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是想在当下的俄国搞革命(或至少是巨大的变革),所以,才写了这一篇文章。出发点也许是好的,跟历史的关系就不大了。
慢性病当然死人。到赫鲁晓夫时期,实际上苏联正面临着(即将达到)其顶峰,但是此后就渐渐不行了。明显的下降,是从80年代开始的。这就比方说一个人,一点点老去,看起来没事,但那总是要死的吧?
苏联当然经历过比80年代的经济停滞更悲惨的年代,比方说二战,或者说整个列宁、斯大林时期。但是,那是靠绝对独裁来克服的。绝对独裁,必须维系于一个人,才可能有效。而苏共中央在赫鲁晓夫以后,首先要防止的,就是有这么一个人当总书记,因为这个人可以把他们全体枪毙(这就是斯大林干的事)。赫鲁晓夫以后的总书记,都是刻意被挑选出来的平庸之辈(甚至赫鲁晓夫也有这种倾向,只不过他那些胡闹的私人作风掩盖了他在政治上的迟钝)。
这样,如果经济形势良好,自然还不成问题,经济一旦下降,其实也没啥选择。我们必须相信苏共中央的智力:这批人无疑是宁可不镇压,让苏联垮台,也不肯再弄一个斯大林出来镇压,拯救苏联,最后把他们也都枪毙的。
[ 本帖最后由 nkpoper 于 2011-6-22 19: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