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愿与诸君对谈伊斯兰

回复 1# qiuranke 的帖子

msl之类的词,并非反伊斯兰的意思,而是躲避敏感词检查。就跟TG之类一样。其主要意思,并非侮辱,而是躲避敏感词检查。要侮辱,直接说共匪就得了,何必TG呢。

TOP

至于伊斯兰教本身,其实没办法谈。
我肯定比大多数人都了解伊斯兰教。但是,那些自己显然不如我懂伊斯兰教的人,却经常以“不懂伊斯兰教”来指责我。
当然,他们也是由道理的。要想真懂,那学一辈子恐怕也不能真懂。但是,这还怎么谈论呢?反共分子,反民主分子,反纳粹分子就真懂共产主义、民主主义和纳粹主义吗?甚至各主义的拥护者们,严格要求,大多数人也肯定不懂的。

所以,伊斯兰教本身,是很难谈的。至少在“说不过你就说你不懂”这种现象被消除以前,是很难谈的。
结果就是文明冲突。如果伊斯兰教成为了反对自由的工具,那么它就很难不被当成一个靶子。至于这个靶子是否合适,那其实只源于冲突的激烈程度,而不在于靶子到底有多大过错。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直接把英王描述成暴君;二战的时候,疯狂辱骂日本天皇;其实都没多大道理。现在,美国人不那么辱骂伊斯兰教,其实也仅仅因为冲突还不够激烈。
仅此而已。
(英王不是暴君,这是明摆着的事,华盛顿多次在私信里指出,英王是世界上最好的国王;日本天皇,战争一结束,就成了美国人的朋友,或者说美国人的工具,形象大变)

TOP

引用:
原帖由 qiuranke 于 2012-1-22 23:42 发表

 
还是美国人的文章和评论更理性,客观些。他们在文章中基本上不使用土共,共匪,共军的字眼,而是说中国共产党,共军。
感情色彩淡了,更容易冷静的分析。例如这里的军事栏目一味唱衰共军,简直到了逢共军 ...
唱衰没啥意思,因为那涉嫌捏造事实。骂人则跟身份有关。共产党危害美国人不重,在美国那里当然也就不会太挨骂,这跟理性什么的是无关的。

TOP

回复 8# qiuranke 的帖子

从个人的宗教立场出发,我倾向于上座部佛教,反对所有一神教。但这个仅仅是宗教立场,除非纯粹进行心平气和的宗教讨论(而且最好侧重点在佛教),否则我不能以此立场作为讨论基础。
如果抛开个人的宗教立场,我认为: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没啥区别,也没有特别不可接受的地方。
但是,利益冲突却是无法规避的。
在不发生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那么伊斯兰教就完全不值得指责。但是,一旦发生严重冲突,因为伊斯兰教族群的凝固性,那么伊斯兰教的定位,基本上就是靶子。
因为一旦发生严重冲突,双方就要抢占道义制高点,这个时候,伊斯兰教经典里的言论,就会被一一挑拣,选出最不堪的来进行批判。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双方都这么干:任何一方放弃抢占制高点,首先就会受损。回顾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冲突,都不能免俗。

TOP

作为纯粹的个人信仰的宗教信仰,虽然可以探讨,但绝无必要相互排斥。
但是,伊斯兰教族群的势力,显然是个人信仰以外的内容。这在利益冲突的背景下,就很难泰然置之。自由社会所需要的,是有明显流动性的势力划分。就像美国或台湾的两党制,虽然有不少死党,但是也有很多流动性,足以造成政党轮替。
这种情况下,利益之争和道理之争就是可以分清的。也就是说:你的利益固然可以使你倾向于某党,但是倾向于某党本身不是你的利益所系。你的利益一旦发生变化,或者你的思考方式一旦发生变化,你就随时可以换党。
很显然,伊斯兰教族群缺乏这种流动性。而其它宗教,包括佛教和基督教(现代基督教)在内,却有充分的流动性。

这种情况下,真正成问题的,如果有重大冲突的话,是伊斯兰教族群,而不是伊斯兰教。不过,一旦伊斯兰教族群成为冲突对象,那么伊斯兰教就会成为靶子。(如无重大冲突,则都不是问题,更无所谓靶子。)

