份引發了瘋狂猜測。網上謠傳,司機是中央高官之子。當局對此事故的網上討論出重手封殺後,謠傳更加有了市場。
Danwei創始人Jeremy Goldkorn對此表示:“在中國互聯網上還從未見過這種場面。”
Goldkorn稱:“情況有點失控,所以他們決定要加以控制。”
本周新浪微博上搜索:“法拉利”,“政變”,“周永康”全都被封。為了繞開封鎖,網友們開始稱周永康為“康師傅”。
網友發明的暗語,可以繞開關鍵字封鎖 (華爾街日報)
可能中央宣傳部門對如何處理薄熙來事件還沒有發出明確指令,百度上對薄熙來搜索的限制,似乎有所松動。
周三在百度上搜索薄熙來的名字,產生的搜索結果沒有出現搜索中國高層領導人通常出現的審查聲明。雖然這不見得表示結果沒有經過審查,但百度似乎至少減少了對薄熙來內容的一些過濾。
回到新浪微博,由於封殺加劇,再加上從常規媒體上得不到信息,傳聞遠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越炒越熱。
一名新浪微博網友周三下午寫道:“現在在北京嗎?這裡是關鍵字列表。”於是列出了由漢字,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的各種晦澀難懂的組合,由此可以繞過關鍵字封鎖,繼續討論薄熙來,法拉利事故和政變謠傳。
該網友就據稱發生了政變的那一天繼續發文:“19日的怪異,讓我脊背發涼,不會是真的吧,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