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共靠“政治迫害”立国

补充一句:这篇文章说得不全面。这种类似的文章很多,让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以为当年(民国末年)的民主派知识分子亲共只是上当,而非犯混。
搞政治迫害,并非从1949年开始,从红色割据时代就开始了。范围虽然不涉及全国,残忍性却不下于1949年以后。

TOP

回复 3# 九阿哥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问题太复杂,只能随便说一点儿。
个人以为:
首先,民众一般并不会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也未必接受社会主义。前者首先是因为太玄乎,后者则是因为民众对“官儿”是什么样的,也很理解,知道他们不会干出太好的事来,巴不得离他们远点。只有产业工人阶级天生对社会主义没有抵抗力,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被人直接管理的,很可能会觉得社会主义也不会把他们再管成什么样了。但是这个阶级人数一般很少。(最近这些年,是中国产业工人阶级和接近这个阶级的人数最多的年代,由于当今中国是低端的世界工厂,产业工人阶级人数比例在世界历史上,大概也得算是很多的时期了,其政治意义值得注意。不过跟历史问题那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那种“人民当家做主管理社会”的思想,直到现在,在中国人民中也是不多见的。因为人民既了解社会,又无足够自信,不会以为自己就能管理社会。因此不仅一种好的(或者说勉强过得去的)社会主义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中国也是不得人心的,这跟部分西方国家在民主的基础上建成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完全不同。在民主的基础上,人民对“当家做主”是有自信的,也是差不多能做到的。

但是很多知识分子的想法就不同了,知识分子对太玄乎的东西并不天生反感,而且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民众”或者“教育民众”来管理社会,所以天生对民主社会主义有好感。如果是资本主义的话,大部分事务要由市场决定,自动运行,知识分子“好为人师”的本性就比较难以发挥。

这是很多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亲共的根本原因。对共产党暴行的选择性忽视,当然也是一个必须存在的因素,但是这个因素是次生的。因为知识分子同情社会主义,所以才会选择性忽视。当时,不仅左翼知识分子完全糊涂,右翼知识分子也不是很明白。胡适所谓:美国人来了,有面包,也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中共)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对苏联人的评价也未免过高。

TOP

补充一点:

现在的人和20世纪上半叶的人,只要是眼界稍微开阔的,在自由民主等理念方面,差别不是很大。独裁专制的好处和坏处,就是那些;支持双方的人,如果平心而论,而不是故意对骂的话,其分歧并不在于到底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而在于权衡利弊以后,到底哪边更好。
但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面,差别就很大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恰恰是在20世纪下半叶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这是一个没人否认的事实。到目前为止,除了弹丸之地的北韩和古巴还保留一个名义以外(实际上也半市场化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整个世界销声匿迹。
因此,如果我们要发掘当代与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不同,真正的入手点不在于自由民主,而在于计划经济。

此外,计划经济的失败,其实也是共产党暴政的根本原因。独裁专制或者说非民主制度,直到20世纪上半叶,还是世界上的常态。它不一定会导致严重的暴政。共产党的暴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推行计划经济,代价太大,后果太坏,不以暴政维持,就不能推行也必然迅速垮台。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的知识分子如果认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可以成功的,那么他推定共产党不会太坏,也是顺理成章的。错误并不出在后者,而是出在前者。

TOP

回复 9# qdpan 的帖子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是题目不对。
这明明是“共产主义的诱惑”或者“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诱惑“。因为文中明确写到:
<<<<<<
在解释西方知识分子憎恶法西斯、却原谅共产主义的原因时,让-弗朗索瓦·勒维尔用了这样的比喻: “在他们眼中,法西斯政府是家族里的黑羊,它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背叛了文明,让文明蒙羞,而斯大林政权被视作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奇特生命:如果这些人愿意相互残杀,这是他们的事。
>>>>>>
法西斯主义当然也是极权主义,但是并不是本文所指的诱惑的来源。
也许是为了避免过于敏感或者过于刺激左翼知识分子,所以才选择了《极权主义的诱惑》这个题目吧。不过,这个题目本身确实可能会误导那些只看了题目而没有深入读文章的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