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朱镕基温家宝不便说、也不能说明的隐私

朱镕基虽然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篇文章说得也有所偏颇

国有企业改制,那是不得不改的。员工持股,在工业化的苏联东欧,自有某种道理,但是在中国却是绝无此理的。因为国有企业员工(正式员工)是“体制内”的身份。岂能把好处全被他们拿了去?
中小企业不私有化,那就是一个死字。不仅自己破产,也要连累银行。所以赶紧卖了,也没办法。俄国在私有化过程中,把大企业都卖了......其间肯定会有人浑水摸鱼,这是没办法的事。

当然,国企改革的结果,是留下来的国企变成了垄断企业。税制改革的结果,中央把地方的财源夺走,地方只好靠房地产经济。这两条都是从朱镕基开始的。
但是,这两条在朱镕基的时候,都不能算错。朱镕基没把大企业给卖了,这确实留下了祸根;但是他就算想卖,也卖不了吧?朱镕基把中小企业给卖了,已经被认为是动摇了中共的理念。再卖大企业,怎么能让他卖得了呢?
至于中央夺取地方财源,这也是各国的惯例...一般而言,中央政府总是要比地方政府富裕,这是常态,朱镕基以前的情况,是例外。至于地方政府穷了,就胡来...这种胡来及恶果,只能由放任他们胡来的那届政府负责。

TOP

回复 9# tiptop 的帖子

你说得当然也有道理。共产党的官员,是不大能干好事的。
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朱镕基之所以臭名昭著,和江泽民之所以臭名昭著、死讯频传的原因类似,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的共产党官员更坏,而是另有原因。
朱镕基是因为被下岗的人记恨,江泽民是因为镇压法轮功。

另及:腐败没治。除非共产党倒台。改制腐败,不改制一样腐败。只不过前者明显,后者不明显罢了。但实际上后者危害更大。把中小企业给卖了,这个里面却是有腐败;但是毕竟是卖了,如果不卖,那它们会一直腐败,不仅把自己的财产归零,还要侵蚀银行。
而如果中小企业不私有化,其员工就会继续心安理得地当“体制内”人士。把银行的钱(也就是全国人民的钱),当自己的钱来用。因为他们这条路被朱镕基给断了,当然要骂人了。

TOP

回复 17# exaccount 的帖子

全民都是国企职工?那农民,就不算人?  

至于那些职业有没有人做,过来的人都知道,用得着读书吗?你当我小青年,好骗?
告诉你:
当年,公务员是没什么人做,教师更没人做。当年,我们那里一师兄,因为做实验着火多次,把柄落在校方手里,不得不与校方签约,留校服务若干年,才得以得到毕业证。现在,进高校...就算是海归,一般人也绝对没戏。
但是企业不然。
企业分两种:
较有钱的。待遇比公务员教师都好,只要能多发钱的,没有不发的。因为企业领导也是企业员工,发钱他们也是拿大头。而且不需要企业真盈利,只要差不多有钱可发就行了。
真穷的。那就只能拿死工资了,待遇比公务员和教师还差,主要是级别低。普通人混级别,教师最容易混高,公务员其次,在企业最难。有本事的,确实不在那种企业里呆着;但是没本事的,却可以继续混,反正饿不死,而且一般都不好好干活。

因为上述和其它一些原因,没有哪个国企,能在平等竞争的情况下,打赢外企或民企,这是明摆着的事。大企业如果留着不卖,在政策上动点歪脑筋,尚且可以靠垄断获利,中小企业早晚是个死字。朱镕基的时候,国企赔钱、坏账、三角债之类数据都摆在那里,不卖不仅把自有资本赔光,还会累及银行。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11-20 00:17 编辑 ]

TOP

回复 19# exaccount 的帖子

因为你说“全民都是国企职工”,我才扯上农民。全民都是国企员工的是苏联,不是中共,拜托你把主子跟奴才的情况分清楚了。中共国除了公务员、教师和国企员工可以算是“国企职工”以外,农民、私企老板和员工、个体工商业者都不是国企员工,后者的人数从来都是绝对多数。

国企不赚钱,是事实。你非要说是做账作出来的,那我有什么办法呢?汗。除了垄断企业以外,你见到过哪个国家的国企赚钱?

TOP

回复 22# exaccount 的帖子

你才不懂历史。
你说“全民”,我当然要说农民,农民倒霉不算,连人都不算啦?农村合作社什么的,跟国企差别大了。比方说:农民直到最近,也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等等。(最近给办了一些最低限度的)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非国有制成分(如合资企业,个体工商业,私企)就出现了,根本不是朱镕基的时候才有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