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民顾问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xiaoan001 于 2011-6-14 17:39 发表 我赞成言论自由。饿死三千多万人,好好用你屁股想想可能吗。我吃不饱经历过,饿的吃野菜,浑身浮肿。但是我告诉你我们村没有饿死的。言论自由也不要瞪着眼睛胡说,这个数字他怎么得来的。他去河南 四川 统计来的吗?
原帖由 exaccount 于 2011-6-14 21:00 发表 你说中央领导在吃什么?有证据就摆出来, 没人反对大家反对他 但是你们请摆出证据来让我们一起认识 你们现在这样的文章与社会主义好,就是好就是好友区别吗? 毛就是坏就是坏? 用毛手段反毛,是最低劣的也是最 ...
对特供制度没什么质疑的,铁板钉钉的事实嘛,甚至直到今日仍能看到它的遗迹:
革命家们进入中南海后,公安部设食品专供站,中南海特需供应站。对外称北京饭店招待所,由苏联特供专家设计和监督建造,设四科一室,管辖几个专门生产基地,规模大的是巨山农场,专为中央领导人生产,特制,加工优质的粮油,菜蔬,水果,肉,鸡鸭,蛋,奶及其它副食品。基地有专用屠宰厂,肉食加工厂,糕点糖果加工厂,熟食制作车间,检测化验室等专门设施。这些设施皆属苏联最先进的。食物从原料生产,采摘,采购,监测,加工,制作,化验,包装,调运,配送,验收各环节,皆有专职人员,专门车间,专用设备,专库,专车进行。必须数量,质量,品种,及时,安全,一丝不苟,全力以赴,万无一失。1956年这项“政治任务”由公安部移交北京市负责,隶属北京市第三商业局,后划归二商局,机构正式名称“北京市食品供应站”。坐落在东安门大街34号,为保密不叫全名只称“34号”。特供标准依每人的权位高低,官职大小,有所差异,分为一级首长,二级首长,三级首长……等等。如简称四副双高的首长,中央明确规定除按照北京市居民定量供应外,每户每天再供应鲜肉1斤,每月供给鸡蛋6斤,白糖2斤,甲级香烟2条,食油,果蔬等适量。正副部长级的,除按北京市居民待遇之外,每人每月再供鲜肉4斤,鸡蛋3斤,白糖2斤,甲级香烟2条,鲜菜,果蔬等。正副司局长级的,每位每月再供鲜肉2斤,鸡蛋2斤,白糖1斤,甲,乙级香烟各一条。行政七级以上的,每人每月再供给鲜肉4斤,鸡蛋3斤,白糖2斤,甲级香烟2条。按级规定特供明确严格。还有“军特供”“国宴特供”“两会特供”“外国专家特供”“运动员特供”等名目繁多的特供,规格明确,标准各异。细到“侨汇供应”在大陆的侨眷实行商品供应优惠政策,凭“侨汇券”增加供应粮食6公斤食油1公斤,白糖2斤,鲜肉2斤,还有棉布10尺。
最高层的特供更是严密,但不受标准限制,有报道称毛泽东特别喜欢吃长沙东方红渔场的活鱼,于是安排专机每周定期往返北京——长沙,专为毛泽东空运活鱼。历代皇家宫廷饮水“玉泉”是最高层的饮用水,也是玉泉山农场专为生产大米的灌溉用水。毛泽东最爱喝的茶是龙井,产在一座特别的小山顶上,他爱抽的雪茄,也是从“晒烟之乡”之称的四川省什邡县,抽调专门人才来京城组成“132”特供烟生产组,秘密为毛泽东制作雪茄。毛泽东喜欢游泳,进北京城第一个在玉泉山修建游泳池,事后毛批评其夫人并说建造费五亿元(旧币)由其个人承担。中南海内著名的室内游泳池,池水是靠锅炉房把水蒸气用管子输入来烫热保持温度的,其耗资非常巨大。他也喜欢别墅,北京城就有五处,在全国各地建有五十多所别墅,这些别墅往往地处优美的风景区,于是整座山或整片湖泊或海岸便被封闭起来,专供毛享用。就是在大面积饿死人最为严重的时期,也花数亿元在韶山修了个滴水洞,其特别的设计和设备的先进与功能的齐全,还有室内的豪华,都不能使饿死的百姓们灵魂在天堂安息。毛泽东家的几个厨师是国内顶尖高手,也经过严格的审察,可做饭菜时管家必须在厨房内监视,也负责尝菜,尝味道,尝安全。全国饥荒最为严峻时,营养专家与毛家厨师为毛泽东精心制订了西菜,西菜汤菜谱。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鱼虾类: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
鸡类:黄油鸡卷(鸡排),软煎鸡徘,鸡肉饼,鸡肉元,大王鸡肉饼,鸡肉丝,罐焖鸡,红焖鸡,葱头焖鸡,青菜焖鸡,纸包鸡,鸡丁敏士,椰子鸡,奶油鸡等。
肉类:烤猪排,烤猪腿,炸猪里几,炸猪排,馏猪排,法国猪排,意式奶猪等。
牛羊肉类:因为毛泽东不是很喜欢,因而只是偶尔掺杂一些品种进去。
牛羊肉有:羊肉串,烤羊腿,烤马骏,白烩羊肉,煎羊排,煎羊肝,牛扒,煎牛肉,咖喱牛肉,伏太牛肉,酸牛肉,烩牛尾等。
汤类:奶油汤,牛尾汤,红菜汤,鸡杂汤,腰子汤,葱头汤,红花鸡汤,饺子汤,红鱼汤,卜菜泥汤,巴粒米汤,什锦汤,鸡蓉鲍鱼汤,鸡汤蓉汤,意国面条汤,龙须菜汤等。
摘自《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原帖由 exaccount 于 2011-6-15 01:38 发表 书太多,而且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