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幹,要唱紅了~

其实红歌本身并不是全然的不好,相反其实里面有很多艺术价值挺高的东西。。。

我中学时候是合唱团的,当时就不喜欢唱那些歌,可后来唱的太多了之后反而欣赏里面的一些东西,旋律,歌词什么的。

怎么说呢,一方面,不少红歌本身就改编于优秀的民歌,像《东方红》、《十送红军》,不说那歌词,单纯说取自民歌的那种旋律仍然是非常美的;另一方面红电影和红歌就像鸦片,常常构造的是一个虚幻不实的美好世界,不管那种理想之下有多少苦难和血泪,但其理想本身仍是很美的。比如雷锋的故事很感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励志一样。  另外想想崔健的《南泥湾》吧,连词曲全不改,都能唱出不同的味道,可见红歌本无害,关键看你怎么理解,怎么唱它

[ 本帖最后由 Yhard 于 2011-6-14 01:10 编辑 ]

TOP

我记得许知远说过,当年(指80年代)是红歌黄唱,而今是黄歌红唱(指某选秀节目)。
所以说怕的是你心是红的,那就连黄歌都能给唱红了。。。

这里再推荐一首优秀的红歌黄唱。。。内涵可说是非常深刻

改编自《十送红军》的《李伯伯》

http://you.video.sina.com.cn/b/33522982-1518475807.html- 

歌词: 
李伯伯要当红军,红军不要李伯伯,因为那李伯伯的屁股大呀,容易被鬼子发现目标; 
李伯伯找到了团长,团长也是个老伯伯,因为伯伯同情伯伯,李伯伯就光荣当了红军; 
李伯伯去执行任务,爬上了小山坡,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被鬼子发现了目标; 
李伯伯抬屁股就跑,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为了革命为了党呀,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 


雨打梨花深闭门 
燕泥已尽落花尘 
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不是那无是无非的糊涂人 
我此来不为求功名 
望你先生切莫负我情 


李伯伯要当红军,红军不要李伯伯,因为那李伯伯的屁股大呀,容易被鬼子发现目标; 
李伯伯找到了团长,团长也是个老伯伯,因为伯伯同情伯伯,李伯伯就光荣当了红军; 
李伯伯去执行任务,爬上了小山坡,因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被鬼子发现了目标; 
李伯伯抬屁股就跑,鬼子上来就是两刺刀,为了革命为了党呀,李伯伯就光荣牺牲了



[ 本帖最后由 Yhard 于 2011-6-14 01:16 编辑 ]

TOP

这里是mp3版

http://124.14.8.57/download/5803557/7273630/3/mp3/237/228/1287318421485_484/MMDLLP004-09.mp3

里面插的那一段评弹的曲调,我是觉得真好听啊


[ 本帖最后由 Yhard 于 2011-6-14 01:17 编辑 ]

TOP

西北民歌古朴可亲,很有诗经里国风的感觉。。。

根据有关专家的调研,《东方红》的原型是曾经流行于晋西北和陕北地区的一首叫做《芝麻油》的情歌。这首原汁原味的情歌小调应该是在西北高原、黄河两岸传唱了多个世纪。它属于原生形态,词曲均有多个版本。传唱最多的歌词大意是:

  芝麻油,白菜心,
  要吃豆角抽筋筋,
  三天不见想死个人,
  呼儿嗨哟,
  只有我的三哥哥亲。

  菜心红,麻油香,
  豆角抽筋水汪汪,
  三天不见想死个人,
  呼儿嗨哟,
  三哥哥病得粗又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首《芝麻油》被当时八路军中的文宣人员看中,遂改编成了《白马调》,这也是这首歌曲的第一次“变脸”。当然,和以后的数次“变脸”一样,这第一次的“变脸”,也是只改歌词而不改曲调,而且“三哥哥”也变成了八路军。

  《白马调》的歌词如下:

  骑白马,跑沙滩,
  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
  咱俩捆成捆成一嘟噜蒜,
  呼儿嗨哟,
  土里生来土里烂。

  骑白马,挎洋枪,
  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
  呼儿嗨哟,
  打日本也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
  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
  待到那打下榆林城,
  呼儿嗨哟,
  一人一个女学生。

根据杂文家吴有恒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写作的一篇叫作《〈东方红〉这个歌》(《岭南杂文选》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版)的文章披露,《东方红》的第二次“变脸”是歌颂大名鼎鼎的刘志丹。其歌词大意如下——

  太阳出来满天下,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他带领穷哥们闹革命,
  呼儿嗨哟,
  他带领队伍打横山。

引用:
原帖由 coolch 于 2011-6-14 12:08 发表
南泥湾这样的能接受,东方红类的接受不了
[ 本帖最后由 Yhard 于 2011-6-14 16:0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