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 xp1999 的帖子
1楼把文章写这么长,难免有点过头。
我个人以为:《药》和《阿Q正传》两篇文章,都还好。《药》的含义,确如你所论。
鲁迅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鲁迅有左翼倾向。这个不是鲁迅的问题,而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的问题。以胡适论,胡适说:美国人来了,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自由;他们(中共)来了,没面包没自由。这个话在当时可以说是极为反共,但是对苏联人的评价,仍然过高。(苏联的工业化还算成功,但是民生方面的表现,则很差,后来则远远不如台湾的国民政府,很显然不能算有面包。)
鲁迅的左翼倾向当然更甚于胡适。这一倾向虽然可以理解,但终究会使他的立场观点不那么有价值。
第二、鲁迅人品不怎么样,这本来也没必要追究。但是,有一条规律叫”骂人最容易“。鲁迅骂中国人之入木三分,其实并不需要太大的才能,只要够狠就可以了。而这种够狠,到底是爱之深责之切呢?还是尖酸刻薄所导致?考虑到鲁迅人品不怎么样,应该就是后者。
第三、综合第一、第二,以及鲁迅在具体论战中的种种言论。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破坏性人物,而非建设性人物,就算偶然有点建设性思路,因为其左翼倾向,也毫无价值。而国民政府被共产党破坏,无疑有鲁迅之流的功劳。
第四、对于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容忍哪些传统和罪恶的基础上去开拓未来,而不能本着鲁迅式的刻薄精神去颠覆传统。你把所有人都骂了,结果只能是当权者有利:因为当权者只要足够坏,他完全可以不让你骂他的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