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对外交和政策研究部门至今为止的一些浅见

回复 87# 黄河水 的帖子

嗯,曾经知道,现在困惑了,原来我不坦诚,请继续教导

TOP

回复 89# 黄河水 的帖子

噢,原来就是说我没有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进行回复啊,那我希望以后回帖的时候能把所有的话放在一起,有条理的进行驳论
因为你说的利益决定了,那么就是构建了一个
利益(自变量)   决策(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请注意如果利益决定决策,那么没有人根据自己的“不利”来做出决策就是第一个判断的逆否判断,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因此我只是把你的话重复了一遍,所以我不知道你对这句话为什么抱有这么大的怨念。因为这句话没有解释清楚任何问题

因为即使这一理论成立
那么首先自变量需要定义(definition),然后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列举出指标(indication)作为量化这一概念的度量。
问题是,首先你没有在这篇帖子中给出定义,那么利益就假设为一切精神上、物质上被某人所偏好的东西的标准定义。换句话说,除非你能给出“利益”一个与前人所提出的不一样的定义,或者测量指标,确实就是没有任何研究上的意义的。

TOP

回复 92# 黄河水 的帖子

再来这个,果然在我回复的时候你没有耐心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在一张帖子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回忆,当你说利益是很难判断的时候,最后有没有说一投票就弄清楚了?当然我这里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因为这种没有意义的争执总要有个结尾。如果说我错误领会了你的愿意,你不喜欢投票,那就是我主观臆断。
而且我说这句话是因为看了你的“大作”中的观点,如果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还请原谅我阅读能力的欠缺

TOP

回复 91# 黄河水 的帖子

我提供的背景知识是指我介绍过的一切理论模式

“【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多元社会仍然是极其强调区别的。】
据我的所阅读的内容,是这样一个结论,难道不算是背景知识,这一观点当然可能是错的?这和不坦诚有何关系?


“【他就会坚持认为教育投入不够是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他会认为高考作为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
这两句作为生活对看法的影响有何不妥吗?为了解释我介绍的理论我不能举例子吗?
我有表达过这两两句话是正确的吗?

TOP

回复 93# 黄河水 的帖子

我不喜欢与人争吵,这就是洁癖,如何?有何不坦诚?我尤其讨厌“该你爹妈教你的”这种语气,我不说我觉得一个公民不该说的话,有何不妥?我不喜欢在讨论中使用“指鹿为马”这种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有何不妥?你是非要所有人都用一种方式表达才好事么?

[ 本帖最后由 milchstrab 于 2012-1-12 18:20 编辑 ]

TOP

回复 90# 黄河水 的帖子

俺何时何地说过“政治设计不是为了保护某种“生活方式”?

这句话求解释求的更可笑了.....那我要问,我何时说你没说过“政治设计不是为了保护某种“生活方式”?
我说一遍“请问政治设计如果不是为了保护某种“生活方式”,那么请问这种政治设计的意义何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设计是必须与生活方式相协调的。”
是哪里触犯了你的自尊了?

TOP

回复 103# 黄河水 的帖子

我只是很奇怪在被人攻击为不坦诚之后,最好的回复方法是什么...
反讽就是我的选择
我早就说了,喜好不同,话语体系就不同,为什么每次话都要重复很多遍呢。
是非如何,自有公论。有愧之赏,受之伤身

TOP

回复 107# 黄河水 的帖子

“嗯,受教了,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对于这一句话,稍有常识的就会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像在外交部行话中“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就是大吵了一架一样。你有你的表达,我有我的表达,你如果一定要搞一套统一的道德标准,然后再以此评估别人的人格的话,我也无所谓。只是提醒这种行为是否与你口中所说的理念背道而驰

[ 本帖最后由 milchstrab 于 2012-1-12 20:07 编辑 ]

