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精品分享】芦笛:我的“哥白尼革命”——中国反革命思想的珠穆朗玛峰(5楼增补记)

芦笛不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正确的”势力,任何人如果以”正确“为主要目的,他就只能待在象牙塔里,甚至只能自己一边凉快着。
大家本质上都是逐利的,这个利既有实利,也有虚利(成名、泄愤之类)。我们只能评价谁更错误,谁更需要承担责任,而不能以”正确““无暇”为目的。
以“正确”“无暇“为目的,就会沦入乌托邦的逻辑。共产主义就是这么诞生的。芦笛也是这一路人。
而谁需要承担责任,则很简单: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谁想要绝对权力,谁就要承担绝对责任。

TOP

我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曾国藩的湘军,那就是以名利来诱惑知识阶层为其服务,用饷银和劫掠战利品的机会来诱惑下层参军。这样一来,才可以打败太平军。
如果到了芦笛这种人那里,他的意见就是:支付那么多饷银,还不得搜刮民众?纵兵劫掠,与匪何异?这样就算是打赢了,得多收多少税呢?那也是倒退啊!

倒退又怎么样?你不倒退,直接投降?

其实,像芦笛这样的荒谬逻辑,早就有人提出。那个人就是罗素。
罗素说:面对苏联的核子威胁,不投降,人类就会核毁灭;所以不如投降,这样自由还可以有复兴的机会。
这个逻辑很有道理吧?其实就是瞎说。

TOP

简言之,如果事情烂掉,那么责任就在掌权的那一方,权力多大,责任就多大。说别的没用。
芦笛这样的人很清楚西方人的高明之处,却不明白西方人为什么高明。以美国革命论,美国人是比较克制,没把亲英分子统统枪毙,只是把他们剥夺财产驱逐出境了事。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那是因为英国人同样对美国人克制。
美国人认为:”无限制潜水艇战“不人道,不可能区分军民,只能滥杀无辜。这是他们参加一战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这个理由在现实的危机面前,连一天都没坚持住:袭击珍珠港的当天,美国海军即宣布对日本进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因为美国人发现自己的战列舰队玩完了,如不使用无限制潜水艇战,海军似无有效反击手段(当时对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充分认识)。
美国人最狠的一条,是如果苏联敢入侵西方,哪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也要单方面使用核武器。这摆明了就是同归于尽。但是,这却是有效的,直接保障了和平,而且在和平的背景下赢得了冷战。
如果美国人都像罗素、芦笛这样当软蛋,害怕灭亡,害怕倒退,那世界早毁灭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