TOP

回复 13# qiuranke 的帖子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发源于犹太教,这也是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共同圣地的原因。
人们身处其中的时候,所体会到的区别往往比别人看到的要小。比方说,父子兄弟,往往会被外人认为很像,有时候甚至难以区分;但是他们自己却未必觉得很像,更不可能不会区分。
耶和华说:“除了我,你不可以信别的神。”
这句话很有共性吧。
多神教并无此言。

TOP

回复 15# qiuranke 的帖子

呵呵。你的这种观点,可能是受了某些宣传的影响,而不符合逊尼派的正统思想。(今日中国穆斯林,应均为逊尼派。)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裂,固然有教义上的区别,但主要是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当今逊尼派的诸王,则是自穆圣(默罕默德)以来伊斯兰教领导权的象征。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专门跟非君主制独裁国家作战(伊拉克、利比亚)而与逊尼派王室结盟的原因。因为如果摒弃这些王室,则有彻底得罪逊尼派的危险。

逊尼派民主改革,应以保留王室,实施君主立宪为基础。不能以蒋经国之“宁可放弃政权也要民主化”为榜样。不然的话,麻烦就大了。

TOP

回复 17# qiuranke 的帖子

是否可以说“源于犹太教”,有一个褒义贬义的问题。
不过,就算根据你的这种说法,三大宗教的相似性也是很明显的。如果是其他宗教,如佛教之类,显然不在这个理论体系之内。

TOP

回复 22# qiuranke 的帖子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粗略的。只不过是这么粗略,或那么粗略之分。
教外的人固然粗略,教内的人,其实大多数也不精于教义。
而社会冲突或文明冲突的基础,就是这些大多数人。

TOP

清真寺是各主要宗教中,唯一禁止外人参观的。
不像佛教的寺庙或者基督教的教堂,理论上你可以随便进。虽然这年头,中国大陆的和尚往往勒索钱财,而基督教传教者喜欢骗取誓词(就是让你跟着他念一段相当于皈依的话,也不事先告诉你这段话)。但是那终究不是常态。

TOP

回复 38# manson138 的帖子

《古兰经》中有大量歧视妇女的言论。
虽然这本身也不奇怪,古人没有不歧视妇女的。儒家思想照样歧视妇女(三从四德之类)。可想而知,如果中国的现实,仍然是三从四德、一夫多妻(妾),却硬说跟儒家无关,总是说不过去的。

TOP

伊斯兰教的问题,首先不是伊斯兰国家的问题,伊斯兰国家再烂,也不会像北韩或者中国毛泽东时期那么烂的。甚至现在的伊朗那种烂的程度,也很难说比现在的中国烂。
也未必是伊斯兰教的问题,《古兰经》字面上确实有问题,但是你也可以不按字面信啊。基督徒如果按字面来信《圣经》,肯定也完蛋了。中国人也应该尊重传统,例如马英九之类的人,也表示要尊重中国传统,但是无疑也是不能全信古人的。

但是,伊斯兰教族群确实成问题。
在欧洲,一个基本事实是:他们穷。穷了以后,难免会把责任推给社会,然后又以伊斯兰教为武器来维系他们那种左翼心理。
至于为什么穷?其实也不是说穆斯林都穷。很多回族人勤劳、诚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他们也不穷。如果让我随便在马路边上找个馆子吃饭,只要我知道当地的回族不排斥汉人(个别地区的回族仍然排外,貌似只出现在高度聚居的地方),那我肯定选回族的馆子,价钱贵也选。
但是大多数伊斯兰教族群,在混居区,就是相对较穷,穷则生事。例如:欧洲和中国的各突厥民族(土耳其裔和维族),东南亚的穆斯林,等等。
至于伊斯兰教和穷之间到底有关系么?恐怕还是有的。首先是过于虔诚的人一般都穷;其次是伊斯兰教号召多生孩子,而一般民族又不像汉人那样极为重视教育,本来就穷,孩子又多,下一代难免也穷。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2-1-24 12: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anson138 于 2012-1-25 08:34 发表
大哥,原来自我阉割《计划生育》你是这么的喜欢啊,至于穷的问题,你可以看一下大陆护照的免签国家,只有巴基斯坦比大陆还差劲。

