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 转贴]走向民主之路的第四种政治选项——赎买

这是没有先例的,尤其和苏联的解体史不符。
关键在于:一般而言,历史进程是对立各方不断博弈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这一点对于苏联解体尤其明显。
所以这个思路固然有道理,但是说得越细,就越没谱。
之所以没谱,原因在于:
对于专制者来说,他缺乏一个有权威的且作为一个实体的对手。没有这个对手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主要是因为专制者要消灭这个对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由民主人士也不喜欢实体权威。因为这种权威一开始必定是不民主的(你不可能在民主制度建立以前,就依靠民主制度来建立一个权威)。
如果像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和北洋军阀都是实体权威,倒可以对清政府进行赎买。

当没有这种实体权威的时候,专制者将无法谈判赎买。你不可能把全体人民作为一个谈判对手,这是史无前例的。如果随便找几个人代表人民来谈判,因为这些人缺乏权威,将无法保证谈判结果不被人民推翻。因为专制者的权力,实际上是建立在其坚定性的基础上的,一旦论及赎买,其权力的基础就大受损害,而结果就是无法保证自己不被人民推翻。

于是,赎买也就变成了对专制者的忽悠。而专制者自然也不会上当。(要上当,早就上当了)
其结果可能是两个:
一是:专制者终于混不下去了,于是谈及赎买。等到彻底完蛋时,他们是要谈赎买的。反正也完蛋了,无所谓上当。就算谈不成,也可以从道义上反咬你一口。
(威尔逊总统在一战结束前,所提出的过于宽大的条件,就被德国人这么用了。德国完全是因为打不下去,才投降的,但却可以反咬一口,说是上了威尔逊的当。)
二是:专制者还混得下去,所以不谈赎买,民众当然也不可能自己谈。于是民众和专制者一并被骂为不明智。这种“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逻辑,则从来都是巩固专制统治的法宝。
这两个结果都不怎么样。虽然我这么说起来有点刻薄。不过,凡事都要往坏处想一想,不要光想好的。

TOP

回复 8# free.tiger 的帖子

个人以为:命运是未可预知的。
在苏联解体以前,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可能解体。最好的预测,也不过是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尚且晚了10年。
至于茉莉花革命,事先根本没人预计到。

TOP

回复 14# free.tiger 的帖子

很多事不是由希望促成的,而是由绝望促成的。
强大如美国,在苏联解体以前,其全球战略的基石也是自杀性的:苏联敢发动大规模进攻,美国就首先使用核武器。可想而知,苏联也不会让美国白拿核武器来炸。
如果美国想着赎买自由。就像软蛋罗素说的那样:如果爆发核战,人类就会毁灭;而向苏联投降,人类的自由必有复苏那一天;所以核战不如投降。如果按此逻辑行事,世界又是什么下场呢?
一个人可以不搞政治,更可能没机会搞政治,但是万万不可把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好死不如赖活着“之类),应用于政治领域。
孚威上将军吴佩孚曾经说过:你越是不怕死,就越不会死。
前行政院长阎锡山曾经说过:舍命才能保命,毁家才能保家。

TOP

回复 16# free.tiger 的帖子

我说了前提条件了吧?(一个人可以不搞政治,更可能没机会搞政治)
就算是陈胜吴广本人,你跟他们说同去同去,也是没用的。不把他们逼到墙角儿,他们也不会革命的。

凡事都有个规矩,不能说:做手术多可怕啊!千万不能做啊!
也不能说:你说做手术好,你做个看看?
我是医生的话,我会做的,但我不是,我不是我也不能反对医生做手术啊!汗。
我是病人的话,非做手术不可的时候,我也会做的,问题是还没到那个时候呢。我还支持安乐死呢,总不能马上死给你看吧?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2-10-22 15:3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