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谣言

关于谣言

人们当然不喜欢被骗,但是,谣言往往能产生正面效果。

最简单的情况,是“只许我造谣,不许你辟谣”。这种方式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展开说了。

另一种情况是第一种的反用,第一种是利用权势,不许你说话;第二种是既然你有权阻止对我有利的公正的调查和宣传,那我也就不用提证据,一直造谣。
第一种和第二种用久了以后,因为现代社会其实很难彻底封锁住中立的信息来源,都是可以被识破的。虽然如此,但肯定还有一批人不会去识破;这些人或者因为立场太坚定,或者因为智力或活力太成问题,就是相信。而且,这批人还肯定不少。

第三种情况是:冲击性谣言。其中的典型,是贫铀弹谣言。其模式是这样的:只要美军使用贫铀弹,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就会出来指责贫铀弹严重污染环境,要求进行公正调查。本来就没必要调查,组成调查组自然不会很快,调查也要费时间,最后的结论”没多大危害"出来的时候,公众的注意力早就消散了,也就没人注意。下一次再闹。
它所利用的人类“以防万一”的心理,万一有害呢?然后再利用时间差。其它诸如世界末日、UFO之类都是如此。这类谣言本来应该是注定被识破的,但是因为时间差的缘故,即便对很多接受能力不很差的人而言,也照样可以起到欺骗作用。
当然,这种谣言还可以跟第一种或第二种的情况混合使用,效果更大。

第四种情况是:复杂的谣言。在既没有言论封锁的背景,又不利用时间差的情况下,经年累月地重复某种谣言,而至少能被一些人接受,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谣言的复杂性。
这类谣言必然不是判决性的。像前面的贫铀弹,如果某委员会认定无害,那就是判决。造谣者虽然在理论上还可以继续不承认此委员会的中立性,但是实际上他是不敢出来的,因为争锋相对的闹起来,反而会吸引大量眼球,让那些本来不会注意到“贫铀弹没多大危害”这条结论的人注意到它。下次就没得骗了。
一个经常被举例的此类谣言,是人体特异功能。人们总是可以理解一些骗局,但是却很难看穿所有骗局。这样一来,对于那些不崇尚怀疑精神的人而言,就难免要相信人体特异功能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中,也没有判决性事件存在。因为本来就没人相信所有宣称的人体特异功能都是真的,任何一个骗局的揭穿,都不可能有决定性作用。

第五种情况是:温情谣言。如上帝、天堂、共产主义社会等等。揭破这类谣言的一个故事(非真事)是:升天节。大意说有一人,流落某不开化地区,后来坐气球飞走了;等20年后回来,发现自己已经被神化成教宗了;他本想出来戳破,被教士说服“如果人们没信仰,就会无恶不作”。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12-29 19:3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