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对外交和政策研究部门至今为止的一些浅见

楼主所谓
<<<<<<
      不得不说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言论控制的要点并不在于检查,而在于无知。
      尽管国内墙了很多网站,但是无论是wikipedia还是facebook,对于了解有价值的信息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网站。在中国,无论是访问英美报纸,还是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会的网站都是畅通无阻的。换句话说,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渠道,信息的封锁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理,任何一本严肃的西方著作,在中国都是能够买到的。真正了解世界,是不可能靠互动式网站来完成的。
>>>>>>
其实正是中共封锁的高明之处,或者说有效之处。
人民注定是无知的,西方国家的人民,也肯定更喜欢facebook而不是严肃著作。他们要闹事,也一定会通过facebook而不是严肃著作。甚至总统竞选,也不可能依靠严肃著作。
严肃著作,只有学术意义,而无政治意义。因为当今之政治,或者说是官僚政治(这就是中共的主要特色),或者说是民众政治(这就是中共最怕的),并不可能是知识分子政治。知识分子政治,只有当政权予以认可的时候,才可能出现(例如中国封建社会)。政权如果对知识分子有所忌惮,不理他们就行了,对他们本身根本无须封锁。当然,不能允许知识分子煽动民众,但这跟知识分子能获得什么知识是无关的。

这种封锁的负作用,就是知识阶层彻底边缘化;因为本来知识分子在利益上就和民众有重大隔阂,现在在视野上也有了差距。这在政府占优势的时候,对政府有利,因为民众被压制,知识分子也不能借民众之力来挑衅政府;但是,万一因故政府无法压制住民众,那么知识分子也难以起到缓冲作用,情况会急转直下。

TOP

知识分子的视野,在实际上不受政府限制,政治意义并不像最简单的结论的那样:会导致知识分子反对政府。
政治意义很可能是相反的。
一般而言,视野本身并不决定意向,屁股(地位)才决定意向。知识分子自己的视野不受限制,而他们又知道民众的视野受限制,他们首先会鄙视民众。在此背景下,加之他们或多或少要依附于体制生存,他们就更不会赞同民众反抗体制。
他们会巧妙的把“利益”和“道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支持体制,一方面却声称自己并不支持体制,只是“人民无资格反对体制”。

TOP

回复 30# ||| 的帖子

个人以为:对民众影响大的,显然是facebook等互动网站。

至于视野的差距,你说得对。民众和知识分子的视野确实一直有差距。民众的相对无知,无论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个人以为:知识分子对民众的鄙视,和审查仍然是有关的。因为在有审查的情况下,民众的用词习惯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只能模仿常见的用词方式);尽管这本身是无关紧要的,但是知识分子会把它看成有关紧要。

TOP

补充一下:

民众的相对无知,并非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及知识分子,而是因为他们的专业不在这里。
和政治直接相关的知识分子有两个类型,一个是:相关事务的专家;另一个是:有志于社会事务的非社会学专业的知识分子。
这两种情况有其差异,但实际上都是专家。后者,民众中的有志者,也可以充任;但是,终究只是极少数人才会干这个事。而绝大多数民众,自然无此兴趣,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无知,仅此而已。

知识阶层中的其他高层人士(低层的,普通白领之类,实际上就是民众),比方说,化学家,在论及完全不涉及化学的政治事务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呢?
其实他们也跟民众一样无知。跟《美国战队》里的那些演员的自白一样:我们没有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把报纸上的思想当成我们自己的思想。
但是,他们仍然不同于民众,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他们的屁股(社会地位)不同;
第二、他们自视甚高,专门跟传统文化作对;甚至干脆专门与民众作对,以突显其高明。

TOP

回复 35# milchstrab 的帖子

关键是:现在的知识阶层,并无保守主义的倾向。
西方国家的知识分子,尽出些学院左派,反而是草根,更尊重民族传统和宗教传统。
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如果保守,保的也是当权者,而不是民族传统和宗教传统。

此外,最重要的是:
现在根本没到谈“如何变革”的地步,现在要争取的,仅仅是公开谈变革的资格。很多人现在讨论“美好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就已经走偏了。你讨论完了,根本不许你公开发表,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自我肯定,或者在一个小圈子里互相咬,有什么用呢?
不看重”谈变革的资格“,直接去谈变革,甚至直接去诋毁变革,这不是太远了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milchstrab 于 2012-1-12 13:03 发表
保守主义并非是为某一种民族传统和宗教保守,而是对一种已经稳定的有机社会结构保守,不过英国保守主义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这里就不过多的讨论了。在这里,保守的意思只是害怕激烈变革的意思,因为过程的激烈会导致 ...
即便按这个定义,学院左派也谈不上保守主义。
而中国知识分子,当然保守,不过也没啥说的...跟官僚阶层的保守是一个原因:既得利益而已。

实际上,知识分子大多有反社会倾向,这是在较温和的统治下必然的结果。只不过当利害关系太大的时候,利益就压倒了他们的反社会倾向罢了。这只是利害关系的结果,不必作任何其它解读。

我们首先应该争取自由谈论变革的权力,这就是一项最基本变革,也是变革的基础。很多人讨论变革的意向,就是:咱先变革,但是不必变得有言论自由。这怎么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是党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言论自由,谈变革尚且完全可能谈崩、谈坏或者谈不出结果;更何况没有?

TOP

回复 42# milchstrab 的帖子

你这些话我基本上都认可。
只是我认为“利害关系”实在是太明显,无须深入解读。中国知识分子依附于体制而存在的迹象太明显。如果他们得罪了体制,几乎肯定会受到明显的利益损失,而支持体制或谩骂民众受损失的可能性就少得多。这自然会决定他们的倾向。
至于其它较正常的社会,体制一般不会严厉惩罚知识分子的反体制言论,有些体制外的势力倒不能得罪。例如,在欧洲不能谩骂穆斯林,不然小命不保;在美国不能说黑人坏话,说同性恋坏话也得小心;等等;这自然就会塑造出另一种知识分子的面貌。

TOP

回复 44# milchstrab 的帖子

我认为知识分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可能如你所论,也就是说技术官僚掌握相当的权力;但是权力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则是另一回事。
因为语言习惯上,一般不把官僚算作知识分子;同理,语言习惯上,我们一般也不把商人算作知识分子,虽然其中大部分恐怕也是有学历有学问的。
这就是知识分子反社会倾向的来源,他们有成为统治者的潜力,但却不是.......
而中共的特点是:它既不尊重市场规律,也禁止言论自由,从而能够完全依自己所愿,恩威并施,把知识分子的反社会倾向扼杀掉。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