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恪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违反了上述誓言,请神给我以相应的处罚。”
这是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宣读的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它的主要内容,取自古希腊一位医师的誓言。这位医师名叫希波克拉底,在西方被人们尊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 II 或者 Hippokrates of Kos,约前460——前377)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希波克拉底虽然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但他的观点却更接近中医。如:
医学的医学家必须同时为哲学家。医生加哲学,近乎神明。
医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谋利益。”
葡萄酒作为饮料最有价值,作为药物最可口,作为食品最令人快乐。
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是放纵。
医生有两件法宝:一件是药,另一件是语言。[本意是指对患者而言,良言与良药一样,可以治疗疾病,减轻痛苦。医生的语言有着强大的暗示作用.其正面和反面效应均能极大地影响病人的心情和病情.有时可能达到决定生死的程度。]
【另一种说法是“医家有三宝:语言、药物和针刀”,未作证实】
人的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莫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他最先考虑的不是药物,而是食物。
能治疗疼痛者为神医。
给我发热的力量吧,我能治愈一切疾病。
人间最好的医生乃是阳光、空气和运动。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了解人怎样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或“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或“知道哪种人会生病,是比人会生哪种病更重要。”)
太监不会得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痛风、年轻男性除非荒淫无度不会得痛风。【告诫人们要节欲】
要了解人体,一定要从整体来理解。
不要做得过多。
医疗“首要的是,不致伤害”。
医生的天职是尽可能利用、帮助、激发、调动人体的能力,而不是取而代之。
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
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只是帮助本能的。
并不是医生治愈了疾病,而是自身战胜了疾病。
[告诫患者要从药物崇拜的迷雾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就医学本身来讲,医生也不认为防病一定要多进补品、生病一定要吃药开刀,而最重要的还是人体素质和其自愈能力。]
西方“医学之父”以上观点与《黄帝内经》真的很相似,如果事先不知是谁说的,还以为出自《黄帝内经》呢。这说明古代中医和古代西医似乎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附关于希波克拉底的一些知识: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由土 气 火 和水四种元素组成,而疾病则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平衡导致的;由肝制造的血液,肺制造的粘液,胆囊制造的黄胆汁和脾制造的黑胆汁。人之所以会生病,被认为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 发汗 催吐 排泄等疗法。希波克拉底用整体的观念和博物学家的眼观来看待人体和疾病,研究整个病人与其环境的关系。他注意到气候 食物 职业这些外界因素能引起疾病,因此认为疾病能够自己痊愈,自然能够把让身体恢复到平衡状态。他提倡通过恰当的饮食 休息和锻炼让疾病自然痊愈并保持健康,尽量少用药物。古代西医也主要是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热 冷 干 湿属性,可以借助他们让体液恢复平衡。西医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这也与中医处方很相似
[
本帖最后由 ClutchBear 于 2011-6-17 10:4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