我从未声称支持计划生育,但是我也不支持汉人的多子多福。拼命生孩子导致贫困的例子,在各民族中都有。在西方国家,如本身并非富豪,却要一气生上十个八个的西方人(白人非穆斯林),照样会沦落到靠社会福利维生的地步。
护照免签,估计北韩最差劲吧。呵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朝鲜族的族群就穷。国家和族群是两回事。国家的好坏,主要在于政府,没有哪个伊斯兰教国家的政府能坏到北韩那个程度;而族群的特质,要看他们到同一政府统治下,在较平等的政策背景下的表现:例如在西方社会内部的表现。
很多民族的穆斯林穷是一个现实问题,再怎么反讽,也躲不过去。

TOP

很多伊斯兰教族群贫困,这本身并不是问题。世界上有很多相对贫困的族群。即便是汉人内部,即便我们假设一个相对正常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现实大陆中这种故意制造不平等的环境),部分地区的汉人族群也会明显较穷。
贫穷既非过错,也并不拖社会后腿,因为穷人也有其相应的、社会需要的职业。如果大家都一样,社会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变得更好,但是也可能产生另一些不便。

但是,当宗教隔阂和经济隔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伊斯兰教就会成为一种武器,甚至用来支持暴行。

TOP

如果出了好事,就归结于伊斯兰教的优势;出了坏事,就归结于其它因素。虽然可以列举出一些理由,也总是不能服众的。

很多事情,你可以说是这种原因,也可以说是那种原因。对于伊斯兰教族群,很多事情,单独看,那只是“差一点儿”。
例如:
《古兰经》和《圣经》,都有火药味,但是古兰经稍浓一点儿。
我说清真寺禁止外人参观(其实也不是我说,一般都这么说),楼主解释了:“也不是绝对禁止,只是不会特别方便而已“。也就是说:跟教堂、寺庙的开放态度比,清真寺确实差一点儿。
在通婚、改宗等方面,说穆斯林不容异己,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独一份的,很多族群都有排外倾向,但是...穆斯林似乎更明显一点儿。
等等等等。

到处都差一点儿,每一项本身也许都无所谓,结果是不是无所谓呢?

TOP

回复 65# qiuranke 的帖子

你真相信西方穆斯林的生活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汗。怎么可能?欧洲穆斯林骚乱,是因为他们生活水平高才骚乱的?
此外,印尼马来西亚的穆斯林,过去的生活水平显然低于华人,这是他们迫害华人的原因。

TOP

回复 68# qiuranke 的帖子

歧视妇女,没什么奇怪。古代文明都歧视妇女。明明歧视妇女,却说区别对待是应该的,不算歧视,就不好了。

TOP

过于虔诚的人会贫困,是一个通例,不只针对伊斯兰教。
例如:中国除了穆斯林以外,哪个民族最贫困?大概就是藏族。藏族无疑很虔诚。
再如:美国那些基督教虔信者比较多的州,也较其他州贫困。