TOP

回复 108# 莉莉斯 的帖子

顺便借地转发一份琐记,作者是一位学者,也是中共在对美政策上倚重的一位智囊,发表日期就是在一两日内;发的目的只是让大家知道圈内人的一些想法,不代表我支持或者反对其中的某些观点:

前晚从伊朗到达埃及。出于可以想见的原因,类似的访问调研一般只能听到官方的一面之词,但也反映一方观点。下面的文字,将在伊朗、埃及听到的观点和个人观感柔在一起了。

伊朗人认为,美国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是对中国加大压力,中美关系趋向紧张和对抗,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化了。因此,中伊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美国。
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危险不大,不想跟美国发生军事对抗。伊朗主流战略家认为,美国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不会军事进攻伊朗,但是会加大外交压力,雷声大,雨点小。伊朗仍会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原则(至少在口头上),不轻易给美国人以军事打击的口实。一些埃及智库人士指出,伊朗军力强大,国土辽阔,美国军事打击的难度较大,美国会接受伊拉克战争的教训,不会贸然行动。还有人说,伊朗即使决心发展核武器,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浓缩铀的技术要求,因此美国和以色列制止伊朗核武装的任务不是那么紧迫。综合而言,美伊近期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这同我的个人观点吻合。
西方对伊朗的制裁是有效的,伊对外贸商品依赖很大,通货膨胀严重,比我半年以前访问伊朗时的经济形势还要差(现在是买波斯地毯和伊朗手工艺品的大好机会,可惜我没有逛市场的时间)。
伊朗人认为,阿拉伯民众的民主自由诉求远未得到满足,埃及、利比亚、也门、突尼斯等国的民主运动方兴未艾,后浪推前浪,以致沙特等海湾国家都可能发生动荡局面。对此,伊朗人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伊朗人可不认为自己是独裁国家。精神领袖至高无上,有君权神授的味道,但总统、议会都是直选,实行多党制。他们对有伊朗特色的伊斯兰民主制度而感到自豪。
伊朗官员说,叙利亚只有实行多党制政治变革,才能长治久安。巴沙尔总统正在领导政治变革,伊朗坚决支持他。
伊朗官员指出,中东变局对伊有利,而美国影响下降了。在形成中东政治安全新格局的斗争中,叙利亚是中心环节和斗争焦点,伊朗决不能放弃,更不能溃败。
从伊朗平民到高官,都对中国在伊朗市场上的商品质量颇有微词。问:你们出口到欧美的产品质量好象不那么差吧?他们对中海油等企业的技术水平的评价也相当低。
埃及人说,埃及1/25革命后,成为民主国家,以色列再也不能以中东唯一民主国家自居了。阿拉伯各国民众的民主自由诉求,进一步唤醒了巴勒斯坦民众向以色列争取权利的觉悟。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当政者私下达成处理巴勒斯坦问题协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些埃及智库人士隐晦而客气地指出,中国从“阿拉伯之春”到叙利亚问题上一味同情支持当权者的做法,引起了埃及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不满。他们建议中国人多接触一下埃及的普通民众和青年。埃及官员则问道:中俄两国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阿盟对叙利亚问题的立场(意即不是力挺巴沙尔)?
埃及人对巴沙尔政权继续执政的信心,远远不如伊朗人,但强调现在叙利亚反对派是分裂的,也推不出取代巴沙尔的合适人选。叙目前局势起伏不定,难以预测。巴沙尔政权同反对派达成妥协,才能暂时安定下来,但目前矛盾仍在激化。
埃及从上到下,普遍对穆巴拉克时代经济停滞、专制腐败深恶痛绝。
个人最深印象有三点:(1)阿拉伯世界的乱局未有穷期,其基本趋势是多元、民主,而宗教因素也在上升;(2)关于哪些国家是赢家,哪些是输家,远未有定论;(3)无论是伊朗这样的产油国,还是埃及这样的混合经济,都处于经济困难之中,与亚洲的差距在拉大。

TOP

 34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