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纽约时报上一组扎眼排比句

这里面的原因在于:亚洲国家储蓄率普遍较高,投资可靠性(市场及其信用体制)普遍不高,结果只能存钱。相应的,这部分钱最后就变成了美国国债。
具体过程貌似是反过来的,是亚洲国家政府先买入老百姓的美元(买成美国国债),换给老百姓本国货币,老百姓将其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本国国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能维持,却是上面的原因。
当然,到了中国,情况比这种亚种国家的一般情况更严重。中国不仅储蓄率高,而且贫富差距极大。穷人想消费没钱,富人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又少,导致了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不得不依赖美国市场。明明知道美元挣多了必跌,但是也没办法,否则就会因为产品无销量而引发经济危机。
可想而知,这个过程不可能持续下去,是早晚要出事的。

简言之,商品流动完全市场化,而货币汇率不肯市场化,就必然会引发贸易不平衡。因为缺乏硬通货,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90年代中期以前,曾经一路下跌,大约从一点几比一开始,跌到八点几比一。等到贸易情况逆转以后,人民币却不肯反过来涨回去(涨的速度比跌的可慢多了)。可想而知,又怎么能平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