贫困不是罪过,罪过在于穆斯林一旦贫困,往往要拿伊斯兰教作武器。
关于虔信基督教与贫困的关系(美国国内),参见下文(转载):
<<<<<<
  大家都知道,美国虔诚保守基督徒多分布于相对贫穷落后的南部和中西部各州,多是共和党的支持者,也叫红色州,他们的财政需要相对富裕的北部和西部加州的支援,这些州自由主义者比例较高,即使是基督徒也多持开明态度,多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也叫蓝色州。上次美国大选布什胜了以后,北部各州就有很多人很不满,认为他们财政上支援补贴了那些穷困的基督徒,却要被他们在政治上控制,很不公平,有人甚至呼吁南部各州应该成立“耶稣共和国”。我一个在美国的同学提到南部各州时,就鄙夷地称之为church state,说他们之所以穷,就是因为他们观念落后。而且更戏剧化的是,正是这些虔诚基督徒众多的南部各州,号称上帝关爱的地方,也是美国穷富差距最大的区域。看看前年那场飓风,就知道美国南部是多么的贫困,很多人看电视根本就不相信这是美国!美国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南部各州似乎正在迅速成为被美国遗忘的贫民窟。
  看看后面所附的美国各州2003年人均GDP,我们就会发现,排在前15的,基本都是基督教控制相对弱的北部和西部的蓝色州,而排在后15的,全是基督教影响最深的南部和中西部的church state!他们的人均GDP居然要相差几乎一倍!
  南部各州不仅经济落后,而且文化教育更加落后。申请过美国大学的朋友们都知道,美国排得上号的好大学几乎全部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加州等蓝色州。马萨诸塞州,号称美国最Liberal的州。就是该州,2003年人均GDP全美第四,也拥有全美排名前列的哈佛、麻省理工和波士顿大学。
  很多基督徒老喜欢以美国富裕强大为例子,说明信仰基督教的好处,可是他们恰恰忘记了基督徒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正是美国最为落后贫困的地区。可以说,是美国北部的非虔诚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经济上真诚地帮助了南部众多的贫困虔诚基督徒!没有他们的帮助,南部各州极可能会沦为像墨西哥一样的拉美国家。

TOP

回复 72# qiuranke 的帖子

我查不到西方国家穆斯林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你如果有资料可以给个链接。
我随手查到一篇,论及穆斯林移民生活水平的,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05-08/01/content_872652.htm
<<<<<<
  其次,移民多处在社会的中下层,生活水平较低。从低收入住房居住者占整个族群的比例来看,白人为20%,黑人移民为35%-45%,巴基斯坦裔移民则高达63%。2001年到2002年,在英格兰,白人失业率为5%,而孟加拉裔移民的失业率则高达21%。
>>>>>>

TOP

回复 73# qiuranke 的帖子

伊斯兰教歧视妇女的政策太多,是没办法解释的。《古兰经》上当然有很多看似不歧视妇女的条文,但是那些歧视妇女的条文呢?
一夫多妻制呢?
你的逻辑就是:因为男女能力不一样,所以区别对待是正确的。其实,教皇也说过这个话(我记得是上一任教皇说过)。这个话本身无所谓不对,尽管极端女权主义者会反对,不过我不反对。但是,凡事要有个限度,不要搞得太甚。
其结果,就成为了自我论证:限制你运动,然后你自然不善于运动,然后就成了限制你的理由。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相比,那些认真履行伊斯兰教法的地方,就是这么个结果。

TOP

回复 77# qiuranke 的帖子

理解,不过我还是想说完。
如果认为中共政府歧视穆斯林,我想人们都没什么意见。中共政府肯定不能允许完整的宗教信仰自由,无论哪个教派的信仰者,只要你的信仰略微深入一点,都肯定深受其害。这是明摆着的事。
现在是:欧洲国家一旦发生教派冲突,穆斯林也会认为是政府的错。这就没办法了。
欧洲国家的政府,当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穆斯林能否反思一下:如果是在穆斯林占优势的国家里,非穆斯林能得到如此平等的对待吗?如果在穆斯林占优势的国家,非穆斯林要闹事...他们敢那么闹吗?
凡事都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说:我们是正义的,我们占优势的时候,就要推行正义,你们必须屈从我们;我们不占优势的的时候,你们也必须给我们绝对平等的待遇,只要我们看来不平等,我们就坚决不干。
这就完蛋了。

TOP

回复 81# qiuranke 的帖子

很显然,大部分穆斯林多妻的情况都不是娶寡妇的。
我个人以为(没仔细考证过),娶寡妇是突厥人(匈奴人)的习惯,原本不是穆斯林的习惯。只不过西突厥西迁以后,逐步在中亚和小亚细亚地区占据优势,很多民族(例如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察合台后裔)都有突厥化的倾向,所以才成为了部分穆斯林的习惯。但是,显然不是主流习惯。
古书记载:匈奴人,兄死,则弟娶其嫂,父死,则子娶其诸母(应该是指除了亲生母亲以外的诸母),是故人皆有数妻。

伊斯兰教多妻制相对于古代中国的多妻制,区别在于伊斯兰教要求平等对待诸妻,而中国古代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的地位极低。但是,这跟男女平等,差得还是很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