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精英统治之不可取

精英统治之不可取

  狭义的精英统治,也就精英掌握政权,而不是人民(或世袭君主、世袭贵族)有政权。这种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古今中外,基本没有先例。当然,第一代君主以及偶然出现的僭主,很多可以算是精英,但是制度化则是不可能的。
  虽然看起来,有才能的人决定一切,是一种很理想的形式,但它恰恰不能成型。究其原因,就在于屁股决定脑袋,屁股重要,脑袋不重要。人民、世袭君主和世袭贵族,与国家多少是一体的,其地位也稳定不变;而精英则不然,他们的上升下降就很飘忽了,也不会代代相传。
  这就如同市场经济打败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依靠的是屁股,即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私利;而计划经济靠的是脑袋,脑袋里安排好的精准计划。

  广义的精英统治,即精英治国。虽然精英阶层并不掌握政权,但是掌握治权。民众(或君主)理论上可以决定政治的走向,提拔和罢免精英,但是这些权力并经常被使用,一般事务实际上是由精英阶层说了算的。
  这种精英治国,在很多时代都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就更频繁。在当今世界,那些民粹色彩很淡的民主国家,都可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精英治国。

  本文要说的重点就在于:无论是科举制还是民主制背景下的精英治国,当然更不用说原始含义上的精英统治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或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都是极不可取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中国没有一个相对干净的,与国家命运联系相对紧密的精英阶层。以古代科举制为例,虽然它的结果就是制造腐儒,但是这个阶层与国家的命运终究是有联系的。不像我们现在的精英,不仅普遍腐朽堕落,而且一不小心就拿了美国国籍,成了“麦克”了。
  另一方面,民众的文化和见识水平,也绝非过去可比。精英治国的必要性大大下降了。

  很多人过分推崇知识阶层(知识阶层至少可以算是精英阶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知识阶层和精英阶层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非他们有多么明智。他们不聪明的时候,也多得是。例如,民国末年,知识阶层普遍左倾。包括反共文人胡适所谓“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无自由,他们(中共)来了无面包无自由”,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苏联)的估计仍然是明显过高。
  隔行如隔山,知识分子那点专业技知识,对他们的社会见识的益处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是说完全无用的话。但过去的社会背景是:民众大多数都是文盲,绝对无知。而知识分子至少得识文断字,能看报纸,这在“见识”方面就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这种优势早就不存在了,更不用说到了互联网时代。

  因此,任何基于“精英治国”和“反民粹”的思路,都可以休矣。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2-7-18 18:15 编辑 ]

TOP

回复 2# ||| 的帖子

我常见些出租车司机关心政治,也常见些教授不关心政治。实际上我认识的教授,就没有关心政治的(当然,熟识到知道他不关心政治的程度的人不多)。我反感共党的同学不少,但基本上都出国了。

TOP

回复 6# ||| 的帖子

是没看见。
大学里谈政治,我个人以为不比别的地方忌讳。只不过老师不能跟学生谈政治,那肯定非常忌讳。
知识分子的定义,应该说是一个疑难问题,我以为。
不过精英阶层的定义应该没什么问题。
大学,作为事业单位,依附于体制,且多少是有既得利益的,这是他们政治倾向不如律师、码农之类明确的原因。问题是,由于邓小平的收买政策,大部分精英阶层都有既得利益在内,也难免会依附于体制。所以,整体来说,很不可靠。

TOP

回复 8# free.tiger 的帖子

没有土匪流氓治国这一回事。
自民国元年以来,最高统治者只有张作霖可以算是土匪流氓出身(张作霖入主过北京),连毛泽东都是富农出身。

TOP

回复 9# ||| 的帖子

个人以为:你的说法很有启发意义。

现在的精英思路的讨厌之处,就在于他们想告诉老百姓该怎么活着。看了你这个话,我觉得确实也不应该让老百姓告诉精英怎么活着。还是分治比较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lowd 于 2012-7-19 09:45 发表
“民众的文化和见识水平,也绝非过去可比。”
这句我真心不同意。可能表面上看的确如此,骨子里一点没进步。
政治,从来都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谁更坏。
例如,丘吉尔所谓:民主制度,无疑是最坏的制度,除了人类试验过的其它制度以外。
文化和见识的深浅,是可以从客观标准来判断的;骨子里的好坏,你大可以随便贬低之。但是本文说的却不是民众的好坏,而是民众和精英阶层之间的对比。民众在骨子里也许非常不堪,但是精英又如何呢?

TOP

回复 22#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我已经分析过精英统治为什么不好了啊!
中国现在的精英,都是”麦克“那类的。不是已经成了”麦克“,就是随时可以成”麦克“。这样的人与国家民族毫无必然联系可言,有什么可指望的?
你要是”反民族主义“者,拿他们当个高人看,也就罢了。你还不是.......

