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自陷,天王亡地。」---《地鏡》
「地自陷,其君亡。」---京房《易妖》
「赤帝亡,五郡陷。」---《書緯遠期授》
「邑之淪,主勢奪。」---《秘徵篇》
「邑之淪,陰吞陽,下相屠。」---《運斗樞》
「天子勿深鑿地,深則民苦,邑反淪而下。」---《潛潭巴》
「地淪,山亡之兆。亂如塗,禍漫漫。」---《保乾圖》
「家無故宅自陷下,此必人亡其邑君矣。」---京房《易妖》
「山無故自下降,天下兵作。」---京房《易妖》
「晉武帝太康五年,宗廟地欻陷,無故梁自折,凡宗廟,所以承祖先嗣,承世不利,安居摧陷,是縹絕之徵也。」---劉敬叔《異苑》
「晉太康八年七月,大雨,殿前陷,方五尺,深數丈,中有破船。」---京房《易妖》
「地以正月自下,且有大事。以三月自下,水月火至。以五月自下,不吉,天下有兵,民兵離鄉。以六月自下,大水,且至多不常。以七月自下,天下兵大行。以八月自下,天下大搖,民多行。以九月自下,天下有亡主。以十月下,天下有兵。以十一月自下,有水且行。以十二月自下,大水,且移者傷。」---京房《易妖》
「春地陷,有大水,魚行人道。夏陷,兵起,國分,有非常水。秋陷,有大兵。冬陷,有兵、水。」---《地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