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上分析海外民运的失败
从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始,中国人就找到了一种不靠民主制度和严密的监察体系,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腐败的办法。这种办法,实际上也适用于所有非政府的运作(没有政府,是不可能有民主制度和监察体系的)。
那就是:让出钱的人协助管理。(其实这不是曾国藩找到的办法,只不过曾国藩把它发扬到极致罢了)
在一定程度上,辛亥革命以前的国民党,也有类似的经营模式。它所依托的是海外侨界。
但是,海外民运没有侨界基础。这是有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的:
本来,哪怕前政权彻底灭亡,它在海外侨界的影响也不至于灰飞烟灭,它总是要支持反对现政府的势力的。(例如:白俄,等等)
但是,中国的情况特殊。中华民国没有彻底灭亡,但是台独化了。不仅民进党有台独倾向,国民党为了执政,也有台独倾向。海外侨界在心理上,本来就依附于国民党,在权衡以后,他们决定继续跟从国民党的立场。
也即是说:中国大陆的反政府势力,就此失去了传统的侨界基础。
其结果不仅仅是“没钱”。钱总是可以搞到一些。但是自己有钱却热心政治的人却没有了。离开了“出钱的人协助管理”这一办法,腐败就很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