TOP

  当一个国家制度运转顺利的时候,其精英阶层往往真正精干有力,见识精准。这种情况下,尽可能依靠精英阶层治国,当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反过来讲,当一个国家制度运转明显不顺的时候,精英阶层,因为本身是不良制度下产生的既得利益阶层,因而肯定倾向于保护其既得利益,也就是保护不良制度。
  当然,后一种情况也有例外。因为精英阶层的眼界终究较广,当旧制度明显失败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他们也可能出来要求维新。公车上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是说,所有清末的维新人士,绝大多数都出身于旧制度下的上层,也就是既得利益阶层,这并不妨碍他们追求维新。
  虽然如此,但是仍然有两条:
  一、维新精英未必是精英阶层的多数,而且最后失败了。革命成功了。革命党源于海内外的帮会组织,这些人与体制的关系要比维新精英稀薄得多。
  二、当然,更重要的是,清末精英阶层与民族国家的联系要比现代精英阶层与民族国家的联系紧密得多。现代精英稍不注意,就拿了美国护照,成了“麦克”了。这样的人,虽然眼界更广,但是却没有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出来要求维新的动机。
  而动机比眼界重要,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TOP

精英治国的展开说明

  当然,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完全不依靠精英来治国,更何况精英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多人出身低下,像希特勒下士,但经过多年的岗位磨练以后,也未必不能算精英。但是,一个国家在何种程度上依靠精英治国,确实有很大的变数。

  一般而言,革命比改革更不依赖精英。

  在专制统治下,统治者很容易依据主观意愿,选择在何种程度上依赖精英治国。

  在民主制度下,则主要看制度和模式。例如:
  
  一般而言,小选区制度比大选区制度有利于精英。所谓小选区制度,是一个选区选举出一个候选人。而大选区制度则是选举出多个候选人。在前一种情况下,第二名就等于零,一个人必须在一个地区获得优势才能当选。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人只要获得一定数量的选票,少至百分之十几,也可能当选(视选区一共推出几位候选人而定,如果推出4位,那你选票数排第四即可胜出,不管得票多少)。可想而知,在小选区制度下,候选人必须有深厚的根基;而在大选区情况下,要求就低得多。

  一般而言,内阁制比总统制更有利于精英。

  一般而言,对于某项重大问题,由议会投票比全民公决更有利于精英。很多人往往无视两者的巨大差别,以为议员既然民选,自然要反映民意,他们投票和公投结果差不多。其实不然。这里稍展开说一下:
  因素一:少数派优势。例如,如果就“禁止养狗”进行投票。公投也许很容易通过,只要希望禁止养狗的人占多数就可以了:不养狗的人恐怕总是明显多数,大部分不养狗的人,考虑到狗害猖獗,恐怕也没理由不支持“禁止养狗”,所以通过的可能性不小。议会投票则极不可能通过,因为养狗的人往往视狗为己出,如果哪位议员要禁狗,岂不是要他们的命?肯定投票反对他(投他对手的票)。不养狗的人,却未必特别希望禁狗,他们一般不会因为议员禁狗就投票选他,而要看别的政见。这样,主张禁狗的议员候选人怎么可能指望胜选?
  因素二:金主之类的因素。选举是很花钱的,也是需要头面人物出来帮着拉人脉的。
  后一个因素在成熟的民主国家,其影响可以有所缩减,理想状态下也许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是:我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虽然有可能成为民主国家,但恐怕很难成熟到什么程度。
  前一个因素看似和精英治国无关,其实这本身就是精英思路。精英思路,就是要尽可能否定大多数人的好恶,当然不可能否定所有人的好恶,哪儿有那么巧的。尽管不能说精英思路就一定是错的。但是...如果联系中国实际(而不是单指禁狗),恐怕错的更多。因为中国的精英就是从烂泥里长出来的。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比互联网中的那些交互式媒体更有利于精英。而在交互式媒体中,BBS(我们这里的模式)又比微博更有利于精英。因为在微博模式中,你必须先有大量的关注者,才可能发挥影响力,否则就得仰仗别人不删你的回复了。而在BBS模式中,大家都是平等的。
  微博模式看似比BBS模式有序程度高,更容易避免无效信息。但在言论自由并无保障的领域,有影响力的博主往往不敢坚决反对一切权贵和危险分子(尤其是共党),因为那样很容易危及其人身安全,有时候也可能避免发表可能导致失去关注者的言论,从而难免过分自律。而无影响力的博主又确实无影响。反而不如BBS这种一开始就平等的模式更可以自由发言。

TOP

回复 27#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不过情况正在改变,新的士阶层,也就是中国的精英阶层,已经正在开始成长,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你这个话从何谈起呢?
至于那些个麦克......他们本身当然无所谓选举和被选举权。问题是:他们曾经有权啊!
最典型的,如果体制内的人对未来不安,他们是想办法救亡(体制之亡)呢?还是想办法当麦克呢?恐怕还是当麦克吧?
体制之外也差不多。
精英阶层,就是奔着当麦克去的。而且在当麦克以前,如果有机会,还要把中国糟蹋一把。就算不糟蹋,又何指望他们能有好呢?
个别好人当然是有的,作为一个阶层,也就这样了。

TOP

回复 32#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士的阶层,在古代当然是存在的。当下在哪里?
专制统治下可以产生士的阶层,不等于专制统治下一定会产生士的阶层啊!
当下产生的,不都是麦克及其候选人么?

统治一个国家的人,哪怕是在大乱之后,往往仍然是出自旧知识阶层和上层的人士。但是,旧知识阶层和上层到底有百分之多少会被保留下来,这才是一个问题。如果旧精英阶层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将被淘汰(不再能发挥社会作用),那么从一开始就着眼于精英的思路,就是毫无根基的。因为这个阶层将面临的,主要是否定而非肯定。
而即便没有大乱,精英阶层的大换血也是可能。如丘吉尔所言: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英国发生了不流血的革命,旧的统治阶级失去了他们的统治权,在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他们的财产,但是甚至没人感觉出来。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2-7-20 10:1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